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赵云死在哪一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
- 2、赵云什么时候死的
- 3、赵云哪年死的?
- 4、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 5、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
- 6、赵云啥时候死的?
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镇军将军赵云去世。 赵云 ?~229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初为郡吏,汉献帝初平二年(191),率部曲投幽州公孙瓒,不久奉命从刘备。后因兄丧,暂归故里。建安五年(200),与刘备重逢于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并秘密募兵数百,皆称刘备部曲,壮大其力量。次年随刘备南入荆州。十三年,刘备兵败长坂(今湖北当阳境),赵云救其妻、子脱险,因功升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随刘备夺取武陵、长沙等四郡,以偏将军兼桂阳太守。十六年,刘备入益州,赵云与诸葛亮、关羽等仍屯荆州,为留营司马。十八年,奉命随诸葛亮溯江(长江)西上,至江州(今四川重庆)后,自率军克江阳(今泸州)、犍为(今彭山东),于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会师,攻取成都,升翊军将军。二十四年三月,曹操率军南进,欲夺回汉中。某日,赵云分兵随黄忠出击,欲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与曹军遭遇,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曹军追至,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齐击战鼓,发射劲弩,曹军败走。蜀汉建兴元年(223),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后任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进驻汉中,次年为掩护主力攻祁山,领军为疑兵牵制魏大军,虽寡不敌众而失利,但仍能聚众固守,亲自断后,安全撤退。七年,病卒军中。赵云戎马生涯约40载,善筹谋,作战勇猛,时人赞其一身是胆。有远见卓识,力主维护孙、刘联盟;巴蜀初定时,曾劝阻刘备分田赐将,以安抚民众,增强国力。。
赵云什么时候死的
关于赵云的年纪问题,罗贯中在三国里面搞错了。我们不妨慢慢的从后面往前面推:以下《》号里的为书上的原文引用。1、在三国演义的“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也就是说,诸葛亮死的时候才54岁,是在建兴十二年。2、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却说蜀汉建兴六年秋九月,魏都督曹休被东吴陆逊大破于石亭》,《孔明跌足而哭曰:“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赵云是死于建兴六年秋。3、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芝贺曰:“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昨。今日阵前力斩四将,世所罕有!”云曰:“丞相以吾年迈,不肯见用,吾故聊以自表耳。”》,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赵云已经年高70岁了,而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时是什么时候?4、在三国演义的“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丕召入谓曰:“卿等皆国家柱石之臣也,若能同心辅朕之子,朕死亦瞑目矣!”言讫,堕泪而薨。时年四十岁,在位七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选定建兴五年春三月丙寅日,出师伐魏。忽账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从上面的话我们可以知道,诸葛亮是在曹丕死后写“出师表”请求伐魏的,而当时是建兴五年春。也就是说,在建兴五年的时候,赵云已经70岁了,所以赵云死的时候应是71岁。5、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却说章武二年夏六月,东吴陆逊大破蜀兵于猇亭彝陵之地;》,《至章武三年夏四日,先主自知病入四肢,》,《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也就是说,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夏,死的时候是63岁。6、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言毕,驾崩,寿六十三岁。时章武三年夏四月二十四日也。》,《乃立太子禅即皇帝位,改元建兴。》,从这里可以知道,是在章武三年改元建兴的。看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到建兴六年的时候,刘备也才69岁。而赵云却已经71岁了。而我们大家都知道,桃园三结义,关羽比刘备小,张飞比关羽小。而阿斗叫赵云是叫四叔的,可见,赵云比张飞还要小。所以这个赵云的年龄肯定是搞错掉了。我们可以继续往前找。7、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川将数百员,并五溪番将等,共兵七十五万,择定章武元年七月丙寅日出师。》,《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从这里可以知道,张飞是在章武元年死的,死时55岁。到章武三年的时候是57岁,比刘备63岁小6岁。8、在三国演义的“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皇帝备,敢昭告于皇天后土:》,《文武各官,皆呼万岁。拜舞礼毕,改元章武元年。》,从这里可以知道,刘备是在建安二十六年四月改元章武的。9、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于是关公父子皆遇害。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十二月也。关公亡年五十八岁。》从这里可以知道,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冬,死时58岁。到刘备在建安二十六年四月改元章武时是60岁。而到章武三年刘备死的时候,关羽也应该已经是62岁或63岁了。10、在三国演义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也就是说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刘备已经28岁了。而在小说里面,没有提到关羽比刘备小多少。但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我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年,今被汝一旦以奸计图我,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当追吕贼之魂!》,这是说关羽至死的时候,已经跟刘备、张飞在桃园结义三十多年了。就算按30年来算,关羽死时58岁,那么结义时也应该是28岁了。所以关羽的年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的。11、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话《建安十二年春,甘夫人生刘禅。》,到建安二十六年的时候,刘禅14-15岁,而到章武三年的时候,刘禅17-18岁左右。如此推算,刘备是在46岁左右生阿斗的。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赵云的年纪应该存在至少10岁左右的误差。而关羽的年龄好象也不太对
由此可看 这件事不太好就此定论
赵云哪年死的?
正史上赵云是在斜口之战因为兵力差异败给曹真后退守汉中时病死,时间是227年,享年59,演义里是229年在成都病死,享年62.后谥曰顺平候.
历史上的赵云是怎么死的?
赵云大概是在公元200年跟随刘备的,到公元223年刘备去世,赵云也跟随了刘备23年,而赵云死于公元229年,也就是刚刚跟随诸葛亮北伐参加完北伐战事的第二年,可以说赵云的死是非常突然的!
作为五虎上将,赵云的身体素质过硬,又没有史料记载赵云有其他方面的病痛,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一代虎将赵云,突然身亡?从北伐战事前后来看,赵云的死绝对与这两个人脱不了关系。
赵云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北伐战场
公元228年,诸葛亮平定孟获,搞定内乱。于是便写下了千古名篇《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申请,希望可以带兵完成当年先帝刘备的愿望,打算出兵攻打曹魏,也就是北伐。
而刘禅呢?他干脆来了一个顺水推舟,不但同意让诸葛亮出兵伐魏,而且还对外宣传说此次给诸葛亮调拨了20万人马。在《诸葛亮集》中有记载: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董督元戎,龚行天罚。其实可以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之中可以看出,刘禅他绝对不是一个庸主。
而诸葛亮呢?此时作为蜀汉的栋梁之才,他对此次北伐也是非常重视,基本上把蜀国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带上了战场,其中包括:魏延,吴班,廖化,陈式等等。不过,诸葛亮却唯独没有给老将赵云安排任务,此时的赵云至少也是在70岁左右。
赵云发现没有自己的任务,便主动询问诸葛亮,为什么不安排他去北伐?诸葛亮回答道,“将军年事已高,如有参差,会动摇一世英名,同时还会减却蜀中锐气。”,不过赵云却道,我跟随先帝数十年,期间多次临阵不退,杀敌无数,让贼闻名丧胆,如今怎可做退缩之人?孔明争执不过,只好答应让赵云出征。
赵云策划箕谷之战,为诸葛亮打掩护
在诸葛亮同意赵云参加北伐之后,便安排给赵云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当时诸葛亮的想法是让赵云带少量军士充当蜀军主力出兵斜谷,然后占据箕谷,给敌人制造假象,在曹魏看来就好像赵云所率领的这支兵马,会立即进攻长安一样。
而诸葛亮呢?他就会带领蜀军的主力,直接进攻陇右地区,从而占据南安,天水,安定等城。赵云在蜀军当中地位之高,而且他也是曹魏所忌惮的大将。赵云所带领的少股兵马成功牵制了曹真,由此,蜀、魏双方在箕谷对峙。
在与赵云对峙期间曹真似乎发现不对劲,因为当时陇右三郡(南安,安定,天水)也都极力迎合诸葛亮。此时,作为曹魏主帅的曹真他不可能没有丝毫察觉。一来,赵云乃是当世猛将,二来曹真也要保长安不失,因此曹真继续与赵云对峙。
后来,曹睿亲自前往长安。而祁山方面也派遣了张郃前去接应。张郃乃是曹魏名将,他在街亭胖揍只会说大话的马谡,由此街亭失守。在这个时候,一直处于对峙态势的曹真却突然对赵云所部发起猛攻。
曹真选择在街亭大胜之后,猛攻赵云的原因也很实在。说白了就是想趁火打劫,同时此时的曹真也明白了赵云所带领的兵马只是疑兵。因此,曹真才敢主动进攻赵云。《三国志·赵云传》: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在史料之中有所记载,当时由于赵云兵少,根本不是曹真敌手。赵云当时选择敛众据守,这才保住了蜀军的有生力量。
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赵云只得退军,当时赵云让邓芝先行,自己亲自断后。而且,赵云把栈道都全部给烧毁,其目的就是让曹魏兵马无法继续追击,如此便可以保全蜀军。
从赵云当时的做法可以看出,虽然此时的赵云已经没有当年七出七进的威风,但是他的勇略仍然不减当年。在蜀军第一次北伐失利之后,全部退回汉中,在战事结束之后也就是公元229年,赵云在成都去世。
说到这里让人感到非常奇怪,赵云在战场之上基本上是没有敌手,而且他的身体状况也是非常精悍。但为何参加第一次北伐之后,便突然身亡?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赵云的突然身亡与两个人脱不了干系,首先第一个人乃是马谡。
除了关羽、张飞之外,赵云算是跟随刘备最早的一批人。而且赵云起初跟随刘备的初心就是想实现匡扶汉室的目标,让天下百姓回归自然。因此,赵云根本不在意刘备给他安排什么样的职位,还有每个月发多少俸禄。即使是不封侯拜将,赵云他也不在乎。
但是对于赵云来说,他最在乎的还是刘备的战略问题。当年刘备执意出兵攻打孙权,赵云当时就死死劝谏了,只不过刘备没听他的。而如今北伐,诸葛亮又错用马谡,对于马谡而言或许只是丢了一条性命。但是对于赵云来说却是永远失去了匡扶汉室的希望,至少在他有生之年是看不到了。
为什么说赵云突然身亡与马谡是一定的关系呢?
这话说起来也很简单,如果当时不是马谡自告奋勇要去镇守街亭,诸葛亮可能会让魏延、或者是吴懿去镇守街亭。因为,吴懿,魏延乃是征战多年的大将,相比马谡这个新兵蛋子来说,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者,当时马谡知道自己实力不行。还在诸葛亮面前立下了“军令状”,马谡如此信心十足,当时诸葛亮也交待了一定要当道下寨,于是这样诸葛亮才给了马谡一次机会。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马谡到了街亭之后,似乎是变了一个人,公然违背诸葛亮的节制,而且连副将王平的劝告都不听。
最后,街亭的蜀军被张郃断了水源,蜀军不战自乱。最后,马谡是大败于街亭。马谡败走之后,自然蜀军就没有办法继续推进了,只得退回汉中。由此,赵云在箕谷就完全失去了意义!而且,当时赵云所率领的只是蜀军的少股兵力,就算是有心恋战,也无力杀敌。这对于一个老将,元老级别的战将来说是非常无助的。
因此,在第一次北伐之后,赵云会突然身亡,绝对与马谡有一定关系。
第二个人,乃是诸葛亮。
为什么说赵云的突然离世也与诸葛亮有一定关系呢?道理很简单,蜀军之所以有街亭之败与诸葛亮用人不当是有极大的关系的。那么,赵云的突然身亡与诸葛亮有直接关系吗?直接关系没有,但是间接关系肯定是离不开的。
在马谡兵败之后,赵云紧跟着受到了曹真的大力进攻。从而致使兵败撤退,军需、物资也丢了少许,只是没有像马谡那样大败而回!然而,在赵云撤退之时他却做了一件让蜀军心痛的事情!赵云当时做了什么事情呢?
先来看一段史料记载,在《水经注》当中有这样一句话: 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其一头立柱于水中。这段话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描述赵云当时在带兵撤退时,把赤崖以北阁道全部烧毁,这个栈道的烧毁直接给蜀军第二次北伐带来不便,换句话说是什么意思呢?赵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二次北伐的顺利进程。
在烧毁百余里的栈道之时,赵云并没有向诸葛亮汇报,只是情急为了阻止曹魏兵马追击,而采取的权宜之计。但是,烧毁如此长的栈道,维修起来相当麻烦。当时,赵云也让手底下的士兵去修复栈道,但是最终却因为大雨的原因,修复失败。
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此其穷极,不可强也。看看这是赵云在烧毁栈道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足见,赵云当时还是有些后悔的。毕竟,百余里的栈道,维修起来时间、人力成本太大了。
因此综合分析可以发现,赵云在烧毁栈道之后心怀恨意,他觉得他愧对诸葛亮,愧对蜀汉,包括先帝刘备,最终赵云带着遗憾离世了。
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
赵云是在诸葛亮决定北伐前死的,赵云死的时候说:“北伐!北伐!北伐!”说完就死了,赵云的长子赵统、次字赵广随着姜维报告诸葛亮,诸葛亮哭着说:“先帝的五虎上将,今日已全部故亡!赵老将军的死,断了我的一条胳膊呀!后主刘禅得知后,将赵云厚葬了,并追谥赵云为顺平侯。可怜的常山赵子龙!就这样死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赵云啥时候死的?
赵云(?-229),三国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南)人,字子龙。初从公孙瓒,后归刘备。曹操取荆州,刘备败于当阳长阪,他力战救护甘夫人和备子刘禅。刘备得益州,任为翊军将军,从攻汉中。建兴六年(公元228年),从诸葛亮攻关中,分兵拒曹真主力,以众寡不敌,退回汉中。次年卒。他曾以数十骑拒曹操大军,被刘备誉为“一身都是胆”。
关于赵云是什么时候死的和赵云死在哪一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