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重阳节该怎么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重阳节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古人过节,比我们还接地气,他们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1、登高:
古时候,民俗在重阳有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也叫“登高节”。流传此风俗习惯起源于汉朝。唐朝文人墨客写下的登高诗许多,基本上都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便是写重阳登高的名作。登高所在之处,并没有划一的相关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记载,重阳糕又被称为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比较随便。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子女头额,嘴中恋恋有词,预祝儿女百事可乐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本意。有讲究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面板,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合乎重阳(羊)之意。有的则在重阳糕上插一小大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上灯”、“吃糕”替代“登高”的意味,用大红纸旗替代茱萸。现如今的重阳糕,仍没有固定种类,全国各地在重阳节吃的东西绵软糕类都称作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好是一年的秋风送爽,菊花绽放,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南朝宋大诗人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以隐世知名,以诗知名,以酒知名,同样以爱菊知名;后代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故时文人士大夫,也将赏菊与饮宴融合,而求和五柳先生更贴近。宋朝京中打开,重阳赏菊歪风风靡,当年的菊花就有许多种类,形态各异。民俗都把阴历九月称之为“菊月”,在菊花傲霜绽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变成传统节日的一项重要具体内容。清朝之后,赏菊之习尤其兴盛,并且不仅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是重阳节前后左右更为繁荣昌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朝就很广泛。古人觉得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灾免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包把茱萸放里面佩戴,也有插到头顶的。基本上都是女性、少年儿童佩戴,有的地方,男人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魏晋葛洪《西经杂记》里就有记述。除开佩戴茱萸,大家也是有戴着菊花的。唐朝就已这般,各代风靡。清朝,北京市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将菊花枝干粘在窗门上,“消除凶秽,以招吉祥如意”。这也是头顶簪菊的变俗。宋朝,也有将彩缯裁成茱萸、菊花来所赠佩戴的。
5、全国各地过重阳节的习俗:
除了上述比较普遍的习俗外,全国各地也有些与众不同的逢年过节方式。重阳节在陕北高原宣布收种的时节,有首歌曲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稻谷呀,糜子呀,上呀么上场”。陕北高原过重阳在夜里,大白天是一整天的收种、打场。夜里月上枝头,大家钟爱享受荞面熬牛肉,待吃完晚饭后,我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爬到周边山上,点上火花,谈古论今,待鸡打鸣才回来。晚上爬山,不少人都摘两把野菊花,回家了插到女儿的头顶,以之辟邪。
在福建莆仙,大家承袭乡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中国古代就会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始出之点心、米果这类。宋朝《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那时候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鲜,遂成积弊”。明末清初莆仙作家宋祖谦《闽酒曲》曰:“惊悉新春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烂成绿粉湿,耀眼明珠一颗颗唤郎尝”。近代,大家也把米果改革为一种很有特点的九重米果。将高品质晚米用温水清洗,泡浸2钟头,捞起来控干,兑水碾成稀浆,添加明巩(自来水融解)拌和,加红板糖(兑水熬出糖浓液),然后放置笼屉于锅上,铺平清洁炊布,随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多个时即熟出窝,米果面涂上食用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合,能够解开,切割成棱角,四边条理清楚,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鲜美,也不粘牙,称得上重阳尊老的绝佳礼馔。
重阳节应该怎么过?
重阳节应该到高处的地方去登一登,爬一爬。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都要做什么活动?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1.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2.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4.放纸鹞
放纸鹞是惠州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
5.饮菊酒
菊花,是我国名花,也是长寿名花。在“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由于菊的独特品性,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6.吃重阳糕
重阳的饮食之风,除前所述的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还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阳糕之风尤盛。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
重阳节应该做什么
重阳节的习俗:
1、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2、九皇会
古时在我国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盛行礼斗之俗,谓之九皇会。九皇会源于对星斗崇拜。老话讲:“重阳九皇会,北斗延寿辰”。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
《玉匣记》说:九月初一至初九日,北斗九星隆世之辰,世人斋戒,此日胜常日,有无量功德。九皇信仰的影响很大,这种崇拜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礼斗之俗。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广东地区于九月九日,多建九皇会以礼斗。在云南,礼斗已为滇俗,九月朔至九日举办。
3、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4、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关于重阳节该怎么过和重阳节的内容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