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登楼杜甫阅读答案,以及登楼杜甫阅读答案选择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岳阳楼 ①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②
- 2、阅读杜甫的《登楼》回答下面的问题
- 3、登楼 杜甫《登楼》 杜甫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解析
- 4、《登楼杜甫》翻译和赏析是什么?
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然后回答问题。(8分)登岳阳楼 ①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②
小题1:颔联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1分):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1分),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1分)。置身这样的诗境中,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高。(1分)
小题2:颈联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意境从宽阔转入狭窄:亲朋隔绝,无一消息,既“老”且“病”,飘流湖湘, 以舟为家,前途茫茫 ;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写诗人凭栏远眺,遥想北方边境, 战乱未平,国家艰危 ,不禁老泪纵横,(2分)自己的孤寂与辽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抒发了诗人 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伤时忧国 的思想感情。(2分)
小题1:试题分析: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本题首先要根据诗句准确理解句意,然后根据身临其境的感觉写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点评:本题稍有难度。本题除了对诗歌意义理解之外,还要通过字词以及作者的写作背景来分析。无、孤二字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杜甫的《登楼》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的理解:
1 花”伤客心“主要原因是战乱之中,生民涂炭,而诗人自己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负都无法实现,此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偶然看见欣欣向荣的花木,更加反衬出诗人悲伤、忧虑的心绪;
2 先说”来“字。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天地”变成了一块大幕布,锦江春色款款而来,在其间扮演自己的角色,“来”字有一种动态感,写活了春色,而这么动态的、惊艳的春,优雅降临于四围都是烽火的天地,美好生动之中反而有一种凄凉的味道。其次,用”来“字,表示春天的降临是自然而然的事件,是不可更改的自然法则,而人事在宇宙中却又变迁无常,在这里是用客观的自然规律来反衬主观的人事变化,寄予了诗人的兴废之感;再次,“来”是一种行走、变动的状态,这也是春天的状态,而“天地”则是凝重的、不易改变的,这样是动静两种状态互相映衬,增强本诗“沧海桑田”的感觉;
再说”变“字。在“玉垒浮云”和“古今”之间串联一个“变”字,非常切合。想来也只有一个”变“字才能将这两者连接起来了。”玉垒浮云“是看似实有、其实虚无飘忽的意象,而”古今“看似广大无疆,其实却是真实的、可以历历细数的意象。这两者相似其实只在一个”变“字。诗人是想说古代和现代,这么广大的时间其实和瞬间变化的玉垒山上的浮云没有区别,也就是“以万世为须臾”的意思,平添一种对时间飞逝、人事更变迅速的感慨。
3 尾联是用典。(要解释这个典故有点难啊~下面只是我个人的理解~)历史上的蜀后主刘禅并没有“还祠庙”的史实,诗人在这里是以后主借指当时的皇帝,当然并不是用昏君比喻他,而只是借用了诗人替后主设想还祠庙时应该有的一份感情来借代唐朝当时的皇帝经由战乱重新回到宗庙的心情。“日暮聊为梁父吟”,是自喻为诸葛亮,“梁父吟”则是一个很丰富的典,它相传是诸葛亮隐居隆中时作的一首诗,现在流传下来这首诗的内容则是感慨“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诗人引用它的动机可能很复杂。他可能想表达一份激越、苍凉、不平的感情,也可能想表达自己这个以诸葛亮自诩的人理想无法实现的失落和对当时形势的担忧;又可能是抒发猛士难得的感慨,当然,很可能他将自己的这首诗比喻成诸葛亮的《梁父吟》,正如他将自己比喻成诸葛亮一样。(这只是我的理解~)
登楼 杜甫《登楼》 杜甫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解析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注解】:
1、锦江:在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支流,以濯锦得名,杜甫的草堂即临近锦江.
2、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3、玉垒:山名,在今四川灌县西.
4、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5、北极句: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吐蕃陷长安,立广武王李承弘为帝,代宗至陕州(今河南陕县),后郭子仪收复京城,转危为安.此句喻吐蕃虽陷京立帝,朝廷始终如北极那样不稍移动.北极:北辰.
6、西山寇盗:指吐蕃.同年十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皆在四川境)及云山新筑二城,后剑南西川诸州也入吐蕃.意谓朝廷终不因侵扰而稍改.故吐蕃也莫相侵.
7、《梁父吟》:乐府篇名.相传诸葛亮隐居时好为《梁父吟》.但现存《梁父吟》歌词,系咏晏婴二桃杀三士事,与亮隐居时心情似不相涉,故学者疑之,一说亮所吟为《梁父吟》古曲.又一说吟者是杜甫自己.按:李白也曾作《梁甫吟》,此处之“聊为”,疑杜甫也欲作此曲以寄慨.
【韵译】: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
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
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
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
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评析】: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
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登楼杜甫》翻译和赏析是什么?
《登楼杜甫》翻译:
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
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赏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在这样一个万方多难的时候,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然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诗人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诗人从登楼看见的景色开始写起,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河景观。锦江水夹带着朝气盎然的春色从天地间奔腾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不定,这使诗人联想到了动荡不安的国家,那浮云飘移就像是古今世势的更替变幻。上句从空间上扩展,下句从时间上蔓延,这样延展开来,顿然形成了一片宏阔悠远的意境,包括诗人对国家山河的热爱和民族历史的回忆。并且,登高望远,视野开阔,而诗人偏偏向西北方向望去,可见,诗人心怀国家,此时,他忧国忧民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主要写国家战事。诗人登楼远眺,由浮云想到了国家现时情况,虽然大唐朝廷风雨动荡,但代宗又回到了长安,可见“终不改”,这照应了上一句的“变古今”,语气中流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下句“寇盗”“相侵”,进一步说明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在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诗人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很快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昏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比喻唐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高楼落日,忧虑满怀,却只能靠吟诗来聊以自遣。
全诗寄景抒情,将国家的动荡、自己的感怀和眼前之景融合在了一起,相互渗透,用字凝练,对仗工整,语势雄壮,意境宏阔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发读者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尤其值得读者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原文: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释:
1.客心:客居者之心。
2.锦江:即濯锦江,流经成都的岷江支流。成都出锦,锦在江中漂洗,色泽更加鲜明,因此命名濯锦江。
3.来天地:与天地俱来。
4.玉垒浮云变古今:是说多变的政局和多难的人生,捉摸不定,有如山上浮云,古往今来一向如此。
5.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6.变古今:与古今俱变。
7.北极:星名,北极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
8.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9.西山:指今四川省西部当时和吐蕃交界地区的雪山。
10.寇盗:指入侵的吐蕃集团。
11.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国之君。
12.还祠庙:意思是,诗人感叹连刘禅这样的人竟然还有祠庙。这是借眼前古迹慨叹刘禅宠幸佞臣而亡国,暗讽唐代宗信用宦官招致祸患。
13.还:仍然。
14.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15.梁父吟:古乐府中一首葬歌。“父”通“甫”读三声,fǔ,传说诸葛亮曾经写过一首《梁父吟》的歌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写。当时诗人已在四川居住了五年。此诗国家内忧外患,后听说好友严武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欣喜不已。在一个暮春,诗人登楼凭眺,有感而作此诗。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登楼杜甫阅读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登楼杜甫阅读答案选择、登楼杜甫阅读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