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评价拿破仑历史小论文,以及评价拿破仑历史小论文80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评价拿破仑历史的小论文(800字左右)
- 2、300字的小论文 拿破仑称帝
- 3、求评价拿破仑的一篇小论文
- 4、根据个人观点,写一篇评论,拿破仑的小论文。200字
- 5、历史小论文:评价拿破仑(100字左右)
评价拿破仑历史的小论文(800字左右)
你用鲜血染成的记忆,
将久久遍布于世界,
赫之英名庇护着你,
安息在浩瀚的烟波。
——普希金《拿破仑》
拿破仑并不好战,可他必须作战!皇帝的所有战争,除了西、葡战争,还有在某种程度上的俄罗斯战争外,几乎都使英国及其盟国强加于他的,在这位伟大的征服者身上,人们每每可以找到一种遗憾,一种惋惜……
滑铁卢,皇帝心中永远的痛。其实不然,滑铁卢是天才的杰作,失败不是皇帝的错。何以成败论英雄?滑铁卢给皇帝悲惨而辉煌的一生,又蒙上了一层传奇式的色彩。正如雨果说得:“失败反而使失败者更伟大了,到了的波拿巴仿佛比拿破仑更高大些!”
20年的代价虽然惨重,却无比辉煌,皇帝勇敢的站起来了,建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时代——拿破仑时代!不仅如此,皇帝怀着对旧世界的仇恨,用剑去书写黑暗,横扫欧洲大陆的封建制度;他怯而不舍的战斗精神仿佛高高吊起的孤灯,光芒穿越了时空,一直照亮今天。
历史会长久地长久地留下血写的记忆。236年了,皇帝活着的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然而他那无言的目光,仍旧注视着这整个世界!在他死后的184年里,他并未停止他的事业,他还在征服欧洲,政府整个世界.而这次,他用的不是军队,而是他的精神——这一战无不胜的武器!
拿破仑是没有失败的,因为他永远是成功的,不关结果是怎样的,他能做到这么,已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更何况那都是他所应得的,一个科西嘉怪物,用他的意志主宰欧洲,从一个不起眼的人,纵身一跃成为九五之尊。他说过一段话,大家正在验证!
"我的基本要素是工作,我有此生就是为了工作。我两腿能及之处有界限,我双眼能看到的也有界限,我从不知道我的工作有界限。即使我身后什么也没有留下,即使我所有的业绩全部都毁灭,我的勤奋和荣誉,在我死后仍将鼓舞千秋万代的青年。"伟大的宣言,他没有失败过,从意大利在到滑铁卢,只是结局不同而已!他是成功的皇帝!!法兰西大帝!!!!!
300字的小论文 拿破仑称帝
1拿破仑是世界历史上伟大而又充满争议的人物。对于18世纪的法国来说,那个时代需要一种能够控制社会的力量,从而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历史选择了拿破仑。在法国,人们不但认为拿破仑代表了这种力量和征服欧洲的希望,而且将实现和平繁荣的愿望寄托在他身上,至今他依然被法国人视为历史上的英雄。他杰出的军事才能也为世人所钦佩。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代天骄,1769年8月15日,拿破仑·波拿巴出生于法国东南部地中海科西嘉岛上,法国革命爆发后,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立下战功,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将军。
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国第一执政,实际为独裁者。 1800年,拿破仑再度打败奥地利军,英国也不得不与法国签订和约,迫使第二次反法联盟土崩瓦解。1804年11月6日,公民投票通过共和十二年宪法,法兰西共和国改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人的皇帝,称拿破仑一世。但是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
拿破仑进行了多项政治、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是《拿破仑法典》,基本上采纳了法国大革命初期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原则,1804年正式实施。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用法律的形式肯定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国的现行法律。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起到重要影响。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
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他一生亲自参加的战役达到60多个,而其指挥的多个战役,直到今天在军事史上依然有重要意义。但是他的征战打破了欧洲的权力均衡,导致其他欧洲强权7次组成反法同盟,最终彻底击败拿破仑。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的军队在比利时滑铁卢战役中全军覆没,7月15日他正式投降。
虽然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法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拿破仑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
除此之外,拿破仑也是最早提出欧洲合众国构想并试图通过武力来实现的人。虽然他本人并未成功实现这个梦想,今天的欧洲正在朝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
2200年前的12月2日中午,在成就过法国无数帝王的巴黎圣母院,拿破仑身穿镶嵌银鼬皮的紫色天鹅绒礼服,佩戴着查理大帝1000年前登基时用过的宝剑,戴上了黄金铸就的桂冠,成为一名志在统领欧洲的大帝,而不仅仅是控制法兰西的国王。这一年,拿破仑35岁。 民间热闹 官方低调 为了纪念拿破仑登基200周年,在法国国内,各类关于拿破仑的纪念展览、研讨会以及新的出版物层出不穷。一批批装帧精美、价格不菲的纪念画册也在12月前后争相上市,其中一本包含40幅画作记录登基典礼各个细节的画册标价高达12000欧元,合人民币12万元。 与活跃的文化市场不同,法国政府这次却表现出与周围气氛异样的低调。当人们拥挤着去参观民间为此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文化展览时,法国政府并没有举行任何的官方庆典。甚至在法国媒体间,也弥漫着一股对这位传奇人物的质疑和批评气氛。 悬挂在卢浮宫墙面上那幅高6米,宽近10米的巨幅油画,帮助人们想象着拿破仑当年登基时的奢华场面和威严气氛。这幅由拿破仑授权当时的著名画家戴维德所作的油画,从构思到完工总共花了整整4年的时间。画面上背对教皇、头顶桂冠的拿破仑正在为跪在他前面的妻子约瑟芬加冕,在两侧作为背景存在的人群,是拿破仑从欧洲各地邀请来的有声望的客人以及各国大使。 对于这一幕法国历史上不可磨灭的画面,在欧洲学界、媒体以及执政者中,却有着不同的解读。 法国《焦点》周刊把举行登基典礼的拿破仑与一位中非独裁者相提并论,认为那场豪华的仪式是一个“无聊透顶的行为”。因为它让人们想起,法国的年轻士兵在跟随这位战场英雄四处征战中付出的惨痛代价——40万跨过俄国边境的法国士兵,最后只有18000人得以生还;倒在西班牙战场上的法军有30万;在德国莱比锡仅仅进行了三天的“人民战争”(同反法联盟)中,就有7万名法国士兵丧生。 而德国历史学家富尔克·乌里希则认为,“拿破仑是一个对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没有信心的独裁者,他所有的政治成就都建立在军事能力之上,没有那些战争,他也就不可能获得那些军事上的成就。” “目前的法国政府在政治上代表着法国大革命时期共和派的思想,他们认为拿破仑恢复帝制,建立独裁政权是对大革命自由平等精神的背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而同欧洲教会的妥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高毅教授表示,“基于这样的观点,法国政府在这次纪念活动中保持低调是自然而然的。” 民法典:永恒的丰碑 “长期以来,拿破仑一直蒙受着学院、媒体以及政治家的嫉妒和恶语相加。人们必须把他像其他历史人物那样公平对待。”巴黎拿破仑基金会的会长特瑞·伦茨说。 巴黎附近马尔梅松宫(拿破仑以前的私人官邸)的主管切瓦里尔对此颇为赞同,他表示,“人们往往只看到拿破仑作为一个战场上的英雄或者独裁者的形象,至于他为法国的《民法典》、国家银行以及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很少有人提到。” 今年3月21日,同样是《拿破仑法典》正式颁布200周年。这部1800年在拿破仑的推动下开始编纂的法典,内容包括民法、民事诉讼法、商业法、刑法以及刑事诉讼法。把大革命自由平等、自然理性的思想用详细且通俗易懂的形式规定下来,被称为奠定了现代市民社会法律体系的基础。 法典的颁布,不仅解决了当时法国法律体系混乱的问题,而且随着拿破仑权力的扩张,同样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法律体系。甚至在欧洲以外的加拿大、埃及、玻利维亚等国,也都曾经以《拿破仑法典》作为自己立法改革的蓝本。 到目前为止,这部只有436页的法典在经历了两个皇帝、三个帝国和四个共和国之后,一半以上的法律规定依然有效。 “战场上的所有胜利都随着滑铁卢一战的失败烟消云散,但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我的那部民法典。”在圣赫勒拿岛上被囚禁的岁月里,拿破仑对编写《圣赫勒拿岛回忆录》的作者如是说。 欧洲之父? 法国《费加罗》杂志刚刚做过的一项调查表明:在39%受访的法国人看来,曾经带着军队远征俄罗斯和埃及的拿破仑是一个“独裁者”,认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另外有49%的人则认为拿破仑是个“伟大的政治家”。 “39%持批评意见的人当中,应该以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居多。对大多数法国普通老百姓来讲,拿破仑还是一个完美的民族英雄形象。反倒是学界中人持批评意见的比较多。”高毅教授解释说,“对拿破仑评价的争论一直都存在,只不过是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占上风的问题。” 色当战役失败之后(普法战争中的决定性一战),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国破灭。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拿破仑作为曾经战胜普鲁士的勇士再次成为神话。“直到上世纪60年代,人们才意识到拿破仑在政治上是有错的。”研究拿破仑多年,目前管理着拿破仑私人官邸的伯思哈特·谢瓦利埃说。 “争论主要是发生在学术界的。事实上,任何的理由都不能影响法国人把拿破仑作为自己民族的英雄来看待。”高毅教授补充说。 不管怎样,拿破仑作为一个一生都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拥有一大批崇拜者。自从1822年他在圣赫勒拿岛上的监狱中去世后,关于他的书共出版了8万余册;而以这个来自科西嘉的传奇人物为原型拍摄过电影的导演在全世界多达200余位。即使是在加德满都的图书馆,人们也能看到壁橱上放置的拿破仑头像。 “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拿破仑。 一项民意调查表明,拿破仑仍然被法国人认为是除查理大帝和戴高乐之外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凭着他的宝剑和法典,拿破仑就成了现代欧洲的先驱者。”法国历史学家让·图拉德最近在他的一次演讲中强调,“拿破仑是欧洲之父”。
3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是代表法国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他的对内政策基本上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同时有所调整.如他先后制定了民法,商法,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立法规范,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拿破仑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他还保证农民在革命时期购得的小块土地;奖励发展工业.因此,拿破仑统治期间,法国资本主义有很大发展.这是他的功.
他的对外战争则功过参半,法军所到之处,赶走封建贵族,取消封建义务,客观上起了进步作用。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波旁王朝复辟,捍卫法国大革命成功,又动摇欧洲大陆封建统治,这是功.但他进行的战争也有争霸和侵略的,争夺欧洲霸权,侵犯欧洲许多国家独立,掠夺各国人民,招来人民反抗,导致覆亡危机.
恩格斯和列宁都曾经从不同角度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他把他的法典带到被他征服的国家里,这个法典比历来的法典都优越的多”,"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爱戴这位法兰西战士,1840年12月他的遗体运抵巴黎后,90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他。而在多年后,拿破仑也赢得了对手的尊敬。1855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携王储到老残军人院,女王让王子“在伟大的拿破仑墓前下跪”。
拿破仑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他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总体来说,他功大于过!
求评价拿破仑的一篇小论文
迄今为止,人们主要把拿破伦看成是天才的统帅,他用军队使法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强大。他开始征战欧洲各国,在顶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前进。当他1806年彻底摧毁了普鲁士军队,从而使持续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宣告终结时,普鲁士的路易丝王后这样描写了这位法国皇帝:“他谈到好事和好人时,并不真诚。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人们可以钦佩他,但不能爱他。他被幸运蒙蔽了眼睛,以为一切都可以实现。但他不懂得节制,凡是没有节制的人,都 将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普鲁士王后说得很对,因为像所有没有节制的征服者一样,拿破伦也经历了他的滑铁卢 — 这已经成为纪念他最终失败的一句成语。而这个终结却是从他1812年远征俄国开始的。为远征俄国,他集结了六十万大军,有这支历史上最大的军队,全世界都预计他会很快就取得胜利。但结果却完全相反。俄国的军队回避每一场战斗,一再把部队撤回到腹地。到了9月,拿破伦的“大军”逼近了几乎是一座空城的莫斯科。几天之后,俄国军队放火烧毁了整个城市。拿破伦知道,没有足够的住处和足够的给养,他的军队是无法度过俄国的冬天的。他向沙皇提出停战建议 — 但却没有得到回应。他没有办法,只好命令撤退。然而,撤退对他的“大军”来说,却是一场灾难。每天都有数千士兵死于饥饿、疲劳和俄军的反击。最后只剩下5000人返回了家乡。
一向以战无不胜著称的拿破伦还是被打败了,这大大鼓舞了他的敌人,促使他们联合了起来。普鲁士、奥地利、俄国、英国和瑞典,一起向法国宣战。从1813年10月16至19日,在莱比锡附近进行了著名的“民族大会战”。拿破伦新组建的军队无法同盟军抗衡,遭到了第二次惨败。1814年,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伦必须退位,并被放逐到了厄尔巴岛。一年之后,他又卷土重来,再次回到巴黎,推翻新立的国王,接管了政权。他再次建立一支军队,但却于1815年在滑铁卢附近被普鲁士和英国军队彻底击溃。作为英国政府的俘虏,拿破伦最终于1821年5月5日死在大西洋上的圣赫勒拿岛上。
拿破伦皇帝的统治只持续了十年的时间,然后,他的大帝国就像纸牌搭成的房子倾倒了。他为后世留下来的,不是他作为统帅的各种战绩,而是作为政府首脑所做的各种改革。其中特别是1804年颁布的《民法典》,革命的很多重大要求都在其中得以实现:对所有法国人实行统一的法律;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个人自由;取消等级制度;进入公共职务只根据业绩而不根据出身;经营自由;择业自由;财产占有权;宗教自由和实行民事婚姻。《民法典》成了欧洲及世界各国民法的榜样。
同样,行政改革也使拿破伦受到很多赞誉。法国被分为九十八个行政区,它们不是独立的,而是接受巴黎的指示。同样受中央控制的,是国家统一监督下的教育制度,全国施行统一的教学计划 — 直至今日,法国学校的毕业标准,在全国各地仍然是统一的。
拿破伦在德国取得军事胜利后,也进行了改革。例如教会管理区域的世俗化,即把管理权交给世俗的诸侯;原有的112个帝国主教区,从政治地图上消失。此外,350个帝国骑士辖区和很多帝国城市不再是独立王国,而是置于诸侯的管辖之下。由上百个小邦和最小的领地组成的支离破碎的帝国时代结束了;一个更强大更有生存能力的中等国家从而诞生。在这场“政区清理”中,主要赢家是巴登、伏滕堡和巴伐利亚,它们的版图明显扩大。市民的公共生活方式也根据新的法国法律进行了重组和规范。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尽管市民被剥夺了政治决定权,因为在德国还没有一个被人民选举出来的议会。
普鲁士和奥地利也未能摆脱法国思想的影响,同样陷入了改革的压力之中。“为防止爆发革命,我们必须改革。必须去帮助那些在上帝保护下的人们。”一个普鲁士官吏这样描写当时的形势。冯·施泰因和冯·哈登贝格两位男爵着手起草改革方案,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依照法国的模式。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改革,主要贯彻了著名学者威廉·冯·洪堡的思想。直至今日,德国的大学教育仍然贯穿着洪堡的精神。改革的总体设想,是使普鲁士的臣民变成独立思考的公民,能够带着责任感参与国家的工作 — 或许在什么时候,也能有一个与国王处于平等地位的人民代表机构出现。
在另一个领域,拿破伦也是一个大变革者 — 当然不是出于他的情愿:在被法国占领的不独立的国家里一再发生反抗运动;拿破伦为了战争,越来越关注金钱和士兵,他的这个欲望越明显,反抗也就越强烈。特别是在德国,这种反抗已经成为反拿破伦的民族运动。如果说这个国家的诗人和哲人早已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文化民族”的一份子,那么现在他们就也想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哲学家约翰·戈特利布·菲希特在《向德意志民族的演说》中,要求他的同胞“塑造自己的品质”,重新成为德意志人。“让我们不仅在我们的身躯而且在我们的精神面前躬身礼拜,成为它们的俘虏。”这种维护民族特征的愿望,也是导致“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这场战争导致了法国在欧洲霸权的结束。德国人日益增长的、有时是过于强烈的民族自觉性,也在这里有它的历史渊源。
根据个人观点,写一篇评论,拿破仑的小论文。200字
拿破仑是一位世界史上的巨人,有关他的种种历史著作不下两千余种,至今人们仍对他议论纷纷,褒贬不一.1815年3月,当拿破仑自厄尔巴岛突然杀回巴黎时,法国报刊对他的称呼依次迅速嬗变为:“科西嘉怪物”、“吃人魔王”、“篡位者”、“波拿巴”、“拿破仑”和“陛下”,充分反映出当时法国人民对这位皇帝看法的变化.尽管好几百年过去了,但拿破仑这个人仍是值得研究的,因为他是和一个伟大的时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迄今为止,人们主要把拿破伦看成是天才的统帅,他用军队使法国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强大.他开始征战欧洲各国,在顶峰时期,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没有什么也没有谁能够阻挡他前进.当他1806年彻底摧毁了普鲁士军队,从而使持续千年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宣告终结时,普鲁士的路易丝王后这样描写了这位法国皇帝:“他谈到好事和好人时,并不真诚.他的思想和他的野心只是为了维护一己私利.人们可以钦佩他,但不能爱他.他被幸运蒙蔽了眼睛,以为一切都可以实现.但他不懂得节制,凡是没有节制的人,都 将失去平衡而跌倒在地.”
历史小论文:评价拿破仑(100字左右)
拿破仑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他颁布的《民法典》更是成为了后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蓝本。他执政期间多次对外扩张,形成了庞大的帝国体系,创造了一系列军事奇迹
雨果论拿破仑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
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
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列宁论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
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
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巳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列宁全集》第22卷第302页。)
周恩来论拿破仑
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
罗曼·罗兰论拿破仑
身材短小,颜色黯淡,似乎无底的阴暗的眼,浓厚的黑色髦发。常穿着一件飘荡的黑袍,用一条粗的腰带系住,像进香客一样。不趋时髦,也不遵守社会的狭窄的规矩。在椅子上坐不舒服,却常常盘膝在矮凳上,或栖息在窗台里;时而活泼狂笑,时而沉没在犹豫里。总之,一个活在梦里的大梦想家。
利德尔·哈特论拿破仑
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又一个“伟大战争”的序幕才开始揭开。拿破仑·波拿巴的天才使这场战争大放光彩。如同上个世纪一样,法国对欧洲其他国家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得这些国家又联合起来同它对抗。不过,这一次战争的发展却与过去有所不同。革命后的法国曾经有许多的同情者,但他们既不是各国的政府当局,也不能控制本国的军队。法国在独个地开始战争的时候,是被迫与其他各国隔离着的,好象是害了传染病一样。然而,法国不仅打败了那种想要把它置于死地的联合势力,而且在革命以后形成了对欧洲其他各国的严重军事威胁,并且最终成了主宰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的主人翁。(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马克思恩格斯论拿破仑
恩格斯评价拿破仑说:“拿破仑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略上惟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新形成的农民阶级的利益和幻想的唯一人物。
拿破仑在农民眼中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
他们举着旗帜,奏着音乐走到投票箱跟前去,高呼:“打倒捐税,打倒富人,打倒共和国,皇帝万岁”。
隐藏在皇帝背后的是一个农民战争。(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策7卷第50页。)
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他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因此他尽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他们的宫廷一样。他降低到了其他帝王的水平,他力图得到和他们同样的荣誉,拜倒在正统主义原则之前,因此很自然,正统的帝王们便把篡夺者踢出了自己的圈子。(恩格斯《德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38页)
要是反对拿破仑的战争确实是争取自由、反对暴政的战争,那么结果就应该是所有被拿破仑征服了的国家,在拿破仑垮台之后,都宣布平等的原则,享受到平等原则带来的幸福。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就英国方面来说,战争是由惊惶失措的贵族发动的,并且得到了财阀的支持。
这些财阀找到了取之不尽的利润泉源:接二连三的借款;国债的增长;以及他们有可能渗入南美市场,在那里倾销自己的工业品,夺取他们认为能使自己的腰包塞得更满的、原属于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
他们力图使不列颠威镇四海,以便能够打垮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贸易,如果这个国家的竞争能够成为他们发财致富的障碍的话。最后,他们竭力维护自己从供应欧洲市场取得巨额利润的权利,和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分庭抗礼。
这就是当时英国统治阶级进行这次长期战争的真正原因。
至于说法国革命威胁着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这种口实,也只不过表明这种“人类理性的完美创造”无比优越而已。
从西班牙方面来说,发动战争是为了保卫正统的王位世袭和僧侣专制裁判的原则
关于评价拿破仑历史小论文和评价拿破仑历史小论文8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