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让我很受鼓舞。”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代表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说,“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它的力量,对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赵声良认为,要做到文化自信自强,就需要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动其与时俱进,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归根结底就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于敦煌研究院来说,就是要做好‘保护、研究、弘扬’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把洞窟保护好,然后将其蕴含的文化研究透彻,并将研究成果发扬光大。”其中,保护是第一位的。赵声良坚定地说,只有将敦煌石窟保护好,才能夯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基础。
在几代莫高窟人的接续努力下,敦煌文物保护一直在扎实推进。“我们现在的保护,是用最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升石窟保护水平。”赵声良表示,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水平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得到了国际广泛认可,“我们的专家曾经到过‘一带一路’沿线许多国家考察,与当地的文物工作者一起共同守望文化遗产,向世界讲好中国的文物保护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赵声良认为,要讲好敦煌故事,广泛深入地开展敦煌学研究是其基本支撑,“敦煌文化的内涵十分广阔,艺术、哲学、历史无所不包。如果没有学者的研究,可能连壁画上画的是什么都讲不清楚。所以,如果要让世人更真切地了解敦煌文化,必须经过深入研究。”
据赵声良介绍,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国外”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如今,研究的重镇与高地都在中国,“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敦煌研究院已多次举办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海内外学人共聚一堂、共同提高,使敦煌学更加深入人心。”
在出版大量学术著作的同时,敦煌研究院还编写了许多通俗读物,向公众介绍敦煌文化,比如《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丛书》《敦煌石窟艺术简史》《敦煌岁时节令》等。“我们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手段弘扬敦煌文化。”赵声良说,除了服务好实地参观的游客之外,更要主动将敦煌文化“送出去”,“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积极举办敦煌艺术展览。研究院的专家也多次走进国内外大学,向高校师生宣讲敦煌文化。”
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赵声良对此深有感触,“不断吸纳优秀文明成果,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是敦煌文化精神的价值所在。我们不仅要持之以恒地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立足时代需求,让敦煌文化的精神传统融入现实世界。”
对此,敦煌研究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与华为合作,研究‘窟内文物窟外看’的智能化虚拟体验。我们推出了‘云游敦煌’等小程序,让大家随时随地拥有一个‘触手可及’的线上敦煌石窟。”赵声良说。
此外,赵声良也欢迎广大文学家、艺术家到敦煌这所艺术宝库寻找灵感,“动画电影《九色鹿》、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等文艺作品已成家喻户晓的经典。我们将继续支持文艺工作者对敦煌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将古老的敦煌文化与现代文艺相接轨,共同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往期回顾:
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方勤代表这样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