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文章:学会一百个学霸家的方法,父母能不能在自家复制出一个学霸?
昨天的文章讨论孩子学习,一位读者提了个问题:
我家孩子四周岁,一个字也不写,一首诗也不背,在家就是要玩儿,没完没了地玩儿,是不是厌学了啊?
我回答他:
不是。写字背诗都不用着急,现在逼他,说不定真给弄到厌学了。
孩子厌学,是父母们最怕的事,总希望孩子早早表现出特别好的学习状态,并且一直保持到高考结束。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父母们会勤奋地投入孩子的早教,会从一年级开始就陪写作业,会送孩子去上这班那班。
但即便如此,仍旧时刻担心孩子会不会厌学,发现孩子有一点点不那么愿意学习的苗头,就如临大敌,加紧督促。——然后,一些孩子就真的厌学了。
在厌学这件事上,很多父母完全把逻辑弄拧了——他们认为,学习就是辛苦的事,孩子不督促就不会好好学习,但实际上,学习,包括孩子的学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其他学习,从来都件很快乐的事,是有人把孩子的学习弄得不快乐了,孩子才会厌倦学习。
学习原本是快乐的事
学习本身其实是让人特别开心、特别快乐的。
甭管学什么,甭管多大年纪,当学习按照自己喜欢、适合自己、让自己感到舒适(请注意,和辛苦程度无关)的方式进行,预期结果是自己特别想要的时,学习带来的整个感受就会特别积极,人们就是在享受学习,不存在谁天生就不喜欢学习这件事。
就比如小宝贝刚刚开始练习走路,他会一遍一遍地尝试自己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迈出一条腿,再努力迈出另一条腿,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跌倒很多次,但如果旁边的大人不会一会儿督促他,一会儿扶起他,一会儿提醒他小心,孩子会每天这样耐心地练习很多次,没多久就能走得稳稳的。
比如这次因为疫情长宅在家,很多人都开始学习厨艺,包括一些平时不怎么做饭的人。大家到网上找菜谱,利用家里现有的食材,制作各种各样平时想都不会想的美食。制作的过程可能很繁琐,但人们乐此不疲,好吃的端上桌,或者在朋友圈得到一片点赞时,你会觉得一切都特别让人满足。
再比如孩子玩儿游戏。玩游戏其实也需要学习,你需要熟悉规则,了解攻略,还需要不断练习,要打得好、打得痛快、打得有成就感,也没那么容易。但孩子为什么不会厌倦呢?因为那是他主动想学的东西。
让人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
那么,又为什么很多成人厌倦各种学习,啥都不想学,有的孩子会厌倦学校学习和课外学习呢?那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特别让人不快乐的学习经历,学习从享受变成了忍受。
让人厌倦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糟糕学习经历中包含的消极方法、过程、目标/结果,以及由它们带来的总体上的负面感受。
方法——
如果一个人不喜欢某种学习中使用的方法,比如他觉得那个方法不适合自己,觉得那个方法繁琐且低效,觉得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或者认为别人在用更好的方法,他也可以学习,他就不会喜欢眼前的方法,对用它学习就会感到厌倦。
过程——
如果学习的过程让人不喜欢,比如耗时太长、节奏太急促或者太缓慢,有人监督,总被和别人比较,整个过程经常被介入、干涉,被指导批评,他就不会喜欢这个过程,对要经历此类过程的学习就会感到厌倦。
目标/结果——
如果学习的目标或者学习的结果让一个人不喜欢,比如学习目标不是自己的目标而是别人给予的目标,学习虽然产生了成果,但不是他自己特别想要的成果,他也不会喜欢这项学习。
感受——
让人厌倦的方法、让人厌倦的过程、让人厌倦的目标/结果,会带来种种负面感受,包括挫败、失望、沮丧、无奈、自卑、缺乏成就感、缺乏幸福感等等,如果学习与此类感受相关,没有人会喜欢学习。
造成厌学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为什么父母督促越得紧,越会担心孩子厌学,而且孩子也越发容易真的厌学?原因就在于,当父母感到焦虑,开始用高压、监督的方式促使孩子努力学习,孩子学习的方法、过程、结果、感受就都变化了,变化的方向是负面而不是正面,于是对学习的厌倦就会出现,而且会出现在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各种学习项目上。
所以,坦率地说,不是孩子自己就厌学了,更经常的情况是,父母造成了孩子的厌学。
陪写作业是一个典型。很多妈妈陪写作业陪得精疲力竭,而且孩子并没有因为妈妈的长年陪写而获得更好的成绩,正是因为这个过程对孩子来说太痛苦了,每天都经历这样的痛苦,孩子怎么可能喜欢学习呢?
这和厌倦婚姻有点像。如果家庭生活的每一天都轻松快乐,两个人都努力在彼此之间建立更有品质的亲密关系,人们不会觉得婚姻让人绝望,但如果一天三小吵,三天一大吵,连好好说一句话都做不到,婚姻就会变得让人难以忍受,最后有人就选择放弃。
我还遇到两个小案例,一个是指导孩子阅读,一个是矫正两岁多孩子的暂时口吃。
一位妈妈为训练孩子看书之后能复述故事,就让孩子先看一遍,自己给孩子讲一遍,再让孩子讲一遍。觉得孩子讲得不好,就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讲,经常要讲上三五遍才过关。最后孩子说:看书不好玩,我不要看书了。——看,一个不喜欢看书的孩子就诞生了。
一位妈妈发现2岁左右孩子突然出现口吃现象,就特别着急,每次发现孩子口吃,就让孩子把刚刚说过的那句话再说一遍、再说一遍,直到说得特别流畅。孩子就很崩溃:说话真难,我不说了。——看,一个厌倦说话的孩子就诞生了。
(一点题外话:我不止一次地遇到2岁孩子突然有点口吃的情况,很多妈妈担心,孩子会不会一直就口吃下去呢?这个我有亲身体验。我家小儿2岁时也有一小段时间有点口吃,当时也是担心,后来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刚刚开始说话不久的孩子出现口吃,是因为此时他的思维已经运转得很快,但语言表达速度跟不上大脑思考的速度,就是“脑子比嘴巴快”,这个阶段会很短,大人不去干涉,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这种现象会很快消失,如果大人急着纠正,反倒容易把“口吃”给固定下来。我家当时就是没管,也请幼儿园老师不要纠正,没多久,孩子说话就特别顺畅,口吃的情况完全消失。)
让孩子快乐地学习
孩子会厌学,是因为学习的方法、过程、目标/结果、感受让人不快,自然,想要避免孩子厌学,父母就需要尽量帮孩子保持快乐学习的状态。
方法——
大人尽量少干涉,最好不干涉,让孩子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一个自主学习的孩子,会慢慢发展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孩子才会有更好的学业表现。
过程——
大人尽量少介入,最好不介入,让孩子自主掌控整个学习过程,包括管理学习时间、管理学习任务。能自己管理学习过程的孩子,才能成为有强大学习力的孩子。
目标/结果——
好的学习成绩无疑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为了获得这种成就感,孩子天然就有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父母需要做的是,相信孩子有自己的目标,不把父母给制定的目标强加给孩子,同时充分认同孩子努力的结果。
孩子可能遭遇的最坏的情况是,永远背负父母给制定的过高目标,而对自己努力的结果,父母永远都不满意。
感受——
保护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所有积极感受,极力避免孩子对学习产生消极感受。一旦发现孩子产生了某种消极感受,父母需要马上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结果,是否做了太多负面的工作。
总之,没有天生就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用错方法的父母。要避免孩子厌学,对孩子的学习,父母最好退后一步。
怎样培养有强大学习力的孩子
为帮助更多父母培养出善于自主学习、有强大学习力的孩子,真心爸妈全新推出语音课程——《怎样培养有强大学习力的孩子》。
课程共十五讲,真心爸妈将详细为你解说如何不陪孩子写作业、如何让孩子“爱学习”、如何帮孩子“会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等关键问题,并解答孩子爱玩电脑游戏怎么办、孩子爱看电视怎么办等特别普遍的问题。
讲师介绍:
真心爸妈:
徐智明、高志宏,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今日头条连续五年”千人万元计划“签约作者;
2016、2018年获得"十大育儿头条号";
2017年获得“年度头条号”;
2019年获得北京阅读季“十大金牌阅读推广人”称号;
著有《育儿基本: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新书《阅读手册:成就孩子一生的阅读培养法》将由中信出版社2020年3月出版。
课程目录:
第一讲 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上学
第二讲 孩子写作业,到底要不要陪?
第三讲 如何高效陪孩子写作业
第四讲 如何让孩子爱学习
第五讲 如何帮孩子会学习(上)-观念篇
第六讲 如何帮孩子会学习(下)-方法篇
第五讲 决定孩子学习成绩的十二种能力
第八讲 如何培养认真的孩子(上)
第九讲 如何培养认真的孩子(下)
第十讲 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十一讲 千万别逼着孩子学、学、学
第十二讲 孩子老爱看电视怎么办?
第十三讲 孩子爱玩电脑、爱玩游戏怎么办?
第十四讲 爸妈如何应对期末焦虑
第十五讲 如何理性谈论孩子的成绩
适合人群:
6-12岁孩子的家长;
被”陪孩子写作业“问题困扰的小学生孩子的家长;
渴望孩子有强大学习力的家长。
点击下图进入课程专栏,可免费试听
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
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