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小镇建起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的航天城。
火箭在发射区占位时间只需3天
北京特种工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晓华说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由于文昌航天发射场地理位置特殊,从南海形成热带气旋到海南登陆,时间不超过72小时,要求火箭在发射区占位时间不能超3天。文昌航天发射场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和远距离测试新“三垂一远”发射测试模式,在发射区不需要重新测试,火箭转运3天内即可发射,极大提高发射效率。
发射塔避雷网雷击防护效率98.6%
刘晓华说,文昌发射场地处沿海地带,暴雨频繁,平均每年雷电天数高达113天,发射塔架受到直击雷危害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的几率很大,受到雷击电磁脉冲干扰的几率更大。
为解决雷电防护问题,他们基于概率论建立了雷电防护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模拟计算了防雷系统的雷电拦截效率,从而实现了对防雷系统的统计预测。通过比较分析,确定了由四座避雷塔和横拉避雷线组成的立体网式防雷电系统方案。计算机仿真和雷击试验的结果表明,该措施雷击防护效率可达到98.6%,高于国内现有发射场防雷电系统90%的防护效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我国航天发射场战略布局更合理
文昌航天发射场可以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大质量大倾角中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地轨道航天器,比如空间站、货运飞船等。“这使得我国航天发射场形成沿海和内陆相结合、高低纬度相结合、各种射向范围相结合的格局,战略布局更为合理,体系更加完善,极大提高我国航天发射场综合发射能力,也更加便于开展国际航天发射合作。”刘晓华说。
选址文昌4方面考虑
纬度低、发射效费比高,能够提升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条件;
射向宽、安全性好,火箭残骸落区均在海上;
海运便捷、可行性强,能够解决大推力火箭的运输难题;
布局优化、优势突出,与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形成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相结合的科学布局。
文昌发射场5方面突破
实现了大推力火箭发射能力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已经跨入世界大吨位火箭发射行列。
实现了信息化指挥控制能力的突破。首创国产化软件开发平台,研发测控指挥监控系统等配套软件;建成一体化试验任务组织指挥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系统;研制发射中心运行管理平台,对测发测控设备进行远程操作控制。
实现了复杂自然条件下重大工程建设的突破。针对海南“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等海洋气候特点,攻克了一系列工程施工技术难题,2014年发射场主体工程经受住了超强台风“威马逊”的考验。
实现生态型环保型集约型发射中心建设的突破。发射场建设伊始,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千方百计保护原生椰林、湿地、滩涂,全面采用液氢等无毒无污染新型推进剂,使航天发射场与优美的生态环境相互映衬。
实现了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和大容量储运技术的突破。在低温推进剂大流量加注技术方面,中心自主研究设计了大直径真空绝热管路和真空绝热阀门,自主研究制造了大流量液氧泵,液氢加注流量最大达每分钟8000升,液氧加注流量最大达每分钟3000升。在大容量低温推进剂储运技术方面,自主研制了国内最大的300立方米液氢真空绝热贮罐和330立方米液氧贮罐。
中国航天发射场布局开启新时代
“四足鼎立”
我国新建成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首发告捷,中国航天发射场布局开启“四足鼎立”新时代。
回顾历史,每一个航天发射场都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组建于1958年10月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世界第三大载人航天发射中心,先后发射了100颗卫星、10艘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先后成功发射了我国所有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发射卫星最多、对外开放最早的航天发射场,先后把31颗国际商业卫星送入太空。
“它们参与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持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史。”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凤广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