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马克思思想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2、马克思思想是?
- 3、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 4、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 5、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的主要思想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讲话中总结马克思一生的思想贡献时郑重指出:“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即唯物史观的发现:“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象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在哲学这个概念及其根本范式的变革没有被呈现之前,谈论马克思的哲学,并且在部门哲学的意义上谈论马克思的历史观,存在着很大的危险。这会导致在西方传统哲学的路线上理解马克思的思想,从而在近代学科建制和专业细分的意义上阐释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似乎马克思思想中存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体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马克思那里,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哲学批判、对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对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政治思想批判,并不是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实现了革命并形成了三个新学科。恰恰相反,马克思思想是这三个相互分裂的学科的“合题”,三者以相互扬弃、内在贯穿的方式熔铸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总体,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概念能够较好地揭示出这个思想总体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马克思指出:“正像一切自然物必须形成一样,人也有自己的形成过程即历史,但历史对人来说是被认识到的历史,因而它作为形成过程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这段论述比较集中标识了马克思对待“历史”的基本态度。(1)关乎问题之根本的方面,是马克思把“历史”与“人”相勾连。一方面,“历史”是以人为核心、动力和归宿的过程;另一方面,“人”是摆脱不了过去、现在、未来三重时间向度为生存条件的历史性存在物。(2)“被认识到的历史”之提法,表明历史的可理解性,毋庸置疑与鼓吹或制造历史神秘化的谬论区分开来。(3)历史过程“有意识地扬弃自身”,意味着历史不是像自在自然界那样自发地变化,而是蕴涵人的自觉选择在内的人的自主活动过程——换言之,历史正是人的自我把捉、自我决定、自我建构的过程。依马克思之见,“历史”与“人”其实同源同质,历史专属于人。由于生存历史性之于人的天生注定性质,也唯有人才是历史性存在物。
社会存在之所以是社会的、历史的,乃是因为它是属人的,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象化关系和对象化状态,是精神意识和物质存在在现实中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不可能存在着一种不包含社会意识的社会存在,好像社会存在先在于社会意识从而派生出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包含着对象化了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由于在实践中的对象化不再是一种唯灵论的观念,而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客观存在。因此,我们对于社会意识的理解就不能从观念内部出发,而应该从社会存在出发。历史唯物主义就是这样一种强调社会历史存在,强调存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的唯物主义,它本质上是改变了抽象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新形态,开启了一种后形而上学的存在论视域。正是因为历史唯物主义这种独特的存在论倾向,使其相对于其他的后形而上学思潮具有理论上的优势。社会性和历史性作为存在论的基本原则,瓦解了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意识、内在与外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抽象对立,确立起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统一性视域,形而上学的抽象本体论由此不再可能了。更为重要的是,历史性和社会性作为基本的存在论原则,一方面瓦解了相对性与绝对性、稳定性与流动性、同一性与差异性等的抽象对立; 另一方面,在瓦解本体论绝对主义的同时避免了滑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泥沼。我们要社会地、历史地理解现实和我们关于现实的观念,这本身在强调相对性、具体性的同时,包含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意识。现实的存在和关于存在的观念受到客观的社会历史状况的制约,它们是在社会历史中的,因此是变化着的,但同时又是相对确定且稳定的。
黑格尔用哲学的方式参与建构了资本社会的主导原则,并形诸于哲学语言,表现出切中现实生活、把握时代精神的思想特质。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巨大功绩。问题在于:黑格尔生活在他所揭示的社会现实中,马克思也不可能离开这样的社会现实;虽然从黑格尔哲学中获得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但马克思毫不妥协地与黑格尔区别开来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唯物主义】正是在这种区别中、并通过这种区别而通达人类社会现实,进而形成了标注自身存在的自律性。黑格尔开辟了“思想把握现实”的哲学进路,致力于在理论上阐明现代世界之优越性及危机,并通过思辨力量激活被抽象原则所湮没的现实的人。
相反,马克思则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既延续黑格尔哲学理解社会现实的合理取向,又扬弃其用概念框架来型塑社会现实的抽象思辨性。【历史唯物主义】的自律性正是由此而建构并呈现出来。从马克思致力于终结以概念演绎为动力机制的思辨哲学进路来考量,【历史唯物主义】的自律性当有以下三个本质重要的环节或向度需要我们去阐扬:(1)抽象思辨的来历——“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根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3)【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方式——“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在《1844 年手稿》之最后一章《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他指出:彻底地剖析和批判黑格尔的整个哲学体系,“必须从黑格尔的《现象学》即从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开始”。
黑格尔的《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辩证法,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秘密”即核心,或者说中心。
简言之,黑格尔思想的中心,就是以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之否定性为动力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即劳动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
由于“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所以这一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是精神通过否定之否定实现自我发展的辩证法。但它并非仅仅是唯心主义的谬误,而是包含着深刻的合理内容:它“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
把握了这一中心,就可以合理理解和阐释黑格尔之《哲学全书》由《逻辑学》到《自然哲学》再到《精神哲学》的逻辑展开,而不致堕入其精心编织的庞大的概念之网的五里云雾之中。所以,研究和把握思想家思想之中心的合理方法是透析其诞生地的方法。
马克思思想的诞生地:《1844 年手稿》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哲学之诞生地的揭示和批判,同时也就道明了自己的新哲学的诞生地。马克思《1844 年手稿》:“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手稿》创作时期的马克思已深刻洞察:“一切科学的基础是感性即感性的人的活动,其对对象的掌握必然具历史性。自然科学掌握的自然,只能是历史的自然;人的科学掌握的社会、掌握的人,自然也只能是历史的社会、历史的人。在一切科学都具有历史性这一意义上,科学可以总括为“历史科学”。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指出: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学说,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为根基的。这一方法,不仅锻造出把握社会—历史的伟大认识工具,而且构成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内核与生命线。作为基本的思想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真正要义在于:揭示并切中当下的社会现实。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一度”中去了;它能够理解和把握我们这个时代的双重现实,即“经济发展以及这种发展所需要的架构”。作为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一条理解人类社会现实的道路,而我们今天依然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为了能够充分认识和分析这一社会现实,【历史唯物主义】的纲领必然被人文社会科学愈来愈多地加以消化和吸收。只要我们今天仍然面临着揭示和把握社会现实的思想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就将按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突出地显现出来。
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不在于他是唯物主义的,而在于他的唯物主义是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原则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思想的局限,将唯物主义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思想境域。在这里,历史性原则获得了世界观意义,它瓦解了唯物主义本体论抽象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样看成是思辨本体论的一种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甚至不愿意再将马克思的思想称为唯物主义,哪怕是历史的唯物主义。似乎这样一种称谓仍然留着形而上学本体论的尾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术语,而在于思想原则本身,在于如何规定历史性原则的意义,在于如何赋予历史唯物主义范畴新的内涵,从而才能揭示出历史唯物主义如何成了唯物主义的新形态。
如果将重心放在唯物主义上,马克思思想的意义就会被限定在近代反对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斗争的层面。当然,即便在这个层面上,马克思思想也不是没有意义的,尤其是对今天的中国来说,日常生活中很多蒙昧主义荒谬剧的流行一再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以唯物主义及其无神论原则打击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毕竟不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使命,而是近代启蒙哲学和自然科学的使命。马克思将这一点阐释得很清楚。他甚至说,他的共产主义学说不再需要以无神论和唯物主义为中介了。因为对马克思来说,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他的任务是对现实的世俗世界本身进行批判。显而易见,唯物主义只是马克思思想的前提和出发点,而不是本质原则,就像物质性的肉体是人之为人的前提,但人的存在不能还原为肉体一样,马克思思想的原则不能还原为作为其理论前提的唯物主义。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唯物主义的原则来理解历史,认为人类历史具有如自然世界那样的规律性。这样一种将自然规律概念向历史领域的简单挪用,恰恰是旧唯物主义的问题所在。通过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和自然之间的抽象对立,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抽象对立,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抽象对立被历史性的实践瓦解了。现实存在不再被理解为观念中的极端抽象,而是历史实践中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相互作用中构成的对象化世界。走出抽象的本体论,存在才能作为历史实践中的生成被理解。立足于实践思维,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历史存在论要求历史地看待历史,并且历史地看待存在世界,把握存在物在这个世界中的对象性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状态。
《手稿》续篇《穆勒评注》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也就是说,人的类本质是人的社会性。在费尔巴哈那里是自然存在物的概念,而在马克思这里是社会存在物的概念。
在费氏这里,“异化”是宗教批判的概念。他认为:上帝是人之本质的异化。这种异化本质上“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质的分裂”,对它的克服,就必须把属上帝的本质回归给人。这一批判有其深刻性,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费氏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抽象的。费氏的沿用是一个进步——它以人的本质的异化揭示了黑格尔之绝对精神的神学本质,《手稿》的沿用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因为前者之宗教异化批判只是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副本批判,而后者之劳动异化批判则是对现代市民社会的原本批判。《手稿》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市民社会的理论——国民经济学作存在论批判,深刻揭示市民社会本质的矛盾的根源——劳动活动本身之异化,揭示人的存在——劳动的自我异化与异化的扬弃的辩证发展规律,从而合理论证存在论之真理——共产主义之应然性。这并非传统理论所说的“异化史观”,而是劳动史观。
马克思正是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的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钥匙。
《手稿》之“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劳动——劳动的异化——劳动异化的扬弃这一历史发展三阶段的概括,与马克思晚年在人类学研究基础上作出的公有制之原生社会——私有制之次生社会——向公有制之原生社会复归的再生社会“三形态”的概括对应。两者的关系是:前者为后者提供哲学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科学论证。《手稿》的劳动异化是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由此可见,马克思在《1844 年手稿》中就【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就已经初现雏形。
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存在是实践中介的对象性的存在,关于存在的意识是对象性的认识。现实的感性的世界与关于这个世界的认识都是受到人的实践中介的,因此是历史性的。非对象性的存在和非对象性的认识只是观念中的抽象,而不是现实的具体。历史性成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意味着要求在特定的时空中把握具体的现实,把握事物和认识在实践中的对象性存在形式。在这个世界观层面上,自然是历史的产物,人们关于自然的认识也是历史的产物。问题的关键已经不在于自然物质是否存在,而在于自然如何在特定的社会历史关系中存在并且在什么样的存在关系中被领会和把握。这才是【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关键之所在。【历史唯物主义】以肯定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和超验主义的批判为理论前提,但通过批判抽象主义、还原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思维方式,将历史性引入世界观,终结了旧唯物主义(包括与之对立的唯心主义)的抽象本体论哲学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告别思辨本体论是马克思思想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在告别思辨本体论基础上展开的现代性存在论分析才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成果。
通过历史性原则的引进告别思辨本体论仅是在哲学的现代转型中定位了马克思思想,马克思也因此被看成是传统西方哲学的终结者。现代西方哲学在拒斥形而上学、批判思辨本体论这一点上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即便是近几十年兴起的后现代主义也只是在瓦解形而上学方面做最后的努力。因此,我们拒绝在传统哲学的框架中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求坚定地将马克思的思想划归在后形而上学的现代哲学范围之内。然而,这样一种阐释在肯定马克思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尚不能突出马克思思想的当代价值。如果马克思思想只是现代西方后形而上学思想中的一条支脉,那他就成为历史的了,将不再具有与我们时代同步的当代价值。相对于其他的后形而上学哲学思潮,【历史唯物主义】所具有的基本意义和理论优势在哪里呢? 我们在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以反思思辨本体论的同时,应当充分地注意到【历史唯物主义】的“唯物性”,注意到【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性原则的引入并不是否定唯物主义,而是扬弃物质本体论,通过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显示出其强大的理论优势。
唯物主义进展到【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进展到历史辩证法,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只有辩证法成为历史辩证法,唯物主义才能成为历史唯物主义。前面我们说过,【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绝不是按照自然的逻辑来理解历史,甚至不是按照自然的逻辑来理解自然。【历史唯物主义】要把握的是在自然中超越自然的、在实然中超越实然的存在过程。这个过程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人类实践在改变环境的同时自我改变的生成过程,因此本质上是一个辩证地展开的可能性领域。在这个领域中,洞穿了现实的思想成为创造现实的内在因素,历史表现为创造性和制约性相互规定和相互构成的辩证生成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历史辩证法本质上就是历史存在论。在这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的,反之亦然,辩证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正是历史性、唯物性和辩证性三者相互规定,或者说“三位一体”才使得马克思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存在论视域。
资料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北京市委《前线杂志》
马克思思想是?
马克思思想是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是与时俱进的。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像屹立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最明亮的灯塔,像闪耀在历史长河中最瑰丽的思想画卷,辉映着人民前行的征途。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主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四.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五.理论介绍: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马克思主是一种以唯物主义解释历史、辩证法、和对资本主义批判所发展而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的思想。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变迁: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7年,马克思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资本论》是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母本经济理论,是中性经济理论。直接阅读《资本论》,不能够体会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需要对中性经济理论进行改编社会属性,才能够学习解读到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875年,马克思完成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几点意见》写作,这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全部设计与写作。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
关于马克思思想是什么和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