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余建华 通讯员 陈依涵)健身房承诺通过一年的训练保证学员长高12厘米,然而事与愿违,学员能要求退费吗?近日,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依法判决被告健身房全额退还培训费用。
瑞安某健身房为吸引学员,对外宣称通过他们的专业训练,可以帮助学员长高。2020年11月,12岁的小周在法定代理人的陪同下与该健身房签订了一份《私人教练课程合约书》,约定培训3个月,培训费10700元,保证小周长高3厘米。
合同签订后,小周开始上课,当天在健身房处测得身高为154厘米。然而3个月后,小周没有达到预期身高。健身房告知小周的法定代理人,若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升级课程,保证一年内让小周增高12厘米,若一年之内无法增高 12厘米,则全额退款。
2021年2月,小周在法定代理人的陪同下与健身房另行签订了一份《私人教练课程合约书》,对原合同进行了补余升级,约定:2020年11月至2022年2月,小周在健身房处进行一对一专业训练,补余金额27300元,若小周的身高未能增长至166厘米,健身房将全额退款。
几日后,小周再次接受训练,并在健身房测得身高为156厘米。之后,小周一直按健身房要求进行训练。
2022年1月,小周在健身房处量得身高为163.7厘米。2022年2月,小周到瑞安市某医院体检显示身高为163厘米。
小周的法定代理人认为:一年的训练时间已到,但健身房未按照承诺让小周增高12厘米,应退还全部课程费用3.8万元。但健身房认为,小周今年2月在医院测得的身高不准确,根据1月测得的身高仍有概率达到目标身高,不应退还全部课程费用。
双方争执不下,2022年4月,小周及其法定代理人将健身房诉至瑞安法院,要求履行合同约定,退还38000元课程费用。2022年5月,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双方一同前往人民医院测得小周身高为164.6厘米。
法院审理后认为,根据人民医院的测量结果可推断出合同届满时原告身高未达被告承诺的166厘米。被告多次否认医院测量结果,却没有建立一个统一数据库,造成原告在合同期限届满后身高不明的责任在于被告。
双方签订的第二份《私人教练课程合约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属于法律规定的合同变更,合法有效,双方应当依据合同约定履行各自义务。现原告依据合同约定完成被告的训练计划,但身高未达到被告所承诺的数值,被告应当按照其承诺,退还原告全额培训费用。
健身房不服瑞安法院一审判决,向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温州中院经审理维持了一审判决。
法官提醒
近年来,健身服务领域纠纷多发,法院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此类服务时,要辨别商家资质,冷静对待商家的广告宣传;在签订书面合同时,要注意保留收费票据、宣传手册等材料,仔细审查合同条款中是否含有模糊不清、不予退费、概不负责等内容,是否体现宣传中的口头承诺,及时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提醒广大商家,诚信经营、守法履约,在广告宣传中慎用诱导式字眼,以免引发诉讼,赔了金钱又损了商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