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米跑,12分44秒,75分;仰卧起坐,80个,90分……总评350分。”前不久,在武警吉林总队延边支队2022年夏秋季警士选晋考核现场,珲春中队战士韩松当场确认自己的考核成绩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是从最远的点位过来参加考核的,之前由于不认识考官,曾担心自己会被打低分。现在放心了,除了考官认真负责外,支队还安排了20余名基层风气监督员和基层官兵代表全过程、全环节、全覆盖监督考风考纪,让我们凭实绩选取、靠素质进步,不存在远近亲疏。”韩松高兴地说。
“我们支队地处边境,所属连级单位分布在8个县市,不少就驻在边境线,还有多个特战中队常年在外开展野外驻训、‘魔鬼周’极限训练等,动态任务多、执勤范围广,抓基层风气建设存在掌握实情难、监督覆盖难、风险防范难、自我监管难等矛盾困难。”该支队政委介绍,建立联系点以来,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从强化组织功能入手,通过畅通监督渠道、完善制度机制,着力织密部队动散条件下的监督网,不断拓展延伸联系点监督触角。
由于监督员无法覆盖所有任务部队和远散点位,该支队在加强基层风气监督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末端监督力量,构建起“大队有联络员、中队有监督员、班排有观察员”的群众监督队伍。8月初,支队纪委组织到动散单位干部家中进行廉政家访,引导官兵家属既当工作生活的“贤内助”,更当正心束行的“廉内助”,推动这些单位风气监督向多维度、近距离深化发展。此外,支队党委常委每季度都下沉到各类远散任务分队,开展“一人一题”调研,先后研究制订《动散单位风气监察实施办法》《动态任务中敏感事项处理程序》等,明确机关各部门及时受理基层监察队伍反映的问题情况,定期听取意见建议,以制度机制保证他们更好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远的拉近管、小的放大纠。近年来,支队近百名监督员、联络员、观察员积极发挥“探照灯”“警戒哨”作用,第一时间感知各类隐患苗头,及时发现并反映涉及伙食管理、警士选晋、立功受奖等48个方面的问题,先后提出的400余条意见建议全部得到机关及时回应。支队作风风气发生明显变化,部队全面建设水平稳步提升,官兵们扎根边疆奉献、矢志强军打赢的意志情怀更加坚定。(张晓峰、田甲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