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汤和怎么死的,以及汤和死了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汤和怎么死的活了多少岁?
汤和是病逝的。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着他,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
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农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朱元璋大杀功臣的理由很简单,无论是先立的太子朱标,还是后来立的太孙朱允炆,都为人仁厚,性格偏软,朱元璋当然不放心自己死后,还留下一帮战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设法把那些旧臣杀掉,以为子孙后代的江山永固铺平道路,防止再出来个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而汤和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所有功臣的,天网恢恢之下,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个“异数”。
明朝的汤和是怎么死的?
汤和
本来,汤和也属“荆棘上的刺”,在必杀之列,可因为他的机警和自律,能激流勇退,不贪恋权势,所以保全了自己和家人。 他对朱元璋有拥戴之功。他早年和朱元璋一起在郭子兴麾下效力,比朱元璋的资格还老一些。后来朱元璋脱颖而出,逐渐成为首领,其它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看到朱元璋当老大,难免心里不服气,而汤和虽“长太祖三岁,独奉约束甚谨,太祖甚悦之。”在关键时刻,他率先承认朱元璋的领导地位,这份功劳,朱元璋是认帐的。
他不争功,能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待遇。打下江山大封功臣时,朱元璋故意降他一等,找个岔子只封他为侯,其它同等条件的人都封为公的爵位。他却很谨慎,不发牢骚,不怨天尤人,继续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地伺候皇上,并向皇上作出诚恳而深刻的自我检讨,才被宽恕,几年后进封为信国公。
汤和识相知趣,迎合皇帝的心思以自保。《明史汤和传》记载“帝春秋浸高,天下无事,意不欲诸将久典兵,未有以发也。”也就是说朱元璋对掌握军权的老臣开始不放心了,汤和就投其所好,在众多高级将领中第一个自请解除军权,“和以间从容曰:‘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帝大悦。”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
回家后他又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不授人以柄。他知道,朱元璋的耳目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报到朱元璋那里,因而他就整天吃酒下棋,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从不结交地方官和乡绅,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朱元璋非常放心。
就这样,他令人难以置信地活到了洪武二十八年,以七十岁的高龄而逝,是明初少有的几个能善终的老臣,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可说是备极哀荣。朱元璋是铁了心要杀尽功臣的,汤和能成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奇迹。可见,《明史》里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
徐达的死~~~~传朱元璋当年怕徐达威胁朝廷,赐他一大碗烧鹅吃。徐达因为对烧鹅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烧鹅。但皇帝所赐,又不能不吃。结果在涕泪交流之下,把朱元璋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之後全身溃烂而死。另一说法是徐达生瘤,不能吃鹅,朱元璋偏赐烧鹅,徐达知朱元璋的意思把朱元璋所赐的烧鹅全数吃完而死。
吃烧鹅不一定死,但皇帝赐烧鹅就是赐死。所以还有人说他吃完鹅没有死,于是服毒自尽了。好一个忠臣!
不过也有人认为第一名将徐达于洪武十七年(1384)病死,算是善终。
很多书上记载,徐达得病后不能吃蒸鹅,而朱元璋偏偏就赐给他蒸鹅,徐达含恨而死。这一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徐达不但是朱元璋的重要将领,而且还在和州救过朱元璋的命,杀掉他对朱元璋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他为人低调,从不招摇。退一步讲,即使朱元璋要杀徐达,也不需要用这么笨的法子,找个人开点毒药,派两个锦衣卫就能解决问题。何苦要用赐蒸鹅这么明目张胆的方法来杀掉徐达。
徐达是明朝的优秀将领,他平民出生,却是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他从小兵干起,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在残酷的战争中成长为元末明初最优秀的将领。他善于指挥大军团作战。深通谋略,为人宽厚,历数十役,战必胜、攻必取,与北元第一名将王保保的作战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最高峰。
他告诉我们,一个平凡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也能成为叱姹风云的名将
而他的赫赫战功及传奇经历也告诉了所有的人:
我徐达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将!
明朝开国功臣的幸免者汤和是怎么死的
因病去世。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1394年(洪武二十七年),汤和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着他,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农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
徐达,汤和,常遇春怎么死的?
徐达,汤和,常遇春死因:汤和:因病去世;徐达:重病逝世;常遇春:病卒。
1、汤和:因病去世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长久叹息之后,让他返回故乡。待汤和病稍好一点时,朱元璋又命人将他接到京城,让他坐车进入内殿,设宴慰劳,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等。
2、徐达:重病逝世
洪武十七年(1384),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随后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至葬礼以示悲疡,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追封他为中山王,谥号武宁,赠三世皆王爵。赐葬钟山之阴,御制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经称赞他说:“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贪图女色财宝,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没有过失。当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达。”
3、常遇春:病卒
柳河川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七日(8月9日),常遇春自开平率师南归,行至柳河川(今河北龙关县西),得暴病卒于军中,年仅四十岁。朱元璋闻丧大为震悼,赐葬钟山之下,并亲自出奠。封子常茂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
常茂隶宋国公冯胜北征纳哈出,不奉约束,被削爵,安置在广西龙州;又别封次子常升为开国公,建文末,以抗靖难师安置云南临安(今云南建水),忧死。
汤和是怎么死的?
汤和(1326—1395年),字鼎臣,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人,明朝开国名将。
汤和自幼与朱元璋为同乡好友,并推荐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元至正十二年(1352)参加郭子兴农民起义军,后以功授千户。十四年,在滁州击败元军,升管军总管。次年,从朱元璋取和州(今安徽和县),渡长江,克太平(今当涂),俘元义兵元帅陈野先。十六年参加集庆之战。后从徐达攻镇江(今属江苏),升统军元帅。二十四年,迁平章政事,率师援浙江长兴,与诸将击败江浙周政权首领张士诚军,俘士卒8000,解围而还(参见)。二十七年九月,从徐达克平江(今江苏苏州),执张士诚。十月,充征南将军出兵浙江,迫方国珍乞降,得士卒2.4万、海船400余艘。浙东悉定,遂与副将军廖永忠率舟师自明州(今浙江宁波)取海道入福建,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连败元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部。明洪武元年(1368)正月,克延平(今南平),俘陈友定。八月,以偏将军从徐达西征,自山西渡黄河,入潼关,围庆阳(今属陕西),俘斩元将张良臣。三年,以右副将军从徐达征漠北,俘北元亲王、国公以下8.6万余人,迫元将扩廓帖木儿奔和林(今蒙古国哈尔和林)。乘胜平定宁夏,追逐北元军至察罕脑儿(今内蒙古太仆寺旗东南)而还。封中山侯。四年,任征西将军,率水师溯长江进攻四川,在征虏前将军傅友德部陆路配合下,克重庆,迫夏政权首领明升出降,夏亡。此后,数出北平(今北京)、山西、延安(今属陕西)等地练兵、筑城、备边,屡败扰边的北元兵,迫北元将伯颜帖木儿乞和。十一年,封信国公,参议军国大事。十四年,以左副将军征漠北,获北元平章别里哥、枢密使久通。十八年,任征蛮将军,平息贵州思州(今岑巩)、古州(今黎平西北)等起事。十九年还师,得悉朱元璋欲解诸将兵权,自请解职归里。后应朱元璋之请,出巡山东、浙江沿海备倭,筑卫所城59处,征兵民5.8万余戍守,倭寇不敢轻犯。二十一年,还居中都(今安徽凤阳)新第,将所得赏赐分送故交。晚年益加恭慎,终年70岁。
汤和怎么死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汤和死了没、汤和怎么死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