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剧本怎么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抖音剧本怎么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剧本该怎么写?
- 2、剧本怎么写 要正确格式
- 3、剧本的格式和写法
- 4、怎样写剧本
- 5、剧本怎么写?
剧本该怎么写?
1、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对话、独白、旁白都采用代言体。剧本中的舞台指示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2、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搬上舞台表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只能说完成了一半,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好的剧本,能够具备适合阅读,也可能创造杰出舞台表演的双重价值。
3、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
4、剧本格式有分景剧本和分镜剧本。分景剧本,包括开头、景象、动作、对白,常用于电视剧本的创作,电影也可用,不过电影较短,用分镜剧本更能突出电影剧本的直观感。分镜剧本,通俗含义就是在分景后再分镜的剧本,大多是为写故事版与台本做基础与准备。
5、剧本的创作主要是用文字来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能够即时联想到一幅画面,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
6、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剧本里不宜有过多的对话,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使得缺乏动作,在观众看起来就似在听有声读物一样,好闷,导致这剧也就成了“肥皂剧”。
7、剧情在主线外,不宜安排过多的副线,也不宜安排超过三个主线,当主线不止一个时,就要减少相对应的副线。剧本的创作,若是写了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景,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
剧本创作尤其要力避:
无鱼作罟。这里的“鱼”主要指剧作厚重的内容。照苏格拉底的话来说,未经审视的生活不能叫生活。而艺术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审视生活。艺术要在我们功利主义的生活表象下揭示出一种深刻的实在。
优秀剧作都是深刻地激发感情的剧作,使感情在剧作精神的指引下激动得有意义有方向。恩格斯早年批评德国所谓“真正的社会主义”的代表作家时说:他们缺乏一种讲故事的人所必需的才能,是由于他们世界观模糊不定的缘故。
剧本怎么写 要正确格式
正确格式
(1)剧本开头列出了剧本名、时间、地点、人物。
(2)整个剧本以对话的形式
(3)剧本的中间用中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人物的动作、神态等。
写作要素
剧本的三要素是:矛盾冲突、人物语言、舞台说明。
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都要一一考虑周全。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拓展资料
撰写忌讳
一、写成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
二、对白增多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击力就越大。
三、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参考资料:电影剧本格式— —百度百科
剧本的格式和写法
剧本格式:
如果选择每行44个五号汉字,则Microsoft word页边空白和水平标尺上数字标号为: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38 40 42
淡入(Fade in)
1.外景或内景 场景发生的地点1 白天1.
场景外貌或镜头、摄影机角度的简单推荐性的提示
详细地描述第一个镜头中的主体——“角色1的动作”。如需要还可以描述镜头中
的道具、角色做“动作”的位置以及做“动作”的环境。(5/40格之间)
角色1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1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详细描述第二镜头中的主体——“角色2的下一个动作” … (同上5/40格之间)
角色2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2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转场方式)
2.外景或内景 场景发生的地点2 黑夜2.
场景外貌或镜头、摄影机角度的简单推荐性的提示
详细地描述第一个镜头中的主体——“角色3的动作”。如需要还可以描述镜头中
的道具、角色做“动作”的位置以及做“动作”的环境。(5/40格之间)
角色3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3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角色1
(说话的方式或情绪
18/26格之间)
台词4的具体内容。………………………10/34格之间
详细描述下一个镜头中的主体——“角色的下一个动作” … (同上5/40格之间)
(换页场景不变时写上CONTINUED)或(转场方式)
以上就是电影剧本写作的“单栏剧本格式,针对这一格式有几点说明:
(传统电视的双栏格式在这里不作介绍)
1,机位、角度和镜头描述:
剧作者用不着告诉导演怎样运用视听语言,视听语言是导演的功课。所以,对“摄影机(CAMERA)的机位、角度”和“细致的镜头术语”剧作者不要具体写作。如果确实需要,
也只是写出简单推荐性的提示(对于120分钟的电影剧本而言,这种提示可能少到只有十
处)。剧作者的任务是逐个镜头地写剧本。
2,对剧作者而言,关于“镜头”的定义:
镜头(shot)就是摄影机所看到的东西。
3,主镜头和局部镜头:
场景的写作是由主镜头(master shot)和局部镜头(specifie shot)构成。主镜头覆盖一个场景的全貌。如一个房间、一条街道、一个休息厅等。局部镜头专拍房间的某一部分,如房门、或某一条街道上的某一商店的门前或某一座建筑物。
在写完“内景(或外景)·地点·时间”后,可以从一个局部镜头开始描述局部场景的环境和角色的动作,然后直接写角色的对白。也可以从一个主镜头开始描述主场景的环境和角色的动作,然后直接写角色的对白。但是,在具体写作时并不标明是主镜头还是局部镜头。“主镜头”或“局部镜头”是根据我们设计场景时的需要来决定的。
4,找出镜头中的主体:
摄影机画面中发生的角色动作——角色正在画面内进行动作(肢体动作或对白)或完成动作并离开画面(对于肢体动作叫出画,在画外的对白就画外音)。一旦决定了镜头的主体,就可以叙述镜头内发生的视觉动作。
5,标注:
在最右侧和最左侧分别标注场景的序号,然后在最右边写上白天或者黑夜(DAY or NIGHT),接着在最左边标注室内或者室外(INT or EXT).
6, 角色:
对白角色的名字写在其角色台词的上面,居中的位置。。
7,空行:
使用空行的地方是:a不同的场景之间;b场景与转场方式(如:切至、淡入、淡出、叠化)之间;c一个角色的台词与另一个角色的名字标注之间;d角色的台词与镜头中主体的详细描述之间。e的详细描述之间。两个镜头主体
8,黑体字:
a所有的标注用黑体字;b角色第一次出现要用黑体字;c机位、角度和镜头等简单推荐性的提示用黑体字;d转场方式要用黑体字;e对白角色的名字要用黑体字。f场景换页但场景内容继续时写上“CONTINUED”,“CONTINUED”要用黑体字。
例下图
剧本写法:
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首先明确一点,剧本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形式,我经常看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或人物传记,这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专业的。剧本有自己专署的格式,写剧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个技术活。
写剧本也不是什么很崇高的艺术创作,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种,剧作家和清洁工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很普通的工作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写剧本,每个人都可以当导演。当然,既然是一个工种,就有自己的规范。这些规范也许不会让你迅速变成一个专家,但至少能使你看上去像一个专家。或者,不至于让你糟糕的格式成为审稿人枪毙你稿子的理由。因为一个审稿人每天要看三到四篇稿子,如果你的剧本格式看上去不怎么专业的话,他完全有理由翻上几页就把你的剧本扔在角落里凉快。先来看看剧本写作常犯的错误:
I:把剧本写成了小说
刚刚上面提到有的朋友把剧本写成了小说,不是不可以,但那个是文学剧本,根本不能用来指导拍摄和制作。举个例子,你可以在小说里花几页的笔墨来写一个人的身世,背景,家庭组成,或是用几页的笔墨来描写主角的心理斗争过程,但这些东西是无法表现在电影屏幕上的。你的剧本就是一个屏幕,你所要表现的是电影屏幕上能被观众直接看到感受到的东西。像心理活动这类东西是无法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加旁白?当然可以,除非你能忍受主角的画外音在一动不动的镜头里读几页小说。电影*画面表达情绪,你的剧本就是电影画面,要通过摄像机的角度来写,这可能引起第二个问题。
II:不必要的摄象机标注
如果你这样写剧本:在5号升降台,用盘纳为升70型相机,60mm镜头,由8.5m摇至2m对焦…………如果你这样写,就算过了审稿人这一关,你的剧本也会被导演扔掉。你不需要教他怎么拍,这不是你的事。你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相机的事。但是不是剧本就不要考虑相机了呢?也不是,你需要考虑相机的关系而不是位置。剧本里有自己的专用相机术语,多多使用这些术语,能让你的剧本很专业,至少看上去很专业。
1.Angle on 角度对准:比如BILL走出便利店,相机对准BILL。
2.Favoring 主要表现:BILL在一个大广场,人很多,但主要表现BILL。
3.Another angle 另一个角度:换个角度的相机表现BILL在大广场玩的很开心。
4.Wilder angle 更宽的角度:先表现BILL在广场的一角喝可乐,然后镜头拉远,表现BILL所在的广场。
5.New angle 新角度:换个角度表现BILL喝可乐,使镜头丰富。
6.POV 视点:从BILL的视点看东西。就是第一人称视角。
7.Reverse angle 反拍角度:BILL和SALLY在一起跳舞,先拍BILL看到的SALLY,再拍SALLY看到的BILL,通常是两人的POV互反。
8.Over shoulder angle 过肩镜头:相机越过BILL的肩头看到SALLY,BILL的肩头能把画面自然的分割,很常用的类型。
9.Moving shot 运动镜头:包括跟拍,摇移,追随等等,反正镜头是运动的,至于具体怎么动,还不是现在考虑的问题。
10.Two shot 双人镜头:BILL和SALLY在边喝可乐边交谈,这种镜头的相机不要随意移动,防止“越轴”。把BILL和SALLY两人连起来有一条轴线,相机只能在轴线一侧运动,如果越过这条轴线,在画面上BILL和SALLY的位置就会左右互换,引起观众视觉上的逻辑混淆。
11.Close shot 近景:强调SALLY美丽的眼睛,但一般少用为妙。
12.Insert 插入镜头:某物的近景,比如天色已晚,SALLY问BILL几点了,BILL抬起手来,接下来可以接一个BILL手表的特写,当然你还可以用此种镜头来换景,比如BILL移开手表时摄象机里看到的已经是夜晚的舞会了。
以上就是剧本里的镜头描写格式。这是具体的写作格式:
场景说明要黑体,时间地点要黑体,居左
场景中出现的音效要黑体标出
第一次出现的人物名要黑体居中
人物的对话要居中,两边留空,不同人物的对话要另起一行
标明摄象机的关系
标明场景的切换,“切至”就是硬切,“化至”就是加转场的效果,全部居右
如有特效运用,也要用黑体标出
二、剧本写作入门
这是我在大学修读剧本写作课程时所得到的体会。记得当年导师和我们说:「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今天,身为其中的一员,有幸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懂得的剧本理论知识,如有错漏,还望大家多多包容。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本人会分类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第 一 节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态度 (Attitude)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主题 (Theme)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
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第 二 节
创造角色冲突 (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方法一: Potogonist Vs Antogonist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方法二: 不能分解的关系 (unbreakable bonding)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第 三 节
创造表面张力 (create dramatic tension)
方法一: 让你的观众知道一些事而故事中的角色是不知道的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方法二: 让你的观众感到故事中的角色是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方法三: 时间限制 (deadline)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方法四:转折点 (Turning Point)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第 四 节
其它技巧
伏笔 (Planting)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关键匙 (Payoff)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蒙太奇 (montage)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 (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第 五 节
剧本三大忌
写剧本变写小说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
「 今天会考放榜,同学们都很紧张地等待结果,小明别过父母后,便去学校领取成绩通知书。老师派发成绩单,小明心里想:如果这次不合格就不好了。
他十分担心,害怕考试失败后不知如何面对家人……』
试想,如果将上面的句子写在剧本里,你叫演员看了怎样用动作去表达。
如果要用剧本去表达同样的意思,就只有写成如下:
「 在课室里面,学生都坐在座位上,脸上带着紧张的表情,看着站在外面的老师。老师手上拿着一叠成绩通知书,她看了看面头的一张,叫道:「陈大雄!」大雄立刻走出去领取成绩单。小明在课室的一角,两只手不停地搓来搓去。他看出课室外面,画面渐渐返回当日早上时的情景。小明的父母一早就坐在大厅上,小明穿好校服,准备出门,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母亲,见到他们严肃的脸孔,不知该说些什么。小明的父亲说:「会合格吗?」小明说:「会……会的。」
「陈小明!」老师宏亮的声音把小明从回忆中带回现实。老师手上拿着小明的成绩单看着他,小明呆了一会,才快步走出去领取……』
用说话去交待剧情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写一个人打电话,你最好不要让他坐在电话旁不动,只顾说话。如果剧情需要,可让他站起来,或拿着电话走几步,尽量避免画面的呆板和单调。
故事太多枝节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其实,写剧本有一句格言:「 Simple is the best! 」愈简单的故事就愈好。大家想想你们所看过的好电影中,它们的剧情是不是都很简单。例如电影铁达尼号(Titanic)只是讲一艘大船下沉,而下沉当中男女主角产生了爱情。其它电影也一样,简单到报纸短评用短短几十个字就能讲出故事大纲。
但是,简单永远是最困难的:「 Simple is difficult。」
怎样写剧本
怎样写剧本
要写一个好看的剧本,首先要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你们想想,为什么生活中普通人的故事那么苍白甚至回忆起来不堪一击。还不是因为遇到的坎坷级数太低。恩,因为你们这个年纪我觉得你们可能对感情方面比较感兴趣,那现在我先从感情方面开始讲起吧。
在生活中的因为性格不合、性生活不和谐、红杏出墙、或者没钱、见异思迁等原因导致分手的故事,恐怕一辈子与伟大二字绝缘了,因为这些障碍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要想写一个荡气回肠的好剧本,首先要努力制造不可逾越的障碍。
那什么障碍是不可逾越的?如果你智商超过250,而一时又没想到什么点子的话,我先提示一下大家,在很早以前,一部著名的小说和电影《爱情故事》,女主人公死于白血病,这使得俗世中的其它爱情故事追随它走上了一条无限伤悲的不归路(以韩剧为代表,比如《蓝色生死恋》、《对不起我爱你》等等)
我看过很多凄惨的文字。这其中包括你们中间的一些,有一部分人写的东西缱绻悱恻,细腻哀伤得能把乐观折磨成悲观的,把悲观折磨成垂死的,把垂死折磨成死梆梆的,可能我因为我不善于惺惺作态的原因,每看到这些文字,我不由得的怀疑三座大山虽然给中国人民推翻了,但是都推到她一家去了。
我一直觉得文字可以有太多的欺骗性,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毒品。如果我们把爱情比喻成月亮的话,那么因为文字的存在,让我们误以为有的人的月亮那么璀璨,有的人的月亮那么黯淡,有的人的月亮……有的人根本没有月亮。
这不符合事实。
因为,千百年来,月亮从来就没有变过。而且言为心声也早就不是可靠的陈训了,举个例子,比如说汪精卫,他在谋刺清王被俘后,写出"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豪迈凛然的诗。然后因为看《色戒》了解到的胡兰成(所以我说看电影学知识嘛),尽管其臭名昭著,写的书却极为养眼,一本《今生今世》也曾风靡一时。顾城写的诗,优美哀怜,他却用斧头劈死了自己无辜的老婆。冯延巳不是什么好东西,却写出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样打动人心千古流传的佳句……所以啊,朋友们啊,迷信人的文字和迷信人的外表一样,都是很危险滴哦。
其实只要愿意,很多人都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文字。以我来说,我也可以写出或者深情、或者凄惨、或者悲凉的文字。只是现在我不愿意写这些。有时候,忧郁只不过是一种姿态。人活着需要一种标签式的姿态,以让自己区别于其他人,而忧郁相比于快乐,似乎较有深度。所以我写的东西全都是瞎编的。
这世界有两样东西是万万动不得的:一、动什么,也别动感情;二、动什么,也别动别人的偶像。动了感情,意味着会吃很多很多的苦;动别人的偶像,意味着不仅会倒大霉,还会遭受怨恨。
但是,我要说的是,有两个人写的东西是不能看的,一个叫郭敬明,另一个叫安妮宝贝。其字里行间倾泻出的,装腔作势,无病呻吟,或者矫揉造作,哗众取宠。让很多人也喜欢学着写些很哀伤的文字。有时候就是这样,当你自以为自己过得很不快乐,你就会愈加不快乐,这是一种心理暗示。何必把自己弄得不开心呢?年青的时候脑子里难免会有很多胡乱的念头,但多年以后再回看,其实大多是些文不对题的臆想。文字与生活本身不一样的,我在查阅了一些她们文字背后的生活之后,后来终于有一天在超哥的提醒下突然醒悟:她奶奶的,她们自己名利双收,过得不知道多爽呢,却偏偏叫人不快乐。
不过现在很多女同学连死都不怕,还怕不快乐么?所以大概这也是她们为什么受那么多的小女生喜欢的原因吧。
我以前看过她们写过得一些书,所以在这里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说,我不愿意你们受她们的毒害。他们的书故意装得好像很小资,却给人的是一种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况且以现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再等到一二十年我们全都会集体迈入中产阶级,怎么能够拖社会主义后腿搞什么小资太没有格调了。
其实想想,我写这些东西也是没用的,这就跟有人教育你该如何如何,在哪里,做何一样,你一定有听不进去的时候,等有一天你明白了,其实是你长大了,觉得大人说的话是有道理。年轻的时候你会听进去吗?当然不会,事非经过不知难,说了也白说。同理,看书也是一样,就算人家告诉你什么书不好看,什么书不该看,你就是看了也只有坏处。
所以啊,从我打的这些字上来看,证明了我很不成熟。对吧,以后我自己也不傻啦巴唧建议你们别看什么书了,你们今年大二,以前看过郭敬明的书不是掉价耻辱的事情,关键知道以后不要看四娘的书了。乖,听话哦。
中午写到这里的时候,上课铃响了。好吧,扯了这么多,现在直接从剧本开始谈起。
我在第一段字里面说过了,要写出一个伟大的剧本,必须先要努力制造不可逾越的.障碍。大家发散一下思维,如果这个时代还是白血病这么烂俗的设置,那也太不符合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与时俱进"的指示了,所以我再举几个很有障碍例子给大家启发一下,例如,大船沉没(详见《泰坦尼克号》),家族仇恨(详见《罗密欧与朱丽叶》),同性恋(详见《断臂山》),人神恋(详见《牛郎织女》),人妖恋(详见《白蛇传》),人兽恋(详见《金刚》),亚洲男人和欧美女人恋(详见《情人》),毕业了(详见各大校园)。
写剧本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最重要的是它能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好比人生,你可以你里面加入糖,也可以加入盐,甚至可以加入一点毒药,只要你自己能够承受。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其中有个镜头,女主人公心甘情愿脱了让男主角画,当时年纪尚小的我想:我靠,搞艺术就是牛B也。于是决定了我后来学习美术的开始。不过可惜后来……大概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吧……
这部先后启蒙了很多艺术青年的电影就是[泰坦尼克号].准确的说[泰坦尼克号]是一部很长的电影,这段可能只有几分钟的镜头。但是里面其它情节我都忘了,唯独这段始终难以忘怀。直到在我那时候也在大学以后,重新找了几部电影,然后发现这么一个结论。
那么,你现在能思考下为什么有些剧本,为什么能够那么经典了吧。它们也都做到了一个共通点,就是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当然,除了要设置不可逾越的障碍之外,我们为这个故事的中间又设若干个小的悬念。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间添插些具体的细节。
总体上说是:起、承、转、结。
一般很多精彩的剧本都会遵循这个定律:前三节铺陈蓄势,然后结局让人意想不到。
下面说个笑话,呼应这个结局让人意想不到这样的例子。,这是某个小朋友讲给我听的
一天一家小影院放映一片子。
广告写到并有说明:一美女莫名晕倒,七男人强行拖入森林;
等待美女的……
——《白雪公主》
一如花美女与七男人的数天惊涛骇浪般的销魂(绝非《白雪公主》)。
——《八仙过海》
《七个可爱男孩和一对年轻夫妻曲折的故事》
附言写道:七个可爱的男孩趁年轻夫妻无防备的时候一个一个的进入他们的家 却反被年轻的夫妻所治服 但最后却出现大逆转情况 丈夫被杀 年轻美丽的妻子落入七个男孩的魔掌…
…
本片情节曲折精彩感人 为广大有婚夫妇培养下一代所必看之佳作!!!
——《葫芦娃》
然后最后再给大家讲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必须要背弃自己的信仰以及承受世俗无情的眼光才能走到一起。故事只有一句话: 师太,你就从了老纳吧。
……
算了,很无趣的。作为一个过气青年,我的性格沉默内敛,而且我不喜欢讲话。上面这些怎么写剧本,本来应该是今天要讲的内容,但是今天我讲了几句怎么感觉有点少儿不宜的味道,然后终于还是作罢。
就像上次看赤壁,我本来想说,该笑的早通过网络给提前笑了,这就好像洞房花烛,本应非常激动,但是因为体验过婚前同居,反而觉得没劲。要想有劲,只有换个人重新洞房。但是说到一半赶紧闭住了嘴。
所以证明教书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一不小心就触犯了《妇女儿童保护法》,万一你调戏的是一个妇女呢,万一你调戏的是一个儿童呢,万一你调戏的既是个妇女且是个儿童呢。多可怕的事啊。开个玩笑。呵呵~
剧本怎么写?
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
一个典型的剧本例子如下:
公馆一室内
王妈:(小心翼翼地)小姐,您还是得注意身子,就吃点东西吧。
赵小姐:(把碗砸在地上)不吃,我就是不吃。
(王妈下)
剧本的结构
一部较长的剧本,往往会由许多不同的段落所组成,而在不同种类的戏剧中,会使用不同的单位区分段落。在西方的戏剧中,普遍使用“幕”(Act)作为大的单位,在“幕”之下再区分成许多小的“景”(scene)。中国的元杂剧以“折”为单位,南戏则是以“出”为单位,代表的是演员的出入场顺序,而在明代文人的创造后,将“出”改为较为复杂的“出”。
剧本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再高潮结局”。
当然根据编剧技巧的不同,结构还会变化。如“佳构剧”。
关于剧本怎么写和抖音剧本怎么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