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客家发粄的米浆怎么弄,以及米怎么弄成米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客家酿粄粉的比例
- 2、客家发粄配方
- 3、丰顺捆粄用的是什么大米调制出来吗
客家酿粄粉的比例
客家酿粄粉的比例:糯米粉和面粉比例为1:4,这样蒸出来的酿粄不会很粘。
客家粄涵盖的种类很多,有用大米做的,也有用糯米粉做的,还有用木薯粉做,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品种有200款之多。地道的客家粄,首先选料要精,如优质米细细研磨成浆才能蒸出透明爽滑的米反皮,馅料用时鲜蔬果;然后制作也要精,做米粄用的米浆一定要细磨,一点也不能含糊。
起源
酿粄其实可以说是包子的另一种形式,只是外层的包裹物由面粉换成了米粉。北方吃面食为主,而南方是吃大米为主,可能是先前交通资讯等等尚欠发达,南迁的北方移民怀念包子的味道,想做包子,但是因为没有面粉,所以只好用米粉代替了,由此产生了“酿粄”这个食品。
馅料:五花肉(用腊肉口味更好)、香菇、花生米、荞菜(可用韭菜代替)、咸鱼切粒、虾米、鱿鱼须等等馅料说明:可随个人口味增加或减少馅料,以香、咸为佳。
客家粄常见的有萝卜粄、鸡屎藤粄、苎叶粄、喜粄、糍粑粄、艾粄、甜粄、老鼠粄、笋粄、草粄、仙人粄、红团粄、碗粄、芋头粄、捆粄、细粄、味酵粄、酿粄、煎粄、麦粄、豆沙粄、发粄、红薯粄等,这些都是客家人最钟爱的食物。
客家发粄配方
发粄的制作过程非常的简单,需要的食材也很常见:白发面粉、红糖、白糖。制作过程也比想象中的简单。
步骤一:把红糖和白糖放入一个小盆子中,糖的分量按照食用的人数和喜好甜的程度去放,不会影响制作的大体口感。放好两种糖之后加入50摄氏度的热水,随便拿一种搅拌器搅拌,让糖快速的融在水中。
步骤二:当糖完全融化于水的时候(糖水中没有整块的红糖块,或挑出红糖块),加入白发面粉,白发面粉是已经加了发酵粉的面粉,至需要买这一种粉就可以了。过程无需用手揉面,用筷子不停地顺时针搅拌,搅拌至面粉呈黏稠面糊状的时候就可以了。
步骤三:准备几个小碗,在碗中倒入搅拌好的红糖面糊,不用倒满,八分满就可以了,因为会它会膨胀,盖上锅盖蒸30分钟后即可。打开锅盖之后小心点拿出发粄碗就可以直接食用了!
阿撩温馨小提示:制作这道小吃的时候需要注意,糖水温度不能太高,不然面粉一下盆子就会变成熟面团,不能再被搅拌成面糊了。还有就是也不能太稀了,不然做出来的发粄没有甜味,也很蓬松,像吃泡沫一样。所以不管是和什么面粉都需要遵循“加水少量多次”的做法。
味道和红糖馒头很像,但是口感更像是马蹄糕的那种软糯,蒸熟的发粄是会发胖,最上面也是会有裂痕的,如果上面是圆圆的、光滑的表面,就多蒸一会。做法和过程都非常简单,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尝试一下。
图片中多出现是红色发粄,是因为在加面糊的时候加入了红色的可食用色素。而之所以要加红色,是因为发粄一般是在逢年过节或者是嫁娶宴席上菜食用的食物,红色看上去会更加的喜庆。如果是平常自己家里食用的话,就不用加上红色。
从制作的过程中其实我们不难看出,客家农村人在做这道小吃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讲究,食材常见简单,厨具也是拿到什么用什么,甚至是火候和锅具都没有什么要求。
丰顺捆粄用的是什么大米调制出来吗
用大米磨粉制皮。
捆粄据说是丰顺客家人祖先自北南迁后,因当地不种小麦,无面粉可制春卷,而用大米磨粉制皮代替春卷的一大创造,北风南味,别具特色。
宋代在福建福州就有了捆粄的雏形,后来丰顺人加入客家菜的“捆”的制作工艺。丰顺捆粄的形成,还和客家人善于因地取材有关,大米,家家户户都有的食物,各种蔬菜和猪肉也不难找寻,两者一搭配,就成了丰顺人独创的捆粄。
扩展资料:
制作
分捆和蒸两种做法。
捆:将做好的米浆舀一小勺到特制的托盘中,不要太厚,大约2~3毫米左右,放入抽屉式蒸架中蒸熟,取出用竹片划成矩形,在上面加入预先炒好的肉馅或者是韭菜、豆腐等以后卷起来就完成了。
炊:在客家话中“炊”为“蒸”的意思。在米浆蒸熟之后,在上面加入生肉馅等,再放入蒸架蒸熟后卷起来以后浇上特制酱料直接放入碗中食用。
关于客家发粄的米浆怎么弄和米怎么弄成米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