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则天的秘密历史,以及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儿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武则天的秘密
- 2、关于武则天的历史故事
- 3、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秘密
武则天的秘密
武则天出生时间 第一次修的《则天实录》和二次修的《则天实录》已经无从寻找,《资治通鉴》依据当时第二次修的《则天实录》记载武则天死时为八十二岁,但是和其他史书很不一致。《唐会要-皇后-天后武氏》条和《新唐书-武后传》为八十一岁说,《旧唐书-则天纪》有八十三岁说,加上《资治通鉴》的八十二岁说。那么到底武则天死的时候是多大年龄呢?按照第一种说法,武则天是生于武德八年,第二种说法是生于武德六年,第三种说法武德七年。确定武氏死亡年龄很简单,首先从她入宫的时间来看,武氏是贞观十二年年入宫,行年十四岁(有虚岁)。由此可以确定武氏生于武德八年,死于神龙元年底,加虚岁是八十一岁。 武则天生年的另一权威学说:一代女皇武则天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农历戊子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大周历正月二十三日)出生在四川广元(利州)。 武则天的名与字 武则天名曌,字明空,唐太宗赐名武媚,称帝后以武瞾为名。 古代女性有名也有字,汉朝常不分男女,名、字可通用,南北朝之后男女名、字才有区别,女性多以花草娇美、贞柔明媚等阴性文字取名,区别与男性。 《新唐书》和《旧唐书》说武氏名“瞾”,但是“瞾”武氏称帝之后造的字,所以不可能为父母所起的 名字。 “武则天”这个名字的本来也不是她本来的名字。首先,“则天”这个词不是名字,她是武则天退位之后,新皇帝给她上的尊号的一部分。(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天后→大圣天后→天后圣帝→圣后) 《旧唐书-孙处约传》记载“寻避中宫讳,改名茂道”,由此可见,武氏原名与处、约有关。孙处约名处约,自茂道,取消名,以字行之,这与唐朝的情况多有相同,武氏父武士彠就是以字行之,武氏的兄弟也是等也都是以字行之。下面咱们再看《新唐书-韦思谦传》“本名仁约,字韦思,以音类则天父讳,故称宇焉”但是武士彠名稷,字士彠,所以这个记录有问题。应该是讳武则天的名,所以改的。为什么不说是“处”呢,简单因为武氏称二圣的时候,有宰相郝处俊,如果是处,那么作为武则天心腹的郝处俊也一定会改,但是他没有改,那就不是“处”。 为什么确定武则天的字是明空呢?首先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崇尚佛教,她极有可能给武则天取一个与佛教有关的名字。“瞾”是武则天称帝之后造的字,但是明空是她称帝之前曾用过一段时间的名字。史书记载“朕宜以‘明空’为名”,之后才用“瞾”为名。明空也有可能是武氏在感业寺时用的法号,但是她的姐姐名顺,字明则,她姐姐没有做过尼姑,所以根据史书等研究,明空是武则天的字,后来她用字做了法号,然后又有一段时间依照家族惯例以字行之。 约有预期、简要、节省、穷乏等意思,明空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根据古代起名的规律,这意思是相配的,杨氏信佛,所以更有可能为武氏以明空为字,以约为名。 媚娘不可能是武则天的字,更不可能是名。她父母都是出身贵胄,其母更是名门大族,不可能低俗到用“媚”这个字,更不可能为她起名“媚娘”。《新唐书-武后传》记载“太宗闻士彠女美,召为才人,方十四岁。母……母题……既见帝,赐号‘武媚’”所以武媚是太宗赐,至于武媚娘则不可查,可能是因为习惯,在后面加了一个“娘”。 武则天无字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区西北方五十公里处的乾陵。在乾陵司马道东侧,北靠土阙,南依翁仲,西与述圣纪碑相对,奇崛瑰丽,巍峨壮观。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着两块巨大 的石碑,西侧的一块叫“述圣碑(或称述圣纪碑)”,东侧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述圣碑”是武则天为高宗歌功颂德而立的碑,她还亲自撰写了5000余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碑上无字原因民间说法 无字碑上为何无字,民间出现了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武则天从公元655年做皇后开始,到公元705年被迫退位,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如果从唐高宗死时算起,也有二十一年。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杰出的女皇帝。她在政治上打击豪门世族,并通过发展科举制度,使得大量人才进入政治舞台,抑制了豪门垄断;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上升,民户数不断增长;她知人善任,破格用人,鼓励各级官吏举荐人才,并虚心纳谏,职是之故,“累朝得多士之用”。她加强封建国家的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在她统治期间作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一,武则天以阿谀奉承的手段取得信任,从地位较低的“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第二,培养党羽、建立宫廷奸党集团,并打着李唐“朝廷”的旗号,消灭异己。第三,任用酷吏,实行告密和滥刑的恐怖政策。第四,唐初社会经济发展呈马鞍形,而武则天当政时处于最低处。第五,在其当政期间,曾失掉了安西四镇,危害了国家的统一。职是之由,武则天无法为自己立传,而只能以“无字碑”来为后世定基调。 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因为武则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应该否定的地方。武则天当政期间,贞观以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在继续;在处理唐高宗去世前后的复杂局面中,她表现了不平凡的个人才干;就“纳谏”和“用人”这两点,连许多具有封建正统思想的人士,为之赞叹不已。但是,武则天的消极面也十分突出。她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滥杀无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费。特别是统治后期,朝廷政治日趋腐败,形成一批为武则天所纵容支持的新的特权贵族。武则天被迫交出权力,还政于唐中宗,她知道对自己的一生,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碑文写好写坏都是难事,因此决定立“无字碑”,由后人去评价。 另外,还有几种说法认为: 一是,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对武则天无法称谓,是称武则天为先帝呢?还是称其为太后?二是,唐中宗虽然是武则天的儿子,却曾被废而复立,因而心怀嫉妒,在李唐王朝中插进一个21年的“武周”更是奇耻大辱,为了雪恨,故意立碑,让她难堪、出丑。三是,如何撰写碑文,评价武则天,一直争论不休,由于没完没了,那碑就始终空着。这三种说法可信之处在于,帝王一般不会死前下诏对如何撰写碑文评论自己发表意见的。 还有一说,武则天离世后,政局动荡,无人过多关注,待人们重新关注,他的那段历史早已众说纷纭,真假难辨。 新的发现和推断 陕西文物研究所在一次考查时,无意间发现在无字碑的阳面,从上到下刻满了方格子,经考证,这些并不是后人刻上去的。这些方格子每个长4厘米,宽5厘米,排列整齐。只有一种可能,它们就是当初准备在石碑上刻字用的,而且已经准备好了碑文。根据留在碑面上的格子计算,碑文大约有3300多字。那么,为什么已经准备好的碑文没有刻在石碑上呢? 历史学家做出了这样的推测:武则天生前已经撰写好了碑文,并交给了李显,武则天叱咤风云几十年,但“神龙政变”后,武则天被迫让位给李显,将国号“周”恢复为“唐”,李显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却长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虽然不能发泄憎恨,但也讲不出对母亲歌功颂德的好话,只好不说不刻,为武则天留下了一块无字碑。
关于武则天的历史故事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其在位时间长,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天执政时期,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史家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武则天 历史 故事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1——武则天识小人
武则天晚年时,各地天旱灾害不断。信佛的武则天下令赈灾的同时颁布了一条禁屠令,禁止民间屠宰牲畜。
慑于武则天威严,全国上下无不遵守。恰在这时,开国元勋秦叔宝家的孙媳妇一胎双子,喜事临门,摆了个满月酒宴请百官。
席间,秦叔宝突然想起了“禁屠令”这事儿,心中不免惴惴。于是敬酒时对百官说:“若说禁屠令,今天不该有此宴。可老母亲晚年喜得俩曾孙,实在高兴。既然各位来了还希望尽情喝酒的同时,多多包涵!”在场的人无不答应。可这一说偏偏提醒了来吃酒的傅游艺、杜肃两个小人。二人相视一笑,心里有了小九九。散席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各揣了一个肉包子。
两人其实跟秦家无仇无怨,只是觉得邀功请赏的机会到了。第二天他们就向武则天密报此事。添油加醋的同时,还将两个肉包子呈上。武则天立即宣秦叔宝的儿子秦怀玉和其亲家上殿。问明此事后,让人拿出俩肉包子让他们辨认。秦怀玉和亲家一见大惊失色,急忙叩头谢罪。
武则天此时却笑了起来:“我禁止屠宰,只是禁止无端地屠宰,像你们家有这么大的喜事。理应庆贺,屠宰并不过分。今天叫你们来,只是告诉你们,请客时不要什么人都叫。”武则天顺手指了指旁边的傅游艺、杜肃说,“像这样表面应承,却偷揣包子出来的人,就不要叫。”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2——历史的温度
有一年,武则天下令禁止屠宰牲畜。有一位左拾遗,姓张,恰巧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他想瞒着皇帝,小范围内庆祝一下,于是悄悄宰杀了一只羊。然后,邀约平时要好的几个同事来吃饭。
大家都秘密地来了,自是一番庆贺,然后,推杯换盏,饱餐了一顿羊肉。朋友当中,有一个人叫杜肃,官拜补阙,跟左拾遗一样,都属于监察部门。就这么一个人,吃了饭之后,一抹嘴,就把他的同事给告了,而且,一纸奏章,直接告到了武则天那里。
姓张的以为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还沉浸在喜得娇儿的欢乐之中。
第二天,朝堂之上,武则天突然对这位左拾遗来了一句:“听说,你的妻子生下一个男孩,可喜可贺啊!”他一听,连忙叩头拜谢,却暗自心惊肉跳,想皇帝是如何知道这件事的呢?武则天接着问:“可是,你请客的羊肉是从哪里来的啊?”他心知事情败露,连连伏地叩头,称罪该万死。心想,这下完了,触怒了皇帝,只有死路一条。
武则天看着伏在地上觳觫的臣子,说:“朕下令天下禁止宰杀牲畜,其实,红白喜事是不管的。我要说的是,你邀请客人,应该有选择地邀请,像一些无赖的人,就没必要跟他一起吃饭了吧。”说完,她把杜肃写给自己的奏章拿了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事情的结果是,“肃汗流浃背,举朝唾其面”。也就是说,武则天并没有责罚违禁的左拾遗,却把暗地里告密的小人杜肃,当众羞辱了一番。
故事是从《太平广记》里读到的。古代君臣之间的事,不过是君居高临下,臣伏惟听命而已。武则天能把一个小人在朝堂之上揭发出来,让坐拥天下的皇帝一下子有了可爱之处。而且,她还用这种方式给诸大臣上了一堂人生课,告诫众人交友亦须择人,要慎而又慎。历史也在那一天多了些人情味。
因为,能够这样劝人的,不是至亲,便是至交。高高在上的国君,亦能俯身于臣民,斥恶劝善,不能不说让国君有了人的温暖,也让历史有了珍贵的温度。
武则天的历史故事2——武后始创女鞠队
武则天篡唐室,自称天子,登上皇帝宝座,改国号大周。武氏在位十五年,是非功过自有史书记载和后人论说,此处不表。
话说武氏以一个窃国者的身份,成为一国之主,不免心存芥蒂。在政治、人事、典章制度上大作手脚,以稳固自己的帝位。以至于为所欲为,变着花样的施淫威,搞享乐。
然而,她最担心的还是军队,不把军队控制在自己手里,随时都可能危及到她的帝权。
因此,她安插武氏家族的人为要职,把调动军队的权力紧紧握住。
武则天想到要树立自己在军队中的形象,下旨要视察军队。
这一天,她决定视察长安禁军。她着意将自己打扮了一番。发髻高挽,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脂粉,嘴唇点染得红红的,眉毛画得黑黑的。虽然年近六十岁,但经过这一番打扮,看上去至少年轻了十岁。
武则天此次出宫视察,除了文臣武将全部随从外,她还让自己最喜爱的女儿太平公主跟随,同坐在御车中。
武则天来到禁军校兵场,由太平公主搀扶着走出御车。这时,场上的十万禁军齐呼:“武皇万岁!武皇万岁!”呼声惊天动地。
武则天顿时感到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只觉十万禁军的目光全都集聚到自己身上,如今天下,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尊贵?这样的魅力?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些目光里,有一大半的焦点不是集中在她身上,而是被她身边美丽如牡丹、高雅如秀兰的太平公主吸引去了。此时的武则天,早被眼前的气氛陶醉了。
禁军们按照预先的准备,表演了队列行进、集体兵器等。最后是一场士兵蹴鞠表演。
以前,武则天从未看过蹴鞠,她的心思全部用在了邀宠和钻营上。这场蹴鞠,使她很感兴趣。太平公主也兴高采烈,边看边拍手,还对母亲说:“这蹴鞠好精彩啊!你看那些小伙子,好棒好帅啊!”
武则天说:“是啊,没想到,蹴鞠竟让人如此兴奋,这与宫里的乐舞相比,要好看的多了。”
在回宫的路上,武则天忽发奇想,对太平公主说:“太平,我想,咱能不能搞一支女子蹴鞠队,在宫里表演,以便我想看就看啊?”
太平公主一听,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母亲,你说玩笑话呢,从来没听说那个朝代皇宫里有女子蹴鞠表演的呀!”
武则天说:“不是玩笑,以前没有,不等于现在没有。以前没有女人做皇帝,现在不是有了吗!”
太平公主明白了,母亲虽是女流,但她想做什么就没有做不成的。于是她说:“母亲说的是。听说长安街上就有女子蹴鞠的。”
武则天说:“太平,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你在宫外挑选一、二十个会蹴鞠的女孩,再从宫女里选出一二十个。请一位军中的蹴鞠教头进行教练。一个月以内我要看女子蹴鞠表演。”
皇上向来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没可商量的。太平公主也知道如何才能讨得这位母亲皇帝的欢心,她说:“孩儿照办就是,到时候保证母亲看上精彩的宫女蹴鞠。”
太平公主聪明伶俐,在宫里人缘好,又有当皇上的妈作后台,还不好办事吗?有人给她出主意,贴出告示,公开选拔会蹴鞠的女子,标准,要求,待遇,一应写清。隐匿不报者,一经查实,将严厉处罚。
告示一出,不出三日,报名的女孩二百多人。经过太平公主亲自 面试 、蹴试,选定二十名身材、相貌俱佳者。每人家中赏给银百两,粮食绸缎若干。
接着又从宫女里选出十名。对这三十名女子专制了衣服,鞋子,统一装束。
大臣们对武则天的这个主意,非议颇多,但也只能背地里嘀咕,传不到武则天的耳朵里。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太平公主按照皇上的意思胡闹下去。
经过近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又淘汰了五名,剩下的二十位美女一个个都掌握了蹴鞠基本功。
太平公主为了让母亲高兴,还从军中挑选了六名眉清目秀的会蹴鞠的青年士兵,男扮女装,准备参杂在宫女蹴鞠队里,表演给母亲看。
一个月过去了,太平公主准备妥当,奏请母亲观看蹴鞠。没想到太平公主办事这么利索,武则天非常高兴。
这场蹴鞠就设在皇宫的后院里,武则天坐在黄罗伞下,观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女子蹴鞠表演。对这些美丽如花朵的女孩们柔中带刚的表演,感到十分满意。她更为自己的创意得以实现,感到欣慰和自豪。
此时,武则天还在想着另一些事,酝酿着更多的新创意,她一定要在帝位上留下更多让后人难忘的 事迹 。
看了“武则天的历史故事 ”的人还看了:
1. 武则天经典语录
2. 武则天经典名言
3. 武则天的成功故事
4. 武则天经典语录大全
5. 武则天贬牡丹的传说故事
关于一代女皇武则天的秘密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二十三日,唐高宗下诏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七天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十一月初一,司空李绩奉诏临轩册封,文武百官都前往肃义门朝贺,三呼皇后千岁。内外命妇入谒。历史上百官、命妇朝见皇后,自此开始。次年正月,太子李忠被废,封梁王。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被册立为太子。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青云直上,一步步登天,同时意味着与她争宠的王皇后、萧淑妃命运的悲苦,她们骤然间滑向了没有光明的无底深渊。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以后,囚禁在后宫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在一扇小门上开了一个很小的孔,以通食器。门外有武则天派去的人看守。二人困在里面,昼夜不见日月,终日只能以泪洗面,互诉悲苦。
一天,唐高宗想起了被废的王皇后和曾经忘情恩爱的萧淑妃,便想去看看。内监引导着唐高宗来到密室。只见门禁严锢,只有一个小孔进入饮食,唐高宗不禁恻然心动,为之神伤。他走上前去,大声说:“皇后、良娣,无恙乎?今安在?”王皇后、萧淑妃听见是皇上的声音,而且就在门外,两人喜出望外,泣不成声地说:“陛下幸念畴日,使妾死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为回心院。”唐高宗伤感之下,泪眼朦胧,满口答应:“朕即有处置!”
武则天立即得到了心腹的奏报,待唐高宗离去,马上派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直打得两人血肉模糊。然后,吩咐将两人的手脚剁去,将她们装在酒瓮中。武则天狠狠地说:“令二妪骨醉!”
几天后,装在酒瓮中的两个人仍然没死,武则天便逼着唐高宗下诏赐死。行刑官奉旨来到囚室,宣读诏书。王皇后哽咽受诏说:“陛下万年,昭仪承恩,死吾分也!”轮到萧淑妃,她受诏后便破口大骂:“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
武则天得报萧淑妃的这些咒语,下令后宫再也不许养猫。有好一阵,武则天常常梦见二人,披头散发,血淋淋地前来索命。武则天大为憎恶,请巫祝镇邪。不久,又徙居蓬莱宫,但还是时常梦见二人。后来,武则天便干脆迁往洛阳,终生不回长安。为表示自己对二人的憎恶,武则天下令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唐中宗即位之后才恢复其本姓。
关于武则天的秘密历史和武则天秘史武则天儿子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