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以及唐宋八大家中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唐宋八大家”里面为什么没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 2、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
- 3、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和杜甫?
- 4、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呢?
- 5、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
“唐宋八大家”里面为什么没有“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唐宋八大家里面没有李白和杜甫,是非常正常的事,因为唐宋八大家所讲述的领域并不是李白和杜甫的领域,有他们才奇怪呢。唐宋八大家是倡导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而李白是古体诗的代表人物,杜甫也是专门写诗的。这是常识性错误,或者以为唐宋八大家就是唐朝和宋朝文学上最厉害的八个人。
要知道,从来不会有人评总体成就最厉害的几大家,都是在某一领域有着显著成就的评价。而唐宋八大家也不是我们所评的,是明代的时候有人写了一本《唐宋八大家》,大概是写了纪念他们对古文运动所做出的贡献。唐宋八大家的主要成就就是一改从前华而不实的骈文,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时代风格的文章体系,也为后来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唐宋八大家中厉害的人物。首先就是韩愈。我们知道,万事开头难,而恰恰是韩愈,为这个文学之风创立了一个艰难而璀璨的开头。“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这是苏轼对韩愈的评价,可见有着“八大家之冠”名号的苏轼,对韩愈也是由衷佩服的。而韩愈身上的品质,也是后面几个大家的学习之道。
就比如欧阳修、苏轼等人,都倡导自由开放的态度,提携后辈,但绝不让后辈沉溺于现有的文风,他们倡导后辈自己寻找出路,寻找文风,也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文学之路发展的越来越开阔,越来越深入。文学最主要的就在于传承,这就是唐宋八大家始终贯彻的精神,而传承的内容又有所变化,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不同的意义。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不在唐宋八大家的之列,是因为两人是以诗文著称于世,在古文散文界他们却不如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1、唐宋八大家,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择韩、柳等文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上是“八先生文集”。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唐宋八大家文抄》共164卷,此书在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就随之而流行。
2、是在唐中期,韩愈倡导了“古文运动”,由于后来的作家提倡和继承,所以才形成了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基本都是以散文见长;“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主要是以诗歌名垂千古,
且与后世的古文运动没有具体的关系和太多的交集,唐宋八大家就是针对唐宋时期在古文上也就是散文而选出的,这就是他们不在唐宋八大家的一方面原因。
3、唐宋时期正好处于古文运动,然而“三苏韩柳王曾修”等八个人在运动中的表现比较突出,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提倡散文,反对骈体,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故称为唐宋八大家。
扩展资料:
虽然,李白杜甫没有入选唐宋八大家,但是李白杜甫的诗词目前也是影响很大的,对后期的诗词也是颇有影响力的。
相对而言,李白和杜甫擅长诗歌,诗仙和诗圣的名称也就代表他们在诗歌界的地位。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扬奋发的典型音调。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李白的诗歌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至于称号的归属,评论文学家是看他到底在哪种文学形式上的贡献最大、成就最高。李白的诗歌成就最大,他当然也有散文作品如《春夜宴桃李园》、《与韩荆州书》等但成就有限,不如诗歌为人称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宋八大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杜 (李白、杜甫的合称)
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不在唐宋八大家的之列,是因为两人是以诗文著称于世,在古文散文界他们却不如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扩展资料
1、起源
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其他作家的文章一律不收。
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定型和流传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后不久,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朱、唐的编法选了八家的文章,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之称遂固定下来。
2、除了八大家之说以外,另有欧阳修、苏轼、曾巩、王安石四人,称为宋四家或宋朝古文四家。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呢?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唐)、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大的文学家,确实没有李白、杜甫、王维这些名声天外的诗词大家。
“唐宋八大家”初听起来就是唐宋的八位“大文学家”的意思,而称得上“大家”一定是在文学上的顶尖人物,所以我们会对李杜的落选觉得有疑问,是不是这个“唐宋八大家”的说法有问题?
其实这个说法是没有问题的。
文学体裁不同
这八大家是指文学大家中的古文家,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最早出现于明初朱右选择韩、柳等文人为《六先生文集》,因并三苏为一家,所以实际上是“八先生文集”。明朝中期的古文家茅坤选辑《唐宋八大家文抄》共164卷,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就随之而流行。
为什么朱右会选择这八个人的文章成集?
因为这八个人都是散文大家。到了明朝,诗歌论政的地位早已下降,其实在宋朝的那些大佬们眼里,诗词也不过是末技,除了偶有讽谏、言志,于治国济世并没有多大用处。如何写好政论文,写好表达自己完整观点的文章才是作为对国家和社稷更有用人才的遴选标准。
所以,朱右的选文标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其实是选择高考作文指导材料。
咱们今天高考作文,不都是“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嘛。所以这个传统,早已有之。
而李白、杜甫的成就都是在诗词上,即使再辉煌也不会跨境评选,更不能因为他名声大就让他当选。
文学风向类别
这是朱右选择这八位大散文家的另外一个原因。
就好比说为文论政,范仲淹的诗文很有家国情怀,放眼的也是国计民生,在政治上也能造福一方,而柳宗元感觉更多的是个人政治上的郁郁不得志,尤其是散文大都是山水游记类,为何范仲淹不在唐宋八大家内?而柳宗元却在唐朝二人中占了一个位置呢?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千古名篇,难不成连后面几位都比不上吗?
其实这就牵涉到朱右选文的另外一个规则。
大明初建,百废待兴,文人士子的风气崇尚的是积极向上,正本清源的文风特征。唐代选的两位,是对纠正六朝文风很得力的两位,韩愈、柳宗元。宋代选的,都是对纠正五代文风很得力的人,从欧阳修开始。范仲淹比他们要早,他的散文的骈体化倾向还是很明显的,这不太符合“古文”的审美标准。
我们说诗史的时候都知道纠正六朝浮华诗风的是陈子昂、初唐四杰,但是散文(古文)风气修正,正是中唐韩、柳二人。而宋朝的前几位同样也是五代文风修正旗手,最后增加的曾巩则主要是由于南宋程朱理学的昌盛,而朱熹对曾巩的文章特别喜爱,并经常引用。在后来的科举考试中经常以朱熹的理学为题,自然考试教辅中要侧重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唐宋八大家”这八位大家就都是文风清正,可做天下科举士子表率的古代散文大家。
至于李白和杜甫,就无缘教辅材料了,诗歌除外嘛。
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没有李白和杜甫?
“唐宋八大家”和李白杜甫关系不大!
这里不是说这两人不行,一个诗仙一个诗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成就自然不必说。
但是术业有专攻,这个“唐宋八大家”的评选标准仅仅限于古文领域!“
这与诗歌乃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有点跨界的感觉了!
何为“古文”?
即先秦和汉朝时代的那一类型散文,风格自由,文字相对质朴;不会像骈文讲究排偶、辞藻、音律甚至于典故这些所谓浮华的东西。
在隋唐以前,骈文是文章体裁的一个主流,其讲究对偶、胜率、典故等等,行文华丽,但往往缺少内涵。而且相对固定的格式标准以及对于文字华丽的过分追求,使得文章本身无法去表达内涵。
就有点现在经典歌曲与网络歌曲的感觉,网络歌曲虽然朗朗上口,但往往无法直击心灵,所以大都是一时的热度。
当然,这其中不乏好的文章,比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天下第一骈文。
但总体上来讲,许多人认为他们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于是在唐朝后期,由韩愈等人拉起了“古文运动”的序幕。
当时的领军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而到了宋朝欧阳修等人接过了前辈等人旗帜,并将其发扬光大,开启了宋朝的诗文革新运动,涌现出了王安石、三苏、曾巩等一大批散文家。
所以,所谓的唐宋八大家。便是取得在这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这八位。不仅仅文章写得好,更是要起到一个推动作用,得有贡献。
这个说法最早是在明代提出来的,出自明初朱右的《八先生文集》,故有了“八大家”之说。准确点应该是“唐宋散文八大家”。
大家不要单纯的认为所谓唐宋八大家,就是唐宋时代文学成就最高的人,这是一个误导,这仅仅代表了散文圈子里面的一个评价。诗词、骈文、小说这些都是不计入其中的,大家不要搞错了。
所以很少写李白杜甫没有入选其中,也合情合理了。
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唐宋八大家中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唐宋八大家为什么没有李白杜甫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