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嘉意 北京报道
10月29日,主题为“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2(第十九届)在京举行。
论坛上,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发表演讲。梁涛表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的“补血”功能、资金融通的“造血”功能、社会管理的“活血”功能,在助力共同富裕过程中不可或缺。保险业应勇于担负起责任使命,积极推动中国式保险业现代化,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保险业仍大有可为
当前,我国的保险业发展水平仍不充分,存在包括保险服务内容有限、保险保障仍有较大缺口等问题。
“如2021年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9%和3180元/人,距离全球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河南暴雨灾害事故中,保险业赔付仅占直接经济损失的10%左右,风险补偿作用发挥仍显薄弱。”梁涛表示,“再比如家财险在风险管理的增值服务局限于开锁、家庭保洁等,缺乏消费者更为关注的事故预防、定期检修等服务;旅游保险产品则局限于服务救援;对法人企业的风险减量管理,还停留在防灾防损培训、单一的风险提示。”
梁涛表示,保险业应勇于担负起责任使命,积极推动中国式保险业现代化。
“首先,坚持保险服务的人民性。”梁涛指出,保险业应积极推进农业保险、大病保险等普惠保险发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由‘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转变,让全体人民公平享有保险服务。
“其次,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梁涛指出,保险业应不断创新的多元化保险产品体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要发展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保险产品,提供差异化、定制型、综合型风险管理服务。以消费者权益保护为中心,从丰富销售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方便产品查询等多方面推动,提升保险产品的有效触达能力。”
同时,梁涛表示,保险业还应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切实找准保险行业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职能定位。“保险业应通过深化改革,融入服务经济社会大盘发展之中。加大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能力,在科技保险、货运保险、企财险等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保障供应链安全,积极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
最后,梁涛表示,行业整体还需共同努力,积极运用科技、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险公司要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积极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主动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从简单的‘险后’补偿向‘险前’预警、‘险中’响应转变,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管理转变,加大对风险减量管理和增值服务的研究和投入,加强保险的专业化、前置化的风险管理职能,努力实现防患于未然,降低整个社会的风险和损失,增进全民安全福利,为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优质、高效的保险保障。”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助力完善社会分配
欲推动中国式保险现代化,梁涛认为,具体有以下五个路径。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梁涛表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需要大量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和专利技术创新。近年来,保险业通过科技保险、专利保险等持续发力提供保险保障,支持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保障供应链安全,支持产业链提升。
二是助力完善社会分配制度。梁涛指出,商业保险通过捐赠和公益慈善参与三次分配,匹配的目标人群更为精准,更具有针对性和公平性,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平滑风险带来的损失,应纳入国家三次分配机制建设的总体考虑。保险通过资金融通参与要素分配,以债权、股权、资产支持计划等形式建立“供血”机制,积极参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民生工程建设,有效缓解民生改造项目资金短缺问题,助推协调发展。
三是支持构建民生保障体系。梁涛表示,近两年,部分餐饮、娱乐、旅游等行业因疫情停业,北京市朝阳区政府统一投保了“服务型企业疫情防控保险”,停业员工每天可领100元生活保障,这对于中小企业的持续经营和企业员工的稳定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支持。此外,农业保险、大病保险等政策性、普惠性民生保险对于增强低收入群体的抗风险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防止了“因灾致贫”和“因病致贫”。
四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梁涛指出,保险机制能够较好地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对接起来,有力保障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已经成为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有效补充。如环境污染保险等绿色保险促进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医疗卫生、食药安全等责任保险支持化解社会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综合治安险支持和维护社会稳定。
五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梁涛表示,共同富裕要求具有较高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的全要素生产率,更加需要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医疗保险让病人“病有所医”。另一方面,养老保险让老人“老有所依”。实践表明,商业养老保险是减轻公共养老保障增长负担、增强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性的有效举措。
(作者:郑嘉意 编辑:李致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