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开场如此悲凉:“切齿”之事不止这么一件
七月流火,天地为炉,我们都在其中煎熬。
广西北海,两名素不相识的家长分别带着自己的孩子,去一家口腔医院处理牙齿问题。
两名小孩儿由此相遇:一男一女。男孩儿十岁,女孩四岁。因为年龄相仿,两个人就在一起玩耍。
在成年人不经意之间,这名十岁的男孩拉着四岁的女孩进入了一间无人的会议室,并关上了房门,一切都有条有理。
关上门之后,男孩儿的暴戾让人不寒而栗:他击倒了小女孩儿,拳打脚踢毫不留情。
在女孩儿恐惧的哭声里,男孩儿并没有停下动作,狂烈的作风让人想起不久前,发生在唐山老汉城烧烤的一桩公案,这名男孩儿的举动丝毫不逊于那些壮汉。
殴打持续了三分多钟,超过一场拳击赛的计时。
刚开始听到声音,人们觉得这不过是孩子之间正常的嬉闹,并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后来,凄惨的“妈妈救命”触动了医院工作人员的神经,她们推门进来,制止了殴斗。
小孩儿犯错,上帝都会原谅——这是每一个熊孩子家长的口头禅,其它人慢慢也接受了这么一个观点。
医院的工作人员知道问也问不出什么所以然:所有人都有趋利避害的自然反应,小男孩一定会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所以也就没当一回事,把小男孩训斥了几句,拉走了小女孩儿。
回到家中之后,小女孩儿的妈妈发现不对劲: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受伤骨折了,这才回到医院,查看了当时的录像。由是,这一件事情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愤怒。
你以为这是孤例,是偶然发生的事情?绝不是如此!
就在今年早些时候,距离此地不远的海南海口,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儿刚刚接过自己家人递过来的零食,走到家门口享用的时候,另外一名路过的八岁小男孩儿突兀地出现,抢夺小女孩儿手中的食物,并且还飞身上前踹倒了小女孩儿,对着人体上的要害——头部狠命飞踢。
两件事情中的主人公,男孩儿分别是十岁和八岁,女孩儿分别是四岁和两岁,年龄差额正好都是六岁。
这是不是恃强凌弱?
从哪里学来的恃强凌弱?
问题发生的时候,因为“小孩子”的特殊身份,我们都正襟危坐,表现出一副虚伪的面孔,开始大谈特谈方方面面的问题,甚至于指责教师:你们没有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每个人都无视一个现实:当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造成这些孩子恃强凌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一个人!现实生活早已经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只有表现出足够的狼性,才能有肉吃!
老实巴交的人在逐渐被边缘化,接受无情的嘲笑和戏谑;强者一直居高临下告诫每一个人:金钱和威势才是现实里最能变现的东西。这种现象一直在持续,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们当然就被塑造成了这般样子!
上个世纪末,传销和各种成功学渐露端倪,人们逐渐远离了淳朴,生发出一种桀骜不驯。
有了这种桀骜不驯,一些人借助于时代的规则漏洞成功上位,并竭力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些人生出的孩子,当然就如前述事件中的男孩一样无法无天。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赞成这种做法:孩子出问题,监护人一定要受到十倍惩罚!
不惩罚不足以让监护人醒悟,反倒让他们有一种窃喜:你能拿我的孩子怎么样?反正我的孩子已经在江湖中快意恩仇了!
这是一种变相的纵容,尝到甜头后的孩子们终将搅浑一池水,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孤勇者》,陈奕迅听了都呕吐,你却不加以指点
这一首歌叫《孤勇者》,现在非常流行,人们戏称之为“儿歌”——“凡有小孩处,必能唱响《孤勇者》”的意思。
我却异常反感这一首歌,我认为这首歌像《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给我们教育孩子指出了一条歧路,让“魔童”开始肆无忌惮和个性张扬,鼓动孩子们不再屈服于成年人的管教。
歌曲原唱陈奕迅也给出一段自己戏谑自己的短视频:几乎被自己的这首歌折磨崩溃。
抛开这首歌曲不谈,单说诞生这首歌曲的、由腾讯视频首播的电视剧。它简直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一样,披着动画片的外衣,讲述着成年人的残酷世界。原本,这样的影视剧应该执行分级制度,把孩子们从观众席中剥离出去。
如果说《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对成年人进行教化,那我没有意见;可它却没有实施影片分级制度,受众完全是三观并不成熟的儿童。
单从这首歌的歌词来看,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首歌曲如果割裂了时代,再去描述它的意义就非常荒唐。如果这首歌放在那个父母动辄棍棒教育的时代,那没有什么问题。可现在的孩子完全生活在一片放纵里,自我已经极度膨胀。
文字这个东西,每个人从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解读,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
这就好比一名绝色女子,在孙悟空和猪八戒的眼里就是不同的两幅面孔。孙悟空能够从中看出危险,猪八戒却只能看到妙不可言的激情。
你的孩子在唱这首歌曲的时候,你根本不进行任何点拨,任由他自行释义,自我感动。可能他自己解读的歌曲意思和你所理解的歌曲意思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首先,这首歌原本就是电子游戏衍生品的主题曲,来自于《英雄联盟之双城之战》,带有浓烈的电子游戏气息,带着浓烈的杀伐气味。
其次,这首歌里的歌词也容易让孩子们曲解,变成他们为恶的借口。
比如:“爱你不跪的模样”、“敢去堵命运的枪”,面对成年人指出错误后的惩罚,他们会因此而生出一种豪迈之气,年龄带来的桀骜不驯会更深一层。
无论他们犯了什么错,他们都会认为自己披着一件褴褛的披风,孤身走在暗巷里。他们会一意孤行,直到错误无法回头。
我们放弃了自己管教孩子的权力,孩子们开始肆无忌惮。在这首歌曲的鼓荡之下,他们绝对不会认为自己犯了错,他们认为自己的错误只是“最卑微的梦”,不被别人理解而已;他们也不认为自己是小丑,他们认为所有人都应该“爱小丑”;他们终将“缝好自己的伤”,“在黑夜中呜咽与怒吼”,并“驯服每一头怪兽”。
即便面对近期出现的个例:一名学生从高楼一跃而下,我也认为,这首《孤勇者》没有起到应有的示范作用。
面对个别孩子从高楼一跃而下的时候,如果这个孩子不是遭受了唱着《孤勇者》的同龄人欺侮,那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不够。
人们总在问自己: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到底怎么了?
我则在想:《孤勇者》构建起的不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苍凉,可能也是一个诱因。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他们会误以为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壮的游戏。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他们就会选择另一个极端。
补白
人性本恶,其善者伪——荀子说的。
教育好你的孩子,不要那么嚣张跋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