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引发民众过冬焦虑。部分消费者把目光投向“中国制造”,“取暖神器”远赴万里之外“送温暖”。
在浙江省义乌市的稠州路上,坐落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小商品市场,这里分为义乌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两个市场簇群。每年八九十这三个月,是经营取暖类商品外贸企业较为忙碌的时期。
“往年我们商铺面向欧洲市场几乎是空白的,今年开始接到了来自欧洲对取暖产品的需求。”一家位于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的家电外贸商店老板陈朝(化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上半年,受到国际形势和疫情影响,店铺的外贸订单有所下滑,下半年取暖类产品需求增加,对整体营收有所拉动。”
该商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了11年,主要售卖暖风机、取暖器、壁炉、烤箱、烤炉等日用小家电。陈朝介绍,他的商铺跟工厂和海外的客户都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商品主要出口到中东、中亚、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每年生产多少货物,客户拿多少现货,他都心里有数,遇到变动时就会下订单再让工厂订做。
陈朝说,意大利、波兰、荷兰等这些国家的客户以前从来没跟他拿过货的,今年有特意来咨询产品,但是不少客户也在看形势变化处于观望的态度。他们主要对性价比高的过渡性商品感兴趣。
对于“欧洲订单是否大幅暴增”这个问题,陈朝解释,大订单直接对接工厂和大企业的可能性更大,个体户接到的更多是小额订单。因为他的客户渠道主要面向中东、中亚,就算有来自欧洲的订单,订单量也不会出现大幅暴增的情况。欧洲的客户会捎带着买少量现货,和其他货物一起运输。
此外,记者联系了义乌国际商贸城10家左右外贸家电商铺。多数商店表示,总体来看,他们的商铺来自欧洲的取暖类商品订单量变化不大,每家销售渠道不同,不排除有其他商铺订单出现较大增长。
公开数据显示,浙江宁波慈溪有100多家取暖器生产企业,出口量占中国的三分之一,是中国较为重要的小家电产业带之一。一家以生产取暖器、电风扇为主的慈溪“二十强”企业销售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公司有接到来自欧洲的订单,比往年多,但没有网络上说得那么夸张。我们主要偏向于做中高端的精品,本来订单的需求量也不会太大。补单更多是快消品类的,偏向于中低端一点。”
更显著的变化出现在一些上市企业和跨境电商平台。10月14日,广东小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723.SZ)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表示,注意到今年公司的电暖器系列产品需求和订单较往年有所增加,根据市场需求增加了产品型号及完善认证要求。目前公司已经引进具备日韩、欧美地区电暖器运营经验的销售、研发团队,积极扩大电暖器系列产品的布局。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近段时间,跨境电商平台上国内取暖产品在欧洲市场销售呈现火爆现象。例如:全球速卖通数据显示,取暖类电器在欧洲市场销售额环比上个月增长了近300%。中国的电热毯、电暖器等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源源不断销往欧洲。
10月16日,信达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显示,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整理,2022年1-8月中国电热毯总出口量为1631万条,同比增加27.5%;增长最快的大洲为欧洲,出口量为395.8万条,同比增加58.7%。在欧洲国家中,德国进口中国电热毯103.7万条,同比增加140.2%,从规模到同比都是最高的。此外出口至英国和荷兰的规模也较大,今年1-8月中国电热毯出口英国95.7万条,同比增加50.1%;出口荷兰62.9万条,同比增加68.9%。
张周平解释,欧洲电热毯销售火热的背景是今年欧洲能源短缺,又将进入寒冬,加之电热毯相对经济实惠,多重因素影响下,导致该市场电取暖设备需求量大增。而除电热毯外,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欧洲消费者急需性价比更高的取暖方式,“中国制造”的低功耗小电器成了新选择。国内家电市场可以根据海外消费者对产品的喜好进行创新改良,或能促进销售。
“电热毯”概念火热,拉动了老牌小家电企业彩虹集团(003023.SZ)股价大涨。该公司股价今年9月19日至9月30日连续上涨,三次触及股票交易涨幅异常波动标准,引来深交所的关注函。
10月14日,彩虹集团回应表示,长期以来,公司立足于国内市场,产品以国内销售为主。为探索开发出口市场,公司上市后组建海外市场开发团队并开展系列认证等工作。截至目前,主要型号电热毯产品通过了CB体系安全性能测试,先后获得CE、UKCA、GS、SAA、ZA认证,通过关于欧盟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学测试(REACH、RoHS、PAHs)。
不过,彩虹集团解释,2022年,公司获得一些产品出口订单,总体上数量少金额低。截至6月底,电热毯等家用柔性取暖产品实现海外销售收入21万元;此外,目前在手订单金额约133万元,合计占上一年度公司营业总收入比例为0.13%。公司研发、生产、销售模式及上游供应链、下游终端用户市场以及所处行业环境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截至10月19日收盘,彩虹集团股价跌停。专家提醒理性布局生产投资。张周平表示,在当下订单热潮下,相关企业在规划生产时还是要根据需求及自身实际情况来投资布局,切不可冒进。热潮退却后,需求也将回归正常轨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