湖州法华寺招聘:不捉金钱的大和尚们,也为自己的衣食住行开出了价码
7月4日,湖州法华寺发布一则招聘启事,面向社会招聘文史资料整理员、厨师、园林绿化维护专员,工资在7000到10000元之间。
每个工种的工作内容都与尘世别无二致: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寺院可以解决食宿问题,也有双休日可以享受。
这真是咄咄怪事。“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本来是小孩子都知道的讽刺故事。可是,从这则招聘启事来看,不单单“三个和尚没水吃”,而是“几百个和尚没水吃”。
大和尚们不是要修行吗?自己去解决衣食住行,这才是修行。让别人代为打理,那自己又在干什么?白白消耗一些资源,研究玄之又玄的地外文明?
和尚们无所事事,占用了大量资源,这是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原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文史资料整理员”这一类工作,和尚们自己干不了吗?
从招聘启事来看,文史资料整理员更多的工作是撰写讲话稿、工作总结等等。这就更让人疑惑了:讲话和工作总结都要别人代劳,我们和尚对佛法奥义的精妙解读去了哪里?
园林绿化维护专员的职责就是修理花花草草,难道大师们在体力劳动方面也无法胜任吗?
这一则招聘启事引来众多网友羡慕的目光,纷纷表示如果自己应聘成功,将会是无上荣耀。
为什么人们特别热衷这么一则应聘启事?
第一、寺院几乎已经成了旅游景区,风景雅致,每个人都想在工作中休闲、在休闲中工作。
第二、很多人都厌倦红尘俗世的纷纷扰扰,内心都有一种冲动想要逃离,想去做“青灯不归客”。但碍于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在财务自由之前,这种想法就和成为武林侠客一样缥缈,是成人的童话。
这则招聘启事一出,很多人看到了希望:潜踪寺院还有工资可拿,等同于不劳而获,几乎是人间天堂一样的去处。
不管真正的佛家弟子的生活状态如何,人们总是认为,这样的生活是精神和肉体的双重享受。
值得玩味的招聘——为信仰买单,我们都是祥林嫂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对“怪力乱神”的说法从来都是置之一笑。见过半生风雨,我更相信这么一点:鬼没有伤害过我,但人却经常让我遍体鳞伤。
出于人的本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每个人在江湖中不复见到自己至真至善的本性,全部都有一点点面目狰狞。所谓“道义良知”不过是一张面具,面具之下的人性不忍直视。
有人说,只有失败者才会说“下辈子,再也不来了”。大概我就是一个失败者吧,如果有来生,我再也不来了。
我并不觉得只有我一个人饱受煎熬。天地为炉,每个人都在其中苦苦挣扎。尤其是盛世之下,圈层相对固化,每个人都觉得前路狭窄,难以预见,就会把目光放在虚无缥缈的神力之上,希冀不可测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摆脱困境。
我甚至以为,在每个城市的某些景点外墙之外铺上一块《周易》测字的人们,实际上不过是心理医生的另一种形式。没有他们,很多彷徨无计的人们就无处寄托希望。
没钱的人期期艾艾,希望早日翻身;有钱的人意气风发,希望保护神无限加持。
您还别不相信,我在学校工作了二十四个春秋,我清楚明白地知道,好几个BOSS都热衷此道:工期一定要特意选择,开工之前一定要举行一些参与人数不多的神秘仪式(比如,焚化一些纸符)等等。
我们都是鲁迅笔下屈服于命运的祥林嫂——原来的生机勃勃一定会在现实面前凋敝,曾经的桀骜不驯一定会在命运面前支离破碎。
由是,宗教场所越来越兴旺。
商业化的宗教场所
释永信大和尚开创的少林寺商业品牌契合了商业社会这一现实,取得了巨大成功,抒写了佛家从“出世”到“入世”的浓重一笔。
原本,释永信的种种传说离我比较遥远,对我没有产生根本性的触动。
不过,在我成长过程中接触了一些宗教场所之后,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十几年前,我在本地附近一家寺庙里遇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和尚。通过几句交谈,留给我的印象非常不良。
那个小和尚并没有表现出出家人的洒脱淡然,话里话外很有一些技巧和戾气。
我询问他“庙里有多少个和尚”,他气急败坏,愤愤地指责我不该称呼他们为“和尚”,而应该称呼为“师父”,并且急急地要把我赶出庙门。
一转身,另一名身穿僧服的和尚就和一名在庙里闲逛的老者吵了起来,大意是指斥老者不该不相信神明,将来一定会下地狱。
这件事过去不久,又去另一家寺庙,寺庙里正在新建雕像。
我第一次发现,那些宝相庄严的塑像在没建成之前就是一些稻草和稀泥,中间还有一些木头做支撑,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只有涂刷完毕才让人顺眼。
寺庙里有一名附近的村民也在闲逛,比我年龄大出二十岁左右的样子。我们攀谈了几句,他和我说起:事实上,寺庙里的和尚也不见得有什么特殊之处,并不是像文学作品里描写的那样都是世外高人,摆脱了名利困扰。
他说,因为这个寺庙就在他们村子边缘,他们见到过好几次这样的事情——山门之内的修行之人因为名利分配不均而大打出手,叔叔不得不开着红蓝灯光闪烁的车辆来处理打架斗殴的纷争。
这让我非常惊异,完全没有想到。
他说,佛法的原意没有问题,在教化众人一种恬淡的处事心境;而这些出家人都不过是普通人,我们不必对他们抱有过多奢望。
我认可他的说法:说到底,佛学不过是一种哲学,神话了佛学就违背了科学。
说来也巧,时隔不久,我竟然在一所超市里见过这所寺庙里的主持。
再后来,我还见过一些寺庙在一些地方大兴土木,还有专属的田地。寺庙主管人员出入都有豪车,寺庙里面的生活和工厂没有太大区别。
我在参加自己行业的培训时,还遇到过好几位出入自助餐餐厅的高僧。他们神秘地告诉我,一定要请高香、买开过光的手串,只有这样才可以飞黄腾达——他们可以代为办理。
慢慢地,寺庙在我心中的神圣感越来越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