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独酌成诗杜甫阅读答案,以及杜甫的独酌成诗解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水仙子·夜雨》原文及注释
《水仙子·夜雨》是一首悲秋感怀之作,不但写伤秋的情怀,也包含了羁旅的哀怨,更有对父母的挂念。下面是《水仙子·夜雨》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
原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词句注释:
1、三更:指夜半时分。
2、归梦:回家的梦。
3、灯花:灯心余烬结成的花形。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4、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东北。
5、逆旅:客舍。《唐书·马周传》记,唐人马周未发迹之前,客居新丰,遭店主人冷遇。这里以马周自况,言旅途备受风霜、冷遇之苦。
6、淹留:滞留。
7、江南:指作者自己的家乡,即浙江嘉兴一带。
8、二老:父母双亲。
白话译文:
梧桐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浓浓的秋。芭蕉叶上的'每一滴雨,都让人感到深深的愁。夜里做着的归家好梦,一直延续到三更之后。灯花敲落棋子还未收,叹新丰孤馆文士羁留。十年宦海奋斗的情景,江南家乡父母的担忧,一时间都涌上了心头。
灯红酒绿这个词我们常看到 阅读答案
灯红酒绿”这个词我们常看到,灯红可以理解,而酒为什么是绿的呢?
翻开古人的作品,到处都是“酒绿”或“绿酒”的诗词。晋代陶渊明《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杜甫《独酌成诗》:“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还有晏殊的《清平乐》:“劝君绿酒金杯,莫嫌丝管声催。”等等。
古代的酒颜色与现在完全相同,做法也基本一样,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酒酿得较为粗糙,甚至酒糟也没有滤出,所以,古代的人既说喝酒,也说吃酒,就是喝酒时连同酒糟一起吃下去。“一杯浊酒喜相逢”,人们把古代的酒称为“浊酒”,也是这个道理。既然是“浊酒”,含的杂质就大,尽管如此,酒的颜色依然是无色液体。因为酒糟没有滤出,酒面就上浮有一层淡绿色的糟沫。就是这层糟沫,让美酒有了“绿酒”之称。三国曹植在《七启》中说:“盛以翠樽,酌以雕觞。浮蚁鼎沸,酷烈馨香。”还有《释名》中说的:“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这里说的“浮蚁”就是这层浮沫,因为它是绿色的,所以也称为“绿蚁”,大致是因为这层泡沫细碎,就像一层蚂蚁漂在上面,所以称作“绿蚁”或者“浮蚁”了。这就是“酒绿”的来历。
正是这层浮沫,让古代的文人爱屋及乌,在赞美美酒的同时,也爱上了这层称作“绿蚁”或“浮蚁”的浮沫,并将“绿蚁”或“浮蚁”演变成对美酒的昵称。早在南朝谢眺的《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中就有这样的诗句了:“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还有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中,也有把“绿蚁”比作美酒的句子:“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我国古代,“酒绿”就是一个实指,不但没有贬义色彩,相反,还是对美酒真心的赞美。但自从“灯红酒绿”一词出现在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酒绿”就蒙上了一层贬义的色彩,人们很少把它与心目中的美酒再联系到一起了,它与“花天酒地”、“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一样,成了生活奢侈、作风糜烂的代名词。
希望帮忙解答!战争的问题!
征 伐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戎机:指战争。若飞:象飞一样。○南朝梁·横吹曲辞《木兰诗》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旗彩:旗上的彩绘。地暗:大地阴暗潮湿。鼓声:战鼓之声。○南朝陈·江总《雨雪曲》
但得将军能百胜,不须天子筑长城
○唐·胡皓《大漠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唐·王维《老将行》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麾huī下:部下。偏裨pí:偏将和裨将。○·王维《陇头吟》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髑髅:死人的头骨。○唐·常建《塞下曲四首》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边烽;边界烽火,指边警。○唐·盂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行人:指出征将士。刁斗:军用炊具。公主琵琶: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弹奏琵琶曲调,乐调哀怨。○唐·李颀《古从军行》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玉门被遮:《史记·大宛传》载:汉武帝太初元年,军攻大宛不利,武帝命人阻断退入玉门关之路,下令军士死战。逐:跟随。轻车:武帝时有轻车将军。○唐·李颀《古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羌笛:边疆地区常用的乐器。出塞声:边疆的乐曲。○唐·李颀《古意》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榆关:边塞。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唐·王昌龄《从军行》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唐·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骝 马:骅骝,骏马。○唐·王昌龄《出塞》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辕门:营门。这两句写沙漠地区风扬尘土,天昏地暗,军队半卷持红旗,涌出军营。○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穿金甲:磨透铁甲。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在今新疆罗布泊西。这里泛指侵扰西北地区的敌人。○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洮táo河:是黄河上游的支流,在甘肃临洮县。吐谷yù浑:鲜卑族中一支的首领,这里指敌酋。○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唐·王昌龄《出塞》(又作李白诗,题为《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夜光杯:用玉制成的精美酒杯。前两句说:正在见酒想喝之时,军中已奏起琵琶安排宴饮。后两句表现了战士们悲壮的心情,一说表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放气概。○唐·王翰《凉州词》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洗兵:洗刷兵器。条支:古西域国名,即唐时的大食。两句极写出兵广远。○唐·李白《战城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唐·李白《蜀道难》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驿yì使:送信的人。发:出发。絮:整理缝制。○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有限:有限度。○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制:制止。侵陵:侵扰,侵略。○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
平沙:平坦的沙地。万幕:成千上万的帐幕。部伍:各部队伍。见招:被招集。○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寂寥:寂静无声。○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悲笳敷声动,壮士惨不骄
悲笳:悲切的号角声。两句说号角声音悲切,战士心情沉重。○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群胡:指安史叛军。○唐·杜甫《悲陈陶》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关山月》:汉乐府横吹曲名,是士兵伤别、怀念故乡的曲调。万国,即万方。草木风: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意。○唐·杜甫《洗兵马》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
故国:故乡。鼓鼙pí:战鼓,借指战争。○唐·杜甫《出郭》
2 有关战争的诗词
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
斗:战斗。儒:读书人。打仗时须用长枪利剑,不能用笔,故曰“耻为儒”。○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记》
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
○唐·杜甫《送蔡希鲁都尉还陇右,寄高三十五书记》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辚lín辚:兵车隆隆声。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出发的士兵。○唐·杜甫《兵车行》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军声,军队作战喊杀声。○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战格:作战时防御用的障碍物。逾:越。○唐·杜甫《潼关吏》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
捷:胜利。不云输:不报告败绩。○唐·杜甫《遣怀》
汗马牧秋月,疲卒卧霜风
汗马:马因奋战而出汗。疲卒:士兵因苦战而疲劳。○唐·刘湾《出塞曲》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辕门:军营门。风掣chè:风吹动如牵引。翻:飘动。○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伐鼓:击鼓。阴山:泛指边地的山。这两句形容军威声势雄壮,地动山摇。○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唐·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
风头如刀面如割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
万鼓哇殷地,千旗火生风
殷地:使大地震动。两句写军威雄壮,万鼓齐鸣,如雷声震动大地,千旗飘扬似风扬火势。○唐·高适《塞下曲》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来解围
恩遇:朝廷特别优惠的待遇。恒:常。○唐·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死节:节,节操;为保卫祖同而死。岂顾勋:哪里是为了功名。○唐·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后句写将军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唐·高适《燕歌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两句写行军队伍中传出嘹亮的笛声,一行红旗在天山白雪映照之中直上山颠。○唐·陈羽《从军行》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金河:即黑河,唐时设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五关:即甘肃玉门关。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这两句说每年不是守金河就是守玉关,天天只有马鞭和战刀伴随自己。○唐·柳中庸《征人怨》
更催飞将追骄虏,奠遣沙场匹马还
莫遣句:不要让敌人有一个逃回。○唐·严武《军城早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单chán于:汉时匈奴最高统治者的称呼。○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扬新令:发布新命令。○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就尽:将近覆灭。卒:兵卒。日滋:日渐增多。师:军队。○唐·韩愈《张中传后叙》
将军夸宝剑,功在杀人多
○庸·刘商《行营即事》:“万姓厌干戈,三边尚未和。~。”
黄尘满面长须战,白发生头未得归
○唐·令狐楚《塞下曲二首》
以兵为仁义,仁义生刀头。刀头仁义腥,君子不可求
兵:刀兵,指战争。○唐·孟郊《寒溪》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吴钩:刀名,此指军刀。关山五十州州:指当时唐王朝不能控制的地方。○唐·李贺《南园十三首》:“~。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甲光句:铠甲在阳光照耀下闪光。○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烽烟静:指战争结束。不遣:不使。○庸·高骈《南征叙怀》
战鼓声未齐,乌鸢已相贺
鸢yuān:一种猛禽,俗称老鹰。两句说战鼓刚起,战斗还没开始,乌鸦和老鹰就凭经验知道将有许多尸体供它们啄食了。暗示战争的频繁和残酷。○唐·于洲洲《塞下曲》
朔风吹雷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朔风:北风。刀瘢bān:刀上留下的累累瘢痕。饮马长城窟:古乐府有“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句,此句由此化来。○唐·卢汝弼《和李秀才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同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解甲:卸去盔甲,即投降。○五代后蜀·花蕊夫人《述国亡诗》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燕yān然:山名。勒:刻石。燕然未勒:谓没有破敌立功。《后汉书·窦宪传》记载窦宪迫北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宋·范仲淹《渔家傲》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羌管:即羌笛。悠悠:悠扬。○宋·范仲淹《渔家傲》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
银山:形容众多土兵铠甲闪闪发光。○宋·陆游《出塞曲》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宋·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狂胡:指金兵。草:起草。○宋·陆游《观大散关图有感》
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河汉:银河。尘:战争烟尘。○宋·陆游《夏夜大醉,醒后有感》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宋·岳飞《满江红·写怀》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明·戚继光《马上作》
有道伐无道,无德让有德
○《三国演义》第八回
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毋:不。戎首:指发动战争的祸首。○《礼记·檀弓》
洗兵海岛,刷马江洲
洗兵:洗刷兵器。刷马,刷净马身。两句意谓洗净兵器和战马,停止战争。○晋·左思《魏都赋》
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天河:银河。洗甲兵:洗刷兵器。两句说怎么能够挽银河之水,洗净兵器而停止战争。○唐·杜甫《洗兵马》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兵气:战争景象。销:化。○庸·常建《塞下曲四首》
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
兵:兵器。○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甲:盔甲。○唐·杜甫《蚕谷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胡马窥江:1161午,金主完颜亮挥兵南侵,直至长江北岸。废池乔木:荒废的城池和占老的大树。言兵:谈论战事。○宋·姜夔《扬州慢》
战祸
前徒倒戈,攻子后以北,血流漂杵
前徒:前面的部队。倒dǎo戈:军队转向自方攻击。北:败走。血流漂杵chǔ:杵,木槌;血流得把木槌都漂走了,形容杀人之多。此言商纣王与周武王战于牧野,纣王之兵临阵反抗,纣王因而败死。○《尚书·武成》
大兵如市,人死如林;持金易粟,粟贵于金
市:市集,此形容人多。易:交换。○汉·无名氏《童谣》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汉·无名氏《战城南》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枭骑xiāo jì:即“骁骑”,良马。驽nú马:劣马。意谓良马冲锋在前,战斗而死,劣马落在阵后,徘徊嘶鸣。○汉·无名氏《战城南》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汉·无名氏《十五从军征》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窦dòu:洞。雉zhì:野鸡。旅谷、旅葵:野生的谷和葵。四句写战后的荒凉景象。○汉·无名氏《十五从军行》
销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虮jǐ:虱卵。铠甲句:谓士兵长期从军,铠甲上长满了虱子和虱卵。○三国魏·曹操《蒿里行》
白骨露子野,千里无鸡鸣
○三国魏·曹操《篙里行》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生民:百姓。百遗一:百人之中只活下一个。○三国魏·曹操《蒿里行》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中野:田野中。○三国魏·曹植《送应氏》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健少:年青人。寡妇,指丈夫外出而独居的妇女。○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三国魏·王粲《七哀诗三首》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可怜:可爱。汉家营,唐朝军队的营帐。唐人惯以汉代唐。两句是说,昔日在闺中共同赏玩的可爱月色,如今却常常照着丈夫所在的军营。○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频年:连年。解兵:撤兵。○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4 有关战争的诗词
妾家临渭水,春梦著辽西
著zhu6:到,接。辽西:今河北省与辽宁省相连的广大地区,唐初这儿常常发生战争。○唐,沈佺期《杂诗三首》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寒砧zhēn:砧,捣衣石。寒风中捣衣的砧杵相击出声。辽阳,泛指辽东地区,唐时是征战的前线。○唐,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蒲桃:即葡萄。这两句说每年牺牲许多战士,所得只是葡萄种进于汉家天子而已。○唐·李颀《古从军行》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表达边塞之苦。无那:无奈。金闺:闺房。○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秦时明月句:秦代筑关防胡,汉代在关内外也与胡人经常争战,此句是说设关防胡,由来已久。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一带。飞将:汉将李广,号称飞龙将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唐·王昌龄《出塞》
妇人役州县,丁男事征讨
役:服役。丁男:男子。○唐·储光羲《效古二首》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
○唐·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十年经转战,几处更芳菲
芳菲:花草美盛芬芳。○唐·刘长卿《送友人西上》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耆qí旧:老年人。残:残余。这两句写渔阳经安史乱后,百姓家破人亡。○唐·刘长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古木苍苍乱离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乱离:战乱。○唐·刘长卿《新息道中作》
自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意谓重逢时已经年老,青春已在乱离中度过了。○唐·刘长卿《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赤心报国无片赏,自首还家有几人
片赏:一点儿赏赐。○唐·刘长卿《疲兵篇》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唐·李白《关山月》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良人:丈夫。○唐·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
苍生:百姓。○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唐·李白《战城南》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
匈奴句:谓古代匈奴民族不事农耕,专事攻伐射猎。白骨黄沙:白骨埋于黄沙土中。○唐·李白《战城南》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唐·李白《战城南》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乌鸢yuān:老鹰。○唐·李白《战城南》
废邑狐狸语,空村虎豹争
邑:城镇。两句写战后荒村的凄景。○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
乾坤:天下。疮痍:创伤,比喻战争造成的民生凋
5 回复:有关战争的诗词
敝。忧虞:忧虑。○唐·杜甫《北征》
所遇多被伤,呻吟更流血
所遇:路上所遇见的士兵。○唐·杜甫《北征》
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
○唐·杜甫《北征》
中夜间道归,故里但空村
中夜:夜半。间jiàn道:偏僻小道。○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昨夜春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橐tuó驼:骆驼。旧都:长安。东来句:安禄山攻陷长安,用骆驼
运出皇府珍宝。○唐·杜甫《哀王孙》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耶:爷。尘埃:尘土飞扬。○唐·杜甫《兵车行》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干:上达。○唐·杜甫《兵车行》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去时:出发打仗时。里正:管乡里的乡官。裹头:包上头巾。戍shù边:防守边疆。○唐·杜甫《兵车行》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武皇:本指汉武帝,这里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开边:扩充疆土。已:停止。○唐·杜甫《兵车行》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汉家:暗喻唐朝。山东:华山以东。荆杞qǐ:两种有刺的植物,此处说荆棘丛牛,满目凋残。○唐·杜甫《兵车行》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宙无东西
无东西:分不清东西,犹言零乱。○唐·杜甫《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唐·杜甫《兵车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信知:确知。比邻:近邻。○唐·杜甫《兵车行》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温声啾啾
新鬼、旧鬼:战死在沙场的鬼魂。○唐·杜甫《兵车行》
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组练:组甲和练袍,军队的服装;借指军队。负:牺牲。后句说为争一尺土地而牺牲百人的性命。○唐·杜甫《遣怀》
国破山河在,城謇草木深
○唐·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烽火:战火。○唐·杜甫《春望》
侧身千里道,寄食一家村
侧身:恐惧不安,此言因战乱而恐惧不敢正行。寄食:向人讨食。○唐·杜甫《得舍弟消息二首》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新战骨:新战死的士兵尸骨。返:返回家乡。旧征魂:早已战死的士兵鬼魂。○唐·杜甫《东楼》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蒸黎:老百姓。意谓已经没有家可以告别,还要被抓走,叫人怎样做老百姓呢?○唐·杜甫《无家别》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兵戈:指战事。儒术:读书人的本领。○唐·杜甫《独酌成诗》
兵革既未患,儿童尽东征
儿童:青年男子。○唐·杜甫《羌村三首》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
万国:到处。戎马:指战争。酣歌:高歌,此指悲歌。○唐·杜甫《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两句写被抓的壮丁与家人分离时的悲惨景象。○唐·杜甫《新安吏》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眼枯:哭干了眼泪。见骨:人瘦弱露骨。天地:指朝廷。两句写送行者眼泪哭干,身体消瘦,朝廷也不会不抓人去当兵打仗。○唐·杜甫《新安吏》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万国:万方。被:覆盖。○唐·杜甫《垂老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桃林:即桃林塞,今陕西灵宝以西至潼关一带地方。《旧唐书·哥舒翰传》载,哥舒翰在杨国忠的催逼理领唐兵出潼关,与安史叛军交战,唐兵大败,自相拥挤,失足落入黄河而死者数万人。“百万化为鱼”是夸张的说法。○唐·杜甫《潼关吏》
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迟暮:衰年。丧乱:战乱。○唐·杜甫《寓目》
丧乱死多门
意谓社会战乱的时候,到处存在死亡的危险。○唐·杜甫《白马》
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
乾坤:国家。疮痍:疮伤,比喻战后民生凋敝。府库:国家仓库。○唐,杜甫《送陵州路使君之任》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
○唐·杜甫《征夫》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几处起渔樵
夷歌:少数民族的歌谣。渔樵:渔人樵夫。两句写听到战伐之事,千家恸哭,声传四野。偏远的渔樵之乡响起夷歌之声,更增加了悲哀的气氛。○唐·杜甫《阁夜》
6 回复:有关战争的诗词
十年戎马暗南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异域:远离家乡的异地。○唐·杜甫《愁》
天下郡国向万城,无有一城无甲兵
向:近。○唐·杜甫《蚕谷行》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征求:征敛。戎马:指战乱,此处指安史之乱以来持续多年的战争。○唐·杜甫《又呈吴郎》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戎马,战马。逸:闲逸,厂)唐,杜甫《白帝》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唐·杜甫《三绝》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唐·杜甫《释闷》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入骨
萧瑟:寂寞凄凉。○唐·杜甫《悲青坂》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盂冬:初冬。良家子:指士兵。陈陶,陈陶斜,在咸阳县东。○唐·杜甫《悲陈陶》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四万句:唐军与安史叛军在陈陶作战,唐军四五万人几乎全军覆没。○唐·杜甫《悲陈陶》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万方多难:指连年战争、宦官专政、藩镇割据、灾难日重的现象。○唐·杜甫《登楼》
昨闻咸阳败,杀戮净如扫。积尸若丘山,流血涨丰镐
丰镐hào,丰和镐都是周的都城,在长安附近,这里指长安。○唐·岑参《行军诗二首》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虏塞:胡塞,指边塞。兵气:战争风云。○唐·岑参《轮色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控:拉弓。都护,长官。○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这两句写安史乱后的凄凉萧条景象。○唐·岑参《山房春事二首》:“粱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故园:故乡,指长安。岑参长期居长安,故多以长安为故园。○唐·岑参《九日行军思长安故园》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征人:士兵。○唐·刘湾《出塞曲》
白骨半随河水去,黄云犹傍郡城低
○唐·李嘉佑《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
处处空篱落,江村不忍看。无人花色憎,多雨鸟声寒
○唐·李嘉佑《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乘春务征伐,谁肯问凋残
乘春句:春天本应播种,但劳力却都去征战了。凋残:农事破坏。佑唐·李嘉佑《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
戍shù:从军。佑唐·郭震《塞上》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簧应啼别离后
铁衣:战衣,代出征者。玉箸zhù:箸,筷子;此处形容思妇的眼泪象玉箸。○唐,·高适《燕歌行》
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
乱来:战乱以来。○唐·钱起《宿洞口驿》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楼船:高大的船,这里指战船。意谓农民被召募去打仗了,无人种地,田野里长满了青草。○唐·张继《闾门即事》
只今已勒燕然石,此地无人空月明
只今:如今。勒燕然: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匈奴,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此以勒燕然喻征服了边敌。这两句是说,现在虽然已经征服了这块土地上的敌人,但劳师动众,只夺一块荒凉无人之地。○唐·李益《统汉峰下》
路长唯算月,书远每题年
两句写长期从军在外,离家的日子要以年月来计算。○唐·李约《从军行三首》
田园寥落干戈盾,骨肉流离道路中
寥落:荒芜。干戈:战争。○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乡心:怀念家乡亲人之心。五处:弟兄离散五处。○唐·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居延:占边塞名,遗址在今甘肃省。此处指边塞。○唐·刘禹锡《秋思二首》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昼烛:白天的蜡烛,比喻无用的人。○唐·张籍《征妇怨》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唐·张籍《征妇怨》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富家重作主
官家;朝廷官吏。作主:作土地的主人。○唐·张籍《废宅行》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7 回复:有关战争的诗词
辽海:辽东,指当时东北边境。文章:借指文人。哭秋风:悲秋。两句说:边境之地年年征战,文人向何处去悲秋伤时?○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几时拓土成王道,从击穷兵是祸胎
拓土:扩张疆土,指发动战争。王道:以仁义治天下的政道。穷兵;穷兵黩武,指好战。○唐·李商隐《汉南书事》
近郊经战后,处处骨成丘
一道数学题 谁能帮我做 “李白斗酒诗百篇”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试问壶中原有酒几斗?
解:设原有x斗酒
列方程 2(2(2x-1)-1)-1=0
4(2x-1)-2=1
8x-4=3
8x=7
解得 x=7/8(八分之七)
独酌成诗
杜甫 独酌成诗
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
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
兵戈犹在眼,儒术岂谋身。
共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月下独酌
李白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及注释】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 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 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 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 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 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 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 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 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 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 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 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此情可待成追忆全诗
此情可待成追忆全诗
《锦瑟》
作者:李商隐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注释:
1、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2、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3、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4、庄生晓梦迷蝴蝶:《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5、望帝春心托杜鹃:《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6、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7、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诗意:
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黄金华年。我心如庄子,为蝴蝶晓梦而迷惘;又如望帝化杜鹃,寄托春心哀怨。沧海明月高照,鲛人泣泪皆成珠。蓝田红日和暖,可看到良玉生烟。悲欢离合之情,岂待今日来追忆,只是当年却漫不经心,早已惘然。读者尽管难以明了《锦瑟》诗的思想内容,但那可供神游的诗境,却很容易在脑子里浮现。
赏析: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莫衷一是。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学者周汝昌认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体,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起联两句,从来的注家也多有误会,以为据此可以判明此篇作时,诗人已行年五十,或年近五十,故尔云云。其实不然。无端,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诗人之痴语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条弦?瑟,到底原有多少条弦,到李商隐时代又实有多少条弦,其实都不必考证,诗人不过借以遣词见意而已。据记载,古瑟五十弦,所以玉溪写瑟,常用五十之数,如雨打湘灵五十弦,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都可证明,此在诗人原无特殊用意。
一弦一柱思华年,关键在于华年二字。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瑟具弦五十,音节最为繁富可知,其繁音促节,常令听者难以为怀。诗人绝没有让人去死抠数字的意思。他是说: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所设五十弦,正为制造气氛,以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要想欣赏玉溪此诗,先宜领会斯旨,正不可胶柱而鼓瑟。宋词人贺铸说:锦瑟华年谁与度?(《青玉案》)元诗人元好问说:佳人锦瑟怨华年!
(《论诗三十首》)华年,正今语所谓美丽的青春。玉溪此诗最要紧的主眼端在华年盛景,所以行年五十这才追忆四十九年之说,实在不过是一种迂见罢了。
起联用意既明,且看他下文如何承接。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玉溪此句是写: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试看他在《秋日晚思》中说:枕寒庄蝶去,去即离、逝,亦即他所谓迷者是。晓梦蝴蝶,虽出庄生,但一经玉溪运用,已经不止是一个栩栩然的问题了,这里面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本联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杜宇啼春,这与锦瑟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看来,玉溪的春心托杜鹃,以冤禽托写恨怀,而佳人锦瑟怨华年提出一个怨字,正是恰得其真实。玉溪之题咏锦瑟,非同一般闲情琐绪,其中自有一段奇情深恨在。写出二人被迫分别之苦,与分别的恋恋不舍,作者以托王之心暗喻对面对的结局的愤恨,与此情的恋恋不舍。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玉溪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月本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月也,珠也,泪也,三耶一耶?一化三耶?三即一耶?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唐人诗中,一笔而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舍玉溪生实不多觏。
那么,海月、泪珠和锦瑟是否也有什么关联可以寻味呢?钱起的咏瑟名句不是早就说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吗?所以,瑟宜月夜,清怨尤深。如此,沧海月明之境,与瑟之关联,不是可以窥探的吗?
对于诗人玉溪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深厚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今天解此句的,别无参考,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玉溪此处,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玉溪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工力。
颈联两句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美玉明珠,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诗人对于这一高洁的感情,是爱慕的、执着的,然而又是不敢亵渎、哀思叹惋的。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话是说的岂待回忆,意思正在:那么今朝追忆,其为怅恨,又当如何!诗人用两句话表出了几层曲折,而几层曲折又只是为了说明那种怅惘的苦痛心情。诗之所以为诗者在于此,玉溪诗之所以为玉溪诗者,尤在于此。
玉溪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瘐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循此以求,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花木成畦手自栽全诗
花木成畦手自栽全诗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诗意: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唯美成长句子 。
独酌成诗杜甫阅读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杜甫的独酌成诗解析、独酌成诗杜甫阅读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