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有“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那么,如果是喝茶很多年的老茶客,在经历多年的积淀之下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呢?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舌头反而没原来那么刁了。品到好茶会荣幸,但也不似当初那种渴望独自拥有的心情;而喝到差一些的茶,也能想法子让它变得更好喝。喝茶越来越随意,取一撮,大杯泡,牛饮又如何?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就会体会到“茶海无边,回头是岸”的思想。好茶、好器、好香、好花、好景……纵有财富万贯,也承担不起世间全部的奢侈好茶。望茶兴叹,心中难免有一丝酸意,而我们要学会控制内心的欲望。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越来越不敢评茶了,也越来越少去参加茶会。到了这个高度,深知茶文化如海般博大广阔,我们不过是海边拾贝的小孩而已。因此,自己便不会做那种闻闻干茶,评论哪个山头的事了。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不再沉迷于任何一款喜欢的茶,而相信任何茶都可以是好茶,也相信不是任何茶都适合所有人,更加坚信有些茶适合有些人。相信自己的身体对茶的感受,相信自己的舌头能寻找到最适合的那款茶。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不想过多参与那些热闹非凡的茶会,不会迷恋在某个“大佬云集”的茶圈子里,不再对某个茶商坚定跟随,而是更愿意在大多数时候,独自一人、一壶、一盏,静静品茶,一洗尘心。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不同的茶给人以不一样的感受:龙井、碧螺春、毛峰、毛尖更似明清小品,品的是江南风景的雅致,感受春天的来临;乌龙茶则如同宋代的工笔花鸟画中极艳极鲜的溪水崖石;而普洱茶独立于外,像是秦汉时期的石刻,饱经风雨沧桑,伟岸而厚重。
当品茶到了一定的境界——
生活慢了下来,没有那么多关键的事,可以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喝茶上,常去的茶庄、茶店里总能见到偶尔逗留的身影,一泡就是大半天。看窗外人来人往,匆匆忙忙。心中感叹“生命重在体验,匆忙的人儿,你为何不懂得偶尔停下来,歇歇,喝杯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