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张旭北京报道
今年夏季,欧洲多个国家和中国多个省份持续高温,极端天气又一次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敲响了警钟。
气候变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关键因素,经济活动和金融资产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金融风险的可能来源。
2021 年10 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简称COP15)第一阶段在中国昆明召开。各国部长通过了《昆明宣言》,超过50家国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出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同宣示》,将生物多样性金融的全球发展提上新的议程。
“COP15第一阶段我国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白韫雯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中国是基金的发起者,意义重大,这15亿元基金的启动将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丧失引发金融风险的原理与气候风险类似。面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本身存在回报周期长、公益取向、缺乏融资吸引力等问题,需要更多的绿色金融政策激励措施,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将是可持续金融下一步关注的方向。
我国已经初步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现有绿色金融分类标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都已经纳入了部分生物多样性相关内容。2021年,中国央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项目提供碳减排贷款。
我国生物多样性金融已开始实践
根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预测数据,到2030年,全球每年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金需求约为7110亿美元。但目前相关领域的年度资金投入仅为1430亿美元,且近80%的资金依赖政府部门。庞大的资金缺口需要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也为金融业带来巨大机遇。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什么?白韫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既要保护现有的自然状态,还要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使其继续为人类提供服务。此外,还要使传统依赖于生物多样性或生态系统服务的农、林、渔等产业更加可持续。
“生物多样性友好型项目是绿色金融所支持的经济活动的一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具有绿色属性。”白韫雯认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资金需求测算体量巨大,按照国际数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依赖的这些产业约占全球GDP一半以上,而且生物多样性保护可能创造的效益也应该计入。
去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强调,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保障措施,需要建立市场化、社会化投融资机制,多渠道、多领域筹集保护资金。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投资,需要更多引入绿色金融市场机制。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生物多样性金融方面也已开展了许多实践探索。利用绿色金融工具,2021年9月,中国银行成功发行了全球金融机构首笔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规模18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国内地区生态建设示范、山区生态修复等多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的项目。
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之一湖州,在转型金融、绿色金融领域先行先试。日前,湖州印发了我国首个区域性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框架《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引导更多的金融资源配置到减缓影响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业。湖州的这一举动,迈出了国内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实践的一大步。
“转型金融是对‘双碳’目标的回应,旨在推动转型产业更好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金融则比转型金融往前多走一步,它是解决人和自然之间的问题。”在白韫雯看来,从国内来说,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鼓励社会资金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其政策激励、金融工具和产品创新;在国际层面上,生物多样性金融同样属于新议题,很多国家在该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个提出这项议题的国家。
生物多样性保护需加强风险评估
面对复杂的气候风险形势,共同持续健全上下联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的主动管控,进一步压实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责任,成为投融资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内推动绿色投融资出发,白韫雯认为,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首先要加强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评估和管理。一方面,关注金融机构本身一系列经济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关注长期生物多样性丧失所导致的物理风险如水污染、过度捕捞、授粉昆虫丧失等,以及为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采取更严格的管制措施带来的转型风险,如保护区面积扩大、长江“十年禁渔”等。其次,从增加正向效益的角度加强生物多样性友好融资活动。一方面,因地制宜地提供地方层面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及政策激励方案,另一方面,形成合理的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分类目录,引导资金流向并增加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与市场透明度,同时通过生态效益货币化也是有效加强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一种方式。
今年第一季度,由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和国际可持续金融政策研究与交流网络(INSPIRE)成立的联合研究组(下称“联合研究组”)共同撰写的《央行、监管机构与生物多样性: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行动议程》就提出了相关意见。金融监管部门应将生物多样性因素纳入绿色金融和风险管理战略,充分考虑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效应,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对金融和价格稳定的影响。
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和绿色金融一样,都面临着如何准确识别业务的难题。湖州市金融办副主任黄丁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在推进生物多样性项目中,存在效益难以内生化和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难以量化两个难点。不少生物多样性保护类项目的基础性、公益性、长期性等特点更为突出,风险更大、回报率更低、资金回收周期更长。
白韫雯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金融机构需从两方面加强对生物多样性相关风险的评估和管理,首先是对投资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评估,防范投资项目导致的环境风险;其次应评估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不断加强的保护措施对于金融机构的影响。
日前,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发布了多个政策指引以及行业倡议,以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支持,包括中国境外投资项目环境风险快速筛查工具(ERST),发起生物多样性与金融合作伙伴(PBF)等,旨在让中国金融机构在投融资活动中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支持,避免和缓释因投融资项目对生态造成的重大影响。
“需要建立生物多样性友好型的投融资活动目录,加强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产品创新和服务,同时辅以相关政策激励,金融才能更好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为生态环境溢价买单。”白韫雯表示。
此外,金融科技手段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景也值得期待。根据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和保尔森基金会合作发布的《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金融科技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使用物联网遥感等技术追踪生物,构建生物多样性综合评估类工具,通过集成纳入各金融机构系统,对投资项目生物多样性风险实现筛查等。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金院院长马骏表示,金融科技在中国低碳经济转型中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金融科技在支持中国低碳转型标准界定、服务碳核算与环境信息披露、赋能地方绿色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企业,以及助力金融机构绿色产品创新等领域都将快速发展。
(作者:李德尚玉,实习生张旭 编辑:李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