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螃蟹肥。这时候的螃蟹最为饱满新鲜,地球人都知道。一提起吃螃蟹,好多问题就涌出来了,这螃蟹哪里能吃哪里不能吃啊,螃蟹不能跟啥一起吃啊,哪些人不适合吃螃蟹啊……现在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赶紧趁着这个秋天大快朵颐吧。
什么样的螃蟹不能吃?
死蟹不能吃
螃蟹体内外沾有大量的细菌,活螃蟹可以通过体内的新陈代谢将细菌排出体外,而螃蟹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细菌还产生毒素,人们吃后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生蟹尽量不吃
螃蟹的体表、鳃及胃肠道中布满了各类细菌和污泥。螃蟹往往带有肺吸虫幼虫囊蚴和副溶血性弧菌,如不经过高温消毒,肺吸虫进入人体后可造成肺脏损伤。如果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体会发生感染性中毒,表现出肠道发炎、水肿及充血等症状。因此,食蟹要蒸熟煮透。
江浙一带喜欢用酒生腌螃蟹,名曰“醉蟹”。味道虽然鲜美,但很可能会吃到蟹体内的寄生虫,从而引发疾病。
螃蟹的哪些部位不能吃?
蟹腮
蟹腹部如眉毛状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俗称“蟹眉毛”,是蟹的“肺”,用来过滤水质的,很脏(腮下的三角形蟹白也不要吃)。
蟹肠
蟹肠里面有蟹的排泄物,掰开蟹身之后,看到蟹黄、蟹肉处有一根根黑色的东西,要取掉。
蟹心
蟹心也就是蟹六角板(是六角形),藏在蟹腹中间黄膏最厚的地方,是最寒的,一定不能吃。掀开蟹壳,可以看到一层黑色的膜衣,白色片状的蟹心就在黄膏与黑色膜衣之间。
蟹胃
蟹胃躲在蟹黄里的三角包里,也有蟹的“粪便”。隐藏在蟹盖上的蟹黄堆里,把蟹黄吃掉以后剩下的部分要扔掉。
哪些人不能吃螃蟹?
1、对海鲜过敏的人
2、处于痛风发作期的人
3、肾功能疾病患者
4、孕妇(可能增加难产和流产风险)
每天吃多少螃蟹适合?
在大闸蟹盛产季,普通人一般一周吃一两次,每次1-2只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是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刚好碰到大闸蟹上桌,尝尝鲜也可以,但尽量少吃一点。
蟹类性寒凉,晚上胃肠的阳气本来就不足,消化酶的分泌也少,进食像大闸蟹这样的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食管倒流等,甚至会带来高血脂、高胆固醇和痛风的可能性。
在过去,人们普遍营养不足,富含高蛋白的蟹类就成了上佳的营养来源。而中医医书中记载蟹能“养筋益气,消食散热”,这些食材功效也为螃蟹的备受追捧添加了又一条理由。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在营养过剩成为健康公敌的当下,蟹类作为高蛋白食物,吃多反而容易引起痛风等疾病。
螃蟹可以怎么吃?
清蒸最能保持肉质的鲜甜和原汁原味,是烹饪螃蟹的不二之选!想在保持健康的前提下多吃一点,可以适当运用姜丝、蒜蓉等具有一定驱寒消滞药用功效的辛辣食材,搭配在一起;或在煮蟹时加入黄酒,既保持了蟹肉的原汁原味,又不至于太寒。别忘了,调一碟辣椒醋当蘸料,味道棒棒哒!
吃蟹后如果感觉肠胃不太舒服,可以喝上一碗姜汁饮料暖胃,很快就可恢复!
如果你本来就属于寒性体质,脾胃又虚弱,经常拉肚子或消化不良,但还是放弃不了对蟹的向往,建议可以改变武火烹饪方法,用葱、姜、蒜、辣椒、咖喱、胡椒等辛辣食材去炒、炖蟹肉,虽然牺牲掉一部分鲜美,但能在很大程度上中和蟹的寒性,促进肠胃运动,使脾胃虚寒的人也能放心享用。
螃蟹不可以跟这些东西一起吃!
螃蟹+冰镇饮料→加重胃寒
螃蟹+啤酒→诱发或加重痛风
胆固醇高者宜吃公蟹,少吃母蟹。胆固醇主要存在于蟹黄中,因此母蟹胆固醇高,公蟹则不含胆固醇。因此,肝脏功能不太好、胆固醇较高的人,应少吃母蟹。
怎么样,介绍的够全面吧,至于吃螃蟹的方法,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欢迎大家在留言中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吃蟹心得。
(本文转载“农视网”尊重原创 共建和谐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