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银行家杂志
在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商业银行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开采业务中蕴含的丰富“数字石油”,通过建立支持业务快速创新的数字化业务中台,打造“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的数字业务回环,从而沉淀可复用的核心数字资产,降低开发运营成本,提升功能交付及内部运作效率,形成智能化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在金融服务愈发同质化、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数字化业务中台发展概述
数字化业务中台建设的必要性
金融业务无处不在,但在社会数字化浪潮下,我们看到了技术对金融的改造,也能看到一系列科技公司在做强自身的场景业务后,对于金融服务领域的野心。另外,银行业数字化,也是社会数字化的一部分,银行应该充分分析自身现状,从业务架构出发,设计整体技术体系,从而实现对技术的整体布局,而不仅仅是在某些单点上过度追逐技术新颖性的“神来之笔”。
追随社会全行业的数字化浪潮。在政府鼓励产业数字化生态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消费者已经广泛接受并适应数字技术,迫使各行业在服务消费者时必须具备数字化能力。同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快速进行业务创新,并使用数字化技术高效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提升运营能力。在各行业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中,技术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场景创新带来的金融服务需求,对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商业银行需要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提供多样的创新型综合金融服务。
支撑业务快速创新,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由于企业所在区域、行业、运营模式、运营环境等各不相同,构成了对于企业场景金融服务的巨大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商业银行以往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策略,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快速、多变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需要深入挖掘企业各环节共性交易特征,孵化金融场景,快速嵌入合适的金融服务产品。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搭建支持业务快速创新,既能提供通用金融服务,又能进行快速差异化个性化服务适配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数字化业务中台建设条件已具备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发展为以消费和服务为主线,彻底改变和整合了人们的出行、购物等生活场景,头部互联网企业在此过程中收获了巨大的红利。
对数字化的重要性已经形成全社会共识。经过消费互联网企业的发展,全社会都已经意识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以及数字经济蕴含的巨大价值。中国人民银行在2021年11月也发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从健全科技治理体系、夯实数字基础底座、加强技术创新引领、激活数字化经营动能、强化创新审慎监管、践行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升银行业金融数字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各商业银行也发布了各自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由此,商业银行从上到下、从内部组织到外部监管环境,都已经形成数字化发展必要性的共识。而恰好数字化中台的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需要从商业模式重构,以及搭建新的组织和人才体系等方面形成一整套体制机制。
金融科技蓬勃发展,技术条件成熟。得益于近十年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是硬件性能的大幅提升和信息量的暴增,新技术不断发展。主要是对资源进行整合调度的云计算技术,以及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的大数据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另外,从2016年Google DeepMind开发的AlphaGo以4∶1的成绩战胜了当时的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后,人工智能迎来飞速发展,银行业充分将其应用在智能投顾、风险监控、趋势识别、身份识别等方面。总体来说,以ABCDMIX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生态已经发展成熟,可以供商业银行大规模应用。
数字化业务中台发展实践
数字化业务中台,是商业银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首选核心架构。它基于SOA理论,本质是将企业的核心领域业务能力以服务的方式进行沉淀,从而在不同场景中进行复用,并在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之间构建数据闭环,使得银行可以高效地进行业务探索和创新。
沉淀共享服务中心
中台建设的核心是进行中台业务模型设计,中台的服务是基于中台业务模型进行的复用,绝不是单纯的技术功能组件重用,没有业务模型沉淀的技术组件,共享价值有限。
切分业务领域,沉淀核心业务模型。建设中台的重中之重,是基于对业务领域的了解进行业务领域划分,以形成企业级的共享服务中心,在建设成系统模块之后,力求达到各个中心之间的高内聚、低耦合,可以独立地沉淀服务并演化的目标。
在商业银行的公司金融领域中,根据当前业务现状,企业金融综合服务中台切分为六大共享业务服务中心。
一是签约服务中心。该中心可实现企业商户系统直连时对系统信息、产品业务参数配置信息的统一管理,封装所有用户使用银行金融服务之前的服务组织编排串联工作,对产品层进行签约相关服务隔离,包含商户信息管理、产品签约协议管理、直连商户投产上线管理等功能。同时,该中心可支持客户签约协议的参数化、动态配置修改。其核心是封装了公司领域金融服务场景的签约动作,以“微核+插件”的方式创建了签约引擎,支持在签约核心产品参数前配置多个校验处理器,并支持在进行签约后配置多个后续动作插件,以方便进行签约信息通知、创建关联信息等功能。
二是结算服务中心。在结算场景下,结算服务中心能抽象出各行业台账管理、资金监管领域的核心模型,搭建以“实账户+子账簿”模式的台账体系为实体域,以账户出入金白名单的管理,以及转账限额、累积审批限额等功能为操作域的核心业务服务。同时,在技术上应用DDD领域驱动的设计思路,形成出金、限额、审批、分账、子账簿、票控、对账、收费、查询等九大领域场景,再以产品工厂调度组合场景服务,快速迭代创新产品。
三是融资服务中心。融资服务中心抽象沉淀了企业客户融资的贷中过程,形成了以客户融资申请为核心,应用Activity等工作流框架,实现包含线上融资流程的受理、流程中同后台系统的统一串接编排、融资到期统一处理、借据信息同步、合同签章、中登网登记等操作服务的流程。同时,融资服务中心与数据中台协作,构建了基于数据中台的自动化放款规则引擎,可根据自动化放款的审核要素,灵活配置自动化放款的核验规则。
四是资产池管理中心。该中心以企业客户的资产为核心,抽象其融资资产质押物组合为资产池,将客户的授信额度、金融资产、交易证明等可用于担保的对象抽象成标准的可入池资产,将对资产池的管理抽象为准入、建池、占用、释放、处置五个步骤,并通过Groovy规则引擎,支持对于某个步骤节点的前、后的可配置化规则集应用,以灵活支持在多种资产类型下,不同产品、客户的不同资产池操作服务。
五是交易证明中心。该中心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一系列单据类信息,如合同、发票、订单、货运单、支付结算单、出库单、入库单等单据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信息的综合应用,抽象出企业交易节点,建立企业交易证明模型,支持交易线上化数据确认及交叉验证,为拓客营销、融资增信和风险监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六是合同协议中心。该中心可实现银行与用户间各种合同协议文本的统一集中管理,包括合同文本模板的管理,合同的生成、加签、验签,状态的变化等,并提供合同模板的编辑管理,以及电子合同签章等功能。使得客户可以在线自助签署合同,从法审到应用一体化线上化流转。
统一服务框架,形成数字服务标准。数字中台会承载商业银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保证其业务扩展性是中台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而复用其能力的外围系统会越来越多,最终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做好框架、代码、数据的管控,就会使得平台的功能扩展性以及稳定性变得越来越差,因此必然要采用一套服务化框架支撑整个服务体系的运转。并且,为了进行统一的数字沉淀,以及满足自主可控的要求,有专门的团队基于Spring等开源框架打造了Tesla基础技术框架,而中台团队又根据领域特点,应用Tesla技术框架,构建了与业务领域相适应的CFP-CORE应用框架,沉淀出富含业务语言的业务技术组件和交易执行模式。同时,中台的各个模块采用统一的微服务架构风格,从底层部署资源到应用中间件一致化管理规划。
协作前台中台,搭建团队协作机制。随着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会有越来越多的内部应用,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外部平台对接需求,中台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实现应用对服务中心的高效服务对接。一是要建立前端沟通机制。中台与前端密切沟通协作,以全局视野考虑整体应用架构,并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意识。二是要建立分歧升级机制。中台更关注业务核心稳固以及保持业务能力的通用性,而前端项目更关注项目实施成本和效率,所以对于有分歧的地方,可以建立从开发骨干到领域专家再到顶层架构师的解决路径。三是持续沉淀共建。整个平台统一技术栈之后,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变换系统后的技术难度,这给前端团队与中台团队共建共享提供了可能。
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
在中台的分布式服务体系创建后,整个组织会变成一个复杂无比的服务交互链路,对于每天发生的海量调用服务,需要考虑出错时如何快速定位问题,如何实时监控服务的健康度,以及如何将关键业务指标实时呈现,以帮助运营团队进行精准营销。
分布式链路跟踪。通过在Tesla框架进行日志埋点,再通过海量日志处理平台高效实时收集当前业务数据,用于各种应用指标值的实时监控、查看和统计,做到及时的业务对接和需求响应。可以几个典型业务场景应用为例:首先是对服务的实时监控,在对基础设施层面的资源如CPU、磁盘、网络等层面进行监控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监控对业务有直接意义的服务层级的及时、精确地管控。其次是进行服务调用链路跟踪,精准实时地找出是在哪一个业务场景下,哪一次调用请求中产生的问题。再次是服务链路分析,可以帮助业务架构师对服务调用链路有一个更加例行和由事实数据支持的业务决策优化。最后是业务实时监控,可以通过“业务轨迹”查看产生的业务事件,以帮助业务需求潜在的增长点。
平台稳定性。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一个核心通用诉求是“安全稳定”,而在公司金融服务领域,还有一个特点是“高额低频”。在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后,需要继续考虑业务能力的持续扩展下,当前的服务如何在海量调用中保持稳定服务能力,在某些极限场景下,如何保障平台的持续稳定运行。
在平台稳定性支撑方面,需要从基础框架层就具备限流降级、流量调度、业务开关等功能,以使得整个中台架构可以柔性自适应,避免出现“雪崩”现象。同时,在持续提升整个平台吞吐量性能方面,可以通过容量压测的方式进行评估,提前规划容量扩充。
集成智能创新解决方案
数字中台的各个服务中心也通过独立数据库的方式实现业务数据模型的隔离,使业务在模型层面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在业务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各个业务领域进行着高效的数据沉淀。但是各个领域的数据需要进一步融合才能有全景视图,并发挥出大数据的洞察和预测能力。
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的双轮驱动。业务中台能在业务场景中进行高质量的业务数据沉淀,为了让数据能力能反馈业务,需要从业务场景入手,通过数据中台构建企业大数据处理分析机制,实现业务数据闭环,形成数字化的资产,构建银行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业务中台负责数据的采集与回流,而数据中台则可以运营一系列的大数据技术,将“数字石油”进行提炼、加工、分析和应用,从而实现业务与数据的正向螺旋上升。
从信息化走向智能化。中台核心业务领域服务的沉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线上化过程,数字中台的组成,除了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构成的回环,还包含积极应用前沿数字化技术,形成对于业务流程的优化甚至创新。首先,单点的智能效能优化,例如采用人工智能OCR识别能力,识别企业客户的营业执照、电子发票、合同文本等,高效、实时。其次,全局的智能机制,通过对于交易的流程数据以及交易数据分析,以及对于企业的社会信用数据整合,进行企业的交易实时状态、历史趋势分析,可以实现分析监控企业交易密度、预测智能业务趋势以及作业流程优化等智能能力。
数字化业务中台效能案例
降本——场景化融资领域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
背景。供应链融资场景传统线下模式,是经客户经理以人工录入的方式通过核心企业批量授信,对单个供应商进行逐个授信审批,再通过风险管理系统、供应链融资系统进行参数维护以及审批流程,最后放款时还需要经过风险以及供应链的各个岗位进行审批。这种需要大量人工介入、人工操作的模式,处理周期长,满足不了日益增加的融资放款客户需求。因此,系统的线上化自动规则校验、减少人工操作、提升审批速度成为突破方向。
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将流程优化。第一,将授信申请渠道改为线上平台,在客户申请时自动完成额度校验、定价审核等功能;第二,应用企业金融综合服务数字中台交易证明中心,对客户上传的发票进行自动识别,利用OCR技术完成发票验真、日期校验、重复性校验等工作;第三,通过数据平台,综合客户的行外工商税法数据以及行内贷款信息数据,进行自动化的工商审查、征信审查、汇法网审查。
价值。通过数字中台的智能化能量,可构建起全流程线上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供应链融资放款产品,并且将原本需要的26岗人工处理审批工作减少为0岗,极大地降低了银行的内部运作成本,也提升了客户体验。
增效——场景化结算领域快速推出创新产品
背景。场景结算领域需要提供一系列电子政务类产品,例如为农民工进行工资监管的产品,以及为外部人力资源公司提供的代发工资的产品,还有为法院领域提供的破产清算债务监管产品,等等。在当前疫情以及全社会数字化的冲击下,各行业都提出了场景化结算监管需求,由于地域不同,监管规则也各不相同,一种产品无法满足全部需求,交付速度亟待提升。
方案。各行业、各地域的结算监管需求,通过数字化中台抽象为以监管实账户为核心依托,分别设立多层级子账簿的台账体系,同时建立签约配置、出入金管理、账务明细、额度控制、审批流程等领域共享通用服务,供多种场景产品复用。通过数字中台签约服务中心进行签约信息控制以及一系列的账户监控申请等前置动作,再通过数字中台结算服务中心,沉淀抽象处理模型,每个处理节点的区别,可以通过配置化规则来执行。前端对接层只做与外部开发商的个性化报文适配转换即可。
价值。将共性的业务模型以及处理流程沉淀,并提供可扩展的规则处理引擎,通过配置化组合化的手段,为各领域提供通用处理模式,创新产品需求,大部分只需要对个性化规则进行编写,即可达到绝大多数服务的复用,极大地提升了新业务领域创新产品的交付效能。
创新——核心企业弱增信趋势下创新推出数据增信产品
背景。无论是供给侧的金融供给改革,还是需求侧的产业数字化转型,供应链金融都已成为银行拓展对公业务的新机遇。银行和企业要走向第二发展曲线,就必须眼光向外、深化合作、互为客户,与生态端企业一道,共同提升数字化能力,实现长期共赢。供应链金融作为深入产业链金融的主要创新金融模式,促使银行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从“行业视角”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构建紧密的数字化供应链生态体系,为供应链内的大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体化金融服务,从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方案。在数据仓库存储加工平台、实时数据分析平台、机器学习平台、知识图谱平台等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汇总行内基础数据、行内系统数据、外部公共数据、企业内部数据等多维度数据,以领域驱动设计的思想进行数据整合加工,梳理了客户、交易、融资、产品场景等领域数据,为客户营销、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检测、模型决策等提供数据服务,全面赋能营销、产品和风控场景,支持金融场景的数字化转型。
价值。在核心企业去信用捆绑的趋势下,推进供应链数据增信融资业务研发,以交易数据为核心实现信用的传导,通过减少对核心企业授信的依赖,基于客户旅程和需求,并根据供应链场景交易结构特性,分别针对上游订单融资场景和下游分销经销商融资场景推进产品研发,搭建符合供应链特征的端到端精准营销、交易管理、模型审批、自动放款、批量贷后等弱增信场景数字化作业流程,进一步提升业务竞争力。
结语
数字化是社会的整体演进,商业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过程中,通过数字化中台架构支撑金融产品创新,满足企业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形态下,达到降本、增效、创新的效果,既能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又能支撑实体经济的蓬勃发展。
作者系中国民生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民生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文章刊发于《银行家》杂志2022年第8期‘金融科技’栏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