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受到大众的关注,农药作为一类与人类和环境联系都十分紧密的农业生产用品,其风险评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如今,农药风险评估已成为农药登记中的必要一环。
那么农药风险评估是什么,怎么进行评估呢?瑞欧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农药风险评估是什么?
农药风险评估,是指系统地采用科学技术及信息,在特定条件下,就农药对人类健康及环境产生不良效应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科学评价。
中国《农药登记资料要求》(2017年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69号)中所规定的风险评估内容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农药健康风险评估、农药膳食风险评估、农药环境风险评估、农药抗性风险评估。
其中前三者属于定量风险评估,采用0~100%之间数值描述风险发生概率或严重程度,主要评估步骤如下图所示;农药抗性风险评估属于定性风险评估,主要基于专家判断或其他的非定量方法,将风险的划分为“高”、“中”和“低”共三个类别。
定量风险评估步骤
二、农药风险评估框架
在中国、欧盟和美国的农药风险评估的框架中,整个体系的基础是试验数据,包括了理化、健康毒理、生态毒理、环境归趋、残留、暴露和漂移等具体的数据资料,以满足不同国家基本的农药登记要求。
在获得了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开展以风险为导向的农药安全性评估,先判断有无风险,在依据各国的要求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以评价各个评估对象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发生的可能性,并拟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
除此之外,当一些农药有效成分或其杂质/代谢物存在受关注的毒性效应时,如草甘膦的致癌性,也会成为重点评估对象,可能会需要开展非常规的试验以作为进一步判断其风险的依据。
农药风险评估框架
三、农药风险评估原理和方法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
当前,在中国《农药登记资料》中所要求的农药健康风险评估主要是对配药和施药人员因接触农药产生的不良健康效应的概率和严重程度进行的评估。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分级评估方法总结如下: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农药健康风险评估分级评估方法
农药膳食风险评估
农药膳食风险评估关注的是通过植物、动物和环境代谢,以及不同的食品加工方式,最终残留在食物中的农药是否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有害的影响。
农药膳食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评估方法总结如下:
农药膳食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评估方法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关注的是进入环境介质中的农药有效成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所需的环境相关资料包括环境归趋试验、生态毒性试验与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等,在环境风险评估中主要的评估对象为水生生态系统、鸟类、蜜蜂、家蚕、地下水、非靶标生物和土壤生物共7个部分。
为了降低风险评估成本和得到相关有效可靠的预测结果,在环境风险评估中一般使用环境暴露模型进行风险评估,主要的暴露模型包括水生态系统、地下水和土壤生物三大类,目前最主要的使用模型为TOP-Rice, China-PEARL, PECSoil以及PREASS等。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评估方法总结如下:
农药环境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评估方法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
抗性风险评估属于定性风险评估,其主要用来判断农药对靶标生物抗药性发生的难易程度,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抗性风险评估涵盖在药效资料中。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组成总结如下:
农药抗性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与组成
农药风险预评估-“预风评”
“预风评”是指农药登记试验开展前,收集已有数据,并充分评估数据的质量,然后在此基础上预先进行全面和科学的风险评估,根据“预风评”的结论确定科学用药方法、改进产品配方、调整登记实验方案和缩短登记周期。
“预风评”的意义在于:
企业自查:决定农药生命周期和未来潜力的,除了效果和市场前景,还需要强调农药的安全性,需要综合制定企业经营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避免盲目性:合理对农药登记试验结果进行预判,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
提升竞争力:合规创造价值
“预风评”的实施框架:
“预风评”的实施框架
瑞欧科技农用化学品事业部具有分析化学、化学工程、生物、药理、环境等专业背景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强大团队,拥有多名国际认证毒理学家、风险评估专家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团队专家拥有20多年国内外农药登记、技术开发、技术项目管理经验,熟悉农药登记法规和登记流程,具有丰富的农药登记应对经验。
如果您对农药风险评估有任何问题,欢迎前来咨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