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老子的道是什么,以及老子的道是什么哲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老子的道是什么
老子对“道”的定义:“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意思是:“有一物浑然自成,存在于天地形成之前,寂静而又空旷。他在本质上,永远长存,永不改变;在现象上,循环往复,永不停息。他创造了天地万物,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好勉强称之为‘道’,或者称它为‘大’,‘道’或‘大’指的就是宇宙。
老子说的“道”,到底是什么?
老子的,道,就是以,道,为核心概念,推演出具有整体观念和朴素辨证意识的哲学体系。而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所谓的,道生万物。但是,老子本身对,道,的解释也不是很清楚,他有时把,道,解释为,无,或,理,等抽象的东西,有时又把,道,看成是一种原始的混沌未分的物质,这样使他忽而唯心,忽而为物。
由于老子哲学是一个矛盾的哲学体系。因此老子对于尔后中国的两大哲学流派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各取所需,各自附会、改造、阐述出符合自己的解释。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十分丰富的,这是由于老子研究了政治斗争的策略,从而研究了许多矛盾概念,通过对于这些矛盾概念的分析,猜测到了许多很深刻的矛盾依存与矛盾转化的思想。
老子还提到了对立面的互相依存的思想,也提到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的思想。但是他的思想里也有根本的缺陷。他在谈到世界本原,道,时,否定道有对立面,因此他的辩证法也是不彻底的。同时,老子没有讲对立面的斗争性,也没有讲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条件性,这就是它的不足之处。
但是,老子的思想,在中国思想和哲学思想又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老子他是道家的始祖,在整个封建社会中,老子的思想有时为官方的正统儒学所吸取,有时又为一些非官方思想所改造和继承,甚至一度成了一定时期的思想主流,乃至影响到我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的发展,可见它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对于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我国史上第一部提出比较完整的宇宙论体系的著作,他使哲学第一次从传统的古代宗教中解放出来,成为具有独立性的科学,这一点,老子的哲学作用是划时代的!
老子《道德经》中的道是什么意思?
古代文言文表达的含义非常丰富,很简短的几个字就包含有大量的理解信息,一念之差也能造成理解上的差异。所以许多人对老子的道德经也有各种讨论说法,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此讲一下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娱乐。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道,个人认为包括了天道、人道和修炼之道。
天道
天道就是世间万物、宇宙空间所遵循的一种统一的自然规律,也可以说成是自然法则,这种法则之大,真正达到了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地步。就好比人类世界,由于某些人的贪婪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这就是违反自然法则的行为,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惩罚。而且“天道”是开天辟地的根本,世界上是先有了天道,然后才会产生宇宙空间、世间万物,也就是老子所说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人道
人道即为人之道或者圣人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对古人的为人处事作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提醒人们要注意修身重德,最好能够“上善若水”,即像滋润万物的水一样温和对待世人,在与人相处中要注意提高品德修养,做人像水一样清白通达;同时在思想上也应该达到清静无为,也就是在凡尘俗世中保持一颗清静、无所欲求的心,这样才不至于被世间乱象所迷惑。
修炼之道
老子所说的修炼之道,其实就是道教弟子修炼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道教中就被称为“道”,也叫“修道”;这种修炼之道如果放到佛学里面来表达,就会被称为“法”,有时候也被称作“佛法”,即“修佛的方法”。自古以来便有“道法自然”一说,意思就是不管是道教所修的道,还是佛教所修的佛法,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会有所成就。
《老子》中的“道”所指是什么?
《老子》中的“道”,是对宇宙自然、万物起源的一种假说,是对宇宙自然中万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抽象概括。在老子这一哲学学派中,“道”能代替“大”、“一”的概念而专指事物的本体,但“大”、“一”的概念不能反过来替代“道”去括指事物运动的总规律以及运动的过程。
老子的道是什么?
老子所说的“道 ”有以下几层意思:
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
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
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
扩展资料
1、道的客观性
道是客观的,它是万物的基础,道与自然是同一的,它就是自然。老子说,“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夷希微”三者混而为一,它是没有形状的形状,无物却有象。
道是真正的混沌,混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无序的有序。“无”和“有”是道的别名,都是客观的。道创生了万物,而且养育万物,道对万物“生之畜之”。
2、道的普遍性
道是普遍存在的,“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道象泛滥的江河,到处流淌,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有道的存在。道无时不在,“自古及今,其名不去”,道是永恒存在的。道的普遍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的包容性和蕴含性。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它把大江大海都能包容,可见它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上善若水”,“水几于道”。水是普遍存在的,当然道也是普遍存在的了。
3、道循环往复
道的运动过程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道永恒存在,运动不息,循环运行。“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从起点离开,越离越远,达到一定限度,又返回来。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循环往复的运行,没有衰败的时候。它总是从起点开始,最终又回到起点,形成一个圆圈。
这与太阳一天的视运动形成的圆圈是很相似的,也与一个太阳年的周期类似,二者存在着同构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认同。空间联系着时间,时间联系着空间,时空是统一的。从时间可以认识空间,从空间可以认识时间。
4、道对立统一
道是一个复杂矛盾的统一,最大的矛盾莫过于阴与阳的矛盾,这类似于黑格尔的肯定与否定的矛盾。“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与阳是道的功能和属性,而道是二者的统一。与此相联系的是“无”与“有”的矛盾,这二者是道的别名、道的化身。
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的。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此外,还有一系列矛盾关系,诸如:难易、祸福、强弱、刚柔、美恶、善与不善等等。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辩证法大师,在他的论述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5、道无为
无为是道之子,它是道的本性,道的体现。天道自然无为,道“无为而无不为”。它什么也不做,但是什么都做成了。天得到它,变得清朗;地得到它,变得宁静。无为的思想贯穿《道德经》全篇。
老子把道的自然无为,转化到人身上,要求人们象道那样自然无为。他指出“为无为,则无不治”,人们只要坚持无为的原则,什么事情都能办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什么
老子所说的道是指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场所。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老子”强名:“道”。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在新道家的哲学基础方面,早在抗战时期,金岳霖就在《论道》等书中,将原始道家所创发的概念,如无极太极、动静、无有、混沌等范畴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全新地改变了传统形上道论的内涵和面貌。无论其开拓性和严密性,都远超过同时代其它的新道家和新儒家。
扩展资料
早在先秦时古人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先秦道家的《老子》和《庄子》等著作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家思想不断分化、传播。
特别是以《管子》四篇(《心术》上、下、《白心》、《内业》)为代表的翟下道家的“精气”说将老子的宇宙论思想向纵深度发展,翟下道家不仅讲“水本原”、“精气”说,还讲“静因之道”的反映论。
另外,在《太一生水》中也表现了道家的宇宙论思想。从而演化出具有强烈道家色彩的宣夜说、混天说。
我国古代讨论宇宙结构的三大学派—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中,只有宣夜说以鲜明的立场阐述了宇宙的无限性,但是由于儒家的阻挠,这个学说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长庐子》认为日月星辰也是由气组成的,只不过是发光的气。人们熟知的道家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讲的就是这个问题。
后来的宣夜说学者还提出地体会坏,天地也会坏,但是用不着担忧。可知宣夜说认为地球本身与日月星辰一样,都是太空中的天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
老子的道是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老子的道是什么哲学、老子的道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