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唧唧堂”关注各学科最新最热研究推荐论文解读
发现关注更多研究和研究人,请访问唧唧堂网站
www.jijitang.com
picture from 500px by Mark Barringer
本文为译文,原文作者:Claire Aitchison
译文首发于唧唧堂,译者:Jane
在学术文章的规范中是否使用第一人称“我”在历史上变化过多次。当我在20多年前第一次给本科生上学术文章的规范课程时,我们当时统一的观点是学术文章的书写是“正式而且客观的”,因此在文章中出现第一人称的“我”是不被大家赞同的。真正的科学研究和研究文献的书写中都被认为应当非常的客观,这样才能保证没有偏颇、不带主观情绪以及保证与事实一样独立。
这样的观点是从19世纪开始形成的,当时大家竭力地追寻没有被人为改变和影响的、自然的真理。当然它基于一种观点,观点是外在世界是研究的终极目标,而与研究人员是割裂开、完全没有关系的。后来这种观点被广泛的抨击,例如“完全的客观”是不可能的,或者就如Donna Haraway在1988年指出的,“完全的客观”是一种幻觉,就像上帝的骗局。
自然主义者Charles Darwin似乎对于文章中使用第一人称“我”并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微信分付怎么提出来他从第二句开始,通篇都随意的使用第一人称。我喜欢他的文章、阅读起来丝毫不费劲,内容十分迷人,视角个人化同时充满思想、思考全面、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我们通过阅读知道他是怎么思考的以及他为什么这样想,从以下这个小章节就可以看出:
在长期的研究这个主题以后,我所能够判断的程度是,生命可以延续下去的生存条件逐渐通过两种方式形成——直接以群体形式或者在某些部分独自形成的形式,而且是通过直接影响生殖系统才达到。至于说这种直接的作用,正如Weismann教授最近坚持认为的,也正如我偶然间发现并在我的文章《驯养作用下的基因变异》中展示的,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有两个影响因素,即是生物体的基因和环境的作用,这一点我们必须要牢记在心。(1873,第一页)
当然,这种19世纪文章的风格不会为微信分付怎么提出来了当代学者的习惯而做出改变和调整。然而,从这样的风格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特别是要考虑到如何提出文章的论点,以及如何保证我们的论据可以支持自己的论点。
对于我们而言万幸的是,过去可以通用的第一人称“我”如今在文章中慢慢也死灰复燃了——甚至是在一片晦涩严肃的科学文献中——然而,可接受的程度是还没有完全的转变成流行的程度。什么时候、如何以及多频繁地使用第一人称“我”,这些问题都要依据使用“我”的目的、它在文章中的位置以及读者的需求(这一点似乎是受训练和传统的影响)。
要不要使用第一人称这个问题还与某一特定的知识体系有关联,比如说语态的问题、权威性以及相关知识的问题。因为第一人称的成功的使用可不仅仅是简单的阐述个人的观点和经历。
在某些特定种类的科学文章,和一些特定地区的科学文件中第一人称“我”是很常见的。参与者研究、个人叙述或者是反映个人观点的文章当然是会大量使用第一人称的,因为研究人员在当中的角色需要非常明确。在一篇论文中,当阐述通过何种途径来收集和获得数据时,就会频繁的使用第一人称,例如“我采访了25个人”,“我在编码的过程中使用了NVivo分析软件”。
在对一个观点进行辩驳时也很有可能会使用第一人称“我”,有一些就出现在对文学著作的讨论当中,如果作者想要强调他对某一个主题进行了特殊的处理时,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第一人称经常会出现在对成果或者是结论的讨论当中,在那些篇幅中研究人员往往会对重点进行阐述,例如“因此我进行演示……”。这些阐释性的文段想要成功地使用第一人称会更加复杂,因为它们带着很强的修辞技巧,例如对文章的把握和推进需要小心的处理,还要敏捷的处理上下文的意识。
撰写研究文献需要作者有一个完善的观点,但是要知道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展示这些观点并不总是很容易。研究文献的撰写包括良好的操作文章中涉及到的概念的语态,在一个已经存在和正在进行的辩论的过程中,明确了他人的观点以后,需要混合以及展示作者自己的观点。Graff和 Birkenstein成功地抓住了这种对话和观点交流的精髓,通过一些短语如“他们认为……,我认为……”。要知道一个人在辩论或者对话中的观点,这样的对话结构是极好的工具,但这并不意味着总是利用第一人称“我”来传达自己的观点。
picture from 500px by Igor Stevanovic
因为不能总一直都围着你转!
第一人称“我”有时候也会过度使用,作为读者的我们并不希望一直被提示到作者的存在。过度的使用第一人称可能会给读者造成一个印象,就是文章太过于负担着个人的观点,不够客观。
有些时候第一人称“我”是没有必要也是不恰当的。如果某个观点已经在权威的知识体系中得到确认,然后却被委屈地作为某个人私人的观点进行声明,这看起来是很不妥当的。如果某个观点已经被大家广为接纳或者是被读者广泛的了解了,那么用 “我对……提出意见”这样的话,最好的结果是被极不情愿的接受,而最糟糕的结果是会给他人造成你自己本身完全无知的印象。
例如,博士生的教育奖学金评定在很早之前就认定了要求,博士生与监督员的关系需要时时的改变,因此一个声明“我对博士生在获得候选资格期间,其与监督员之前的关系需要改变,提出我的意见”就会显得非常的不恰当。因为这是一个早已经获得认可的观点。在这个例子中,不仅仅是需要加强作者的权威性,一个第一人称的“我”可能还会破坏作者的权威性,会让作者显得像是一个完全无知的门外汉。
正如这个例子所阐明的,明确地知道在一个阐释观点的文段中什么时候使用第一人称的难度,就如明确知道提供一个参考文献是否有必要的难度相当。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对学科体系研究或者是读者的了解将会影响作者的决定。
在文章中使用第一人称可以很好的预示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很好地区分于其他文章的观点。例如,在这段文字中:“我理解的反思性实践是……”或者是“我使用这个关于文化的概念是为了……”。这两段话很有效果因为它们都在一定的适度的空间范围内,表明了与其他人已经声明的概念有关系的观点。第一人称“我”在一个已经识别为正在持续进行的辩论的内容之内,对不同的观点有自己的印记,同时也构建了研究人员作为此辩论的参与者的身份。
要精准高效地处理和平衡不同的语态,要明白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利用权威的知识理论和自信来将一个人的观点穿插到辩论的过程当中,这一点是很花功夫的。如果是经过明智而谨慎的处理,第一人称也可以是达到目标的最完美的处理方式。
另一方面,不恰当的使用第一人称就像是接到推销电话一样——他们总是脱离语境、不被读者所欢迎,因此也是相当不成功的。简单的发表观点并不是要创作著作——发表观点的过程需要与已经客观存在的真理相关,要与恰当的证据相联系,辩驳的过程要讲究修辞的艺术。所以其实要处理得很机智圆滑哦!
参考文献:
[1].Darwin, Charles, (1873 Reprint) The Origin of the Species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source.org/wiki/The_Origin_of_Species_%281872%29 160316
[2].Graff, G., & Birkenstein, C. (2014). “They say / I say”: The moves that matter in academic writing.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3].Haraway, Donna. (1998). Situated Knowledges: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and the Privilege of Partial Perspective. Feminist Studies, 14(3 Autumn, 1988), 575-599. doi: 10.2307/3178066
文章原文:
Knowing when to use “I” in research writing: Cold-calling knowledge claims
Claire Aitchison, 2016
https://doctoralwriting.wordpress.com/2016/03/30/knowing-when-to-use-i-in-research-writing-cold-calling-knowledge-claims/?platform=hootsuite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Jane
点击“原文阅读”,查看 Jane 在唧唧堂所有论文推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