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Onerepuber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抗日战争初期,由德国负责提供的军火以及由德军顾问训练的军队,在抗日战争前期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德国与日本本是一丘之貉,因此在抗战爆发后,德国的亲日派想方设法阻挠中德军火贸易。然而,产自中国的钨砂仍旧是妄图称霸世界的德国所需要的。在这样一个矛盾的情况下,中德之间的军火贸易尽管前路多艰,却仍旧在慢慢前行。
七七事变之后,夹杂在中日两国之间的德国左右为难。一方面,希特勒刚刚亲口同孔祥熙承诺,会持续维持中德关系的热度;另一方面,由于德日缔结了协定,两国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实际的同盟关系已经板上钉钉。此时抗战的爆发,使得德国感到无比的尴尬。
然而,德国人心里却十分清楚,中日开战甚至日本全面占领中国对德国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日本入侵的中国是德国战略资源的重要供应国,另一方面德国拉拢日本是为了在日后的扩张中,多一个可以牵制美苏的盟友。因此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与德国的初衷南辕北辙。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尽管口头上严守中立,但仍然暗中继续对华进行军火贸易。时任德国外长纽赖特在会见中国驻德大使程天放时表示:中日之间的战争与协定没有任何关系,德方仍然会如约提供对华军火以及顾问。
1937年8月10日,孔祥熙再次访问德国。然而德国外交、国防、经济部门的首脑,却不再像过去那样热情,孔祥熙此行并没有什么成果。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希特勒便指示德国各部门“曾经与中国达成的交易,如果中方可以使用外汇或者物资进行支付,仍然要在瞒住日本人的前提下运往中国,但此后便不再同中国签订新的军火协议”。中德分道扬镳的种子在这一刻已经埋下。随着苏联在远东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德国越来越需要拉拢日本对抗苏联,甚至宣称“必要时会牺牲其在华利益”。
从此开始,德国不断敦促中国采用外汇支付德国军火。9月,中国拨出2500万马克来支付德方外汇,然而战略目标远远不是金钱所能改变的。德国的立场正渐渐倒向日本,此时德国的“亲华派”正在希特勒字里行间,寻找一丝有利于中国的痕迹,坚守中德关系的最后防线。
9月10日,日本退出国联,德日关系更加紧密。由于中国拒绝德方自行搜索在新疆迫降的德方飞机,得罪了亲日的戈林。他下令停止对华军火输送,所幸被防长勃洛姆堡所阻拦。这一裂痕的出现,毫无疑问更加重了中德分歧。10月,在日本的压力下,希特勒决定公开调停中日,如果失败就全面支持日本。毫无疑问,这样的调停对日本而言毫无吸引力,一条严酷的道路摆在德国人面前:中国,还是日本?
幸运的是,尽管双方口水仗从未停止,然而在勃洛姆堡等人的操作下,1937年12月底仍有包括36门105mm口径火炮在内的两批军火运抵中国。1938年开始,希特勒对亲华派官员大刀阔斧进行排挤,中德关系急转直下。同年2月20日,德国宣布承认“伪满”,中德关系无法挽回。蒋介石于是决定尽可能多地购买德国军火,3月,中国订购了价值3000万马克的装备,再3个月后这批武器运抵中国,为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后,尽管德国已经明令禁止向华输送军火,负责对华贸易的“合步楼”却通过各种方式把武器装备送往中国。直到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轴心国成立。次年7月1日,德国承认汪伪,中德断交,各种意义上中德军火贸易才算是彻底停止。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在德国仍有不少高官对中国有感情,同情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但本质上中德之间仍然是以贸易为主,并不存在所谓“德国无偿援助中国抗战”的现象。人们经常提起的“德械师”,固然装备了从德国进口的武器,但并非德国无偿援助,而是花了很大代价的。
客观地说,德国的武器装备增强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为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德国的本质却与日本是一丘之貉,为了利益完全可以抛弃道义。对此我们应当明白:依靠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保证自己的安全,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