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李大钊的资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李大钊的资料。
- 2、李大钊资料,100字
- 3、李大钊的资料
- 4、李大钊简短资料
李大钊的资料。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1913年留学日本。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916年回国,任《晨钟报》主编。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先后任北大评议会评议员,经济、历史等系教授。俄国十月革命后,1918~1919年,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著名论文,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
1919年8月写《再论问题和主义》,批判了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潮。1920年春,和陈独秀开始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建立了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中共北京区委和北方区委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第二、三、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24年1月,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帮助孙中山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为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起了重要作用。同年6月,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首席代表,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5~1926年,积极参加和领导了“首都革命”、“三·一八”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下令通缉。遂于1926年3月避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28日慷慨就义。主要著作收入《李大钊文集》等。
李大钊资料,100字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而且是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扩展资料:
李大钊的主要贡献:
1916年回国后,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同志备受鼓舞,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和演讲,热情讴歌十月革命。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
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大钊
李大钊的资料
李大钊(1889-1927)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
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1913年底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期间,曾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卖国的斗争。1916年5月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主编。
1917年1月又任《甲寅》日刊编辑。在此期间,在《甲寅》、《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不少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和社会进步的文章。
1917年底,入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并参与编辑《新青年》,先后任北京大学评议会评议员,经济、历史等系教授。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率先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等著名论文,和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并和以胡适为代表的改良主义作坚决斗争。
1920年春,和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在北京创建共产党小组,11月小组改称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任书记。
中共一大后,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任书记,负责领导北京和北方地区党的工作。1922年8月,参加中共中央特别会议,为候补中央委员,赞成国共合作。
1923年6月,赴广州参加中共三大,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被任命为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会后,组建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
1924年3月兼任委员长(1925年1月中共四大后委员长改称书记)。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被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并负责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北京执行部的工作。
同年6月,作为中共代表团首席代表,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离苏回国。1925年1月,当选为中共四大中央委员。
同年10月,取消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兼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的建制,分别组建中共北方区执行委员会(简称北方区委)和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任北方区委书记。
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积极组织和领导北方的革命运动,多方与冯玉祥国民军合作,开展推翻北京军阀政府的斗争,组织北方人民支援北伐战争。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遭到段祺瑞政府的通缉,遂避入苏联驻北京大使馆兵营,继续坚持斗争。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派军警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等60余人被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
扩展资料
个人贡献
一个是他率先从俄国引入马克思主义,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
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另一个是筹立了中国共产党,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大钊
李大钊简短资料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之一。
是中国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之一,也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推翻北洋政府的主要角色之一,同时为共产国际的成员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
1927年由西方国家授权下遭到逮捕,被捕后因里通苏联颠覆中国政府遭张作霖控制的北洋政府处决。
扩展资料:
李大钊组建中共:
1920年,和陈独秀酝酿组建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和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 中共建党后,任二、三、四届中央委员。
1922年李大钊根据共产国际指示,赴上海会见孙中山;1923年但国民党北京地区党务负责人卢钊指称李大钊为首鼠两端的骑墙人,指责李大钊假意国共合作,张继亦持相似看法。
1924年参与“国共合作”,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
李大钊代表中共立场,公开向北洋政府请愿,要求正式承认苏联政府,并且支持苏军驻兵外蒙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大钊
李大钊的资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李大钊的资料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