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奖,以及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而获得诺贝尔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而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因为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扩展资料:
关于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事纪:
爱因斯坦在1917年刚提出宇宙学模型时,就因为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无法给出静态宇宙而人为地在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常数项,通常记作以,而后发现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奖。
1922年,爱因斯坦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因何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是因为他在光电效应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诺贝尔奖,光电效应能更 好地证实他提出的光的量子理论,并不是因为他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获得的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相信光量子的表现与粒子相像。他发现如果击中金属表面的光具有足够的能量,电子就会从这种感 光的金属表面射出。他后来又补充说,并不是光的强度决定电子能否从 物质中被释放出来,起决定作用的是特殊频率的光的能量。
爱因斯坦先后向普鲁士科学院提交四篇论文,他解释了水星近日点的进动,并给出正确的引力场方程。至此,广义相对论的基本问题都解决了,广义相对论诞生。
伴随而生的是更加激烈的争论。而且这一次的争论不单单是纯粹学术上,由于爱因斯坦是犹太人,而且是生活在德国的犹太人,因此他和他的相对论不幸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
爱因斯坦是因为什么获得了诺贝尔奖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理论解释则由爱因斯坦提出。爱因斯坦主张,光的能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负载于离散的光量子,而光子的能量和其所组成的光的频率有关。这个突破性的理论不但能够解释光电效应,也推动了量子力学的诞生。
拓展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光电效应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光照射到金属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变致电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运用光量子理论很好的解释光电效应现象,他认为光子本身的能量就是量子化的,只能一份一份的吸收或者释放,也就是能量本身不连续的。凭借这个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且后续的影响是直接导致了德布罗意波的概念和波动力学的产生。在20世纪700人(次)的诺贝尔奖颁奖历史当中,恐怕爱因斯坦获奖时引起的麻烦最多,而获奖原因更是奇怪得独此一家。很早就不断有人提名他为侯选人,但由于种种几乎无法置信的理由却一直没有成功。
1922年,他才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那时反对相对论的势力很强,评奖委员会没有把奖给爱因斯坦情有可原。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林斯海姆推荐爱因斯坦(推荐理由还是他在相对论方面的成就)为获奖候选人时,写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我相信诺贝尔奖委员会很少有机会为一件具有类似意义的工作而颁奖。”
从后来物理学的发展来看,普林斯海姆的话非常准确。但令人遗憾和惊讶的是,诺贝尔奖委员会却千真万确地没有因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之一——相对论而颁奖给爱因斯坦。恐怕无论怎说,这也是诺贝尔奖颁奖史上的极大缺憾。 1919年11月,英国皇家学会会长J. J.汤姆逊(190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郑重宣称:“(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是牛顿时代以来最重要的进展,是人类思想上最高的成就之一。”当时科学界最有权威的人士之一的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1919年9月22日写信给埃伦菲斯特说:“(日食观测的结果)是所曾得到过的对一种理论的最光辉的证实之一,而且也很适于铺设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甚至连一开始劝爱因斯坦“不要搞什么广义相对论,即使搞出来了也没有人信”的普朗克,也在1919年1月19日因广义相对论的成就提名爱因斯坦为获奖侯选人,理由是他迈出了超越牛顿的第一步。1921年有更多的人因广义相对论而提名爱因斯坦,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因为还有不少人(但都不是一流科学家)反对相对论而犹豫不决,导致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空缺。那么多最有权威的科学家的意见,委员会都能置之不顾,由此可以想见诺贝尔委员会里的保守势力多么强大。
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贝尔奖?
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而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电效应是指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 ,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光子假设,于1916年由密立根的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扩展资料:
关于爱因斯坦获得诺贝尔奖的事纪:
爱因斯坦在1917年刚提出宇宙学模型时,就因为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无法给出静态宇宙而人为地在方程中加入了一个宇宙常数项,通常记作以,而后发现光电效应而获得诺贝尔奖。
1922年,爱因斯坦终于获得了补发的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09年10月,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首先提名爱因斯坦为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推荐理由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伟大贡献。以后他又于1912年、1913年再度提名爱因斯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关于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获得诺奖和爱因斯坦因为什么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