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中秋节调查问卷怎么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秋节问卷调查题目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秋月饼的调查报告,急
- 2、中秋节的调查方式是什么
- 3、中国传统节日调查表
- 4、传统节日调查表怎么写
- 5、中秋节的调查问卷
中秋月饼的调查报告,急
中秋节月饼市场调查报告
调查缘起: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月饼作为传统的中秋节食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变化,现代人是否还沿袭着中秋吃月饼的习惯呢?他们还喜欢吃月饼吗?近年来月饼除了在品质、口味等方面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洋月饼、主题月饼,并且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喜爱。那么,人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洋月饼在市场上能战胜传统月饼吗?为此,上海库思运用旗下第一调查网在2006年9月份做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在线调研。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主要为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居民。参与调查对象年龄段为:12-70岁,其中超过七成的人均为大专、本科的文化程度,总体来看文化程度比较高。有效样本13012个。
中秋节吃月饼习惯没变
调查显示,66.9%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比较喜欢或非常喜欢吃月饼,74.5%的被访者表示今年中秋节肯定会购买月饼。说明大部分民众没有改变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月饼依然是中秋节最受欢迎的食品。
从购买目的上看,48%的被访者表示是为家人购买月饼,22.9%的被访者表示购买月饼的目的是用来送礼,29.1%的被访者表示购买月饼是自己吃。可以反映出在人银拆们的心里中秋和月饼是一体的、密不可分的。月饼传递了一种人们期望与家人团圆的情感。
调查显示,人们购买何种包装的月饼是与购买月饼的目的相关的。43.6%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最常购买的月饼的包装形式是普通包装,他们购买月饼的目的是送给家人,一般不需要特别精致的包装。分别由32.6%和13.5%的受访者表示会选者精致包装或礼品装的月饼,他们购买月饼的目的主要是送礼。10.3%的受访者表示最常购买散装月饼,主要是自己吃。
挑月饼最看重口味
通过调查显示,消费者在选购月饼是最关注的前三个因素分别是月饼的口味、质量、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的价位不再是消费者十分关注的因素。50-100元的月饼是消费者最常购买的月饼的价位;但是,购买月饼的价位也与购买月饼的目的相关,如果是用来送礼,大部分的消费者一般会选择100元以上的月饼,而购买30元以下月饼的被访者主要是买给自己吃。消费者普遍认为现在市场上月饼价格虚高。
从购买月饼的渠道来看,消费者一般会在选择在大型超市或者商场购买月饼,63.1%的受访者表示最常在超市购买月饼,其次是便利店和商场,分别占18.9%和13.8%。反映大型携链超市或商场在商品质量方面比较令消费者放心。
月亮还是家乡的“圆”,月饼还是家乡的“甜”
调查显示,64.3%的被访者表示会选购本地品牌的月饼,33.6%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外地品牌的月饼,只有2.1%的被访者表示会购买洋品牌的月饼。说明绝大多数的被访者还是偏爱我国传统的月饼。这也与洋月饼进入中国市场时间相对较短相关,大部分消费者对洋月饼还比较陌生,除了星巴克、迪士尼、哈根达斯三个洋品牌有一部分被访者认识外,其他洋月饼品牌知名度普遍较低。
在传统月饼方面,中式、苏式、广式月饼是被访者最为喜欢的月饼,43.6%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最常锋隐枣购买中式月饼,33.1%的被访者表示最常购买广式月饼,14.3%的被访者表示最常购买苏式月饼。对于月饼口味的选择,蛋黄陷、果馅、豆沙馅月饼是被访者最喜欢的口味。一些巧克力、冰激凌陷的月饼以其独特口味的月饼也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洋月饼能战胜中国月饼吗?
通过调查显示,8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短期内,洋月饼在市场是无法战胜传统月饼的。首先,毕竟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国外品牌的月饼可能迎合年轻人的新鲜感,但一盒月饼毕竟含纳了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中国文化,这是洋月饼不能替代的。其次,国外品牌价格方面比较传统品牌高出很多,虽然人们的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在短时期内洋月饼的价格还不是广大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第三,洋月饼由于在月饼行业品牌知名度不高,以及食品的性价比的因素短时间内不可能作为老百姓的新宠。第四,随着国家对食品质量的控制力度加强,国产月饼在质量和口味上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15.4%的被访者表示有洋月饼有可能战胜传统月饼。他们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喜爱新鲜的食物。洋月饼将目标市场细分为针对年轻人,做出流行的新潮的月饼,可以抢占一部分市场。其次,洋月饼在销售上较传统月饼厂商更加创新,这些洋品牌并未像国内许多老字号一样投入过大的宣传力度,往往都采取低调态度。星巴克的月饼主要针对经常到星巴克消费的人群,他们的品牌足以使这些消费者关注他们的产品。第三,洋月饼的独特性和销售过程中的优质服务。
仅有4.3%的被访者认为洋月饼肯定能战胜中国传统月饼。他们认为,月饼本身就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奢侈品,进入门槛低,品牌众多,洋月饼有其品牌优势,加之他们赋予月饼的特殊意义更能吸引消费者。在面对同样高价位的月饼产品。消费者很可能会选择洋月饼。其次,洋月饼”因为质料和色香味都与传统的中国月饼不同,会受到一些“新潮”年轻人的欢迎,因为购买洋月饼代表了时尚和档次。第三,外资公司实力雄厚,营销手段先进,加上原有的品牌优势,很有可能压倒国产品牌。
,,还有什么问题吗
中秋节的调查方式是什么
中秋节的调查方式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观察法、实地访谈、专家访谈、访谈抽样等方式。
中国传统节日调查表
中国法定节日有:
新年(1月1日);春节(农历新年);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中国青年节(5月4日);护士国际节(5月12日);儿童节(6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7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8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国庆节(10月1日);记者节(11月8日)。
中国的元旦:
据传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北朝时,南朝萧子云的《介雅》诗中也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稿困”,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
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昌敬仔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耐汪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中秋合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传统节日调查表怎么写
传统节日调查表是以选择形式为主题,来调查现代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以端午皮乱节举例,可以提出这些问题来作为调查目标:
1、你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吗?
2、你知道端午节是哪一天吗?
3、你觉得当今社会对端午节的态度如何?
4、你觉得端午节有必要举行龙舟活动吗?
5、你认为端午节与清明节,哪个节日会举办得更为隆重一些?
等等一些问题,每个问题下可以做出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的话用图表呈现更好。
中国的燃手档传统节日主要有: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薯猜;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下元节(农历十月十五);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 等。
中秋节的调查问卷
如下:
1、中秋节是哪一天?(B )
A阳大让团历8月15日 B阴历8月15日 C公历8月15日
2、下面哪些是古人的中秋食俗吗?(CD)多选
A吃年糕 B吃螃蟹 C吃月饼D吃粽子
3、你滑猜喜欢哪种口味月饼呢?(A)
A传统口味的 B新式品种口味 C特色口味的
4、月饼在古代被称之什么?(A)
A太师饼B宫饼C祭饼
5、在古代,人们吃月饼是代表什么?(A)
A团团圆圆滚橘B祭拜神仙C不晓得
6、你在吃月饼的时候会不会注重品牌?(B)
A会B不会
7、你对中秋节的吃喝有什么想法?
没有什么想法。
关于中秋节调查问卷怎么做和中秋节问卷调查题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