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朱元璋为什么没杀汤和,以及朱元璋为何杀汤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朱元璋为什么没杀汤和?
一提到汤和,对于热爱历史的人来说就会想起明朝皇帝朱元璋。因为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这也会让我们想起朱元璋稳固地位后杀功臣这件事。历史上汤和为人谨慎,沉思多敏。自从他跟随朱元璋之后,在多次战争中屡战屡胜,取得许多的军工,最后升迁为统军元帅。
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这也是在朝为官者时刻谨记的一句话“伴君如伴虎”。朱元璋登上帝位之后,就开始慢慢的展现出他的凶狠、残暴的一面。他开始对自己的功臣出手,这些功臣都是当初打天下时候的兄弟,比如蓝玉、胡惟庸、李善长等这些人都慢慢的遭到了朱元璋的惨手。
开国功臣陆续死去,但是汤和却没有遭到朱元璋的杀害。对于这其实有三点原因:一方面汤和这个人本就是为人谨慎,表面上让人看来忠厚老实,实则是大智若愚。这一性格给他带来很多好处;其次汤和占据人和,他是朱元璋儿时的玩伴,朱元璋能登上皇位跟他有着很大的关系,多次都是汤和鼓舞了朱元璋;另一方面就是汤和去世的时间很对,在晚年时汤和身患疾病卧床不起。这让多次想要对他下手的朱元璋难以痛下杀手,这才保住了没有被杀害。
朱元璋几乎杀了所有的开国元勋,汤和为什么没被杀掉?
在很多人眼里,朱元璋相对暴虐且薄情寡义,杀害了很多开国功臣。但这种印象非常片面,在本质上来看,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念旧的人,汤和能够善终就是明证。开局一个碗,后来当皇帝的朱元璋,建立国祚200多年的大明朝,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而不是靠杀自己人杀出来的。
被杀的功臣们确实有把柄
朱元璋在明朝初年发起的四大案中,除了空印案以外,另外三个案子都是针对当时的朝中大臣和开国元老。胡惟庸案是因为他有谋反企图,而且几乎付诸于行动,而有些人知情不报,引起了朱元璋的愤怒。朱元璋也顺利地通过胡惟庸案,将大权揽在手中,顺便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通过蓝玉案可以对军方集团大佬进行一次集中的清理,嚣张跋扈之辈,贪赃枉法,尸位素餐之人,在蓝玉案当中,被清理得差不多了。而朱元璋也通过这种手段,帮助自己的儿孙扫清了登基以后的军事威胁,确立了大明天下姓朱的政治格局。
而郭桓案是对当时朝廷中高层文官的一次大规模甄别行动,贪赃枉法的这些官员固然该死,但朱元璋仍然在这一案子当中扩大株连范围,显然就想给洪武朝中高层文官队伍换一次血。所以基于朱元璋这一指导思想,审讯案件的官员就按照这一标准来执行任务了。
而杀害下层官员最多的空印案属于朱元璋被欺骗以后的应激反应,这件案子的爆发并不算朱元璋主动发起的。朱元璋的愤怒点在于,空印章文书潜规则下层官员玩了这么多年,只有他不知道,这种事情实在是无法忍受。既然忍不了,那么就用杀戮来解决问题。
那么从这几起大案来看,缩在家里的汤和根本就不属于文官阶层,就一下子逃过了胡惟庸案,郭桓案以及空印案。而奉行低调做人的汤和,做事没有蓝玉那么高调,犯的错误也不过就是因为封赏不公,抱怨了朱元璋几句,借了几百个士兵给李善长修房子,而且事后还报告了朱元璋,根本就没有触犯到朱元璋的底线,朱元璋自然也不会动他。
朱元璋的创业之路是汤和带领的
朱元璋在创业之前,一直在皇觉寺当和尚,虽然饿不死,但是过得并不好。后来在红巾军当中混的还算不错的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一起创业,这才有了朱元璋,开创大明朝的事业。从另一种角度上来说,汤和就是朱元璋创业之路的领路人。
而且汤和在任何时候都一直保持低调,也许他敬佩朱元璋的所作所为,也有可能是他看出朱元璋并非池中之物,总之当时汤和对刚进入红巾军队伍还地位不高的朱元璋言听计从,而且对朱元璋一直保持尊重之意。
汤和的这份尊重带给了朱元璋更多的政治资本,朱元璋也因为汤和的推崇,加上自己确实勇猛善战,足智多谋,才慢慢得到了红巾军高层的注意和重用。
汤和军事才能并不出众,不会达到威胁皇权的地位
朱元璋对蓝玉等军事将领的大清理,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在于保卫自己的皇权。朱元璋渐渐老去,而很多优秀的开国将领也因病死去,所以后起之秀蓝玉就成为了朱元璋必须要清理的目标。蓝玉的军事才能在于继承了常遇春运动的战术,以大范围机动远距离作战,用刁钻的角度达成歼灭敌人的目的。
朱元璋还在的时候,蓝玉就嚣张跋扈,敢于自行其事。如果朱元璋要是不在了,那么他的儿孙,还有谁可以压得住这个胆大包天且军事才能极为出众的的蓝玉呢?所以蓝玉必须死!
而汤和的军事才能就没有这么出众,而且还因为吃过一次败仗,遭到过朱元璋的斥责。在明朝建立前,他主要是打击张士诚的势力,后来随徐达北上作战,在那些辉煌的大战当中,汤和并没有出色的战绩证明自己。而在大明朝建立以后,汤和就成为了一个包工头,在东南沿海修筑堡垒,以防范倭寇入侵。事后证明汤和的土木作业还是相当出色的,以至于后来李善长都找他要士兵帮忙修房子。
结语:汤和能够善终,不管在主观上还是在客观上,理由都非常充分。他军事才能就那么回事,玩不转大兵团作战,也弄不成骑兵远距离突袭,所以根本就无法威胁朱元璋甚至其子孙的统治。
他自己本人也足够低调,面对不公也顶多就是抱怨几句,有事情及时请示领导,绝不私下做主。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汤和连缝都没有。加上朱元璋也是恋旧之人,多年的战友之情,还有熟悉的乡音,罢了!汤和,我们一起活下去吧!
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汤和?
朱元璋当了皇帝便大杀功臣,功臣几乎被他杀绝,惟独有个信国公汤和活了下来,其原因何在?
伴君如伴虎,这话真不假。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朝如此,明代尤甚。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就大杀功臣,当初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朋友,几乎被他斩尽杀绝,徐达、李善长、刘基、胡惟庸、蓝玉、叶升、冯胜、宋濂、傅友德……惟独信国公汤和能幸免于难,这其中有什么奥妙吗?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有一次,太子朱标进谏说:“陛下您杀大臣杀得太多,恐怕会伤了君臣间的和气。”朱元璋听了以后不说话,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把太子叫来,将一根荆棘扔在地上,命令太子去捡起来,面对长满刺的棘杖,太子觉得很为难。朱元璋说:“这根荆棘你拿不起来,我替你将刺磨干净了,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所杀的人,都是将来可能威胁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们除了,是在为你造莫大的福啊!”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急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其自保“经验”可圈可点,不无“考古”价值。
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一直认账的。
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汤和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而其他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及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这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与其等他“杯酒释兵权”,不如自己主动急流勇退,于是,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不谈国家大事,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所有功臣的,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个“异数”。
朱元璋为啥不杀汤和?
因为在1388年(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事已高,心中不愿诸将长期统领军队,只是还没有公开采取措施。
而汤和洞察出了朱元璋的本意,因此寻找机会对朱元璋说道:“臣年事已高,不能再指挥军队驰骋战场了,希望能返回故乡,为将来死去找一片容身之处。”
朱元璋听后大为高兴,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开始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扩展资料:
汤和为人谨慎,沉敏多智。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授千户。在随朱元璋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取镇江诸战中,屡破元军,累功升统军元帅。
1357年(元至正十七年),镇守常州,多次击败张士诚部。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为征南将军,在浙东击败方国珍部。尔后率部由海道入福州,俘获占据延平(今福建南平)的陈友定。又随徐达率军征今山西、甘肃、宁夏等地。
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封信国公。1385(明洪武十七年),巡视海防。1388(明洪武二十年),在浙江沿海先后设卫所城59处﹐使倭寇不得轻入。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告老还乡,赐第凤阳。
1395年(明洪武二十八年)农历八月因病去世,是少数明初开国功臣能得以善终者。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汤和
朱元璋对汤和也是多有不满,朱元璋为何没有杀汤和?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称帝后,通过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杀了不少有功之臣,却没有杀汤和。汤和作为明朝的开国功臣,一直活到70岁,属于善终。
朱元璋和汤和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老乡。 元朝时期,汤和为了生存,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后来汤和又拉拢朱元璋,让他和汤和一起在郭子兴手下当兵。后来朱元璋足智多谋,很快便升为将领。此时的汤和非常尊重朱元璋,在军中一直维护朱元璋的威信。所以朱元璋对汤和还是有一定感激之情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汤和十分赏识。两人常常一起喝酒,回忆儿时的趣事。汤和为人谨慎、沉着冷静、足智多谋。此时的他已经知道和朱元璋的君臣之分,所以在跟朱元璋说话时处处小心。在朱元璋对功臣论功行赏时,故意将汤和降级,汤和不但没有不满,反而更加认真做事。汤和的行为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没过几年,就将汤和封为信国公。
后来朱元璋开始杀伐功臣,汤和严于律己,对其家人更加严格要求。此时的汤和已经知道朱元璋心理的想法,如果自己还拥有军权的话,会引来杀身之祸。所以在一次上朝的时候,汤和主动向朱元璋请辞,想要回家养老。朱元璋听后,十分高兴,不仅同意汤和的辞官请求,收回了兵权,还给汤和在老家盖起了房子。汤和辞官回家后,特别低调,从来不居功自傲,对待邻居非常友好,严格遵守明朝刑律。因为他知道朱元璋肯定在暗中监视着他,所以汤和每天就是游山玩水,不关系政事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朱元璋对他也就放心了,并没有在为难汤和。
汤和能善终,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知进退,不居功自傲,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朱元璋为什么没杀汤和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朱元璋为何杀汤和、朱元璋为什么没杀汤和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