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杜甫的诗有什么特点,以及杜甫的诗有怎样的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杜甫的诗有哪些特点?
- 2、杜甫诗的特点
- 3、杜甫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 4、杜甫的诗的特点 杜甫诗歌有何特点?
杜甫的诗有哪些特点?
1、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
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
【人物简介】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诗歌欣赏】
1、《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8、《即事》
百宝装腰带,真珠络臂鞲。
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9、《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10、《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诗的特点
杜甫的诗歌整体大部分是沉郁顿挫的,格律上讲究“炼字”精到、对仗工整,常使用意象的手法,大多通过反应当时的社会面貌、描述百姓疾苦,批判现实表达忧国忧民、勇于牺牲奉献自己的思想感情。
杜甫作为“诗圣”,之所以其大多数诗的思想内容博大深厚、题材严肃,也源于他的诗多取材于生活,且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杜甫一生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有关,他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的亲历者,自己的一生分为如盛唐般璀璨的悠游少年,如中唐般颠沛跌宕的失意中年,如晚唐般无计可施的落魄晚年三个人生阶段。展开杜甫的人生画卷,三十岁前的杜甫裘马轻狂,家族世代都在朝廷为官,有着优渥的生活条件,从小自带天赋也好读诗书,这才能喊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誓言。中年的杜甫仕途不顺,遭逢安史之乱,蹉跎十余载也只不过获得一个等待分配的资格,这使得他内心顿感悲凉,作出了“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深切哀叹。晚年的杜甫就只剩下了漂泊,甚至是在故交严武的帮助下才有了容身之所,可有些人生来就不只是为自己而活的,他们想让苍生过得好一点,最终杜甫还是喊出了那句“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三个人生阶段的经历奠定了他的文学走向,诗作代表便可以看出他的诗词雄壮豪迈,沉郁顿挫,字里行间充斥了自己坚守底线气节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杜甫一生矢志报国,却大半生困顿失意,报国无门的现实主义大诗人,用一身孤勇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到大历五年(770年)溘然长逝在一艘孤船上
杜甫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1、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
2、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
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
3、杜甫的诗歌在格律上,具有炼字精到,对仗工整的特点,符合中国诗歌的“建筑美”。另外,在体裁上杜甫有许多创新,例如他在五七律上的创造性也是他文学创作的独到之处。
4、杜甫的诗歌的内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题材广泛,寄意深远,尤其描述民间疾苦,多抒发他悲天悯人的仁民爱物、忧国忧民情怀,杜诗有诗史之称。
扩展资料:
杜甫“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缘由
杜甫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沉郁顿挫”风格的形成。杜甫一生可分为四大时期,特别是中后期的生活,事事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生活经历上大致可分为:“壮游——失意——困苦——落魄”四个时期来形容。
“壮游”时期(35岁以前),杜甫受祖辈福佑: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的经济善较好,是他一生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好学,“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其创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从十十岁起,他开始了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与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结识。这丰富的情感经历,奠定了他诗文的丰富多彩、多种风格并存的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甫
杜甫的诗的特点 杜甫诗歌有何特点?
1、取材方面:杜甫是社会派诗人,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时代性,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
杜诗善于描写当时历史实况,反映唐代由盛转衰的现况,故有“诗史”之称。从安史之乱至入蜀之前,杜甫经历了大时代的动乱,写下大量的实录式写实名篇。
2、思想方面:杜诗中有儒家思想,悲天悯人,忧国忧民,洋溢着仁民爱物的情怀和浓烈爱国主义色彩,有“诗圣”之誉。杜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实况,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有强烈政治意识,继承并发扬诗经、汉乐府民歌及建安文学的写实精神。
3、手法方面:杜诗善写人物对话和独白,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来描写。杜诗也善于抒情,结合抒情和叙事,又结合抒情和写景,寄情于景。杜诗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少发议论。
4、语言方面:杜甫写作态度非常严肃,语言精炼,用字准确,形象生动,多姿多采,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
5、体裁方面:杜甫作品众体兼善,五七言古体、律诗绝句,无所不工。他往往用不同的诗体,表达不同的内容,叙事多用较少格律限制,便于铺叙描写的古体诗,抒情则多用近体诗。杜甫大量的创作七言律诗,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注重声律对仗,格律严谨,语言锤炼,为历代典范之作,达到极高的成就,使七律创作臻于成熟。他又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社会的民生疾苦。
6、风格方面:杜诗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丰富多姿,或雄浑奔放,或清新细腻,或沉郁悲凉、或辞藻富丽、或平易质朴、或通俗自然。杜诗融冶吸收前人艺术技巧,发展成一种独特的新风格。表达自己爱国的思想。
关于杜甫的诗有什么特点和杜甫的诗有怎样的特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