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魏延怎么死的,以及魏延死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三国时期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
读汉末历史,尤其是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蜀汉名将魏延,是被马岱斩杀,尤其是《演义》之中有个最为经典的情节:魏延在马背上大喊三声:“谁敢杀我,谁敢杀我,谁敢杀我...哈哈哈,”咔嚓,就被马岱从背后斩杀。《三国演义》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最终会造反,被诸葛亮埋伏了卧底马岱,设计除掉了,当然这只是故事,正史上是这样的吗?
历史上的魏延确实是被马岱斩杀,但是并没有造反。马岱为什么能够斩杀魏延呢?这或许还得从魏延的出身开始讲述。
三国志说魏延是以“部曲”身份“随先主入蜀”,部曲,就是奴隶、家丁、私兵。后来杨仪骂魏延“庸奴!复能作恶不?”骂的就是庸奴。由此可见,魏延是刘备的“私有财产”,他只对主人刘备刘禅负责,只对刘备忠心。赤壁之战后,刘备疏远了诸葛亮,取西川的时候,带的是庞统、魏延。后来魏延屡有战功,被升为将军。刘备得了汉中,需要一个重将镇守,大家都以为必是张飞,张飞也以为非自己莫属。没想到刘备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可见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
诸葛亮当政期间,魏延虽有不同意见,但他是下级,还是听诸葛亮的指挥。诸葛亮也从没担心他会造反,常常委以重任,只担心他与杨仪不睦,“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但是呢?魏延经常和杨仪发生冲突,两人势同水火,只要一说话就要吵架,一吵架魏延就拿刀在杨仪脸上比划,杨仪就痛哭流涕,号啕不止。
杨仪何许人也呢?杨仪,字威公,本是关羽的功曹,本来担当信使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是个有才华,但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诸葛亮一死,魏延、杨仪二人就开始内讧。魏延是诸葛亮的一号战将,杨仪是诸葛亮的参军。战将与参军开火,十有八九是在争诸葛亮丞相的位置。诸葛亮死前只说:“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撤军的时候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服从,不管他的,军队自己撤回去。诸葛亮没有安排杨仪杀魏延?而给魏延的断后的命令,完全是想保护魏延,不想让其参与进来。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诸葛亮不把大权,交给魏延呢? 这个也很简单,因为魏延的军事路线很冒险,与诸葛亮有严重的军事分歧。
杨仪秘不发丧,派人来揣摩魏延的意思。魏延说,丞相虽亡,我还在啊,怎能以一人之死而废天下事呢?况且我魏延是哪个?叫我为杨仪断后?!
于是,杨仪就按诸葛亮的部署,自己带着部队撤走了。魏延大怒,便率军抢在杨仪前面回撤。并且放火把桥路都给毁了,这是魏延使出的昏招!几乎陷杨仪于绝境。杨仪上书皇帝说魏延造反了,魏延也上书皇帝说杨仪造反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两个人告状的信前前后后都报给了刘禅。刘禅问朝中大臣,说谁更像造反啊?因为平时魏延的人际关系很不好,所以大家都认为是魏延,不假思索也不加以求证,默认魏延造反了。让蒋琬带着大军去镇压魏延。
这个时候,魏延抢先拦在南谷口,遣兵逆击杨仪,这又是一个昏招,落人口实。杨仪令王平抵挡。王平叱曰: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怎敢就这样做呢!“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的军士知道是魏延不对,就不再卖力,军皆散。
军队都散了,魏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杨仪遣马岱追往汉中击杀魏延。马岱将魏延斩之,把魏延的头提来,交给杨仪,杨仪用脚踩住魏延的头颅,大骂道:“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
奉皇帝之命的蒋琬向北而行,行数十里时,听说魏延已经死了。乃旋。 也就是说,皇帝刘禅还没有调查清楚谁是谁非,魏延就冤死了。
魏延是怎么死的呢?
一
首先,在罗贯中《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示诸葛亮在临终前设下一计,令马岱怂恿魏延大叫“谁敢杀我”,趁其不备斩杀魏延头颅,方才奏效。但是,在陈寿《三国志》等正史中,却没有这些记载。一定程度上,关于诸葛亮下令要处死魏延的说法,也是缺乏史料佐证的。按照正史上的记载,公元234年秋天,诸葛亮病情加重,秘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魏延断后,如果延或不从命,就随他的便。
二
对于诸葛亮来说,猜到生前猜到魏延可能会不服从命令,这是孔明基于魏延性格的判断。当然,从后面的情况来看,魏延确实没有服从诸葛亮的遗命,而是希望掌握蜀汉大权,并再次北伐曹魏。但是,对于诸葛亮来说,不管魏延是否服从自己的遗命,其态度都是“随他便吧”。对此,在笔者看来,诸葛亮之所以给出“随他便吧”的命名,一方面是确保蜀汉大军可以有序撤退,保留自己的实力。另一方面,对于人才凋零的蜀汉,魏延确实是难得的一位人才和经验丰富的老将,爱才的孔明也舍不得除掉。
三
《三国志》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元代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实际上魏延自始至终都没有叛逃之意,他只是一心想杀掉杨仪,结果到了最后自己却送了命,也是凄凉可叹。当然,对于魏延之死,直接原因就是其本人和杨仪的长期不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魏延高傲的性格,促使其得罪了众多蜀汉文成武将。在魏延、杨仪争斗的消息传到后主刘禅那边时,大部分人都站在了杨仪这边。而且,魏延的部下也是纷纷背叛他,促使魏延被马岱斩杀。
四
最后,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延自负、傲慢,不好相处,也为最后不好的结局埋下了伏笔。《三国志》对他的评价有一句: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用现在的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当然,关于魏延之死,没有史料表明这是诸葛亮有意安排的,也即魏延之死,根本原因还是其性格高傲,和杨仪等人结仇,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吧。此外,魏延至死都没有背叛蜀汉的举动,这也是需要肯定的。简而言之,魏延是一个忠心耿耿、但性格有问题的将领。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魏延是三国后期蜀汉重臣,屡次随诸葛亮北伐,战功卓著,后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封都亭侯。北伐期间,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奇袭长安。因风险太大,被诸葛亮果断拒绝。234年,诸葛亮因常年在外征战,积劳成疾,于五丈原病入膏肓。诸葛亮便秘令杨仪、姜维安排退军的部署。又暗自吩咐,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肯服从命令,大军即刻开拔,不必理会魏延。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延却被马岱斩杀,并被杨仪以谋反的名义,诛灭三族。魏延究竟怎么死的?以下依据《三国志》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诸葛亮逝世后,魏延都有哪些反常的举动,以及如何被杀。诸葛亮病逝后,杨仪、姜维等秘不发丧,按照孔明的计划,瞒过司马懿,再循序渐进的撤回汉中。为了提防魏延,杨仪令费祎前去魏延军营中打探,以此来试探魏延是否愿意遵循遗命,撤回汉中。
魏延听后勃然大怒,不但不愿意撤回汉中,还要继续北伐。声称怎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北伐大业,并且指责杨仪,不过一介参军,三军怎可由他安排。魏延要求费祎记下军事部署,为了稳定魏延,费祎只能照做。
出人意料的是,杨仪已经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率军撤回汉中。魏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率军抢先在杨仪前面,烧毁栈道桥梁,设置障碍,阻止杨仪等撤回。杨仪也是很愤怒,于是魏延、杨仪纷纷上表刘禅,弹劾对方谋反。因杨仪是遵循诸葛亮的遗命,刘禅和朝中文武都支持他。后来魏延就抢先占领了褒谷口,凭险据守,迎击杨仪。
杨仪派遣何平前去应战,何平大骂魏延行篡逆之事。魏延的部下也自知理亏,各四散逃命,魏延携带亲自和儿子逃往汉中。杨仪命马岱率军追赶,并成功斩杀魏延。杨仪见到魏延的首级之后。扔在地上,用脚踩踏,大骂魏延十个顽劣的奴才,并以谋反的名义夷其三族。《三国志》中曾这样记载: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往,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三族。
其次分析魏延之死的深层原因。
一者诸葛亮因担心蜀国的国运,对魏延并不放心。魏延本为韩玄的部下,后斩杀其主投靠刘备,诸葛亮对魏延一直有提防之心。况且诸葛亮病逝前,魏延身为镇远将军,都亭侯。他在北伐的军队中,除了诸葛亮无人可比,可谓是北伐的二当家。无论是战功,还是威望,都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就连姜维也要看魏延的脸色。因此诸葛亮怕魏延带来祸患,才让杨仪、姜维等提防魏延,并且没有把军队交给魏延。
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
魏延在军事方面拥有让人惊叹的才华,在其跟随刘备行军打仗的过程中,被刘备重视,从部曲一路升为镇远将军,这样可谓官运恒通的人物,他的死亡给后人留下了很多的遗憾与疑惑。
魏延的身死,其死因是他背叛蜀汉,欲率领军队投降敌军。说魏延造反的主要人物是杨仪,也是魏延的仇敌,在诸葛亮还活着的时候魏延与杨仪便多次产生冲突,魏延甚至经常一怒之下举刀想要杀死杨仪。刘备与诸葛亮非常重视这两个才智过人的人,所以经常调解这两个人的恩怨。
但诸葛亮身死后,魏延因为不满诸葛亮的遗命,即让魏延断后方便蜀军退兵。但魏延认为诸葛亮的死亡对战争的胜败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有他这样的大将在军中,蜀汉有什么好怕的。
但杨仪率领蜀汉军队开始撤退,魏延冲动之下不顾诸葛亮的命令,抢先杨仪的军队回到汉中,并且一路给杨仪使绊。杨仪与魏延的仇怨失去了诸葛亮的压制,终于爆发。两人都向刘禅上书说对方是背叛蜀汉的人,但一来魏延的人缘一直不好,二他撤兵的方式以及给杨仪大军使绊的行为惹了众怒,所以众将领一直认为魏延才是造反的人。
所以魏延率领兵将跑出了汉中,但杨仪的大军也随之而来。魏延其实并不是真的造反了,而是他的坏脾气以及坏人缘导致了他最后兵败身死的后果。
史料记载魏延怎么死的
自从魏延受到刘备的赏识,从部曲升为牙门将军,又高升至镇守汉中的镇远大将军,可以看出魏延在兵法方面拥有过人的优势亮点,也因此魏延走进了刘备诸葛亮等人的视线。
关于魏延怎么死的,史料记载是其仇敌杨仪派手下将领马岱追杀魏延,最后落得身死头颅被杨仪羞辱的地步。魏延为什么会死得这么凄惨,其直接原因当然是魏延谋反,叛出蜀汉。所以才有了杨仪领兵攻打魏延军队,而魏延手下的兵将背叛魏延,拒不听令打仗。魏延仓皇逃出汉中,但杨仪不肯放过魏延,并排出下属将领将魏延杀死。
但魏延的死亡根本原因并不是他的背叛蜀汉,毕竟仍有其他史料称魏延是被杨仪陷害,他并没有背叛。但最终魏延凄惨的死去,而杨仪作为胜利者活了下来,这样的结果,其根本原因在于魏延的性格缺陷。
魏延的性格高傲,并且脾气也非常坏,这是经过后世考证后确认的。因为魏延拥有非常高的战争天赋,拥有一些坏脾气非常的理所当然。但他错就错在脾气坏,性格高傲的同时不屑于交好同事。凡是魏延在,旁人便不愿靠近他,这也是为什么魏延说杨仪背叛蜀汉时,所有人都站在杨仪身后指认魏延才是叛军的原因。
其次,魏延非常冲动,杨仪与魏延关系不好大家有目共睹,但魏延的急脾气,几次促使他举起刀想要杀死杨仪。同僚都可以轻易的举起刀,给众人留下坏印象是理所当然的。也许杨仪之所以最后不肯放过魏延,这个屡次险些被砍的事情也是重要原因吧。现在,魏延怎么死的大家都知道了吧!
魏延和张飞谁比较厉害
三国中有很多的将领人物和英雄豪杰,所以后人总是喜欢拿其中的人物作比较看看哪个人物更加的厉害,其中魏延和张飞这两人是经常拿来作比较的,那么魏延和张飞谁厉害呢?
张飞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物,魏延的名气和张飞相比是逊色了一点,但是魏延的才能是我们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在推选镇守汉中人选的时候,张飞和魏延两个人的较量处于灼热化的状态。
魏延一开始只是一个牙门将军都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但是刘备看中了他的才能,破格的提升,这也是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的地方。当时的将领们都觉得张飞是最合适的人选,即使是张飞本人也是认为这个镇远将军肯定是自己的了,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让魏延担任了。
魏延的实力是不容小觑的,在魏延镇守汉中的十五年内,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并且没有放过一个敌军的人进入汉中,所以刘备从这一点就能够看出魏延是有才能的将领。并且魏延先后和王双、郭淮交手都没有败过,所以刘备慧眼识英雄任命魏延成了镇远将军。
为了能够成功地说服大家,刘备举行了一个高级将领的会议,并且让魏延自己能够在这次会议上面显示自己的才能。
刘备问魏延如果自己上任之后有什么样的打算?魏延这时候就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曹操大军来犯就率领将士进行攻打,保护主公。这种气魄是无人能及的,因为当时是曹强刘弱的,很多人对于曹军是有一定的畏惧的,但是魏延就毫不思索地做出这样的决定,足够能够体现出自己的勇气和魄力。
所以魏延和张飞谁厉害?这个问题也是见仁见智的,很多人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认知。
三国演义中魏延怎么死的
魏延是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将领之一,长期率军镇守着蜀国的前线汉中。尤其在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候,魏延的军队在北伐战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写到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师未捷,身死军中。魏延没有遵照诸葛亮撤军的遗命,并且率军堵在蜀汉大军撤往成都的道路上,这时候魏延在阵前大喊了三声谁敢杀我,马岱在魏延身后手起刀落,砍魏延于马下。原来诸葛亮死前就料定魏延会造反,又是诸葛的锦囊妙计,然后马岱按照计划??但历史上是否真的是这样的了?
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之滨的五丈原扎营,跟曹魏大都督司马懿相持不下。然而天妒英才,诸葛亮于同年病逝军中,诸葛亮感觉自己不行的时候在榻前开了一个秘密会议,决定病逝以后让杨仪率北伐军撤回成都,诸葛亮说如果魏延没有撤军那你们就先撤回去不要管他。注意,诸葛亮并没有说他死后魏延会造反,也更没有留下遗命让马岱杀他。
话说魏延作为蜀汉后期头号大将,勇猛无敌,他的军事才能不容否认,但他很勇猛也是个很冒险的人,就在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就建议偷袭长安被诸葛亮否决。
诸葛亮是个稳重的人,谨慎的人,虽然爱惜魏延的勇猛,但绝对不会将太多的军队交给魏延。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最后的一次命令决定自己百年之后让杨仪率军撤退,并说如果魏延不撤军你们就不要管他。因为诸葛亮怕魏延掌握军权之后冒险行事,造成蜀国军力大量损失。
话说杨仪是诸葛亮北伐军的参军,对于运粮等后勤工作做的非常好,甚得诸葛亮赏识,但是杨仪却和魏延是死对头。杨仪嘲讽魏延是一介武夫,而魏延却说杨仪文弱胆小怕事,两人动不动对骂起来,甚至一次魏延急了将刀直接架在杨仪脖子上,搞得杨仪大哭,是诸葛亮出面两人才停下的。由此可见,两人的矛盾不是一般的深,诸葛亮对此不是一般的苦恼。然而诸葛亮爱惜两人之才,不能罢免两者中间的一个,他俩的关系是靠诸葛亮维持的。
在魏延接到撤军的命令,又得知大军总指挥是杨仪后,魏延一下就不干。还说丞相去了,还有我魏某人在啊,北伐是国家大事,怎么能够因为丞相一人而耽搁这么大事。杨仪这小子文弱胆小怕事,怎么可以做大军的总指挥,难道我魏某人连他都不如。当即就率军日夜兼程走到杨仪撤军队伍前面,烧坏栈道,把杨仪挡住,并且还上表刘禅说杨仪要造反,同日刘禅也收到了杨仪的奏章说魏延造反。刘禅当时紧张坏了,问董允等人。董允担保杨仪不会造反,但不敢担保魏延。
魏延率军堵住谷口,杨仪无奈,让王平当说客去魏延阵前。王平到后对着魏延的军队大喊:“丞相积劳而逝,鞠躬尽瘁为国家半生,如今丞相刚去,尸骨未寒,你们这样做真的好吗?如果丞相在天有灵看到你们这样能不伤心吗?”魏延的士兵听了王平的话都各自退去,魏延觉得大势已去就带了亲随数人逃进山里。杨仪随即下令马岱率军去追逐魏延,抓到后立刻斩首,不过几日马岱便拿着魏延的首级而还。
历史上真正的魏延忠诚蜀汉,为刘氏集团镇守边境,雄踞汉中,在蜀汉后期诸葛亮北伐时又屡建奇功。魏延的忠诚诸葛亮也深知,因为魏延太过冒险勇猛,诸葛亮料定他死后不会听任何人的指挥,定然会率领大军和司马懿拉开架势对战。所以诸葛亮没有把死后的指挥军权交给他,最后一次的命令中也说,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和指挥你们就先撤退不要管他。
魏延征战半生,从荆州到益州再到汉中,每次战斗都勇往直前,北伐时候更对魏国造成不小的威慑,可惜如此一员名将,最后没有战死沙场,反而因为和别人的不和与争执丢掉性命。
关于魏延怎么死的和魏延死在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