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上的赵云,以及历史中的赵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
真实赵云是文臣
赵云的五虎上将身份,主要形成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但在《三国志》里却无这方面的记载。
《三国志》对赵云的描述,可以用机智、忠义、勇敢这几个词来概括,但书里并无一句提及赵云是武将。
另一方面,在成都武侯祠里,赵云也是位列文臣之中的。
今人认为赵云是武将,大多是因为赵云曾两次救阿斗、生擒夏侯兰、定军山之战挫败曹军等等,事实上这些理由都值得商榷。
长坂坡救阿斗,《三国志》并未作详细介绍,只说赵云发现阿斗和甘夫人等走失,即掉转马头去寻找,过了不久,赵云抱着阿斗,保护着甘夫人,回到了营中。
第二次救阿斗,是在孙权派了大批舟船欲接孙夫人和阿斗回东吴时,赵云与张飞带兵去拦截,并成功夺回阿斗。
前者纯属寻找,与武将身份无关;后者是与张飞在一起,很难说赵云发挥了多大作用。
至于生擒夏侯兰,就更值得推敲了。
夏侯兰是位法律工作者,并非武将,或许赵云比他勇敢,他就做了俘虏。
在定军山挫败曹军,赵云更多的是发挥智多星的角色。
黄忠去抢曹军粮草,赵云没有去,后见黄忠没回,赵云这才率兵营救。
后来,面对曹军的四面合围,赵云令蜀军偃旗息鼓,曹军怀疑有伏兵,便退走,赵云乘机令军士以弩箭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蹂践,坠入水中淹死者甚多。
从刘备对赵云的使用来看,也可发现,赵云的真正才干是智囊和管家而已。
赵云穷其所能不曾斩一名敌将、拔一处要塞、破一次大敌;毕其一生不曾为先锋统帅或封疆大吏。
许多人都说是刘备瞎了眼,不重用赵云,其实不然。
刘备用人的本领远胜诸葛亮,即便不能与曹操比肩,也相去不远。
刘备决不可能对常年跟随自己的赵云看走了眼,不重用的理由只有一条:赵云不是武将,胆气有余,力量不足,做做管理工作足矣。
刘备不让赵云掌握重兵,而只是留在身边,正是要其扬长避短,用其远见卓识。
赵云确实有超人的政治眼光和大局观。
刘备得了成都,有人请求把成都的名田好宅分给将领们。
赵云却认为:“天下尚未安定,不应该夺人田宅,而应该归田还宅以聚民心。
”关羽死后,刘备决心向东吴寻仇。
赵云又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
如果先灭了魏国,孙权自然就臣服了。
现在魏国曹丕篡汉称帝,正不得人心,不伐魏而与吴交战,不是用兵良策。
”赵云军资有剩余,诸葛亮让他分给将士,他却认为将士没功劳不必赏赐,东西应该留到冬天用。
从以上事实中,足可见赵云作为文臣的大局观和政治判断力,这正是蜀国前后左右四大将军所缺乏的。
成都武侯祠对赵云文臣身份的归类,决非始建者混淆视听。
所以毋宁说赵云是武将,不如说赵云是最勇敢、最具魅力、最有武将气质的一位文臣。
来源:华夏关注
历史中(赵云)是否真的存在?
存在。
赵云,字子龙(?——229),汉末三国常山郡真定人,汉族。初从公孙瓒,后追随刘备。曹操取荆州时,刘备败于当阳县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帮助攻取汉州。建兴六年(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扩展资料: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除此之外,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的完美人物。
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参考资料:赵云-百度百科
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赵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用两个词概括就是文武双全,忠肝义胆。
先说赵云的武,也就是勇。赵云是个常胜将军吗?不是的。赵云只败过一次,但是这次败得不丢人,除去这一次,赵云没有败过。这一次是哪一次呢?
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率领蜀军伐魏,这一次准备的最充分,有佯攻,有主攻。佯攻是由赵云和邓芝负责,出箕谷,走褒斜道攻取关中。主攻是诸葛亮亲自负责,出祁山,攻陇右,守街亭。
结局很惨,马谡失街亭,主力失败撤军。主攻失败,佯攻也不顺利。赵云和邓芝由于率领的蜀军较少,也被魏军击败。不过赵云在战败时稳稳的指挥将士且战且退,抢夺回许多战略物资。诸葛亮对于赵云临危不乱,妥善断后的行为极为赞赏,吩咐他将多余的布帛分给战士,赵云说败军之际,不宜封赏,待秋冬天寒之时再分给将士即可。其处理军务的能力就是如此妥善。
其实许多人都好奇赵云的单兵作战能力,到底是不是如同《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和文丑不相上下,张郃、徐晃都不敢和他交战,武力值直追吕布呢?
其实赵云的单挑能力还是有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正史记载,赵云曾经在博望坡大战时生擒过魏将夏侯兰,这说明赵云的一对一单挑还是很厉害的。
还有一点就是,刘备在邺城投靠袁绍期间,授意赵云募集了百余人的小队伍,对外简称刘备的部曲,其实这百余人就是赵云组织的警卫排,负责保护刘备的安全,而赵云就是刘备的贴身警卫。作为一个贴身警卫,赵云的个人能力不可能不强。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就是赵云在长坂坡救刘禅这件事,虽然不如《三国演义》这本书写的那么夸张,在曹军中七进七出,击杀五十多名曹军将领。但是长坂坡救阿斗这件事情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赵云在保护刘备突出重围后又返回去救的阿斗,可想而知战斗是相当激烈的。赵云能抱着阿斗冲出来,说明赵云的单兵作战能力绝对是顶级,至少和关羽是不相上下的。
赵云作为刘备的贴身部属,主要任务是保卫刘备及其大本营的安全,当然也会参加大的战斗。赵云作为贴身警卫,两次拯救阿斗,一次是长坂坡,一次是从孙夫人手中。当时是孙权要决定对刘备动手,于是召回了自己妹妹这个卧底,还顺手想带走阿斗这个人质,幸亏赵云及时出手,从孙夫人手中抢回了阿斗。赵云作为部将,参与了多起重大军事行动,其中尤其以攻取成都和永安救驾功劳最大。当时刘备在葭萌兵变,兵力直指成都。由于攻坚太慢,所以召诸葛亮前来助战。此时诸葛亮率领张飞和赵云水陆两路进军合围成都。赵云率军走水陆,攻取江阳、犍为,于次年和刘备、张飞、诸葛亮合围成都,刘璋投降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
夷陵之战后,刘备拼了老命,用战士的铠甲及树木点火堵塞道路,终于逃到永安。赵云当时负责驻守江州,赵云闻讯千里救驾,在永安设置防御圈成功抵御住了吴军进攻,使刘备不至于落入孙权之手。此次赵云护驾有功,刘禅即位后封赵云为永昌亭侯。
再说赵云文的方面,赵云不但作战勇猛,在推荐人才和军事决策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赵云生擒夏侯兰之后,将夏侯兰推荐给刘备。夏侯兰精通军法纪律,于是刘备任命夏侯兰为军正。夏侯兰和赵云是同乡,从小就认识,但本着举贤不避亲的原则,赵云还是举荐了夏侯兰。
刘备攻取成都之前,曾经和部下士兵约定,城破后可以肆意抢夺钱财,谁抢到就是谁的。后来,刘璋投降后,刘备将钱几乎都赏给了部下,还要将土地及城中房舍也赏赐给部下。这时赵云赶紧规劝,他以西汉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安家为例,劝说刘备及时安民,制止军中肆意邀赏的坏风气。刘备采纳了赵云的意见,蜀中秩序渐渐恢复。
赵云做过一郡的郡守,例如桂阳太守,也做过军中的留守将军,例如留营司马。做过南征北战的将军,例如参加过成都攻取战,汉中保卫战,跟随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役等等。做过刘备的贴身警卫,例如保护刘备逃离袁绍投靠刘表。
赵云在不同的位置上都表现的尽职尽责,忠心无二。能力上也是能文能武,文能地方治理,武能开疆拓土,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将军。
我也一直在找《三国演义》作者美化赵云长坂坡救阿斗的原型到底是出自哪里,经过对比,我发现很可能来自于两个人。一个是张辽,一个是文鸳。
张辽曾经在孙权率领十万大军兵围合肥时大放异彩,他率领精挑细选的勇士八百人趁吴军立足未稳,在半夜偷袭吴军军营。杀得吴军仓皇大乱,当晚逼得孙权退守到一个小山坡。而张辽则率领这八百人犹如无人之境,后来有魏军被困,张辽则数次骑马杀入解救。这一幕和《三国演义》描写的赵云有点像。
文鸳在和司马师的军队作战时也是这样,勇猛异常,单枪匹马连杀司马师多员大将,来回在乱军中冲刺多回,其中有一次差点冲到司马师面前。把司马师吓得眼眶爆裂,眼疾发作,后来病死在许昌。
关于历史上的赵云和历史中的赵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