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现实中和网络空间上听到这样的话,工作不好找,因为人太多了,经济发展减速,因为人太多了,房价太高了,因为人太多了......好似所有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都可以用人太多了来解释。那么,中国人口到底多不多呢?中国的最适人口数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来和大家好好探讨一下。
首先是需要分清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制约人口数量的因素不同。
在农业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人口数量由土地能供养的人数决定。在明朝以前,中国这片土地可以承载的最大人口数在6000万至1亿之间,超过这个土地承载量水平,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饥荒。接着流民四起,战祸不断,人口数量大量减少,出现人少地多的局面。待国土统一社会稳定后,会迎来一个短暂的盛世,直到人口再次超过农业承载力上限,就又陷入了乱世。以上循环在历史上循环往复,王朝不断更迭。所以,古代中国的王朝更迭周期,可以说一部分是由人口数量的周期变化决定的。
明朝后期,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美洲作物的传入使得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提高,加上中国领土的扩张,这时候最多能承载的人口数量是四亿左右。一旦超过了这个数,便会发生动乱,例如乾隆末年的白莲教起义,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之乱,本质上都是人口超过了承载力后,稍有自然灾害,发生饥荒,流民就很容易被阴谋家鼓动起来叛乱。所谓,等死,死国可乎。反正都是要死的,与其活活饿死,不如乱中某条活路。
到了工业社会,人们脱离了土地,粮食产量也在现代化肥工业和机械化生产辅助下快速提高。少部分人在土地上劳作就可以养活大部分人口,世界人口也经历了一轮大爆炸,由二战后的20亿猛增到现在的70多亿,再过几年,就会达到80亿,此后,进入后现代社会的人口稳定发展期。
值得注意的是,二战后到现在,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并没有提高,一直维持在20%出头,近些年甚至还有所下降。说明中国人口发展只是和世界保持了同步,并没有过分升高,而且目前中国的人均粮食产量和物质条件也好于建国初期,说明人口的增加并没有降低人均生活水平。那么目前的人口数量就在土地承载范围内,中国的土地也有能力承载14亿人口。
而且,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最重要的资源早已不是土地和自然资源,而是人才,所以美国才会通过移民政策和优质大学,吸引全球优秀人才移入。一个顶级人才所创造的价值可能远大于上万普通人。但是,人才在新生人口中是随机分布的,新生人口未来的发展潜力可能呈现金字塔结构,不可能只生金字塔顶尖的人,底端的人就不要生了,新生人口基数大,人才几率一定的情况下,人才总数也会较多,更多的人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且,除了顶级人才,每个人在后工业化时代都会参与到社会份分工体系当中,创造出他的价值。所以,新生儿稳定在一定的数量,例如自然更替水平上,可以使一国稳定发展,不致未来人才和劳动力不够用。这也是为何日本、欧洲等工业化地区特别重视和鼓励生育的原因。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
因此,综上,在现代社会,我国人口数量并不算多,与以往历史相比,占世界的比重还偏低。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觉得中国人口很多呢?一是因为过往限制生育时期过度的宣传人口过剩论,那种农业时代的思想在工业时代已经落伍了,但遗留的不良影响还在。二是我们目前社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但这并非人口多造成的,人口多,需求也多,那么社会供给端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才对。本质上,一个社会的劳动力需求量与其总人口数的比值是保持恒定的,大概在0.5~0.7之间,各国随国情而不同。
我国过去人口也多,又不是今天才多的,10多年前你有感觉竞争压力过大吗?内卷的本质是社会蛋糕不在扩大,人们在存量资源上投入更多的无效竞争导致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有经济上的,分配模式上,时代背景的等各种因素,但与人口数量关系不大,以后有机会可以写文章把内卷的原因讲清楚。我国目前的人口密度只有日本的四成,也远低于英国、德国、荷兰等欧洲发达国家,而日本则在恐慌人口在持续减少,拼了命地鼓励生育,欧洲也是积极接纳移民和鼓励生育。把内卷归于人口多是一种看问题太过肤浅的错误归因。哪怕中国人口减少一半,只要其它因素不变,内卷依旧存在,但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会比现在弱很多。
总结一下。我国目前的人口在世界上的比例在逐年降低。因此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土地承载、经济发展角度,我国的人口并不算多。认为人口多只是过去对人口认识得过于狭隘,片面宣传人口过剩论所致。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也不是人口多,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债务经济、社会分配、时代背景等原因,而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关于这个以后再写文章一一拆解清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