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历史人物李白手抄报,以及历史人物手抄报 李白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手抄报李白
- 2、关于李白的手抄报简单易画
- 3、追寻李白手抄报
- 4、您好,请问李白和杜甫的手抄报怎么做?
- 5、诗人李白简介手抄报
- 6、关于李白的手抄报1,作者简介2,诗歌特色3,代表作4,有趣的故事
手抄报李白
1,制作手抄报和写作文是一个道理都要先确定主题,然后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内容来呈现。鲜明的主题就是手抄报的灵魂,是一张手抄报最明显的特征。2,海报、宣传画、广告都有一个层次分明的版面,手抄报也不例外。一张手抄报纸张容纳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把版面设计好,就可以增加方寸之间的容量,有血有肉地呈现画面。一般的手抄报可以合理地分为几个版块,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在设计版面之前,手抄报的纸张要画好边框,边框以长方形的为主,边框的线条可以是线段,也可以是曲线,还可以是简单的图案。3,插图是手抄报的点睛之笔。鲜明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形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能给人善心悦目的美感。4,搭配文字搭配的文字可以横排、竖排、梯级排列、组成一定的小图案排列,关键看孩子怎么进行安排了。
书写一定要认真,可以用隶书、正楷、行楷、小篆、变隶、魏碑等,孩子善于用那种书写体就采取哪种书写体,但尽量采用不同的文字体,可以显得手抄报活泼有致。
关于李白的手抄报简单易画
登峨眉山
李白 〔唐代〕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李白在青少年时代
游历了蜀中许多名山
深受山水灵秀之熏陶
这便定下了他一生热爱自然、漫游山水的基调
也孕育了他自由奔放性格之根
在汉代,蜀中道风很盛
峨眉也是著名的仙山
唐代虽说道风未沦落,却已走向下坡
宋朝便渐次为佛教所替代,至今满山都是佛寺
峨眉山不仅是人们熟悉的一处佛教圣地
在地质构造上也极为独特
——它是一座典型断块山
山顶似一张倾斜的桌面
表面被一层厚达400多米的玄武岩所覆盖
这一层厚厚的峨眉山玄武岩
犹如一层坚不可摧的“金钟罩”
在峨眉山的不断抬升过程中
玄武岩经受住了剥蚀的考验
最终使得峨眉山形成了
独具特色的断块山造型
望庐山瀑布
李白 〔唐代〕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曾在成都干谒益州长史苏颋
得到过这个大手笔的称赞,却没得到他的荐举
几年后,他决定“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公元725年(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前后
李白出游金陵途中
初游庐山时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庐山不仅风光绝俗,更是文化名山
隐居之庐、佛教祖庭、道教洞天、求学名山
庐山集合了古人各个“派别”的旅行成果
无怪乎历代文人为庐山痴迷,吟咏不断
庐山属于季风区,风大雾多
平均一年中有200天是云雾天气
从江西庐山牯岭镇观云亭附近
能看到云瀑从小天池倾泻下来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新的“庐山瀑布”景观
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生充满了无数的传奇
他才气旷古冲霄——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傲然于世——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他仗剑出游——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山水有幸
在李白足迹所到的地方,景观化作了诗歌
在他走后,诗歌又化作了景观
他的诗魂与山水同在
生生不灭,经典永存
李白,一生流离坎坷,漂泊各地
曾西上峨眉,东游天台
南达零陵,北抵幽燕
而且某些地方来回反复多次
所以在绘制这张李白行踪图时
并未按李白生平各阶段所涉足的地点而绘
而是总的绘出了他一生中足迹所到之处
追寻李白手抄报
追寻李白手抄报资料: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则是李商隐、杜牧)。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您好,请问李白和杜甫的手抄报怎么做?
首先,要起一个给人耳目一新感觉的题目,例如诗情画意、仙风诗骨等。
其次,先想一想自己想在手抄报上写些什么,如李白、杜甫的简介,李白、杜甫的著名诗篇,李白、杜甫的的诗篇的赏析,关于李白、杜甫高风亮节、不拘泥于世俗的著名小故事等。
第三,上网或看书搜集自己想写的相关知识,并进行整理。
第四,根据自己想写的内容,在脑海里对手抄报纸张进行初步的布局规划。这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关于诗仙、诗圣的手抄报,主色调或感情基调基调最好是比较简朴并且有诗情画意或者淡雅点的,由于二者生活在安史之乱期间,由盛唐到唐的衰落,二人的思想感情比较复杂。
第五,根据自己所想,用铅笔在纸上设计图案、花纹等。
第六,在自己设计的手抄报上填写手抄报内容。
最后,将手抄报上的图案涂上颜色。
诗人李白简介手抄报
那个中国文坛上的巨匠,那个被贺知章称作谪仙人的诗人,那个让杜甫一生奉为偶像的人,那个在唐朝发着万丈光芒,让后人都认定是精神上的知己的人。李白,倾其一生的智慧,留下了绝唱万家的诗篇。下面是关于诗人李白简介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诗人李白简介手抄报1
诗人李白简介手抄报2
诗人李白简介手抄报3
诗人李白资料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 , “诗侠”之称。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生平概述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汉族,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也写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彰明人 。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陇城) ,李白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 ,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一说法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
李白他出生于盛唐时期 ,但他的一生 ,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 ,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
二十岁时他只身出川 ,开始了广泛漫游 ,南到洞庭湘江 ,东至吴、越 ,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 ,希望结交朋友 ,拜谒社会名流 ,从而得到引荐 ,一举登上高位 ,去实现政治理想与抱负 。可是 ,十年漫游 ,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西安),东到齐、鲁各地 ,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
这时候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 ,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 ,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 ,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时期,因道士吴筠的推荐 ,李白被召至长安 ,供奉翰林 ,文章风采 ,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 ,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 ,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 ,他感愤时艰 ,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 ,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 ,兵败之后 ,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 ,依当涂县令李阳冰(李白族叔),不久即病卒 。
我眼中的李白
我读李白,从诗中读出了他。他是从诗中走出的人儿,浑身散发出浪漫的气息,最后化成梦幻的泡沫在空中消散……
我是李白不留身散落在人间的一丝浪漫,成了他的后裔。我喜欢听风声看雨落;会因为高兴而手舞之足蹈之;喜欢一个人倚在墙头看夕阳;静默的在乡间小路上彷徨;皓月当空的夜晚凝神看宫娥……
我读李白用心,用情。
一片拿云心事一剑笑看风云铸就了一个放荡不羁的游侠。不肯在西子湖畔驻足,不愿久留岳阳楼,唯有杜康长相伴,这才有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那份逍遥。他羡慕陶潜的清心寡欲,却不去隐逸,便有了何时到彭泽狂歌五柳前的宿愿,终为未实现,因为他放浪形骸
一个游侠诗人抛不开世俗一心想做官。此念又与"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而相违,于是便有了"力士脱靴,贵妃碾墨"传为佳话,然而这却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无奈,而后鼓励自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用空有的壮志与现实的残忍相抗衡。
李白呀李白你可知你又是个矛盾的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大气磅礴,但你的感情又过于细腻,才会导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孤寂。为了安慰那颗落寞的心,你对自己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有清风明月为伴,鸟语花香做友何不幸哉!
为何会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助,因为你的梦太奢华,奢华的仰视都让人觉得刺眼!
关于李白的手抄报1,作者简介2,诗歌特色3,代表作4,有趣的故事
1、李白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2、诗歌特色: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3、代表作品:
《将进酒》、《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忆东山二首》、《客中行》、《月下独酌四首》、《望庐山瀑布》、《渡荆门送别》、《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秋浦歌十七首》、《三五七言》、《行路难》、《望天门山》、《从军行》、《早发白帝城》、《赠汪伦》、《关山月》等。
4、有趣故事
①铁杵磨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过了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与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
②李太白跳月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太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来,在文德桥旁边的一座酒楼上歇脚。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独自坐在酒楼上赏月,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赋。李太白生平最喜爱月亮,说月亮又干净又好看。这天晚上,他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洁白滚圆,心里非常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到了半夜,李太白趁着酒兴,下楼走到文德桥上。他刚走上桥,一低头,忽然看见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动,洁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几条黑纹。李太白这时喝得醉醺醺的,只当是月亮给河水弄脏了。他靴子也顾不得脱,张开双手就跳下桥去捞月亮。谁知这一跳,月亮没捞着,却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顿时分成了两半儿。——故事就这样传下来了。后来人们在文德桥旁边修了个“得月台”,据说那里就是当年大诗人李太白赏月的地方。
历史人物李白手抄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历史人物手抄报 李白、历史人物李白手抄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