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火把节怎么画,以及火把节怎么画简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凉山彝族火把节用图画怎么表现出来
先去观看凉山彝族火把节,仔细观察,多多拍照 ,选一些精美的照片,拿回家冲洗出来,然后固定好,拿出纸笔啊。对着照片临摹下来就好了,然后慢慢画出照片上的内容就好了,然后加一点自己的想象。
元宵节手抄报怎么画
元宵节手抄报绘画教程如下:
1、首先在手抄报上方写出主题“喜迎元宵”,并在手抄报周边画上边框。
2、在中间画上一碗元宵和一个小男孩,画上三个边框。
3、将手抄报的细节补充完整,画上一些糖果、烟花等装饰。
4、开始涂色啦,我们先给边缘涂上粉色和蓝色,三个边框分别涂蓝色、黄色和紫色。
5、继续给中间的插图涂色,棒棒糖涂上彩色,四个灯笼涂紫、绿、红、黄色。
6、最后在边框中画上横线,并在背景上画上雪花装饰,好看的喜迎元宵节手抄报就完成啦!
内容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有关民风民俗的手抄报怎么画?
民风民俗手抄报内容资料: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僳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打牲部”或“使鹿部”。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6.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26.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沙皇俄国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在封建军阀盛世才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东正教,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复活节”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27.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年首扎勒特”(10月)、“吃扎扎”(五月节)。此外还有“栽秧节”(又称“黄饭节”)和尝新节两个小节日。
28.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阿克赛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萨满教,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和肉孜节,还有“那吾热孜”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29.汉族
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汉族最隆重的节日是春节,还有中秋、端午、清明等。汉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
30.基诺族
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攸乐”。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新米节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31.京族
京族主要聚居在素有“京族三岛”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乡的澫尾、巫头、山心三个小岛上。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安南”,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唱哈节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32.景颇族
景颇族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1953年7月24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瑙纵歌(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33.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诺若孜节,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34.拉祜族
拉祜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祜族传统节日有拉祜年,也吃扩塔节(即春节)、火把节、月亮节和尝新节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35.黎族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歧”、“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三月三”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36.珞巴族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人口只有2300多人,是目前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墨脱、米林一带的珞巴族沿用藏历,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
37.满族
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满族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人,黑水靺鞨是满族的直系祖先,后发展为女真。1911年辛亥革命后,满洲族改称满族。传统节日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有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彝族火把节相关手抄报
作文一:《彝族火把节相关手抄报》1100字
彝族火把节相关手抄报
彝族火把节相关手抄报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
1 / 3
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彝族火把节相关手抄报
去年,我和爸爸妈去拜访我的小爸,正好赶上他们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
我刚从火车上下来~就看到一位带着花帽的男士和一位穿着花衣的男孩。他们就是我的小爸和我的哥哥。
他们和我们一起上了车~我看着窗外~哇:集市上好多人:人们有的买火把~有的买水果~还有的买糖果。人们都为火把节准备着。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小爸的家~小妈立即摆上荔枝、山楂糖和瓜子~客客气气的把我们请到客厅。
我们刚坐好~就有一批客人来拜访~他们带了一位小朋友~很快我们就成了好朋友。
哥哥把我们领到卧室~取出一个工艺品~那是去年火把节到商店里买的纪念品~那是一个用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做成的。经过精心打磨~变成了一个火把。
那一拨客人走了以后~我们就去买火把。
2 / 3
买火把的人可真多~好像家家户户都在买火把~而害的买火把的人不停的在削木头。
我们买完火把~已经天黑了~我们赶快回家~把打火机拿上~赶紧到了人民广场~顿时像“黑夜”变成了“白昼”~一个无比巨大的火炬立在眼前。
小爸高兴地说:“这是巨大火炬~是用铁和塑料做的。”说完~我们点起自己的火把~围着火把载歌载舞~一直跳到东方发白~才回去。
3 / 3
作文二:《彝族火把节手抄报》900字
彝族火把节手抄报
彝族火把节手抄报火把节的来历和风俗火把节对彝族来讲就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所有节日中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在整个的节日过程中所有的彝家~人不做饭~只吃肉、喝酒。肉叫“砣砣肉”是剁成一块块的猪肉或羊肉煮熟~沾上盐和辣椒粉吃。酒叫“杆杆酒”:用细竹子掏空了杆子插在酿好的米酒中吸着喝。
彝族过火把节时~一到夜晚~各村寨即点燃火把~炬火散布游动于田野山乡~颇为壮观。彝民用火炬照田~占岁丰收。民间传说~过火把节是要引谷穗出来看火把~耍火把是为了扑灭秧苗的病虫害。节日期间~有的地方要杀猪宰牛祭神,有的地方每户要抱一只鸡到田里去祭“田公地母”。民间认为~火把可以驱鬼除邪~故点燃火把后要挨家挨户走~边走边往火把上撒松香~谓此为“送祟”。
火把节期间还有各种社交文化娱乐活动~各村寨举行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斗羊、摔跤、射箭、拔河、打秋千等。路南石林圭山一带的斗牛、摔跤比赛尤为闻名。斗牛前~各村寨要选出代表参加~并将经挑选的膘肥体壮的牛牵到会场~群众身着节日盛装前来观看。届时由一有威望的人宣布比赛开始~于是锣鼓喧天~长号齐鸣~鞭炮震耳~一对
1 / 2
对男女青年在赛场四周弹起大三弦~跳起欢乐的舞蹈。在万众欢腾中~参赛者将一头头滚瓜溜圆、体大角尖的公牛牵入会场~接受裁判员的检验过目。裁判员一声令下~主人按照事先选择的对手~将牛放出~任其格斗。凶猛的公牛扬蹄翘角~向对方冲去~角对角地顶挖~直到将对方斗败为止。优胜者可获得场边标杆上挂着的球形彩红。斗羊是最好玩的~羊的前半身都被剪去了羊毛~只留下后半身和尾巴。
火把节期间另一项重要比赛是摔跤。参赛者身穿短裤~赤膊上阵。开始时互相拥抱~以示友好。裁判员一声令下~便相扑角力~奋勇拼搏~最后以把对方摔倒、双肩着地为胜。比赛场面极为壮观。一处摔跤~八方相聚~盛装的群众从四面围观~欢呼喝采。小伙子们背着大三弦~带着竹笛,姑娘们背着自己精心绣制的花挂包~赛前赛后~奏起欢乐的乐曲~跳起欢乐的舞蹈~使比赛充满热烈的气氛。
火把节又是青年男女交往~选择配偶的良好机会。节日期间~他们共举火把为嬉~并欢聚于山间田野~举行簧火晚会。青年男女在篝火下相互弹唱~尽情歌舞~彻夜不息~从中寻求自己心爱的对象。斗牛比赛中的优胜者和摔跤能手~往往成为姑娘们所追求和爱慕的人。
2 / 2
作文三:《画手抄报彝族的火把节》800字
画手抄报彝族的火把节
画手抄报彝族的火把节我们彝族有一个节日~每一年的6月24日的晚上~就是我们彝族的火把节~非常隆重~也非常开心和好玩。在6月24日的晚上~非常热闹~不管那一家只要能走路的~都会出来玩。我们吃完晚饭后~我们开始约同伴们点火把了~约好同伴~开始准备火把~准备好了~点燃一根火把去玩了。
我和我的几位好伙伴~点着火把。到公路那边~还跑到了学校的房背后~还大声地喊叫着~我们还在那里起歌唱~在火把要燃完的时候~就回去了。 回到了寨子里面~每一个人~都回去自己零家里面抱几根柴~一大一起围站着~然后倘把火燃起来~老年人们都一起跳舞~我们 小孩也像大人一样~手拉手~一起跳舞~樱过了一会儿~到了打火把架的时候了~我ㄟ们女生胆小~不敢打~生怕火会烧到自己解~那些男生胆子大~勇敢~男生们都在打觜火把架~我们女生在一旁看他们打火把架 。
火把快要燃尽了~火把架快要结束了膜~又有一个节目上演了~那就是摸花脸~ 在火要灭完的时候~开始摸花脸了。过了 一会儿~我的脸被我的那些好同伴摸的黑垧黑的~当然了~他们也被我摸的黑黑的~ 一个看着一个在傻笑。我们的彝族火把节虏一共过三个晚上~今年的火把节马上就要琊到了~准备好你们的火把~和我们一起过蛋今年的火把节吧:
1 / 2
画手抄报彝族的火把呶节
作为汉族同胞~我们有很多值得纪念瓿的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等。葛但是~那些充满民族气息的节日你是否领吡略过呢,这次~我就带你走进云南彝族人 的火把节~去感受那里的浓浓乡情。
暑伞假回到大理~正巧是当地的彝族火把节。瓯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真是充满惊喜。街天烬那日~我早早地来到集市上。这时候的集蚜市~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卖火把的山镝民。这火把有一米多长~都是用上好的松咏木顺着条纹劈裂的。中间用木屑塞住。这悉样~火苗才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燃烧。我挑妇选了几根最大的火把~送去红明哥哥家。蜗今天~全家人要在他家聚餐。欢庆节日。 埭
来到红明哥哥家~这里已经在准备节日 用餐——粉蒸羊肉。七个蒸笼的粉蒸羊肉瞥和一大锅飘香的羊汤都已“整装待发”~溏宾朋满座~觥筹交错~真是热闹极了:
2 / 2
作文四:《火把节》400字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又称星回节,是云南少数民族(例如彝族、白族) 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节期一般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五,也有在六月二十四过节的。传说在南诏时期,蒙舍诏皮逻阁想吞并其他五诏而密设松明楼于大理城西,然后以祭祀知名邀请五诏诏主赴宴。邓赕诏皮逻登的妻子白洁夫人聪明绝顶,早就猜到皮逻阁的阴谋而劝阻丈夫不要赴宴。结果皮逻登执意不听,被烧死在松明楼,白洁夫人根据她给丈夫带的铁镯而辨认出皮逻登的尸体。后来皮逻阁想霸占白洁夫人为妻,白洁夫人在为丈夫守孝一百天之后,跳入洱海自尽。当地民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把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定为火把节,流传至今。
作文五:《火把节》700字
*** 歌舞促发展,狂欢火把颂和谐 ——皎平渡镇永茂千人共度火把节狂欢夜
如火六月,又迎来一年一
度的彝族火把节。火把节作为
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人民希
望通过火把节活动来祭岁、除
秽、祈年。伴随着民族大和谐
的发展,火把节突破了民族性
和地域性的限制,逐渐发展成 为大家的节日。
今年皎平渡镇的火把节 分外的热闹, 8月 11日,从四 面八方聚到一起的村民,身着 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大家早 早的聚在永茂组活动广场娱乐 狂欢。省国防科工局舒清副处 长,市委党校党委委员、政治 处苏秀琼主任和县委政法委、县人大办、 县政协办等 40余家 县级单位及企业负责人也参加 了火把节庆祝活动,大家一起 感受彝族人民火把节的 *** , 感受狂欢夜的魅力。
天公虽不作美, 烈日高照, 高温难耐,但挡不住大家如火
的 *** ,篮球场上一场场紧张 *** 的篮球赛事,为大家奉献
一幕幕精彩的视觉盛宴,而在
村级活动室对歌现场,歌声高 亢激昂, 群情激动、 掌声不断。 下午 5:00近千人参加了晚宴, 大家围着桌子,喝着彝家小锅 酒,品尝着彝家特色菜,高兴 之余,还不忘唱上几句彝家小 调,现场热闹非凡,节日氛围 浓厚。
晚上 21时许, 镇代理镇长 张学勋同志宣读祝词,镇党委 书记钟卫强宣布火把节庆祝活 动暨篝火晚会开始,
随即与出席嘉宾一同点燃 火把,在球场上撒松香,同时 广场上的篝火被点燃,瞬时掀 起了活动的 *** ,现场欢声雷 动,随即耀眼的礼花在天空中 绽放出绚丽夺目的色彩,尖叫 声、欢呼声响彻云霄,人们围 着熊熊篝火,跳起欢快的迪脚 舞,尽情享受着节日欢快与喜 悦。
这
次 火 把
节 活 动
的 成 功
举办, 充
分展示民族团结、 喜庆、 和谐、 发展的精神风貌,不仅增进民 族间的团结,还促进了社会和 谐大发展。
- 8 -
作文六:《火把节》600字
记忆深处
大地基明德小学五(一)班 叶凡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听着这首热情、奔放、欢快歌曲,思绪飞回,我又走进了外公、外婆的童年里。
在遥远偏僻的山村里,在一排排低矮的土掌房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在准备迎接火把节的到来。火把节前一天,家里人有的忙着扎火把,有的忙着准备祭祀用的香、纸,还有的忙着捉鸡??他们个个穿着简朴,衣服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补丁。老爷爷老奶奶满脸皱纹,牙齿都脱落了,却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孩子们露着脚趾,却盼着、乐着。
农历6月24日清晨,人们高举着燃烧的火把,陆续地出门了。耳畔回响着他们的欢笑声、青蛙呱呱的叫声。伴着青草的香味、嗅着稻花的清香,络绎不绝地走进田野。他们来到田埂上,砍来松枝插好,在旁边点上三炷香,再烧些纸,磕头、杀鸡,诚心地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事事顺利。接着,每家每户都在在田间地头高兴地吃了丰盛的饭菜,便准备回家了。他们临行前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家的火把高高地立在田间(俗称“立火把杆”),祈求愿望能够实现。夜晚,田间的那星星点点的火光像一只只萤火虫般美丽。老人们聚在一起,唠家常,谈天说地;孩子们都欢天喜地,你呼我应,你追我赶,欢呼着、跳跃着。山村里洋溢着欢乐与幸福。
记忆深处的火把节载着外公、外婆童年的欢乐,载着勤劳、质朴的乡亲们的美好希望,缓缓流淌??
作文七:《火把节》1400字
《火把节》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彝族音乐特点的感知,并认识阮(ruǎn) 。
2. 能分辨乐曲三段体的曲式结构。
3. 能说出“火把节”的概况。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阮,能够听辨出阮的音色。
2. 能够听辨出乐曲的两个乐段的不同。
教材分析
阮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中很有特点的乐器之一。现在使用的改良阮分为四种:低阮、大 阮、中阮、小阮。三弦或四弦,有品,按十二平均律装置。阮的演奏技巧不是很复杂, 演奏方法及符号与琵琶相同。右手指法有弹、挑、双弹、双挑、分、滚、划等;左手只 按音。小阮主要用于演奏旋律;中阮、大阮、低阮主要担任和声伴奏。四种阮的音色圆 润而丰厚,颇具特色,并且自成一族。在乐队中可起强有力的作用。目前民族管弦乐队 中主要使用大阮和中阮。 《火把节》共分为三段,在一个简单的引子后,具有浓郁彝族 风味的慢板 A 段主题轻柔地出现,旋律轻柔、优美。 B 段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 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最后 A 段再现,显得优美有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少数民族的节日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关于火把 节,还有一个传说呢。今天我们就到彝族朋友的火把节上去看一看。
欣赏“火把节的传说”动画。
二、介绍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盛名天下,从每年的农历 6月 24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彝族人民在宽广 的草地上纵情歌舞、赛马、斗牛、射箭、摔跤,到了晚上,青年男子就点燃火把,穿行 于田野山村之间,以驱除妖魔,保佑平安。密密的火把犹如一条长龙在山道、田间缓缓 游动,场面十分壮观,与此同时,处处点燃篝火,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欢乐歌舞,直至深 夜。
三、欣赏乐曲
1. 初听乐曲《火把节》音频。
师:火把节真是盛大的节日,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乐曲《火把节》 。
提问:同学们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吗?音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阮的历史有近 2000年了,有大、中、小之分,常用的是中阮和大阮,他们 有四根弦,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用拨子演奏。这首《火把节》是用中阮演奏的。中阮 的音色柔和,表现力很强。
2. 听辨乐段。
完整聆听乐曲《火把节》 。
提问:请说出这首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几个乐段?学生聆听 并回答。
师: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慢 -快 -慢,根据速度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3. 欣赏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一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
(2)教师出示第一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再次聆听第一乐段,学生小声跟音乐哼唱旋律。
4. 欣赏第二乐段
(1)初次聆听第二乐段。
提问:请用语言描述这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和第一乐段有什么不同,你是根据哪些音乐 要素听出来的?
学生可能回答:速度不同、节奏不同、力度不同、演奏的方法不同等。
(2)教师出示第二乐段谱例,学生演唱旋律。
(3)先聆听第一乐段,再聆听第二乐段,感受第二乐段热烈、欢庆的情绪。
5. 欣赏第三乐段
(1)初次聆听第三乐段。
提问:这个乐段和哪个乐段旋律基本相同?说出感受到的场景。
(2)再次聆听第三乐段,听完后为三个乐段加上速度和表情用语。
6. 完整欣赏乐曲《火把节》 。
教师要求:这首乐曲是 ABA 结构的三段体,认真聆听音乐,每听到 A 乐段出现,就小声 哼唱旋律。
四、课堂小结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晚上围着篝火祈求平安,唱歌跳舞,通宵
达旦,最后,我们在一首歌曲《七月的火把节》中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
作文八:《火把节》1600字
彝族火把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4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衣服是不是很特别?
生:是
师:这是彝族的服饰(板书“彝族”),在老师的家乡美丽的大凉山,那里住着许多的彝族人民,他们都会穿着这样的民族服装。瞧,老师还带来了好多彝族的服饰。
师由此简单介绍彝族服饰。(出示课件)
师:彝族不仅衣服漂亮,他们还有更多好玩的,好看的,特别是彝族火把节,(板书“火把节”)有很多好玩好看的,大家想不想看看?
生:想
师:请每个孩子闭上眼睛,我们来到了彝族之乡,美丽的大凉山,那里正在举行一场火把节盛会,请你仔细看看盛会里,人们都有哪些活动?(出示课件)快看,活动开始了。 师:大家看到在节日里的人们他们过得怎么样?
生:开心,高兴……
师:那么都举行了那些活动呢?
生:打火把、斗羊、斗牛、跳舞……
师:(出示课件)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的除了赛马、斗羊、斗牛传统活动外,还有磨尔秋、爬油杆、选美等活动。其中同学们还提到了跳舞,那是彝族传统的民族舞蹈——达体舞。(出示课件)谁来说说他们是怎么跳的呢?
生:围着火堆、手拉手……
师:说得真好,达体舞简单易学,在老师家乡,不仅是彝族,几乎人人都会,特别是火把节,人们最喜欢围着火堆跳达体舞了。我们现在也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跳的。(出示课件,欣赏达体舞的跳法)光看太不过瘾了,干脆我们现在就来学一学,孩子们请起来,然后跟你的同桌手拉手,随着音乐,我们便学边跳,看哪一组先学会。(出示课件)
师生共跳达体舞。
师:大家觉得怎么样,是不觉得很容易学?
生:是。
师:达体舞学会了,我们就要去参加火把节了,而且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火把节中最好玩的,就是火把节狂欢夜。
师介绍狂欢夜:在这一天,当夜幕降临, 无论男女老少都会聚在一起,每人手举火把,排成一条条长龙,从四面八方涌向火把广场。(出示火把广场)然后人们把手中的火把熔进篝火中,烧红天空。最后随着美妙的音乐,围着绚丽的火焰,手拉手尽情的跳起达体舞,跳啊、唱啊,直到天亮,整个城市也仿佛成了火的海洋,场面十分盛大。
三、技法探究
师:瞧,我们热情的彝族朋友已经等不及了,亲自来请我们去参加他们的火把节狂欢夜!出示教师制作的撕纸范作。贴在火把广场上。而且这里还有好多彝族朋友,我请一些同学来帮老师把他们请进我们的火把广场。
生贴人。
师:大家看,彝族朋友们他们在……?
生:跳达体舞。
师:没错,看来同学们刚才学的还真不错,现在除了跳舞的人,你还想在广场上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板书“想”)
生……
师: 那咱们就来做一个打火把的人,想好了,我们就可以动手了,可这样的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生:撕出来的。(板书“撕”)
师:孩子们真会观察。除了是撕出来的以外,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生:
师:对,他们都没有五官,只有外形轮廓,这叫剪影。(出示课件,介绍剪影)方法我们也学到了,咱们现在就来动手。(师示范撕人)逐步引导出“摆”,“贴”,“画”三个步骤。最后总结想、撕、摆、贴(画)四个步骤。
作业要求:
1:撕人。
2:人物动态要生动、夸张。
3: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跟同桌同学合作完成。
并且来参加我们狂欢夜活动的同学都能得到彝族小伙的英雄结、彝族姑娘的瓦盖,先来先得哦!
师:广场上的彝族朋友已经在等大家了。而且我们的火堆已燃起来了,就请你赶快行动起来。加入到我们的狂欢夜吧。
生:实践。
五:展示、评价
对做好的人,贴在广场上的孩子用送瓦盖和英雄结的方式鼓励孩子,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
师总结:大家看,在广场上的红、黄、黑三种颜色,正是彝族的三色文化。彝族以黑为高贵,以红为勇敢,以黄为美丽。今天我们只走进了彝族的火把节,学习了用撕贴剪影的方式来表现,而我们学校其他同学还运用了其他表现方法来展现彝族人民更多的民俗民风。请看(出示课件),展示我校曾经表现彝族民风的艺术作品。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希望在今后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它。现在还是让我们再跳起达体舞一起感受火把节的快乐吧。
音乐再次响起,师引导学生再次跳起达体舞,感受火把节的快乐氛围。
(下课)
作文九:《火把节》300字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和节日,火把节就是很多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火把节当天,人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这个传统节日。而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在现今的云南、贵州等地十分流行。因为彝族在当地也可以说是大族,所以周边少数民族受到影响,也纷纷将火把节纳入自己民族的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北斗星斗柄上指的时候,就是彝族要过火把节的时候,下面就是火把节的来历,以及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的来历
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 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
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这时候,彝族出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利用弓箭将多余的太阳跟月亮都射了下来。并铲除了在世间为恶的妖魔,将洪水肆虐的现象治理好了。从此之后,彝族过上了幸福美满、繁荣兴盛的生活。
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过于美满,遭到了天神的嫉妒,于是年年都派下神子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人们为了反抗神子,就设计将其杀害,引起了天神震怒,排除了大量的天虫到人间毁灭庄稼。
为了将他们杀死,从古籍中翻出了火把能把天虫烧死的方法。于是彝族人民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战斗,利用火把终将天虫杀害,保护了大量的庄稼。正好这一天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就特此将其作为自己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都会举着火把来到田野,举办火把节,用以祈求上天这一年的庄稼能够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起初是彝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持续整整三天。在这三天里,彝族人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体现了人民尊重自然规律的美好愿望。
到了今日,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特有传统节日,也是周边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的日子。在2014年7月,云南的彝族更是举办了“天下火把节——最牛民族村”的火把节狂欢活动。许许多多的有课都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参与其中,去体会彝族人民的原生态活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文大全网 » 彝族火把节相关手抄报
火把节怎么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火把节怎么画简单、火把节怎么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