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忌(Envy)与嫉妒(Jealousy)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
有人说,一个心怀妒忌的人,是无法衷心为朋友的成功而感到高兴的。
可见,妒忌不仅会带来内心的痛苦,还会严重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它也许不是病,但是破坏力却可以远超于疾病。
今天追马博客就打算从关系的层面和大家聊聊妒忌与嫉妒。
1
妒忌与嫉妒的区别
“为什么是ta不是我”,我想这是人们在妒忌时常常会想到的一句话。
妒忌:在社会比较中,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试图拥有,但却缺乏的东西时,所引发的一种令人不快、自卑、怨恨,并抱有敌意的一种混合情绪。
有这么一个故事,很好的说明了什么是妒忌:
上帝允诺给“幸运儿”实现一个愿望,前提是,这个愿望会在幸运儿的邻居身上实现两次,不甘心被占便宜的幸运儿,最终向上帝提出了他的愿望:请挖掉我一只眼睛。
简单来说,妒忌不仅是“我不需要得到,我只需要你失去”,甚至可以是“只要能让你失去,我不惜失去更多”。
这种情绪在某些场景会变得特别强烈:
1 | 相似性。被妒忌者跟自己越相似,人们体验到的妒忌越强烈(Salovey & Rodin,1984)。 |
2 | 自我相关(self-relevance),即对个体来说越与自身密切相关以及对自己越重要的领域,体验到的妒忌越强烈(Salovey & Rodin,1984)。 |
3 | 不公平感(sense of injustice)。当个体认为他人具有的优势是不公平的时候,产生的妒忌会更加强烈(Smith,Parrott,Ozer & Moniz,1994)。 |
从关系上看,妒忌一般存在于两个人的比较关系之中,但“为什么是ta不是我”其实也可发生在三个人之间。
例如,“为什么ta选择了ta,而不是我”。
又例如,在恋爱或者是婚姻等亲密关系中,我们很可能会对另一半身边的异性产生妒忌,也许是ta比自己长得漂亮、帅气,也许是ta比自己有钱、有地位……
在心理学上,人们把这种发生在“三元关系”中的“妒忌”称之为“嫉妒”。
嫉妒:在一段三角关系的竞争中,个体担心或已经失去了“爱的对象”,从而遭受到的一种创伤性的心理体验。
心理学家Kreeger很好的概括了两者本质上的区别:
嫉妒存在于三角关系中,涉及爱的情感和对丧失的恐惧,嫉妒涉及“拥有”的情境;妒忌包含在两者关系之中,其目标在于夺走或破坏别人令人羡慕的特质,妒忌涉及“没有”的情境。
研究表明,妒忌与嫉妒所引起的情绪体验有所不同(Haslam & Bornstein,1996):
与妒忌有关的情绪是:羞耻、挫败、自卑、渴望和敌意
与嫉妒有关的情绪是:背叛、不信任、焦虑和愤怒
正因这种情绪体验的不同,妒忌和嫉妒在行为表现上亦有不同:
妒忌在情绪表达上比较隐蔽,即个体一般不会承认并表露自己的妒忌,也许心里已经闷闷不乐,但表面上依然表现出风平浪静。
行为上,妒忌者习惯通过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敌意,例如在背后诋毁被妒忌者的名誉,或者是在被妒忌者落魄的时候幸灾乐祸等。
而嫉妒在情绪表达上较为直接,嫉妒者会很轻易表达出自己的愤怒与不信任感。
基于这种不信任感,行为上,嫉妒者习惯“猜疑”,如猜疑自己的另一半是否有出轨等。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那么,这两者之间有没有更深入的关系呢?我们的妒忌心源自于哪里呢?又是什么让人们始终在亲密关系中不断猜疑,不可自拔呢?
2
妒忌与嫉妒的心理起源
上文提到,妒忌背后涉及的是“二元关系”,嫉妒则是特指在“三元关系”中的妒忌。
而每个人从胚胎开始,便已经在面对着一个最原始的“二元关系”——母婴关系。
因此,我们的妒忌实际可以溯源到婴儿时期。
stein(2000)认为,妒忌是一种无意识的,对自己与他人都有破坏性的负性情绪,在这种情绪下,人们会破坏好的事物来阻止他人拥有它。
对于婴儿而言,这样的情绪最早会出现在哺乳期。
克莱因(Klein)解释道:
婴儿得到了乳房的滋养,因此,婴儿会希望占有它。但是婴儿也会发现,这个乳房不属于他,而属于“妈妈”,于是,最初的妒忌情绪便产生了。
这与现实中,因为“某件对我很重要的东西,但是你有我却没有”,所产生的妒忌是一致的。
而这种妒忌情绪,会随着婴儿的成长慢慢演变为嫉妒: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逐渐理解“乳房”与“妈妈”是一个整体。很自然的,孩子自然会从原来“希望占有乳房”慢慢转变为“希望占有妈妈”。
但正如“妈妈”是孩子占有“乳房”的阻碍因素一样,现实中同样会有诸多因素阻碍孩子占有“妈妈”。
例如“兄弟姐妹”、“自己的父亲”等等。
显然,孩子需要面对“三元或是多元关系”了,而此时,孩子的妒忌从“某样重要的东西,你有我没有”,变成了“某个重要的人,你有我没有”。
这就是原始的嫉妒(这一般与性有关,后文会继续讲)。
表面上,妒忌关心的是某样“东西”,实际上,在妒忌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己”,妒忌背后的需求是“自尊”。
也许正是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所以才需要不断地从“二元关系”中与他人比较,从而获得自尊。
而表面上,嫉妒关心的是某个人,实际上,嫉妒背后的需求是某段关系。
由妒忌到嫉妒,是孩子开始由关注自身到关注他人的转变,是一个正常且良好的转变。
但如果在婴儿时期,母婴关系没有建立好,亦或是在儿童时期,家庭关系不融洽,都有可能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创伤,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发展停留在某个阶段,并在成人后继续通过“妒忌”与“嫉妒”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尊”或者是“关系”的需求。
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妒忌与嫉妒的强烈程度会逐渐减低,这恰恰说明,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其自尊得到很好的发展,并掌握了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那么,成人一般很少会受到妒忌与嫉妒的困扰。
对于普通人而言,比较中诞生的的也可能不是妒忌,而是羡慕与崇拜,在亲密关系中诞生的也可能不是嫉妒,而是信任。
3
嫉妒与性心理
嫉妒涉及到“三元关系”,而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往往就是孩子最早面对的“三元关系”,也是最典型的嫉妒:
孩子在3-6岁时期,会表现出喜欢自己的异性父母,排斥同性父母。因为在孩子的幻想中,同性父母夺走了原本应该和自己在一起的异性父母,从而破坏了自己和异性父母的亲密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这也是孩子性意识的表达。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其生活中最亲近的人,孩子把自身的性感觉放在异性父母身上是一个自然且唯一的过程,于是孩子对于同性父母的竞争也非常自然的产生了。
此时,儿童对于同性父母的嫉妒便成为了他们性心理活动的表达。
如果这样的性心理活动没有正常表达,而是被深深压抑,反而成为了问题。
例如,弗洛伊德认为,嫉妒可以分为3个层面:①竞争或一般嫉妒;②投射嫉妒;③妄想嫉妒。
一般嫉妒实际上是一种在竞争中“被他人抛弃”的创伤性情感,这也构成了对竞争者的敌意。
这种嫉妒起源于客观现实,是非常正常的,弗洛伊德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病症,嫉妒者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缓解嫉妒,重新享受成就和体验快乐,恢复工作和爱的能力。
而“投射性嫉妒”与“妄想性嫉妒”都是病态的嫉妒:
投射性嫉妒最典型的表现是:当一个人在幻想着自己与一个漂亮/帅气的异性幽会时,ta几乎立刻会想到,自己的配偶也一定会有这种想法,并已经这么做了。
可见,这种来自于幻想的嫉妒,常常会破坏亲密关系中双方的信任。
弗洛伊德认为,这其实是个体把自己“实际不忠的行为”,或“被压抑的不忠冲动”,投射到了另一半身上,从而缓解内心的罪恶感。
而妄想性嫉妒则被认为是“妄想症”的表现之一,这是一种“对同性吸引力的防御机制”,即“我不爱他,但是她爱他”。
例如,一位先生不认为一位男性能吸引自己,但他会认为,如果这位男性吸引像其妻子一类的人,那么妻子可能或者一定已经和这位男性发生了关系。
显而易见,这同样是源自于自身不忠的冲动,只是相较于“投射性嫉妒”而言,这次不忠的对象从异性变成了同性。
总的来说,无论是妒忌还是嫉妒,都是非常普遍并且不可避免的“情绪”,我们不必要压抑它,更不必感到“羞耻”与“苦恼”。
如果它们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许意味着,我们需要一番自我成长;如果孩子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妒忌与嫉妒,那么,也许意味着他们的成长正到了某个关键的时期,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与理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