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日本90s:资产负债表衰退与股市泡沫
——海外系列三
观点
东吴策略海外系列报告1-2《德国制造,何以强势》、《德国股市50年:全球浪潮中的制造业映射》,聚焦德国制造业,探讨德国战后制造业崛起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和股市变迁,对我国有何启示。系列三把目光转向东亚邻国日本。
当下中国宏观因子类似日本1980-90年代。①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与我国极为相似,包括而不限于:1)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初,以举国体制奠定工业化基础;2)在全球化过程中,出口成为驱动经济高增的重要因素;3)同属东亚文化圈,共享追求稳定、储蓄率高等社会现象。②从GDP增速、人均GDP、出口占比、人口结构和地价走势等多个因素对比,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与日本80-90年代较为相似。
日本泡沫经济始末:从“广场协议”到“失去的十年”。①日本崛起,日美竞争加剧,巨额贸易逆差触发贸易战风险。②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成为日本泡沫经济的开端。③为应对“日元升值不景气”,日本货币财政政策极度宽松,货币供给大幅上升,大量剩余流动性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催生资产泡沫。④“广场协议”后,“卢浮宫协议”签署,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巩固。
泡沫破灭:90年代“失去的十年”。①“资产负债表衰退”:企业部门主动收缩负债,追求“负债最小化”,实体资金需求降低导致“流动性陷阱”,货币宽松所释放的流动性难以流入实体。②少子化+老龄化:劳动人口减少、税收增长难有支撑、政府债务高企,日本财政状况长期恶化,可持续性存疑之下面临崩溃风险。③货币财政政策失效:储蓄高增、长期需求不足,“低欲望社会”下,即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依然无法扭转经济长期衰退。
泡沫后的股市:金融地产没落、出口分化、消费降级、科技泡沫盛宴。①金融地产:尘归尘土归土,与“失去的十年”同灭。人口下行加速,银行信用危机暴露,十年绝对收益为负。②出口导向行业分化:技术优势突围、成本优势丧失。汽车、电气设备、医疗器材、生物制药,符合日式生产组织高精度、高磨合度特征,出口份额扩张,股价上行。③低欲望社会的消费降级:低端零售、居家娱乐崛起。“断舍离”、“宅文化”盛行,女性地位提升,商品销售负增,服务型消费重要性提升。④科技:错失第三次工业变革,不妨碍泡沫盛宴。政府主导体制不合时宜,产业内重工艺轻市场,以及全社会风险回避倾向导致日本错失信息技术革命,但美国科网泡沫外溢效应下,日本科技股90年代领涨。
A股的未来方向:高端制造、大众消费、前沿科技。从日本经济泡沫化以及泡沫破灭后的经济社会和股市表现出发,值得我国的借鉴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房地产:长期拐点一旦来临,难以扭转,投资性房地产占负债比例较高的行业,包括房地产服务、一般零售、医疗美容等,存在“资产负债表衰退”风险;②制造:复杂装备优势延续,低端制造逐步转移。优势产业特征在于模块化架构和复杂装备,具体包括光伏、电动车、高铁等;低端制造也纺织、家具、工业金属等产业链转移不可避免。③消费:老龄化和消费降级趋势下的女性、中老年、服务型消费突围,具体包括美妆、医美、医疗、护理、居家娱乐等;地产链、高端消费可能陷入长期低迷。④科技:全球化产业转型方向的收益共享。全球化产业转型方向,国内相关公司同样值得关注,目前处于萌芽期的技术主要集中于数字经济、AI、云计算、区块链等。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技术发展和政策推进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
来源:金融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