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孔子学院为什么不受欢迎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孔子学院有用吗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孔子学院
- 2、投入10亿美元的孔子学院,陷入关门危机后,为何国人却叫好不断?
- 3、为什么孔子学院名声远扬,遍布世界各地,而老子学院却鲜少有人听说?
- 4、近些年孔子学院很少被提起了,这是为何?
- 5、孔子学院在国外为什么会失败?中国文化是否真的无法走向世界?
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孔子学院
儒家学说那一套父权君纲,神化父权,不准百姓质疑权威,事事要求中庸之道(这可是孔老夫子首先提出来的跟宋朱理学无关)千百年来已经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凡事要求人遵守礼制温文而雅对道德过多不太实际的要求(偏偏对守信没要求)更是磨灭了中国人的血性和尚武精神,甚至连开拓进取的创新研究精神本质上也与儒家文化背道而弛,自然而然招来全世界人民的反感
投入10亿美元的孔子学院,陷入关门危机后,为何国人却叫好不断?
迈入21世纪的中国,在经济、科技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整体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地变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外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这一阶段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孔子学院随即应运而生,担负了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重要任务。
孔子学院其建立的初衷就是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一座桥梁,它承载着中国对于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的希望。2005年,在经过多方的筹备之后,中国境外的第一家孔子学院顺利在世界闻名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办,此后孔子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传播者,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在全球各地不断开设分校。
传承中国文化是好,可形势却在6年前,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在瑞典教育界的呼吁下,中国的第一所孔子学院悄然关门大吉,此后如同厄运一般,全球各地已经开设的孔子学院,也陆续陷入了停办危机。到去年12月为止,作为最早同意开办孔子学院,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瑞典,已经将瑞典境内的全部孔子学院一一关闭。境外孔子学院的发展早已止步不前。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作为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孔子学院在海外被不断关闭,国内的不少民众却都普遍叫好不断,传播中国文化的本质肯定是好的,为什么在国内也会遭到排斥呢?如果反观这十多年来孔子学院对外文化输出的过程,就会发现其中明显存在许多不足,这也是孔子学院陷入关闭危机的真正原因。
庞大的资金投入
中国的孔子学院其本质上,只是一个中国自己对外输出传统文化的海外机构,并不是由其他国家自行建设的文化学院,这也就代表着,孔子学院的开支,必须由中国一手承担。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盈利性质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机构,孔子学院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以瑞典举例,如果想要在瑞典境内开办这样的一所文化输出学院,首先就要自行承担将近50万美元的建设费,其中相应教学推广的孔子课堂也是多达6万美元之多。
建好了之后,同样还要有一部分资金投入,用来维持后续的运营。学院学生的教材、代课老师的工资、福利,以及国内志愿者的吃喝住行以及交通路费。这些都是需要孔子学院自行承担。
说白了,孔子学院只是征得了境外国家的开办许可,具体的建设和后续运营的资金投入,则全部是要由推广文化的主办国自己承担。这样一来,孔子学院注定要靠不断的资金投入才能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据估计,这十多年以来,孔子学院境外的总投入早已达到了惊人的10亿美元。
虽然中国目前正在大踏步向前发展,对外输出中国的文化也能让世界重新认识这个站起来的强国,但这种不计成本的文化输出,显然早已脱离了孔子学院开办时的初衷。一个只能靠外部资金支持的非盈利组织,怎么能运营的长久呢?
向外传播中国文化是好,但同时也需要兼顾中国内部的教育国情,国内尚有不少贫困山区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与其不计成本地去发达国家宣扬中国文化,不如多改善改善国内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相信得到充分教育资源支持的山区儿童,更能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孔子学院近年来,正在慢慢偏离自己办学的初衷,恐怕也是不少有志国人难过和愤怒的原因吧。
有待改善的课程安排
孔子学院虽然在海外国家开办的初衷是弘扬中国本土文化,但具体落实到实处,还是要以开办国家自己的本土文化特色作为依照,做出适当的改善,以此来吸引海外学生。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中国传统的特色,难免会让不少不了解中国文化的海外学生望而却步。
孔子学院对外的课程主要还是由京剧、书法、中国古代茶艺这几大块组成,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课程确实涉及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核心,但这些课程却普遍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对于海外的爱好者而言,这些课程普遍太过深奥和难以理解,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这些课程都不一定能够提得起兴趣,更何况对于这些对中国文化完全没有过了解的学生而言,学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近年来,孔子学院虽然在海外不断开办,却忽视了办学的初衷,不少国家孔子学院的课程甚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教海外学生认识几个汉字,教他们包饺子都算一门课程,这早就不是文化输出的核心内容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些课程不仅没有体现到中国文化真正的精髓,而且已经完全偏向于课后兴趣的培养。所以表面上孔子学院在全球各地都不断开办,有效地传播了中国文化,可实际上,这些花大量资金投入的课程只是展现了中国文化最粗浅的一部分。
不够严格和规范的教学环境
孔子学院表面上办得如火如荼,但在海外却并不受到当地教育界的认可,其原因就在于孔子学院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没有受到严格教学规范的志愿者。许多学校虽然与孔子学院有长期的教学合作,但是在中文教学上却是自己聘请全职老师来专业授课,而非孔子学院的在校老师。
对海外教育界来说,孔子学院并没有达到很好的中文教学作用,许多的课程安排也只能充当学生们的课外活动,远远不如专业的中国老师授课来的有效。
孔子学院采用志愿者授课本是一个大胆的创举,意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去,可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志愿者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些志愿授课的老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教学规范,加上任教时间极其不稳定,这样也就导致孔子学院的教学质量差强人意,想学的海外兴趣爱好者却无法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难免会对中国文化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
除此之外,孔子学院还会对合作学校的老师、学生提供免费游学中国的机会,这种好机会自然谁都不想轻易放过。可这也就造成了海外部分学校老师会为了几个免费的名额,忽视自己的作为老师的教学初衷,引发海外教育圈的混乱,这也是近几年不少国外教育界排斥孔子学院的真正原因。
文化输出需要自信和质量
孔子学院的开办其实已经走进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花钱让别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才能使本应发扬光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这个想法其实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已经向所有人证明是有误的。
从日本的动漫,再到美国的影视特效大片,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吸引了全球的爱好者,它们并没有靠主动送出文化而获得成功,相反,正是它们靠自己扎实和优秀的内容,才能在全球获得无数的粉丝和追求者。
中国文化本来就是优秀的,但孔子学院的不断开设,却恰恰反映了我们的文化不自信。好的东西自然会受到别人追捧,与其花大价钱追着别人宣传,不如将这份精力花在磨练和改善自己身上。
中国文化在海外不是没有人追捧,崇尚中国传统生活习惯的美食领域博主李子柒、追求中国传统木工手艺的阿木爷爷,都是新时代传播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佼佼者。他们相信中华文化的优秀本质,以自己的内容,自己的硬实力赢得别人的尊重,而绝非靠铺天盖地的宣传吸引别人的注意。
中国虽然整体的国力正在不断的发展之中,但文化输出领域依旧是个弱项,从某种方面来说,一个国家真正富强起来了,是绝对不愁没人前来学习本国的文化。但目前来看,我们在文化领域的自信依旧不足。
既然是要对外文化输出,那么首先就要在自己国内受到国人的认可,京剧、书法等等,虽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毕竟在国内也算相对小众。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更不应该拘泥于原样输出,可以顺应时代潮流,去做真正有趣味,能够获得更多人认可的中国文化。
文化输出最重要的应当是注重的是自身的内容质量,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文化是优秀的,缺的却是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来对外弘扬。相信孔子学院被普遍关闭,也能为中国文化的对外输出提个醒,无论什么时候,只有质量真正得到别人的认可,才能真正完成优秀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传播!
为什么孔子学院名声远扬,遍布世界各地,而老子学院却鲜少有人听说?
说到中国文化,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首先都会想到以池城禅师孔子和代表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但是对中国文化有一点研究的人,不仅会认识儒家的孔孟,还会接触道家的老将。从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来看,不能说只有孔子思想或老子思想才能代表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容,道家好,儒家好,学说体系再庞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但是,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孔子学院名声遍布全世界,老子学院却很少听说,这是为什么呢?
真的只有孔子思想能代表中国文化吗?我认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和在我国学习英语的学校一样,我国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是为了向全世界宣传我们的文化,推出我们的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理解中国的内在也是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方法。不是这样的,老子思想长期以来使国外闻名遐迩,包括道教思想、包括后世道教意义在内的王阳明思想,事实上,在日本等地区也特别流行,但老子大学并没有像孔子学院那样在全世界开花,为什么?
说到原因,安小认为:第一,老子学院达不到孔子学院普及的原因可能与儒家“有为”、道家“无为”的思想特色有关。第二,安小比道家更容易理解儒家思想“接地气”,所以我认为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更适合首先向世界展示华夏文化的魅力。我希望孔子学院越做越好,越做越多,越多的外国人认识我们,认识我们,他们能更多地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我相信未来的世界,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此,需要了解的中国外国人会越来越多,我们的祖国和更多的国家合作、发展和共赢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事实上,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家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民族几千年来的主流思想,对国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儒家文化能代表中国出国,并不意味着只有儒家文化能完全代表中国文化。
近些年孔子学院很少被提起了,这是为何?
是因为这些年随着新思想的出现,孔子的一些思想就被完全的摒弃了,孔子也不再成为圣人了。
孔子学院在国外为什么会失败?中国文化是否真的无法走向世界?
01
“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曹操《短歌行》
孔子一身都将自己的心血放在周游列国,将自己的儒家思想传到诸国,现在我们将进一步将儒家文化传到全世界。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从某种层面来说,一个真正的大国,一定会拥有能够走向世界的文化,中国已是大国,但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并不顺利。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影响着华夏几千年,就算是时至今日,各国文化交流加剧,中国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冲击,但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儒家文化是主流文化。拥抱世界的路上我们从未丢掉这份文化,并且我们还会将这份文化带到全世界,最好的形式就是在别国办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兴办之初,在全世界有超过千家,如此庞大的规模也可以侧面证明他国对儒家文化的认可,对中国的接纳。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古中国文化的好奇,毕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从未断档流传至今的只有中国了,西方国家无不对这个东方雄师充满着好奇。另一方面,中国充满活力,他们希望通过文化交流为后续的经济交流做铺垫。
02
但是如今孔子学院的办学之路却充满荆棘,国外的孔子学院数量急剧下降,许多学院纷纷关闭,究竟为何孔子学院走向世界的路会突然迷失方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因地制宜。外国人对儒家文化并不是直接接纳,可以说很大一部分人都是觉得好奇才去了解,但是对深入学习儒家文化并没有兴趣。
儒家文化并不浅显,或许在西方人眼里就是一些基本的做人做事准则,但是这和西方文化并没有过多的共鸣点,他们不喜欢有约束,他们喜欢随性所欲。所以他们来孔子学院学习,更多的是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而不是真正的想要接纳儒家文化。
那么我们该何去何从?其实儒家文化本身就不适合作为国家文化向外输出,要知道儒家文化可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中国人都是在他的熏陶下长大的,大家都学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大家从小接受的教育,接受的思想,无论是来自父母的,还是学校的都带着儒家文化的影子。
常年熏陶下,我们对儒家文化及其熟悉,但是外国人呢?显然很难短时间内接受。所以与其让儒家文化走出去,不如自己先强大,将儒家文化继承发扬光大,并不一定要走出去让别人来了解,而是足够出彩,引来世界学习。
孔子学院为什么不受欢迎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孔子学院有用吗、孔子学院为什么不受欢迎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