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以及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落实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16修正)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户籍和住所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三条 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坚持宣传教育为主、避孕为主、经常性工作为主的方针,实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采取教育、法律、经济、行政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完善考核办法,落实奖罚措施,并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计划生育工作和与计划生育有关的人口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六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计划生育协会等社会团体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都有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义务。第二章 人口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的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应当规定控制人口数量,增进生殖健康,加强母婴保健,提高人口素质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社区服务的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依托社区,为育龄人群提供生殖保健服务。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建立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专职工作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具体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第十条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的规定,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专(兼)职工作人员,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等方式,引导群众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法定代表人负责制,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做好本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十一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日常管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具体管理办法依照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经费,并将农村计划生育手术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第十三条 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伪造、篡改或者拒报。第三章 生育调节第十四条 公民享有依法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履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其生育行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本条例规定。
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第十五条 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夫妻自主安排生育第一个和第二个子女,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登记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双方向一方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审核后,报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再生育一胎子女:
(一)已生育的两个子女中有子女经鉴定为非遗传性残疾,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的;
(二)再婚(不含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后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再婚(不含复婚)夫妻,再婚前合计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再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的。
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2021修正)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结合四川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公民以及户籍在本省而离开本省行政区域的公民。第三条 实行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以人民为中心,严格执行国家优化生育政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有共同的责任。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全国人口发展规划以及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推动出台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确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要。
省、市(州)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对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地区在经费上予以激励的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在经费上予以重点扶持。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捐助。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克扣、挪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奖励专项经费。第六条 对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第二章 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第七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发展改革、教育、公安、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医疗保障、统计、税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上级人民政府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依法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将人口与计划生育纳入自治的内容。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有负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人员。第八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应当根据其职责和特点,支持和配合政府做好促进人口发展、家庭建设、生育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做好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服务、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家庭健康促进等工作。
机关、部队、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做好本单位的计划生育工作。第九条 卫生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民政、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新闻媒体负有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的社会公益性宣传的义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第十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统计等部门应当互相提供有关人口数据,实行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第三章 生育调节第十二条 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落实生育登记制度,做好生育咨询指导。第十三条 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再生育子女:
(一)有子女死亡的;
(二)有子女按规定鉴定为残疾,医学上认为适宜再生育的。第十四条 民族自治地方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办法,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基本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第十五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前款规定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财政预算或者由社会保险予以保障。第四章 计划生育服务第十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计划生育服务,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
育龄夫妻自主选择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
银川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使人口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居住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含灵武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及户籍在本市而居住在本市以外的公民。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
市、县(市、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公安、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民政、财政、教育、农业、建设、房管等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足额到位,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递增。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作为考核下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工作的主要内容。第六条 城镇应当建立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
下岗和失业人员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由原单位、聘用单位和居住地共同负责,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第七条 农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应当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村(居)民委员会可以与育龄夫妇依法签订计划生育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第八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各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为主,纳入现居住地的日常管理,实行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并做好以下工作:
(一)建立与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
(二)建立已婚育龄人口登记制度,及时掌握生育情况;
(三)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四)为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询和享受国家规定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工作。第九条 与已婚育龄流动人员形成劳动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被聘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监督检查。第十条 向育龄流动人员出租、出借房屋的房主,应当配合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已婚育龄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第十一条 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建设,应当纳入县(市、区)、乡(镇)建设发展总体规划。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按照编制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
村、居民委员会应有一名负责人分管计划生育工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专(兼)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第十二条 设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市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注明获准开展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项目。第十三条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并经过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第十四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在为孕产妇提供生育服务时,应当查验《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证》和《生育证》,对无证的,应进行登记并在3日内报告孕产妇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机构。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做好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监督及避孕药具的计划、供应、发放、管理工作,并会同药品监督、工商、物价等部门对避孕药具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第十六条 育龄夫妻接受计划生育手术,除享受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优惠待遇外,还可以享受以下待遇:
(一)放置宫内节育器,休息3天,7天内不安排重体力劳动;
(二)取宫内节育器,休息1天;(三)结扎输精管,休息7天;(四)单纯输卵管结扎,休息21天;
(五)三个月内终止妊娠,休息14天,同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再增加休息3天;。
(六)中期终止妊娠,休息30天,同时结扎输卵管的再增加休息10天;
(七)产后结扎输卵管的,除休正常产假外,再增加休息14天。
休假期间,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不变;农民有上述(三)、(四)、(五)、(六)项情形的,免去其夫妻一方一年的无报酬农村用工。
关于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落实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