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鲁迅的资料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鲁迅的资料简介200字左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鲁迅的资料
鲁迅的资料如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与厉绥之和钱均夫同赴日本公费留学,于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名言名句:
1、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2、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3、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6、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9、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10、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鲁迅
关于鲁迅先生的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扩展资料:
1908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担任初级部的化学和优级部的生理卫生课,同时兼任生物学科的翻译。他在编写的《人生象学》讲义中,冲破禁区,写了关于人的生殖系统一章。他还鼓励学生解剖人的尸体,亲自带领学生到野外实习,采取植物标本。
鲁迅对科学普及的主要贡献,是在他的著作和翻译方面。他1898年编《莳花杂志》,1902年著《说钼》和《中国地质略论》,与别人合编《中国矿产志》,翻译了法国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1904年翻译了《北极探险记》,1907年著《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1930年翻译《药用价值》,1933年著《“蜜蜂”与“蜜”》等等,直到生前最后时刻,还念念不忘翻译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
鲁迅的这些著作和翻译作品,在当时起到重要作用。《说钼》是我国最早介绍法国居里夫人发现镭的经过的论文。《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我国最先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国地质的著作。当时8个月内连续3次再版,可见影响很大。
鲁迅还大力倡导创办科普杂志。1925年,他在《华盖集·通讯》中写道:“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应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在中国,他还最早提出用幻灯和电影一类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鲁迅资料(简洁点)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本名周树人,原名樟寿,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的主要成就包括杂文、短中篇小说、文学、思想和社会评论、学术著作、自然科学著作、古代典籍校勘与研究、散文、现代散文诗、旧体诗、外国文学与学术翻译作品和木刻版画的研究,
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韩国文学评论家金良守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扩展资料:
鲁迅小说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反迷信,反映人性的阴暗面,善于讽刺,用笔深刻冷隽而富幽默感,善于创造典型人物,描写人物的面貌言语、心理和行动,并善于描写环境、场面及渲染气氛。
鲁迅深受日、俄文学作品影响,体裁新颖独创,句法简洁峭拔,故事多以故乡为背景,且多属有所本者。
鲁迅杂文感情炽热,汪洋恣肆,咄咄迫人,冷隽辛辣,说理透彻,结构严密,简炼含蓄,善用比喻,形象性强,富于逻辑性,气势恢宏凌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鲁迅的资料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
顺次翻开鲁迅生前出版的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部不停息地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从《热风》开始的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对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专政的抗议,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的反击。
扩展资料:
鲁迅学术思想
鲁迅的文学史思想极为丰富深刻,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熠熠光辉。他创造性地从事了文学史的编撰工作,留给后世两部文学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和《汉文学史纲要》,为我国的文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极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不利于创作的现实客观条件,他本来计划要写的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在有生之年未能完成。支持鲁迅进行学术创作的两大观念,其一,早期的进化论的文学史观,其二,中后期的马克思唯物论指导的文学史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关于鲁迅的资料和鲁迅的资料简介200字左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