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该了解的大数据
根据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数量已经达到14.4亿人,而这一数字将有可能成为中国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的人口峰值。
今年7月,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提出,中国最早可能在2023年出现人口负增长。
8月,国家卫健委也在《求是》杂志上发文,指出中国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
人口负增长是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重要人口特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与之直接关联的是低生育率,2020年我国出生率跌破1%,创1978年以来新低,2021年继续下降至0.7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45%,到2021年陡然降至0.034%。
这些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我国人口将出现负增长的观点。
控制人口规模是我国的政策方向之一,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结合发展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针对当前的人口形势,8月1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发布指导意见,要求深入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主要包括:
母婴健康提升
加强生殖健康服务,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高不孕不育防治水平。预防非意愿妊娠,减少非医学需要的人工流产。
推动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策略,强化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和诊断。
加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儿童保健门诊(儿童保健室)标准化建设。
展开全文
加强托育服务建设
鼓励地方采取积极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
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
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加快培养专业人才,加强托育岗位人员技能培训。
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
优化生育休假制度,完善生育保险等相关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将适宜的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国家统一规范并制定完善生育保险、生育津贴支付政策,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保障生育保险基金安全。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
各地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
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
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提升普惠教育水平
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学前教育有质量可持续发展。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提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降低学生就学成本。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监管,规范培训机构收费行为。
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
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用人单位可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
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
有观点指出,人口负增长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变迁、城市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在短期内很难逆转。
但伴随着这些指导意见的出台,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也将进一步落实,有望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支撑。
更多数据真相欢迎关注↓数据杂志
点击菜单栏【数据店铺】订阅最新数据杂志期刊,做到心中有“数”。
或者先人一步,订阅2022年【数据】杂志,北京冬奥、企业专访、串联数据、逻辑归纳、价值转化,数字观察员带你探索数字世界的魅力↓
文 | 圆周
编 | 圆周
END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