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雯静
编辑|Alice Qin
在经历了60后的马云、70后的马化腾、80后的程维三代人之后,中国第四代互联网人也开始出场了!搭乘共享经济的东风,90后ofo创始人戴威,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今年,IT圈最红的人,非戴威莫属。
今日,据36氪报道,可能在今年4月份,ofo将会接入到滴滴出行的App上,届时用户可以直接在滴滴上面使用ofo的服务。
此前,ofo创始人戴威曾在2016年12月时表示,何时接入滴滴APP,没有明确的时间表。“ofo的模式是没有GPS的,用户看到车就用,整个逻辑跟滴滴平台打车的逻辑不太一样,但近期我们会跟滴滴联合推出一些东西。”
有网友评论如何关闭美团月付服务:“黄黄联手,求摩拜心理阴影面积!”
3月23日—26日,博鳌亚洲论坛2017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作为参会的最年轻企业家,ofo共享单车创始人兼CEO戴威很忙:参加博鳌CCTV青年领袖论坛、分享经济分论坛……
“到2020年,没有人会再买自行车。”戴威在博鳌论坛正和岛-新浪夜话表示,“共享单车未来将是基础设施,就像水和电一样,会成为全球通用语言。”
而就在前2天,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出现在了ofo北京总部。据悉,库克先了解了如何使用ofo客户端,还试骑了小黄车。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去年库克造访滴滴,并对滴滴战略投资10亿美元的往事。库克来华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除了此前投资的滴滴出行,苹果还有可能投资其他中国手机应用公司。业界猜测,ofo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苹果投资的“滴滴”……
在分享经济的风口,ofo共享单车最近也的确很火,从4.5亿美元完成D轮融资到苹果CEO库克到访,每一次都刷屏……
今年IT圈最红的人
有人说,从他身上看到当年程维的影子。还有人说,他比当年的程维还幸运得多。
有人说,从他身上看到当年程维的影子。还有人说,他比当年的程维还幸运得多。3 月 1 日ofo创下了共享单车行业单笔融资的最高纪录——4. 5 亿美元,同时也成为了行业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
3 月,界面传媒发布“创业公司估值榜”榜单,ofo以 138 亿元人民币估值荣登共享单车行业榜首,以同行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最具价值的共享单车企业。
据近期第三方数据平台艾瑞咨询发布的行业报告分析,ofo已经连接超过250万辆共享单车,覆盖全球46座城市,日订单超1000万,为全球3000万用户提供了4亿次出行服务,可以说,ofo小黄车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
然而,在创业初期的1年多时间内,ofo共享单车并不被看好……
最初,无人看好共享单车
戴威,90年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3年,本科毕业,距离研究生入学还有一年时间,他做了一个不同于大多数人的选择:去青海省大通县东峡镇支教数学。
东峡镇偏远,往返小镇与县城的山路崎岖,一辆山地车解决了这个问题——既帮助他在每个周末往返县城与小镇,也陪伴他看遍了青海的壮丽河山,他被这种魅力所折服,“我觉得骑行是一种最好的了解世界的方式。”
后来,他成为一名重度骑行爱好者。结束支教之后,满怀一腔热血,戴威与天使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好友薛鼎、张巳丁,开始了对“自行车创业”计划的探索。
最初那几天,他们整夜泡在免费的麦当劳、肯德基“开会”,进行头脑风暴。可没多久就遇到了问题,快餐店嘈杂的环境经常把刚刚冒出头的思路打断,而彻夜的讨论也影响了他们白天的学习与活动。“在这里讨论不是长久之计”。
戴威咬咬牙,拿出自己积攒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仅能容得下桌子和床的小房间,作为临时办公室,晚上讨论累了就直接睡下,第二天一早再继续。房租本来要先付半年,他们央求房东先付一个月,之后慢慢再补。“我们都清楚,如果没能取得进展,月末就得收拾铺盖走人”。
在临时办公室里,一个个计划被提出、讨论、成型。骑行旅游、自行车周边、自行车交易……凡是和自行车相关的事情,他们都做了慎重的考虑。他们投入了大量精力,举办了几次不同寻常的“骑游”活动,如游台湾、游济州岛等等,也做了另外有关自行车的尝试。这些探索让三人的团队小有名气,也维持住了日常开支。
然而由于骑行的市场太小,戴威三人还是选择了暂停。但是,这一段时间的探索并没有白费,他们不仅收获了创业的经验,品牌的意识也越来越清晰。“ofo”这一logo早在创业前就确认下来,他们参照了苹果谷歌等公司简洁、易懂的命名规则,不断自我否定,最终选择了“ofo”,这不仅像一个骑着自行车奔驰的小人,也象征着一往直前的公司文化。
他们开始思考调整和转变方向。于是,他们将目光转向了身边的校园。
根据他们自身的经历发现,校园内的自行车非常多,但是大多数同学每天使用时间很短,闲置时间长。此外,大量的废旧自行车也占用了校内空间。
“如果把这些自行车都合理调配起来,大家一起使用,有没有可行性?”许多个夜晚,他们都在头脑风暴,假设、讨论、推翻、再假设,他们搜集了出行方面许多的创业资料,比如滴滴打车和Uber的打车模式,他们也参考了共享经济的鼻祖Airbnb的运营理念,以及城市公租车的管理模式。最后发现,共享自行车可行!
日订单量超1000万,ofo是如何做到的?
3月21日,ofo宣布日订单量超过1000万单。
淘宝从成立到2011年日订单量突破千万,用了8年时间如何关闭美团月付服务;滴滴从成立,到2016年3月19日宣布快专车订单量达到千万级别,只用了三年半时间如何关闭美团月付服务;昨天(3月20日),美团宣布也达到这一数值,从转型外卖至今只用了三年多一点。
而ofo以2015年6月从“骑游”转型至校园共享为时间节点计算,突破日单量千万只用了1年9个月的时间。
而在3月16日,ofo宣布与芝麻信用合作,信用分数650分以上的用户免收押金之后,就有更多用户会选择ofo而不是摩拜,毕竟后者的押金额度为299元,而ofo只要99。在免收押金之后,摩拜用户迁移成本仅仅是多下载一个app。
于此同时,2月份以来,每个用户的手机都能收到ofo免费骑行的短信。这意味着摩拜被拖入了价格战。它必须跟进这场战争。而因为仍然需要缴纳押金,摩拜仍然处于劣势。
ofo是如何赶超摩拜的?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接受采访中说:摩拜首先考虑的是车辆的经久耐用,其次才是骑行的体验。也就是说,为了4年的长使用周期(节省后期运营维护成本),牺牲掉了部分用户的骑行体验。从智能锁,到GPS定位,摩拜单车噱头十足,但沉重的车身、不好骑,智能锁不时失灵,也让用户体验变得不那么美好。显然,摩拜对用户体验不够重视。
ofo创始人代戴威则一直强调,共享单车是为了解决用户出行的问题,也正因为用户而来,小黄车首先考虑的是用户体验,车辆好骑、舒适度才是最重要的。3月9日,ofo与700Bike联合发布新一代共享单车ofo Curve。ofo的新款单车总体上延续了之前小黄车的风格,但也做了变动。
根据企鹅智酷的调研,ofo的 90 后用户比例比摩拜单车高近10%。对于数量庞大的在校学生群体而言自行车是最主要的日常通勤,起源于校园的ofo更容易培养更年轻用户的单车使用习惯。从用户整体使用反馈来看,共享单车极有潜力成为高频使用的装机必备应用。有近七成共享单车用户表示,还会经常使用。仅1.2%的用户表示不会再使用。
华为做加法,ofo做乘法
有人说,华为是做加法,而ofo是做乘法。华为的成功,来自于对于一个领域的深耕细作和创新基因。ofo则不仅仅做出产品的迭代升级,还将乘法创造与链接效应发挥到最大。小黄车,前轮走着“互联网+”的路,后轮拉动着传统的自行车厂。
前轮链接后轮,前轮驱动后轮,可以说两者是一种合体,是一种跨行的合作。ofo成为两个行业的连接者,互联网自行车,创新产业传统产业。与华为的加法升级不同,ofo模式带来的是乘法效应。
ofo所有的自行车都来自于与传统车企的联合设计、定制。跟飞鸽、凤凰、富士达等品牌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专业自行车供应链企业合作,就近工厂生产覆盖,实现本区域投放自行车。
而这种平台模式,通过共享单车的新业态带动自行车产业链的高速供给侧结构改革,ofo跟全球更多国家的自行车品牌和厂商达成合作。
目前,ofo小黄车已走进了新加坡、美国、硅谷,带动着中国传统自行车制造业转型升级并输出海外。
而除了传统自行车制造业,ofo的乘法还体现在其他行业。例如跟芝麻信用合作,完善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信用体系,跟中国电信和华为合作,促进物联网时代的到来。ofo,正将这种乘法效应正在不断放大,产生更大的势能。
共享单车ofo出现的,还代表着中国智造从“Made in China到Create in China”的一次升级。
互联网时代,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似乎都在硅谷有一个自己的影子,比如百度和谷歌,滴滴和Uber。而无桩共享单车这一概念,却是最先诞生于中国本土。ofo小黄车带着这个概念诞生在北大,然后走出校园,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终有一天,我们今天的ofo,会和Google一样,影响世界。”,戴威说。
广州深圳的朋友们,请留步~
这儿还有节大数据课,仅剩10个座儿!
只剩10位,再不点「 阅读原文 」真没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