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 黄曦
摘 要
2022年二季度,聚酯的产业链行情分化严重,我们对于上半年PTA、乙二醇的行情作了简单的回顾与总结,PTA三季度的行情主要处于区间震荡,炒作重点仍在PX,原料端价格高位回落,但是供应缺乏弹性下,价格仍有支撑,而TA由于供应连续收缩下,不断去库,供需结构改善显著,这也给予TA较强的价格支撑。乙二醇三季度在破位下跌后,产业链亏损加剧下,供应进一步收缩,三季度连续的大幅去库下,乙二醇价格从谷底大幅反弹,然而伴随着利润的修复,投产的进行,四季度供应恢复的阴霾笼罩难散,短期价格有韧性,中期仍是过剩格局。
PTA:强现实与弱预期,供给端持续低位,库存持续去化,PX供应缺乏弹性,进口缩量,叠加韩国、印度四季度检修较多,整体PX供应仍紧张,国内调油料紧张,持续时间预期到明年年初,原料PX供应偏紧,TA供应偏紧。PX增量在盛虹新装置,TA增量在逸盛系解决原料问题后,开工的恢复,当前预期新装置在大会之后投车,若出现预期差,近月低库存下,TA仍有做多价值。
MEG:供需改善或难以持续,低价下供应缩量,然而利润修复后,供应回归又及其迅速,中期仍然不应该给予高价,核心逻辑在乙烯过剩下,炼化配套乙二醇投产仍在进行,利润修复后,煤制产量回归迅速。近月供需环比改善下仍有去库预期,然而力度取决于内需弹性与进口预期差。短期偏强,在意外下,价格反弹后,中期可逢高做空。
第1章 聚酯三季度行情回顾
PTA:2022年,一季度的主旋律围绕着原油,二季度的炒作点则是芳烃系,三季度伴随着PX定价窗口的后移,炒作流动性的泡沫已经挤压,TA的成本出现了雪崩之势,下半年PX投产的逐步落地,TA从高位下挫至5300。
7月份,原油高位震荡,且伴随着调油料套利窗口的关闭,芳烃价格高位回落,同时伴随着,国内疫情管控的放松,成品油需求逐渐恢复,带动MX价格走强。PX方面,国内装置少部分采取短流程,而MX的紧缺,也导致当时短流程的开工偏低,而后伴随着PXN的走强,国内PX装置纷纷提负,而进口方面依然持续低位,主要在东北亚计划外的重整装置检修。TA方面,7月份,伴随着成本端的炒作逐渐落幕,泡沫挤出后,过分打压价格下,TA的开工迅速下降,在能源维持高位,且PX供应紧张下,TA价格维持区间震荡。
8月后,TA一直处于近月紧,而预期差的状况,近月PX供应偏紧,某些大厂由于缺乏原料而大幅停车降负缩减合约,现货紧张,基差长期在500以上,伴随着供需结构的改善,虽然成本端持续弱势,原油不断破位下跌,而PX由于投产预期,远月合约定价的持续承压,而TA却能够表现偏强的态势,处于区间震荡。
乙二醇: 三季度走出了V型行情,前一个半月处于持续破位下跌,产业链极端悲观,从上游的产量不断挤压,到贸易商屡次抄底,到下游工厂显著备货天数增加,也无法阻碍乙二醇的价格沉底至3800。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动力煤的价格相对平稳,而石脑油、乙烯的价格处于下跌通道,这是由于烯烃链的需求较差,且国内乙烯的投产仍在进行中,供给过剩仍是中期的共识。那么由于绝对价格的低位,海外乙二醇的产量及合约也在不断被挤压,从上半年的东北亚的合约减少,到北美、中东乙烷制利润明显下降,合约也显著减少,三季度平均进口不到60万吨。国内方面,虽然乙烯的下跌使得乙二醇的利润有着显著修复,然而长期的亏损也使得大炼化无法接受,油制开工陆续降低,煤制方面,在持续亏损下,除却需要保合约的新装置及低成本的焦炉气制的装置,大部分装置都被迫停检修,也使得乙二醇的负荷来到了历史低位,总供应的连续缩量,使得乙二醇在三季度出现了大去库。供需环比不断改善,叠加成本端坚挺,供应端不断出现意外事件,乙二醇开启了大幅反弹之路。
图1.1:价格
基差:PTA三季度基差普遍在500以上,近端现货紧张,开工偏低,库存持续去化,01合约预期供给充裕,所以月差结构已经给出较大区间,主要还是PX、TA下半年投产预期压制。
MEG三季度基差较为平淡,由于港口库存仍处于高位,现货宽裕,09长期处于贴100左右,这是由于港口库存从年初的60万迅速累计到了120万以上,且煤制合约恢复较快,可流转现货持续增加,聚酯备货积极性不高,伴随着三季度的盘面价格快速下跌,基差有所走强至贴100以内。
图1.2:基差
投产:聚酯产业链投产主要分布在下半年,PX方面今年仍有超过20%的产能增速,确定性较强的主要集中在四季度,较为确定的是,威联PX-TA的配套投产,计划10月投产100万吨产能的PX,250万吨的TA,以及盛虹200万的PX产能,若10月PX成功投出,则国内PX紧缺的情况能够大为缓解。
PTA方面,除却逸盛新材料的投产,后期可能还有恒力500万、威联石化200万的投产,其中恒力的投产存疑,01前几率不大。乙二醇方面,年初投产落地不少,目前已经落地的有260万吨,煤制的有广西华谊等,油制的除却年初投产的镇海二期,浙石化的新线80万在8月成功投产,伴随着卫星的乙烷制乙烯的成功投产,卫星的乙二醇后续有提负预期,后续较为确定的投产在陕西榆林的60万吨产能的装置预期在10月投产。聚酯方面,计划投产600万产能左右,前三个季度累积投产384万吨,后续伴随着需求的好转,投产预计加速。
图1.3:聚酯产业投产
第2章 PTA基本面分析
2.1.PX-PTA产业格局分析
PX近几年处于投产周期,连续三年,产能增速都在20%以上,6月九江石化90万吨投产落地,预计7月计入产能,四季度仍有较多的投产计划,比如盛虹炼化两套PX合计280万吨,揭阳石化260万吨,威联石化100万吨,所以整体PX的产业格局前紧后松。二季度后,一方面伴随着芳烃利润走扩,亚洲开工率回升较快,一方面PX后续的投产计划较多,整体供应较为宽松。当前PX的进口依存度仍在40%左右,主要分布在亚洲,今年二季度后,进口缩量显著,从以前月均110万吨左右,压缩至80-100万的区间,缩量也主要是日韩台三个地区,缩量在15-25万吨左右,主要原因在于调油需求引发的辛烷值组分流向北美,后续伴随着国内供应的上升,PX的进口缩量或许成为常态。
PTA处于投产周期的尾声,年初逸盛新材料360万投产之后,二季度未有新增投产,预计四季度有投产计划,恒力500万吨,富海250万吨,预计在年末或是2023年初左右投产,整体格局处于前紧后松的状况。PTA的出口从去年开始有放大趋势,上半年出口月均在30万吨左右,出口成为去库新路径,且后续伴随着印度、土耳其需求的放大,出口仍有动力。国内供应上半年整体处于偏紧张的状况,伴随着石脑油至PTA整体利润的走高,二季度TA开工率回升较快,同时去库格局也转弱,下半年产业链的修复需要依靠需求端的带动,内需促进社库消化,出口加速整体去库。
图2.1:国内PX-PTA产能
2.2.PTA库存结构
PX方面,一季度较为平衡,二季度去库力度较大,三季度持续去库,现货供应偏紧。国内主要贸易方式为工厂点对点,合约报价主要参考普氏报盘,5-6月由于芳烃价格高涨,叠加美亚价差的拉大,产生的套利盘与调油经济性的放大,亚洲的PX物流部分转移至北美,来内地的量明显缩小,进口的缩量,使得PXN显著放大,这也使得国内的PX开工迅速提升,四季度的问题在于国内外油品需求劈叉,伴随着国内需求的好转,调油缺口较大,若调油方面持续时间能够超预期,则PX国内后续依旧偏紧。
PTA一季度季节性累库,一方面是淡季,一方面是1月份新凤鸣360万吨投产落地,二季度供需环比改善,叠加季节性检修,二季度整体供应低位,现货流通偏紧,3-4月处于连续去库阶段,库存结构开始改善,相比需求端的减产,TA供给端的缩量更为迅速与明显,所以总体去库速度较快。伴随着二季度末,PTA绝对价格迅速走高,工厂利润较为丰厚,TA开工率提升明显,石脑油到TA整体利润丰厚,整体5-6月产量回升较快,而需求虽然也在回升,但是力度较弱,所以去库力度放缓,5-6月较为平衡。三季度超预期持续去库,主要在于原料问题,PX的紧缺导致国内大厂计划外停检修较多,导致TA三季度供应低位,现货紧张,工厂备货低位,若PX的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后续TA的供应未必能够如期回归。
图2.2:PTA库存结构
2.3.PTA检修与加工费
PTA: 7月份国内PTA检修仍较多,除了部分装置长停外,虹港150万吨、扬子60 万吨继续停车中、恒力石化5线250万吨,福海创450万吨,宁波3线200万吨装置停车,仪征64万吨短停,逸盛部分装置降负,洛阳石化,能投 PTA 装置重启。
8月份国内PTA检修增加,除了部分装置长停外,虹港150万吨、扬子60万吨、宁波3线继续停车中、恒力石化3线250万吨,福海创450万吨,逸盛大化1线225 停车,逸盛宁波4线和逸盛大化2线,逸盛新材料降负,能投100万吨装置停车、嘉兴石化150万吨停车等。
PX:(1)中金石化160万吨PX装置8月3日停车检修,8月11日重启。(2)镇海炼化75万吨PX装置8月29日停车检修,计划检修90天左右。(3)东营威联化学因故障,在7月末降负荷至6成偏内水平,8月初负荷逐步回升至8-9成。(4)上海石化70万吨装置因意外在6月18日停车,8月11日重启出产品;另外30万吨长停中。 (5)恒力石化900万吨装置负荷在月中左右恢复至满负荷,之前因前道装置检修自7 月中下旬降负至90%附近。(6)青岛丽东月内负荷阶段性下降至65%附近,月中虽有恢复,但在下旬再度降至65%左右。(7)福佳大化140万吨装置7月28日从100%降负至 80%,8月29日意外停车,预计检修一周左右。(8)福化集团一条80万吨线6月14日停车,另外一条6月底停车,初步预计停车两个月左右。(9)恒逸文莱150万吨装置在8月负荷下降至70-80%水平。因前道部分装置检修。(10 Eneos鹿岛68万吨装置中 50 万吨装置 8月中重启,但另外18万吨装置仍然停车中。(11) 沙特 Rabigh134 万吨PX自8月份下降至50~60%(降负之前在70~80%运行)。(12)印度一工厂435万吨 PX装置近日负荷从前期90~100%附近降至80%附近,目前尚未恢复。
图2.3.1:PX-PTA装置检修
加工费:PX的利润PXN呈现V型走势,在调油的故事炒作结束后,从600美金回落至400美金以下,三季度基本上也是处于历史的高位,主要原因在MX-PX加工差一直处于低位,短流程开工意愿不强,甲苯歧化利润较差,生产的意愿也较差,加上确实前期东北亚出口北美的芳烃及PX较多,导致到国内的PX紧张,整体三季度的PX供应紧张,国内PX库存低位,虽然后续有投产预期,现货的紧张使得PX的利润较高,去除轻重石脑油价差,PXN在350左右,利润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TA加工费在三季度维持在500以上,主要还是现货紧缺使得利润较高,而现货的紧缺在于原料的超预期缺少,此前市场预期调油泡沫的消弭后,海外供应的回归以及国内PX供应的快速回升后,TA在高利润下应当出现开工的大幅提升。然而由于原料问题持续时间的延长,TA库存不断去化,主流供应商也检修不断,导致TA供需改善显著。
图2.3.2:PX-PTA加工费
2.4.PTA平衡表
从TA的角度,当前加工费丰厚,制约开工的核心因素在原料端,那么PX国内一体化基本上开工已经较高,短流程的开工率偏低在于国内调油市场的火热,例如需要外采MX的九江开工5成,就在于MX市场的火热,所以国内的供应回归的问题其一在于短流程是否能够回归 ,即内盘调油的问题会持续多久。其二增量在新增投产,盛虹的新装置,预计9月点火,10月出PX,所以10月后市场预期PX供应紧张问题极大的缓解。关注国内调油问题的持续是否会影响PX的供应。
从需求的角度,当前主流9-10月,聚酯负荷给予85-86%,当前调研下,下游订单尚可,今年出口预期不及往年,关注在大环境下,政策刺激下,内需能否表现超预期。那么在供应无法即使回归下,TA9-10月延续去库,而11月后,伴随着原料的回归,TA的供应回归,若需求较好,则TA紧平衡,若需求不及预期,则后续累库几率较大。
图2.4:PX-PTA平衡表
第3章 MEG基本面分析
3.1.乙二醇产业格局分析
近几年,乙二醇全球产能增量主要在亚洲-中国,近三年保持着500万以上的产能增加量。今年来由于国内乙二醇价格处于全球洼地,亏损严重下,投产也不断后延,截止至三季度,国内乙二醇国内2339.5万吨,四季度还有陕西榆林60万吨产能可以兑现,今年总计投产360万吨。聚酯需求增速较为稳定,平均保持在8%的增速,当前产能6940万吨,预计今年投产500万吨左右,由于聚酯的下游主要是纺织行业,所以其经济增速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大。
相比乙二醇15%的产能增速,乙二醇供给过剩将成为未来常态。进口方面,一季度开始,东北亚的合约就不断被挤压,这是由于其原料需要外采石脑油,生产乙二醇亏损严重,小装置产能逐渐清退。二三季度,伴随着乙二醇绝对价格的沉底,进口合约的缩量开始蔓延至,北美和中东,乙烷制乙二醇开始利润大幅削弱,由于今年天然气价格的高涨,乙烷价格同样水涨船高,这也进一步挤压了乙烷制的乙二醇产量。海外总供应的压缩,使得今年的进口全年缩量显著。
国内方面,煤制投产仍然在进行,但是由于亏损严重,导致投产落地性存疑,相对而言,油制投产确定性更强,今年主要新增就是由油制贡献的,由于大炼化的装置涉及油化工一条产业链,投产确定性强,其乙烯的投产往往与下游的乙二醇、聚乙烯配套,这也导致乙二醇的投产难以阻挡,或许会延后,但是终将落地。
图3.1:全球EG产业格局
3.2.进口分析
进口:乙二醇进口占比逐年减少,目前占比35%左右,预计国内的供应会逐步挤压东南亚等成本较高的市场区域,目前而言,进口处于前高后低,一季度进口均值在70万吨左右,二季度进口均值在60万吨左右,二季度伴随着台日韩的检修以及合约缩量,且伊朗的合约减量,乙二醇进口压缩明显。
目前进口方面,出口方为东北亚、北美、中东区域,从成本而言,东北亚最高,采取外采石脑油的方式,北美次之,采取乙烷制乙烯,从而生产乙二醇的方式,中东成本最低,成本为伴生气。那么东北亚我们主要考虑的是乙二醇的效益问题,伴随着石脑油的快速下跌,东北亚的乙二醇效益有所修复,然而整体依然处于长期亏损状态,重启不断延后,装置逐步进入淘汰阶段。
北美虽然近年来有新增产能,但是伴随着天然气的火热,乙烷价格上涨显著,那么乙烷拿去制烯烃的利润较差下,我们看到北美的乙二醇产量不及预期,伴随着印度市场的分流,来到国内的合约也有所缩量,中东方面,今年负荷较低,整体供应缩量。
需求端,主要为三个市场,中国市场、印度市场、欧洲市场。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国内的需求增速较为稳定,且国内处于投产周期。而印度市场增速显著,近年来发展较快,后续需要重点关注,欧洲市场的需求较为稳定。整体而言,全球总供应缩量,海外需求恢复明显,而国内需求有所承压,若四季度内需有所起色,伴随着进口继续挤压,后续仍有去库预期。
图3.2:进口分布
3.3.供给分析
国内油制:
今年油制供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持续大幅亏损下,油制边际逐渐出现。
前四个月,乙烯制乙二醇的亏损持续扩大,在现金流持续的亏损下,大炼化也无法坐视,从检修可以看出基本上油制的边际已经测出。5月份伴随着石脑油和乙烯的快速下跌,乙烯制的利润修复较快,但是不同于二季度初盘面的大幅亏损,当前持续的现金流亏损下,油制开工一直保持低位。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油制装置出现了重启推迟、减产至安全负荷,甚至是计划外的停车。镇海炼化整体负荷下降,中科炼化6月检修,壳牌是反应较为敏感的装置,早在4月初就因为效益问题停车。而后续浙石化停车、恒力、卫星的提前检修,则使得泥沼里的乙二醇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第二部分,利润逐渐修复后,乙烯过剩下,乙二醇产量回升迅速。
乙烯持续下跌下,乙烯制乙二醇的利润得到修复,且伴随着东北亚裂解装置的检修,国内的乙烯反而得到了机会,油制开工开始逐步回升,投产继续进行,浙石化乙烯装置落地后,第三条80万吨的乙二醇也成功开车,卫星乙烷制乙烯装置开车后,乙烯供应提升后,近期由于外卖乙烯利润较好,尚未显著提升乙二醇负荷,而后期乙烯也是可预期的事情,且乙烯的套利毕竟是短期的问题,所以后期卫星也有乙二醇提负的预期。
那么短期,由于物流的问题,和意外事件的影响,出现了供应缩量。中期来看,油制一体化较煤制仍有优势,中期供应相对稳定,且有增长预期。
图3.3.1:油制检修
国内煤制:上半年煤制产量增加较快,由于当时煤制相比油制利润更有优势,且有年初签订合约的考虑,年初许多装置纷纷重启,一季度负荷较高,5-6月伴随着新疆广汇、广西华谊将近100万的投产落地,煤制总产量显著增加。
二三季度,伴随着动力煤价格弹性放大,坑口价格坚挺,且乙二醇绝对价格显著走低下,亏损放大,且持续较长时间后,显著降负,二三季度一方面是季节性检修时期,一方面由于效益问题,煤制开工一度下降到30%以下,在4000的价格左右,除却部分焦炉尾气制的工厂正常运行,也只有新装置有保合约的需求去维持开工。
四季度初,若伴随着煤制利润修复,且陕西榆林投产在10月的落地,煤制在10月后也有增加的预期。
图3.3.2:煤制乙二醇
替代:主要是EG/EO的切换,以及EG/PE烯烃链的切换,EG/TA聚酯产业链强弱配置的关系。EO方面,环氧乙烷市场有限,且今年有改造计划,所以影响切换主要还是季节性因素以及运输问题,EG/PE则是乙烯下的产物,目前能源价格昂贵,而聚烯烃效益强于乙二醇,炼厂考虑经济性问题,降低EG的负荷,将乙烯转换到聚烯烃。
图3.3.3:替代
3.4.乙二醇平衡表
乙二醇今年处于上半年累库,下半年去库的状况,上半年格局在于煤价回落后、煤制投产接二连三落地,叠加年初有签订合约的需求,一季度煤制开工显著提升,而油制乙二醇由于大炼化的特性,对利润并不表现出特别敏感的状况,所以整体开工较高,加上春季需求不及预期,上半年疫情影响,整体供给过剩格局加剧,港口库存迅速累积至100万吨以上。
年中,伴随宏观压力,原油高位回落,化工品估值纷纷坠入泥沼,而乙二醇由于其弱现实和悲观预期下,被资金持续空配至谷底。与此同时,绝对价格的低位,不断引发补库行为,然而刚需弱势,乙二醇反弹无驱动。逐渐,随着长期生产低利润,油制装置纷纷出现检修停车状况,投产延后,国内供应进一步挤压,在8月出现了今年开工的最低点。同样,由于乙二醇价格的低位,乙烷制乙二醇的利润也进一步压缩,北美、中东的合约缩量,进口持续低位,所以从7月开始,乙二醇开启去库之路。
截止至9月中,华东港库降低至90万吨。伴随着金九银十的到来,供需环比改善下,后续依旧有去库预期,但是力度取决于内需恢复程度。那么供应增量方面,主要来自三方面,首先是国内油制,伴随着乙烯的投产,国内乙烯过剩进一步加剧,油制工艺有提升预期,然后是国内煤制,三季度煤制负荷为最低状态,然而伴随着乙二醇价格反弹,利润修复,后续有重启开车预期,最后是投产方面,01之前较为确定的是陕西榆林60万吨乙二醇装置,大约在10月投产,年前投产压力不大。然而明年,仍有多套装置在投产计划内。所以从平衡表上,9-10月预期去库,11-12月紧平衡,预期差在进口和内需表现。
图3.4:乙二醇平衡表
第4章 聚酯基本面分析
需求
今年影响聚酯开工比较大的两个因素主要为疫情和库存,由于上半年疫情超预期的持续,夏季需求被压制,导致上半年成品库存累积,无法消化,这也使得下半年聚酯开工迟迟无法达到85以上。终端订单疲软,织造开工率迟迟无法回升,聚酯成品库存维持高位,后续伴随着疫情的好转,聚酯负荷提升,然而又遇上淡季,且产业利润单薄,刚需有限,缺乏投机性需求,负荷提升力度有限,且由于库存高位,减产挺价去库存成为三季度的重点。
伴随着限电的放松,金九银十逐渐到来,冬季订单逐步下达,坯布订单增加,坯布出货情况好转,对终端企业的开工负荷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然而当前坯布库存仍处于中等偏高位置,聚酯成品库存无法有较大幅度的去化,聚酯利润持续被压缩。核心还是在于需求惨淡,上半年瓶片出口较好,所以利润一枝独秀,而短纤由于疫情带来的库存较低,也增有一段利润较好的时机,然而对于长丝而言,大部分状况都处于亏损的边缘。下半年而言,由于海外纺织品库存高位,所以对海外的圣诞订单我们并不报以强烈的期待,那么相对值得期待的是内需,由于今年来,纺织品需求一直较差,那么在此刻,需求的弹性相对较大。
图4.1: 国内需求
出口:
出口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世界范围的纺织品、服饰品的需求在今年受到俄乌战争、通货膨胀影响较大,今年从金额上看,出口已经是除却2020年以来的历史高位,但是其实考虑到通胀、汇率的因素,其实也没表现的如此突出。从数量上看,今年上半年聚酯成品出口强劲,特别是二季度的瓶片,表现较强。下半年则,订单走弱了许多。
图4.2:出口
终端需求上看,今年订单较差,主要受到疫情影响较多,二三季度同比表现较差,三季度逐步回升,有季节性好转的趋势,织机方面,今年受到疫情和限电影响较多,也同样在三季度末表现出了较强的弹性,若终端开工能够持续下去,聚酯成品库存结构能有优化的预期,则聚酯端有开工回升的预期。
图4.3:下游需求
第5章 聚酯四季度展望
PTA:强现实与弱预期,供给端持续低位,库存持续去化,PX供应缺乏弹性,进口缩量,叠加韩国、印度四季度检修较多,整体PX供应仍紧张,国内调油料紧张,持续时间预期到明年年初,原料PX供应偏紧,TA供应偏紧。PX增量在盛虹新装置,TA增量在逸盛系解决原料问题后,开工的恢复,当前预期新装置在大会之后投车,若出现预期差,近月低库存下,TA仍有做多价值,短期可择机做扩月差,中期预计高加工费下,供应回升预期较强,叠加需求的弱势确定性较强,叠加年末仍有投产压力,中期供需宽松,中长期可做空TA加工费。
MEG:供需改善或难以持续,低价下供应缩量,然而利润修复后,供应回归又极其迅速,中期仍然不应该给予高价,核心逻辑在乙烯过剩下,炼化配套乙二醇投产仍在进行,利润修复后,煤制产量回归迅速。近月供需环比改善下仍有去库预期,然而力度取决于内需弹性与进口预期差。短期偏强,在意外下,价格反弹后,中期可逢高做空。
PF:盘面驱动不足,绝对价格走势跟随TA,由于上半年的需求遭受疫情压制,短纤作为靠近终端的品种,表现显著弱于成本端,下半年旺季不旺,内需仍弱,出口受压制,预期承压下,短纤持续亏损,现货价格表现抗跌,中期可适当做扩PF-TA价差。
整体而言,我们对于四季度仍抱有希望,希望主要在大会后的各方面放松的空间,是否能给予需求端足够的弹性空间,在这样的预期下,可以适当多配靠近需求终端的品种。
免责申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尽管我们相信报告中资料来源的可靠性,但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我公司所做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的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我公司报告中的信息和所表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所载的数据、工具及材料均不能作为您所进行期货买卖的绝对依据。由于报告在编写时融入了该分析师个人的观点和见解以及分析方法,如与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其他信息有不一致及有不同的结论,未免发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了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的立场,所以请谨慎参考。我公司不承担因根据本报告所进行期货买卖操作而导致的任何形式的损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