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新一轮的学考选考就要开考了。作为选考试题的组成部分,加试题难度和区分度较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特邀各学科一线教师对前几次选考的加试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复习建议。今天先来看化学和通用技术科目,感兴趣的师生们快关注吧。
化学
从历次考试看加试题的特点
1.历次试题统计
每份试卷共有3个加试题,每题10分,具体内容分别涉及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基础及少量元素化合物知识。下面综合前几次化学卷的相关内容对3个加试题的命题规律逐一进行分析。
30题:
对照最近4份化学加试题30题的情境、呈现方式以及试题内容等,将它们的相关情况统计如表1。
加试题30题通常以化工生产等联系实际的素材为背景,结合图像或数据等方式加以呈现,综合考查学生对焓变、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平衡以及电解等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图像(或数据)-规律-图像(或数据)的转换能力等。近两年试题对化学反应速率等的考查涉及很少,这可能是由于选择题21题中已有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考查。
31题:
加试题31题为实验题,并含少量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最近的几次试题均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背景,以无机化合物的制备为线索展开。
从表2可看出,加试题31题,从选材来看大多来自真实情境,可能涉及材料、医药、化工等领域,但重点落在无机化合物的制备,通过给出实验流程图、物质的性质及相关实验装置等,重点考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相关原理与操作、新情境条件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定量分析或误差分析等。
32题:
加试题32题为有机推断题,相关统计如表3。
32题均以某药物的合成为线索,通过给出某药物的合成线路及相关新信息,重点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以及考生对有机物性质、同分异构体、有机物合成线路设计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2.特点
化学加试题在突出核心知识考查的同时,紧密联系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充分体现了“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学以致用,引领课改”的命题理念。这些试题具体包含以下特点。
保持试题稳定:纵观近年来的化学加试题,无论在试题结构、考查的核心内容还是试题难度等方面都保持相对稳定。例如加试题32题,从试题结构上看,题干通常以有机合成流程图加信息提示来加以呈现,问题以主观题为主,再加一个选择题;从考查的核心内容看,重点考查有机物官能团间的相互转化、有机物的性质、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有机合成线路的设计等。
当然,试题在延续稳定的同时,力争稳中求新、稳中有变,试图在情境素材的选取、呈现方式以及问题的设计等方面开拓创新。例如2017年4月的选考有机题,流程图中不再像以往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而是直接给出有机物的分子式,通过观察分子式中原子种类及其数目的变化,结合平时学习过的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关系,来判断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从表面上看,形式不变,但实际上考查的视角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对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重视情境设计:化学是一门与材料、能源、环境、医药等密切联系的学科,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基于化学学科联系实际这一学科特点,加试题的命制往往选取与生活、生产、新科技、新材料等密切联系的真实素材,创设应用性情境,旨在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体会化学学科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加试题还重视对情境素材的改造与加工,如采用曲线图、流程图、实验装置图等多种形式来加以呈现,既简约又直观。这样设计,一方面突出情境素材呈现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另一方面可区别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
突出能力考查:加试题在考试标准的框架范围内,科学设置化学核心内容,兼顾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增强对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关键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以满足选拔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教学启示
1.加强研究,把握教学方向
教师要加强对《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选考加试题、教科书、学生的学情等的研究。了解考试的范围与层次、考试的特点与要求、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对考题的研究要做到:
一做:做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了解全国各地的考题概况、特点;
二比:找共性、考点、联系点与差异点;
三悟:揣摩命题的思想与方法,进而思考可能的命题趋势与规律。
对学生的研究,重点做好日常学习方法的研究,帮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开展学生答题的研究,知道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如常错点、薄弱点与难点等,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反思,建立有效的解题模型与策略。
2. 夯实基础,提升学生素养
新高考背景下化学加试题坚持能力立意的思想,注重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为此,日常教学中要观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在学生问卷调查基础上,系统规划教学内容,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存在的学习障碍,积极寻找适合学生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同时,课堂教学要坚持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情境化、问题化、图像化和模型化等方式,引导学生乐学、精学、巧学,促进学生分析、评价、反思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改变观念,加强实验教学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现实的状况是学生怕做实验,操作不规范,对实验没感觉,也怕做实验题。事实上,实验题得分率也比较低,原因可能与许多教师实验意识淡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黑板实验”、“视频实验”代替真正的化学实验,学生实验开出率低,学生的化学基本操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更谈不上实验方法的落实、实验思想的形成。因此,要改变观念,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更好地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积极创造条件,上好《实验化学》。
4.关注社会,促进学生发展
化学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发展等既是国家《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选考化学加试题的特点之一。而高中学生接触到与化学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也将越来越多,要在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开阔思路,拓展视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的有机融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过程中要关注选材的视角,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材料要有化学学科内容或问题的体现,且能拓展化学知识间的纵横向联系,实现知识到能力的提升,方法的落实。相关资料的积累途径可以从文献中查得,也可以从各省、市高考题以及竞赛试题中获得。
总之,理念先进、方法得当的化学教学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用技术
加试题特点分析
加试题共五题,由三道选择题与两道主观题组成,选择题分别为11、12、13题,是电子控制技术的基础题;主观题为16题三视图补缺线,17题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现将前四次加试题考点分布列表如下:
1.选择题难度适中
选择题分别从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选用、多用电表的使用、焊接操作工艺、逻辑关系与逻辑门、电路的分析等角度对学生进行考查。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面重点考查了二极管、三极管、电容器、电阻、传感器等元器件;逻辑关系与逻辑门方面重点考查了逻辑关系与真值表,逻辑电路的分析,逻辑门的选用;电路的分析方面重点考查了传感器、三极管、触发器在电路中的工作特性。选择题基本涵盖了《电子控制技术》的相关重点内容,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照顾了大多数考生,符合新高考的要求。
2.三视图的补缺线难度增大
在以往高考中,三视图的补缺线题,都提供该形体的立体图,有助于学生的思考。新高考选考卷第16题三视图的补缺线,拿掉了传统命题中形体的立体图,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要拿这3分不容易。不提供形体的立体图进行补缺线,是新高考的一种趋势,也是增加选考题难度和区分度的具体体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3.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题综合性强
选考最后一道压轴题是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题,综合性强。2015年10月第17题以声光控开关实验电路为载体,考查了逻辑门、光敏电阻的特性、CC4011集成电路分析、补画电路图;2016年4月第17题以温度报警装置部分电路为例,考查了热敏电阻的特性、补画电路图与电路调试;2016年10月第17题以水位控制系统为载体,考查了555集成电路的管脚识别、电路调试与补画电路图;2017年4月第17题以设计一个遮光、通风控制系统为载体,考查了光敏电阻和热敏电阻的特性、控制电路分析与调试、补画电路图。形式上可分为从输入部分、控制部分与输出部分进行考查。
复习策略
通用技术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考试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开发,并且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加试题部分重点落实电子控制技术知识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方面体现明显,所以建议在加试题复习中采取以下策略:
1.紧扣考试大纲
选考加试题没有偏题与怪题,涉及的都是通用技术的核心知识点。选择题重点考查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选用、多用电表的使用、逻辑关系与逻辑门、电路的分析等。主观题中也重点考查三视图的补缺线,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2017年4月新增的考题三极管的放大状态与焊接操作工艺,也都在考纲的要求范围之内。考试所选用的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是考题变考点不变。如在考查三极管的工作状态时,2015年10月第11题从三极管的基本特性角度来考查,2017年4月第11题从三极管的工作电路来考查;又如在考查逻辑关系时,2015年10月第12题通过真值表的形式来考查,2016年10月第13题放在逻辑电路中进行考查。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教学与复习中只注重以往的考试题型研究,对考试大纲研究不够深入与透彻,如在2017年4月的复习中,三极管的放大状态与焊接操作工艺这两部分内容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造成复习不全面,导致失分。紧扣考试大纲,全面落实考点是复习的主旋律。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严格按照《高中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说明》,对加试题考点内容逐一梳理与总结,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
其次,在第二轮复习中,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对教辅上的题目进行筛选,有能力的教师要进行创编新题。
再次,在临考前阶段,除了进行仿真试题练习外,还要进行查漏补缺,对容易忽视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对以往做过的经典练习可以“放电影”式地过一遍。
2.重视三视图教学
第16题的三视图补缺线,由于不提供该形体的立体图,难度增加不少。在今后的三视图教学中要增加难度,努力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从题目提供的三视图构建出形体的立体图,架起补缺线的桥梁,再从形体的立体图去补缺线,实现“图—形—线”的转变,难点在于第一步的“图—形”的转变。
破解“图—形”转变的教学难点,可以从以下三种方法入手:
其一是采用画正等轴测图法。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采用正等轴测图法补缺线步骤如下:先根据三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再根据正等轴测图画出三视图上所缺的线。此法的难点在于根据三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采用的是逆向思维,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方法。如以图1为例采用画正等轴测图法补缺线。
通过分析如图1的三视图可知,该形体是在长方体的基础上,在左前方切去一个三角块,再在前面中间部位切去一个凹槽。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三维坐标,XYZ三轴间隔120度,画出基本形体长方体,在左前方切去一个三角块,再在前面中间部位切去一个凹槽,擦去多余线条,加粗轮廓线,即成为如图2的轴测图。
根据如图2的轴测图在主视图补上两条竖线,在俯视图上补上一条虚线,如图3所示。
其二是采用切割模型法。切割模型法是在对形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切割模型的方法,具体模型可就地取材,如采用橡皮泥、泡沫、萝卜等易切割、价廉的物品。切割模型法的解题步骤:先分析形体,再切割模型,最后补画所缺的线。下面分析如图4示例:基本形体为一个长方体,先在长方体的左侧切去一块三棱柱,再在长方体的左上方切去一个四棱柱。
通过切割模型得到如图5所示的立体图,通过立体图可知,在三个视图上各缺一条线,主视图下面的底板上(与俯视图转角长对正处)缺一条竖线,在俯视图上由铅垂面积聚形成的一条斜线,在左视图上由下底板的上表面积聚形成一条水平线,完整的三视图如图6所示。
其三是采用形体分析法。根据视图的特点、基本形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形体,分析出组合形式后,再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一般顺序:先看主要部分,后看次要部分;先看容易确定部分,后看难以确定部分;先看某一组成部分的整体形状,后看其细节部分形状。形体一般有两种基本组成形式,即“叠加类”与“切割类”。现在以图7叠加类形体为例加以说明,通过分析可知,该形体是由圆柱与长方体组成,圆柱叠加在长方体的上面,具体的形体如图8所示,主、俯视图均为完整的视图,在俯视图上的中间部位少一条横线,如图9所示。
还要加强学生补缺线题的解题规范性指导。第16题的三视图补缺线题,一般补三条线,每条线位置、线型正确得1分,且不能画多余的线,超过一条线倒扣1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画图习惯,画图须用尺子,有些同学徒手画图,使线条不符合要求而导致扣分,同时辅助线要擦去以免失分。
3.提高综合运用电子控制技术的能力
第17题主要考查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综合能力,内容包括《电子控制技术》的全部内容,要求学生不仅仅掌握单一的某个知识点,如电子元器件、逻辑门、传感器、触发器、继电器、电路分析等,更重要的是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平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完善电子实验室的建设,配备好专业的教师,开足开好实践操作课,对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及使用、电路的安装、典型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必须熟练掌握。在复习中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专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相结合,使学生举一反三,熟能生巧,真正做到考学结合,高效学习。
第17题的解题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选择填空题与补画电路图,在补画电路图时,有很多学生连线很随意,即便正确,也会因为连线凌乱导致失分,故要加强解题的规范性教学。同时要提醒学生,连线也要描黑,如果不描黑,扫描后根本看不清楚连线。
4.加强实践教学
通用技术的学科特点是实践性与创新性。一件完整的作品设计,就包含了通用技术绝大多数的知识,学生的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但目前很多学校在通用技术实践课教学上,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有的可能没有设备,尤其缺乏电子实验设备器材,有的可能是抢时间赶进度,挤占了实践课教学的时间,这些都影响了通用技术的实践教学。每次考试中都有元器件的使用与识别,多用电表的使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等实践类的题目。出题意图就是要加强通用技术实践课的教学。
无论从提高学生技术素养还是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角度来说,加强通用技术实践课的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都是通用技术学科的重要一环,也是以后通用技术课改与考改的方向。
加试题很重要,有难度,但也有规律可寻。这就需要通用技术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业务的同时,用扎实的工作与敏锐的目光,不断研究与思考,突破加试题的难点内容,指导学生更好地复习。
来源:浙江考试,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