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可能正在筑顶!
今天午后,全球股市突然大反攻,欧美股市期指集体大涨。A股两万亿赛道——半导体更是突然崛起。值得注意的是,上午一度大跌的港股市场尾盘突然拉升,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超1%。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收涨0.45%,恒生科技收涨0.41%。
中概股方面,美股盘前全线大涨,哔哩哔哩涨3.76%,小鹏汽车涨3.46%,京东涨3%,拼多多涨2.7%,阿里巴巴涨2.5%。与此同时,非美货币全线大涨,国债也有反应。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
从消息面上看,利好可能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英镑上涨。英国政府表示,财政大臣将出台一项支持财政可持续性的计划,提高了人们对英国政府将收回减税计划的预期。
二是日本执政党税务长官表示,会考虑将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税收优惠制度“NISA”永久化。将改变免税投资计划。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9月27日以来首次升至0.25%的日本央行政策区间上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到,他们"将根据需要对投机性外汇变动采取措施"。
三是据路透社消息,银行业人士透露,几家大机构在离岸市场大量出售美元,并结合使用掉期和现货交易,且此次美元抛售业务的规模“相当大”。
大反攻
周一午后,美股股指期货扩大涨幅,纳指期货一度涨超1%,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94%,道指期货涨0.82%。欧洲市场期指亦全线大涨。而上周五,美股以全线大跌收报。
A股方面,午后市值近两万亿的半导体板块亦全线大涨。左江科技一度涨超10%,拓荆科技、禾川科技、芯源微涨逾9%,长川科技、聚辰股份、北方华创涨超7%,华海清科、华峰测控、中微公司等跟涨,半导体指数亦大涨。
A股市场午后亦一反上午之弱势,全线走高。上证指数收涨0.42%,录得5连阳;创业板指涨0.03%;题材股表现抢眼,工业母机概念掀涨停潮,教育、军工、信创全线上扬;煤炭、白酒逆势下跌。两市近4000只股票上涨。
源头可能还在于外汇市场。今天午后,非美货币全线反弹,而美元指数开始杀跌。往往在美元指数走弱的时候,权益市场都会有相对较好的表现。那么,此次是什么原因导致美元杀跌,又是否具备持续性呢?
主要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也出现回落,这意味着国债市场也开始回升。
外汇风动
美元杀跌的动能可能来自三个方向:
一是英国政府表示,财政大臣将出台一项支持财政可持续性的计划,提高了人们对英国政府将收回减税计划的预期。英镑兑美元GBP/USD一度涨超1%至1.13,相对于G10所有货币也都走强。此外,英国首相特拉斯同意将所得税削减计划推迟到2024年。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策略师Rodrigo Catril表示:“一种观点认为,英镑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只有一条路可走。我们仍然保持谨慎——短期内亨特执掌财政部对英镑来说是好消息,但保守党内分歧严重。”
二是六位银行业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有数家大机构被发现在远期市场兑换美元,然后在现货市场上出售这些美元,这也是2018年和2019年采用的策略。此次抛售似乎旨在稳定汇率,掉期交易有助于获得美元,并锚定远期价格。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美元抛售业务的规模“相当大”。
三是日本政府似乎也有所动作。日本执政党税务长官表示,会考虑将面向个人投资者的税收优惠制度“NISA”永久化,将改变免税投资计划。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9月27日以来首次升至0.25%的日本央行政策区间上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提到,他们"将根据需要对投机性外汇变动采取措施"。岸田文雄还补充说,快速的外汇贬值是不可取的。当天早些时候,这位日本领导人提到"考虑到货币政策的可预见性、与政府的协调,将考虑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继任者。"
那么,美元是否已经见顶?在日本的大力推动下,七国集团发达经济体的金融领导人在上周三的一份声明中加入了一句话:他们将密切关注市场的“近期波动”。但日本和其他面临美元飙升影响的国家在上周的全球金融官员会议上几乎没有感到安慰,没有迹象表明按照1985年“广场协议”的方式进行联合干预汇市。
“许多国家认为有必要对全球货币紧缩的溢出效应保持警惕,并在这种情况下提到了货币走势。但没有任何关于可以采取哪些协调措施的讨论。”日本官员铃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则明确表示,华盛顿对采取一致行动没有兴趣,称美元的整体强势是“美国和其他国家货币紧缩步伐不同的自然结果”。
反弹能否持续?
那么,A股市场的反弹能否持续?分析人士认为,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
首先,从预期来看,未来一两个季度,中国经济边际改善的可能性比较大。天风证券认为,经济短期正处于复苏中,基建和汽车是两大支撑,疫情压制了复苏的弹性,但影响在减弱,企业整体处于去库存周期,利润结构开始改善。
其次,从政策发力与市场结构来看,涉及到国产替代的信创和芯片,涉及到健康中国的医疗医药,涉及到工业强国的专精特新,还有教育、新能源等行业都是信贷发力的主要方向,而相应的板块目前的位置并不算高。
第三,从整体格局来看,东北证券认为,当前盈利继续下行但中长贷周期开始上行,而非信用与盈利均下行(如2021年底至2022年5月)。当前前期风险因素如疫情、地缘风险等在市场大幅调整中已有消化;地产放松等增量政策持续出台和落实;8-9月的基建、消费等经济数据已出现改善。当前交易情绪、指数估值、ERP以及低估值个股占比已经接近历次市场大底水平。
综合来看,目前的市场还处于做多阶段,机会要大于风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