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去蜀杜甫阅读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杜甫在蜀中所作的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阅读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完成下面的题。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2、《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2)
- 3、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 4、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下列各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
- 5、赏析《去蜀》 杜甫
- 6、杜甫的《去蜀》的翻译
阅读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完成下面的题。 蜀相 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
2.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
3.“略”。
4.杜甫当时多病愁苦,到处漂泊,他写诸葛亮是为了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陆游当时力图恢复,但为投降派所阻,他写诸葛亮是以其自况,以其自勉,表明他至死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四(2)
卷234_20 【遣忧】杜甫
乱离知又甚,消息苦难真。受谏无今日,临危忆古人。
纷纷乘白马,攘攘著黄巾。隋氏留宫室,焚烧何太频。
卷234_21 【早花】杜甫
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暗,谁忧容鬓催。
卷234_22 【巴山】杜甫
巴山遇中使,云自峡城来。盗贼还奔突,乘舆恐未回。
天寒邵伯树,地阔望仙台。狼狈风尘里,群臣安在哉。
卷234_23 【收京】杜甫
复道收京邑,兼闻杀犬戎。衣冠却扈从,车驾已还宫。
克复成如此,安危在数公。莫令回首地,恸哭起悲风。
卷234_24 【巴西闻收宫阙,送班司马入京】杜甫
闻道收宗庙,鸣銮自陕归。倾都看黄屋,正殿引朱衣。
剑外春天远,巴西敕使稀。念君经世乱,匹马向王畿。
卷234_25 【花底】杜甫
紫萼扶千蕊,黄须照万花。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
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卷234_26 【柳边】杜甫
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
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卷234_27 【送窦九归成都】杜甫
文章亦不尽,窦子才纵横。非尔更苦节,何人符大名。
读书云阁观,问绢锦官城。我有浣花竹,题诗须一行。
卷234_28 【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杜甫
尘满莱芜甑,堂横单父琴。人皆知饮水,公辈不偷金。
梁狱书因上,秦台镜欲临。独醒时所嫉,群小谤能深。
即出黄沙在,何须白发侵。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
卷234_29 【奉使崔都水翁下峡】杜甫
无数涪江筏,鸣桡总发时。别离终不久,宗族忍相遗。
白狗黄牛峡,朝云暮雨祠。所过频问讯,到日自题诗。
卷234_30 【题郪县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杜甫
江头且系船,为尔独相怜。云散灌坛雨,春青彭泽田。
频惊适小国,一拟问高天。别后巴东路,逢人问几贤。
卷234_31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杜甫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黄鹂并坐交愁湿,
白鹭群飞大剧干。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卷234_32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杜甫
新亭有高会,行子得良时。日动映江幕,风鸣排槛旗。
绝荤终不改,劝酒欲无词。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
卷234_33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杜甫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卷234_34 【客旧馆】杜甫
陈迹随人事,初秋别此亭。重来梨叶赤,依旧竹林青。
风幔何时卷,寒砧昨夜声。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
卷234_35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杜甫
闻道王乔舄,名因太史传。如何碧鸡使,把诏紫微天。
秦岭愁回马,涪江醉泛船。青城漫污杂,吾舅意凄然。
卷234_36 【愁坐】杜甫
高斋常见野,愁坐更临门。十月山寒重,孤城月水昏。
葭萌氐种迥,左担犬戎存。终日忧奔走,归期未敢论。
卷234_37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杜甫
北池云水阔,华馆辟秋风。独鹤元依渚,衰荷且映空。
采菱寒刺上,蹋藕野泥中。素楫分曹往,金盘小径通。
萋萋露草碧,片片晚旗红。杯酒沾津吏,衣裳与钓翁。
异方初艳菊,故里亦高桐。摇落关山思,淹留战伐功。
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卿事,欢娱到薄躬。
卷234_38 【去蜀】杜甫
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如何关塞阻,转作潇湘游。
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卷234_39 【放船】杜甫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卷234_40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杜甫
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
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
白首中原上,清秋大海隅。夜台当北斗,泉路著东吴。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移官蓬阁后,谷贵没潜夫。
流恸嗟何及,衔冤有是夫。道消诗兴废,心息酒为徒。
许与才虽薄,追随迹未拘。班扬名甚盛,嵇阮逸相须。
会取君臣合,宁铨品命殊。贤良不必展,廊庙偶然趋。
胜决风尘际,功安造化炉。从容拘旧学,惨澹閟阴符。
摆落嫌疑久,哀伤志力输。俗依绵谷异,客对雪山孤。
童稚思诸子,交朋列友于。情乖清酒送,望绝抚坟呼。
疟病餐巴水,疮痍老蜀都。飘零迷哭处,天地日榛芜。
卷234_41 【送王侍御往东川,放生池祖席】杜甫
东川诗友合,此赠怯轻为。况复传宗近,空然惜别离。
梅花交近野,草色向平池。倘忆江边卧,归期愿早知。
卷234_42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杜甫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
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
卷234_43 【避地】杜甫
避地岁时晚,窜身筋骨劳。诗书遂墙壁,奴仆且旌旄。
行在仅闻信,此生随所遭。神尧旧天下,会见出腥臊。
卷234_44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杜甫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
卷234_45 【又送】杜甫
双峰寂寂对春台,万竹青青照客杯。细草留连侵坐软,
残花怅望近人开。同舟昨日何由得,并马今朝未拟回。
直到绵州始分首,江边树里共谁来。
卷234_46 【九日登梓州城】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卷234_47 【阙题】杜甫
三月雪连夜,未应伤物华。只缘春欲尽,留著伴梨花。
卷234_48 【句】杜甫
寒食少天气,东风多柳花。(见《合璧事类》)
小桃知客意,春尽始开花。(见《合璧事类》)
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
【注释】
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译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
(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分)。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 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2分),以动写静(1分),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1分),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1分)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 .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答:
选项A说“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原诗说“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讲得通,但如果你认为有疑点,可以标注一下;B项是对第三句进行了鉴赏,很多同学不知道“联拳”是什么意思,选项说“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联拳”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勾画一下,如果你觉得讲得通,它就帮助你读懂了第三句;C项说“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不是在写“动”?是不是和“静”对比鲜明?带有一点鉴赏的性质,但是这个选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江风吹打桅灯”不是对风灯的正确解释,风灯不是说“风吹打桅灯”,它只是一种防风的灯,当然你也可能判断不出来,那就先把它画上,留存置疑;D项说“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诗人的这么一种感情呢?我没有读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画上。这样我们画出若干个疑点,同时又借助选项把诗歌读得差不多懂了。我们再对这些疑点进行一些比照:“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这实际上带有赏析人的很多主观色彩、主观的猜测、推想;而“江风吹打桅灯”不是“风灯”的正确解释,这绝对是客观性的东西。我们在进行判断、排除疑点时,就可以用它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做一个评判的标尺,大约都是那种客观性的错误是高考应该选择出的答案,是它的错误选项,而那种主观性的错误往往是一种干扰性的选项……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C)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内容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这是一个新题型,从写法上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杜甫喜欢用这种体裁。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的图画。此题正确选项为C,写了“日、风、燕、鸳鸯”四景。
赏析:
《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此诗作于766年诗人漂泊巴蜀时期,描写的是夜泊之景。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水中月影离诗人很近,这从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诗一开篇便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碧波荡漾、月影摇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次句写风灯。诗人乘坐的小船上挂着灯笼,灯笼随着江风飘来荡去,发出朦胧而柔和的光。这两句看似在写夜景,实际上在写一个孤独的未眠人——诗人自己。描写了“江月”和“风灯”之后,诗人开始描写江岸之景。在月光的照耀下,岸边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这平和、寂静而又洋溢着生之气息的夜景,唯有饱经丧乱的诗人才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看着“沙头宿鹭”,诗人不禁赞美起夜的“静”之美来。就在这时,忽然从船尾传来“拨剌”的一声,使凝神静思的诗人受惊,他向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跃起一条大鱼,在夜空中画了一条若隐若现的弧线后,又潜入水中。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江夜的“静”,而末句却以鱼跃之声打破了这种静谧,颇有“以动破静、愈显其静”的意味,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处。“宿鹭”和“跳鱼”,这一静一动之景,相反相生,互相映衬,显得逼真而又传神,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体物之功。
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下列各题。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这两句运用议论,既写出了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平业绩,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武侯的景仰之情。(意对即可)
3、流露了作者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
赏析《去蜀》 杜甫
去蜀 五载①客蜀②郡,一年居梓州③。 如何关塞阻④,转作潇湘游⑤。 世事⑥已黄发,残生⑦随白鸥。 安危大臣⑧在,不必泪长流。[1]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五载:760年—765年(上元元年—永泰元年)。 ②蜀:广义指四川,该诗专指成都。 ③梓州:四川三台,758年(唐乾元元年)改梓潼郡为梓州。 ④关塞阻:蜀道难,难返长安。 ⑤潇湘游:将往荆楚游历。 ⑥万事:从前之事。 ⑦残生:后半生。 ⑧大臣:指郭子仪。[2]
首联“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蜀,广义指四川,此诗专指成都,这句诗是说诗人在成都客居了五年时间,其中一年还是在梓州(四川三台)度过的。次联说:当前到处兵荒马乱,关山交通阻塞,我为什么反要远潇湘作客呢?这是以设问的语气表达难言的隐衷,是问自己,也是问一切关心他的亲友。言下之意是自己是知道时局如此纷乱不宜远行的,表隐衷而出以设问,无奈与愤激之情自见。在严武当政时期,为了照顾诗人贫困生活,曾表荐他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但诗人性忠直难被群僚所容,时受讥讽,因此不久坚决辞职归草堂。严武在世时尚且如此,此诗他人亡职歇,更待不下去了。暗示此去原非本意乃是迫不得已。“潇湘”,是湖南两条重要河流,此泛指湖南地区。诗人前往,因为那边有可以投靠的亲友故旧,如舅父崔伟,朋友韦之晋、裴虬等人。 三联说,回顾平生万事,一无所成,可头上发丝已由白转黄,表明身衰体弱之极;而展望此去前程,又是那么渺茫难测,只能以抱病残生象江上白鸥一样到处飘泊了。这是在去意已决之后,抚今追昔的感慨,“去蜀”之举更显其悲。困苦生涯,莫此为甚,不能不悲愤交集,“黄发”、“白鸥”联成对仗,表示行廉志洁如故,决不肯为穷困改节。由此结出尾联的反语。尾联说:国家安危的大计,自有当政的王公大臣支撑,我这个不在其位的寒儒何须杞人忧天,枉自老泪长流呢!表面是在负气说话自我解脱,其实是位卑忧国的肺腑之言。明知这班肉食鄙夫只会以权谋私,承担不起国家顶梁柱的重任,而自己“致君尧舜”的理想久遭扼杀,国之将覆,不能不悲。寄忠诚忧国之思于愤激言辞之内,感人的力度更见强烈。清人蒋士铨有诗赞杜甫云:“独向乱离忧社稷,直将歌哭老风尘。”(《南池杜少陵祠堂》)指的正是这位诗圣的高尚情操。 此诗尾联用激切语言所寄托的深于忧患不忘国难的赤诚丹心,更是一篇精髓所在。
杜甫的《去蜀》的翻译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丞相的祠堂要到哪里寻找?在锦官城外柏树繁茂的地方。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频繁讨论天下大计,两朝的开创与辅佐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关于去蜀杜甫阅读答案和杜甫在蜀中所作的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