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孔子问礼告诉我们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诫孔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启示
孔子问礼——老子与孔子对话启示
孔子携弟子求教老子的典故,仔细研读,令人深思。从孔子求教老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人生、生存、为人处事的智慧,感悟到如何做人、如何经营企业的深刻道理。正如孔子赞叹:“老聃,真吾师也!”
老子和孔子的仁义道德观是历代贤哲效法的本源,但二人心境也有异同。孔子是圣人,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祖师;老子是哲学家、思想家,是神人,道家始祖,仙称太上老君。
孔子从人的心灵出发,关心人与社会和谐,主张仁礼安邦,修身正己,关注现实,做人操劳;老子从天地人自然出发,强调道法自然,自然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境界高邈,做人超脱。现在看,老子的思想更理想更深奥,孔子的思想更现实更普及,所以后人对孔子的思想尊重、传播与发扬要超过老子,但老子的哲学思想对孔子建立儒家学说影响是巨大的。孔子与老子思想的融合之处,体现在孔子对易经的解读中(见《易传》)。
《孔子携弟子求教老子的典故》
公元前523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 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cháng hóng )。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逗留数日,孔子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孔丘至馆舍之外,赠言道:“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
老子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
孔丘曰:“水有何德?”
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道:“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huan)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
孔子道:“见之!”
弟子问:“老子何样?”
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孔子不耻下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
孔子是非常好学的,通常好学的人都是知识渊博的,孔子也不例外。孔子,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的去学习。
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很有名望,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但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对请教不感到疲倦而已。”
扩展资料:
有一次孔子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典礼。因为第一次去,所以很多都不太懂,他不时的向人询问了许多关于礼仪的问题。有人就在背后笑话孔子,说他什么礼仪都不懂,见什么都问。结果孔子听到了,不生气,反而很坦然的对他们说。
“我遇到不懂的事情就会问个明白,我并没有觉得这是不对的事情,难道你们遇到不懂的问题,还要不懂装懂吗?这正是我求知明理的表现啊。”众人听了孔子的话,都觉得有道理,都在心里默默的佩服孔子的好品质。
关于孔子寻礼的典故与道理
老子是周朝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员,知识广博,深得孔子景仰。孔子可能不止一次见到老子,二人很可能在鲁国有过交流,还可能曾经在宋国相见。而对孔子影响最深的,应该是孔子45岁那年主动到周朝东都向老子问礼。
孔子与老子的此次相会是在公元前507年。孔子久闻老子大名,知道他博古知今,懂得礼乐的根本,洞悉道德的宗旨,也曾经见到过老子,更知道老子的气象非同一般,于是与弟子南宫敬叔一道去拜见老子。
敬叔是鲁国贵族孟僖子的儿子,受父嘱而师从于孔子。敬叔首先向鲁国国君报告,请求鲁昭公给孔子提供支持,还请求允许亲自陪伴老师一同前去。他对昭公说:“孔子将要访问宗周,学习先王遗留的政教制度,考察礼乐文化的最高境界,这是一项重大的事业啊,您为什么不以车马资助他呢?”于是,昭公给了孔子一辆车,两匹马,以及童仆和驾车的人。敬叔与孔子一同到了宗周。
孔子向老聃学习了礼制,与苌弘交流了音乐知识,游历了郊社之所,考察了宗周的明堂制度,了解了宗周的宗庙、朝廷的法度。孔子在洛邑的收获是多方面的。参观明堂时,孔子看到四门口墙上画有尧、舜和桀、纣的肖像,昭示了善恶、兴衰,以及有关王朝兴盛与灭亡的诫语。还有周公辅佐成王,抱着年幼的成王背对屏风,面向南接受诸侯朝拜的图像。孔子徘徊观望之后对跟从的人说:“这就是周朝兴盛的原因了。明镜是用来审察形体容貌的,借助学习古代的东西可以了解当今。如果君主不能致力学习国家、个人生死存亡的根本东西,却以忽视、怠慢的态度对待从而陷入危亡境地,这就如同向后跑却想追上前面的人一样,难道不是很糊涂吗?”
孔子在宗周参观,进入到太祖后稷的庙堂。庙堂右边台阶的前面立有铜人,嘴巴被封了三层,而背上有这样的铭文:“这是古时审慎说话的人,以此为戒!不要多说话,说话多则失败多;不要多事,事情多则忧患多;安逸快乐时一定要警戒,不要做任何使自己后悔的事情;不要认为没有什么损害,说不定祸患将一天天地增大;不要认为没有别人听到,神灵会暗暗地观察着人的行为。火苗初起的时候不去扑灭,等到烈火熊熊时又将怎么办呢?涓涓细流不去堵塞,最终一定汇集成江河……如果确实能够谨慎行事,也就确立了福佑的基础。人的嘴巴有什么坏处呢?它是招祸之门。好勇斗狠的人不得好死,争强好胜的人必定遇到强硬的对手……君子知道自己不能位居天下人之上,因此甘居人下;知道自己不能位列天下人之先,因此甘居人后。温和恭敬,谨慎仁德,使别人倾慕自己的品德;示弱处下,也没有人凌驾于自己之上。别人都有所改变,我只是坚守本分;别人都在转移,我却坚定不移。胸中埋藏着我的智慧,不向别人显示我的技能。这样,即使我位尊爵高,别人也不会伤害我,谁能做到这些呢……”
孔子读完这段铭文回头对弟子们说:“你们记住这些话!这些话实在中肯,合情可信。《诗》中说:‘战战兢兢,就像面临深渊,就像脚踩薄冰。’如果这样立身行事,怎么会因为说话招来祸患呢?”孔子特别强调“言忠信,行笃敬”,与老子言论的精神是相通的。
孔子困惑自己所执守的大“道”难于实行,遂请教老子。他对老子说:“如今实行‘道’真是太难了!我本来执守大道,现在请求当今的国君贯彻执行,然而没有被接受。如今实行‘道’真是太难了。”老子说:“那些游说的人过失在于巧辩,闻听游说的人又被浮华的言辞迷惑,在这两种情况下,是不可以舍弃大道的。”实际上,优秀思想学说得不到真正的贯彻实行,往往是由于“学者”们的论说过于宏阔、浮华、巧辩,使“听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孔子说“道不远人”,认为“道”实际就在每个人的日常坐卧之间,布道的人首先应该着眼于“人”。
孔子离开宗周的时候,老子为孔子送行说:“我听说在送行的时候,富贵的人送给人钱财,仁德的人送给人箴言。我不是富贵的人,姑且冒用仁者的称号,让我送给你几句话吧:大凡当今的士人君子,聪明智能,认识深刻,却陷入危险而濒临死亡境地的,是喜好讥讽、议论别人的人;博学雄辩,胸怀大志,却自身陷入危难境地的,是喜好揭露、昭示别人隐恶的人。作为儿子不应该时刻惦记自己的存在,作为臣下不应该在君主憎恶自己时才知道离开。”孔子说:“谨从您的教诲。”
老子深远的“虚无”之道,其特点是“在清静无为中顺应一切变化”。老子特别给孔子讲述“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的道理。又特意告诫孔子,认为人聪明深察却不可“好讥议人”,博辩闳达却不可“好发人之恶”。孔子十分感慨,觉得老子就像“乘风云而上天”的蛟龙,认为老子的虚实之间隐含着太多的智慧!
从宗周返回了鲁国,孔子学问精进,来跟从他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以至于孔子弟子竟有三千人之众。他“学无常师”,从而积淀形成了深邃的智慧。孔子一生中曾向许许多多的人请教学习,而老子是对孔子影响最大的一位。
谈谈你对孔子入周问礼的认识?
孔子很早就想到洛阳“观先王之制”,考察“礼乐之源”和“道德之归”。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孔子通过鲁国旧贵族南宫敬叔的关系,获得鲁昭公的准许和一车二马的支持,千里迢迢到了洛阳,找到当时的大学问家老聃询问礼乐。
老聃即道家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当时为周朝“守藏室之史”,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长。他对孔子说:“你所要问的那些人,他们和自己的骨头早腐烂了,只剩下他们的话罢了。况且,君子逢到好的时代就出来干番事业,遇到不好的时代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好的商人深藏钱财,好象一无所有;很有德兴的人,外表看起来却像是遇笨。去掉你的骄气和想入非非、装模作样和不切实际的奢望吧!,对你都没有什么好处。我要对你说的就是这些”。
临别时,老子还赠言道:“我听说富贵的人送人钱财,仁义的人送人良言,我不富贵,也不能窃仁者的名声,但还是要告诉您:观察问题很透彻、言辞犀利善辩的人,假如遇到危及自身生命的事,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好议论人,揭人的短处!作为子女和人臣,言语和行动都不能只考虑到自己!”
孔子听了老子的话,回去对自己的学生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跑者可用网对付,游者可以用钓丝对付,飞者可以用弓箭对付。至于龙我却无法了解,它乘风驾云直上青天。我今天见的这位老子,大约就是像龙一样的人物了。”
孔子还游览了周天子召见诸侯和举行国家大典的明堂、祭祀祖先的太庙,祭天地的社坛等,从而对制定了西周礼乐制度的周公更是崇拜。洛阳之行,孔子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回鲁国后,向他求学的人更多了。
孔子问礼告诉我们什么
他悟到什么!其实,我们不打算考古,也不较真,仅就散落在书里那些只言片语的记载,演绎一下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以及背后的思维模式。我们想看看这些思维的碎片是不是对今天的销售,对当下的培训有些启发。标题中提出的问题,估计没什么人知道,哪怕是去问孔子本人。
据说是公元前538年,在弟子南宫敬叔的陪同下,孔子千里迢迢去拜访老子。有名人来访,老子自然高兴,没有拐弯,就直接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这里做一个备注:求道有四个关口:闻道,知道,见道,得道。老子开口就问人家是不是得道,也够厉害的。我们后来听说,这次拜会,是孔子从“闻道”向“知道”的转变,离得道还远着呢。
孔子可能会想:如果我“得道”了还来请教你做什么?于是诚恳地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道啊。”
老子听了,便附和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那么人们就会争着去君王那里献宝;如果道可以说清楚,人们就会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人们会传给子女。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只要人们还没有清晰地认识道,道就不会来到他们的心里。”这是在引发某种共鸣,同时也说出了“道”的无法感知,无法形容的特点,抓不住摸不着,的确不容易得道么。
这段话看似客气,也处处透着教诲
关于孔子问礼告诉我们什么和孔子向老子问礼,老子告诫孔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